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
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其中的逻辑思维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表述为:“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理解与把握一些具有典范意味的语段时,往往能够从整体上感知该语段的表达确实很好,但具体好在哪儿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把握,或许能够从中找到破译表达秘妙的路径。那就是探索、思考语段在表达上所运用的支架,先分析再概括,就能让学生看清楚语段中蕴含的表达支架,便于学生学习并迁移运用。
如教学《搭船的鸟》,学生需要从课文中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课文第4自然段描写翠鸟捕鱼“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学生容易找出其中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如“冲”“飞”“衔”“站”“吞”,却难以把握这一语段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将翠鸟捕鱼这一过程以动作分解的方式进行呈现的,抓住的就是上述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为了体现翠鸟捕鱼是在瞬间完成的,作者用“一下子”形容翠鸟入水快,用“一会儿”把翠鸟“冲”进水里到“飞”出水面的动作联系起来,还用“一口”把翠鸟嘴里的鱼从“衔着”到“吞”下去的变化写清楚了。正是这种“分开+连接”的方式,使翠鸟捕鱼的描写显得很逼真,仿佛就发生在读者的眼前一样。当学生成功分析并概括出课文典范语段中的表达秘妙后,就可以在自己的习作表达中,搭建类似的表达支架,以“分开+连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細致观察的结果,让观察到的内容生动、鲜明地呈现出来。
文本的情节发展或者是情感变化都不是毫无来由的,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有迹可循的,只是这种轨迹常常隐含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需要借助比较、推理等方法才能看得出来。学生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探寻出文本相应的内在关系时,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教学《一匹出色的马》,课文写的是一家人去郊外散步回来时发生的情形——“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这篇课文的课后训练有“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很显然上述句子适合学生开展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可是,学生读来读去,总是读不出妹妹话语中“抱抱我”应有的感情。对此,教师采用比较、推理的策略,即用“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我!”和“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抱抱我!”这样的两个句子,与课文原句进行对比朗读,学生渐渐地体会到,在妹妹所说的话语中,其他内容没有变化,只是“抱我”比“抱抱我”少了一个字又多出了感叹号,就变成了“要求”的语气;而“抱抱我!抱抱我!”比“抱抱我”重复了一遍,体现出一种恳求的语气,属于比较强烈的要求。经过这样的比较与推理,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抱抱我”属于妹妹在小时候经常出现的一种习惯性表达,并不是真的走累了,很可能是觉得乏味了,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或重视,才对妈妈提出的。而爸爸正是明白了妹妹的心思,转而用一根柳枝作为一匹马,立即让妹妹的兴趣发生转移,竟然真的把“那匹马”高兴地“骑”回家去了。学生探寻出妹妹言语背后的情感变化原因,才能在朗读的时候读好句子表达的感情。
学生在阅读理解的时候往往容易先入为主或者受定向思维影响,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多种层次去理解文本,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如教学《登鹳雀楼》,人们习惯用“勉励自己不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这样的理解虽然没有错,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说法中依然有他们难以理解的成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空间这个角度去理解,“站得高就能看得远”,让学生想象诗人登上鹳雀楼的顶层,看到了夕阳西下、黄河入海的全景图;还可以从时间这个角度去理解,夕阳西下,一天就要结束了,人们需要奋发努力,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