本田:业绩大增 在华放缓

2024-01-10 01:35麦可
中国汽车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本田北美新能源

文/麦可

日前,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在YouTube上直播了2023年上半财年(2023年4-9月)的业绩简报,其成绩用高歌猛进形容并不过分。

当期财报称,本田业务表现相当强势,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9%,达到了9.609万亿日元,创下了主要项目的历史新高。

这一业绩的背后,汽车销量增长了8.3%,达到了193.4万辆;摩托车销量也实现了0.7%的增长,达到了926.6万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发动机等动力产品销量下降了37.8%,但由于摩托车业务的高利润以及北美产量的恢复,公司的整体业绩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发布会上,公司强调了在摩托车业务和北美产量复苏的推动下,业绩的积极变化。2023年全年的经营预测也呈现出令人鼓舞的趋势,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和税前收入预计将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公司还深入解释了在电气化方面的努力以及半导体采购的现状。

在与观众的问答环节中,记者提出了关于中国市场放缓和工资上涨等问题,公司代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讨论了解决这些挑战所需的努力。本田还宣布计划增加中期股息,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这一系列的举措清晰表明了本田在全球市场上的坚实表现和对未来发展的乐观展望。

利润大涨,北美真香

在营收和销量双增长的背后,本田2023上半年营业利润率7.2%,税前利润较去年同期(5158.31亿日元)增长70.5%至8792.85亿日元,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较去年同期(3385.14亿日元)增至6163.01亿日元,增长8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董事、代表执行官兼副社长青山真二在发布会上表示,除了摩托车事业的持续稳定高利润以外,公司在2023上半年的利润增长主要来自汽车业务在北美市场的快速恢复。

根据Marklines调查统计,本田汽车在美国市场10月销量为108088辆,涨幅高达32.6%,已经实现连续8个月正增长。乘用车市占率达到8.9%,仅排在丰田、福特、通用汽车之后,反超了Stellantis(前身为PSA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位列第四。

从2022年底开始,本田在北美市场的芯片供应调整工作达成了很好的效果,产能恢复到峰值水平。而从2023年开始,本田对芯片供应链的整合战役扩大到日本本土和中国市场,包括春季与台积电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都是未来保证本田全球固有业务回暖和新业务开发的基石。

整个上半年,本田在北美市场共销售了77.8万辆汽车,在解决了芯片供应问题后再次表现出了以往的强势。本田把这一成绩归功于公司成功地稳定了北美市场的芯片供应链,另一个原因就是2022年投放的新车型在当地市场上的横向竞争力优势。

美国虽然是特斯拉的大本营,但北美用户对新能源产品的购买敏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2023年10月,美国市场新能源(包含EV、HEV、PHEV)车粗算渗透率为9.4%,数据尚未精确。但根据以往状况观察,这一指标始终在9%-10%左右震荡,与中国市场同期36.2%(乘联会发布)的数据相比,差距明显。

如果参考全球市场动态,在主要11国(中、美、日、韩、印、巴西以及欧洲主要国家)加北欧三国的主战场,2023年9月新能源车合计销量份额占比为20.4%,而这已经是目前全年峰顶。

本田在新能源领域与其他日系传统企业相仿,并不如中国乃至欧洲同行激进。本田以往的新能源研发以及布局重点也更倾向于混动而非纯电。

对新能源的不敏感,加上相对稳定的市场框架以及用户需求,是今年北美汽车市场的主旋律。如此一来,在产能恢复和新产品下市的双重刺激下,本田的高歌猛进也就顺理成章。

中国困局,亦须解决

与在北美市场的大步前进形成对比的,是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持续下滑。

2023年上半年,本田汽车产品在亚洲市场(除日本以外)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9万辆,与北美市场23.6万辆以及日本本土1.8万辆的增幅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青山真二把本田汽车产品近期在中国市场的萎靡归结为两点原因——新能源车型的先天乏力和传统燃油车表现不佳。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上升,并且在税收(财政)等多个方面实施了补贴和优惠,而我们(本田)专注于生产ICE(燃油)和HEV(混动)车型,这令我们面临很多困难。”青山真二说,“而在ICE和HEV车型方面,虽然市场在收缩,但我们依然在B级SUV车型等细分市场竞争中未能胜出。”换句话说,本田在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其在华表现都已低于预期。

与其说本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下滑是公司经营不善的结果,不如说整个日系合资品牌,或者再往大点说整个合资阵营,在华日子都过得并不如意,本田不是个例。

相对于体量更大、成本管理更“精致”、财力以及政治背景更雄厚的丰田,为丰田加工活塞环起家的本田对于技术路线的把控更需谨慎。中国市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反应节奏更快,而源于人口和市场新鲜度的红利,往往小小的翅膀就能扇动暴风。

虽然本田在北美市场销量大涨,在中国市场大幅下滑,但如果只看销量规模,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依然是本田最大的盘子。2023年上半年,本田在亚洲市场(不含日本本土)销售78.9万辆汽车,比北美市场多出了1万辆。

针对青山真二总结的第一点,本田对电动车的布局已经开始,而且并不仅面对中国市场。

为迎接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本田计划在2024年初在北美推出新款BEV(纯电动汽车)Acura ZDX和Prologue。这一战略举措旨在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强化本田在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

在电动化方面,本田还宣布与宝马和福特共同成立新能源服务公司Chargescape,期望通过纯电动汽车为电网稳定做出贡献。同时在日本本土,本田还与三菱商事共同开展能源管理业务,并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能源效益的提高。

在不久前举行的广州车展上,本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都梭哈了手里全部的新能源产品,近20款新能源车型占满了展台最好的位置。其中也有本田在中国市场投放的最新纯电车e:NP和e:NS系列的最新产品。

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电动化发展方案,进而推进自家纯电产品的研发,这可能是本田在中国市场亡羊补牢的战略部署之一。毕竟本田在中国依然有着巨大的产业资产和销售预期,不可能像铃木或者三菱一样直接“割肉”——虽然这二者靠着其他国家市场目前过得也不错。

虽然在电动化上保持高调门,但具体如何将产品落地则更需要本田把握好节奏。平衡当前产品线和新产品线的成本盈利结构,并不是随便说说这么简单。

另外,在传统燃油车和混动车,也就是青山真二口中的ICE和HEV方面,如何快速在华止跌回暖,则需要本田与它的两个合资伙伴——广汽和东风共同探索。虽然基盘在收缩,价格战的硝烟也未散去,但对于本田来说,这里依然是重要的利润池。

调高股息,预期乐观

亮眼的财报表现,也让本田对未来的预期更加乐观,相应地提升了下半年销售利润、销售额等数据的目标。

“对2023财年的全年预测是,虽然受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严峻的市场环境以及上半年发生的质量相关成本增加的影响,但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盈利结构,许多项目都被向上修正,包括利润增加2000亿日元至1.2万亿日元,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增加1300亿日元至9300亿日元。全年预测销售收入预计为20万亿日元,营业利润预计为1.2万亿日元,税前利润预计为1.395万亿日元,均创历史新高。”

青山真二还表示,本田会将中期股息提高至87日元/股,年度股息174日元/股,比之前预测的150日元/股加增24日元。

此外,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藤村英司回答了强劲的业绩是否会导致工资上涨的问题。

日元汇率持续低位,日本正在发生通货膨胀,本田的业绩目前正在增长,同时也正在进入以电气化为中心的业务新转折点。

“三部(敏宏)社长将此定位为我们的第二个创业期,正在努力过渡。我们增加了本财季的工资基数、奖金等。目前的情况是经过劳资双方认真讨论达成的。”藤村英司表示,“另外,我认为下个财季我们基本上会采取与这次相同的方法,我们将与工会进行讨论,并展望未来。”

在11月5日闭幕的日本移动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 2023(前东京车展)上,本田展示了他们的Prelude Concept。这是一款充满驾驶乐趣且极具特色的特种汽车。而另一款Sustaina Sea Concept,则以自动运行和环保为主题。除此之外,本田的电动垂直起降飞机eVTOL也在展会上亮相。

除了传统的摩托车、汽车、飞机等出行事业,本田也开始向穿戴产品和最后一公里移动出行伸出了触手。带Ashirase导航系统的鞋子、三轮电动踏板车Striemo、解放双手的智能轮椅UNI-ONE等神奇小东西也一一呈现在大众视野中。本田已经逐渐开始从专精发动机的性能车制造商向充满极客属性的先锋科技企业转型。

虽然在中国市场遭遇困难,但本田在全球范围内势头相当强劲,这说明其产品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并且在高度成熟的市场板块更容易打动用户。面对更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尤其是中国这种快节奏成长并具有高度本土化特点的市场,本田的布局成本其实也在逐年增加。

在中国市场,本田曾经一直坚持的全球车型战略似乎遭遇了一定的挑战,研发能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并融合自身企业优势的新能源产品迫在眉睫。而这对于本田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从引领者向追随者转型是本田电动化战略必须经历的阶段。虽然铃木和三菱的出走并没有让企业陷入困顿,反而大有起色,但切割中国业务这条路,显然是本田不想走,也不能走的。

猜你喜欢
本田北美新能源
全方位提升 全新一代东风本田CR-V
北美灰熊被杀案
向西!穿越北美
北美纪行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本田在华高管集体升迁
寻衅滋事 本田新Civic VS.马自达3
只身闯北美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