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延续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01-08 09:34:26廖倩芳杜彩凤梁丽铭区杰红叶诗韵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中重型颅脑出院

廖倩芳,杜彩凤,梁丽铭,区杰红,叶诗韵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区,广东 肇庆 526060)

颅脑损伤是指头部或脑部遭受外力导致的损伤,可导致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中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致伤原因包括车祸、跌倒、运动伤害、暴力袭击等[1]。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2]。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修复颅骨骨折、降低颅内压力、预防感染等[3]。患者出院后,需要长期的护理干预才能够稳定其身体状态,辅助病症康复。本文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进行互联网+ 延续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9 月—2021 年4 月期间在本病区接受治疗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56 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 年6 月—2022 年5 月期间在本病区接受治疗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56 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9 例、27 例;年龄18 ~72 岁,均值(45.66±6.87)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0 例、26 例;年龄19 ~75 岁,均值(45.38±6.52)岁。纳入标准:(1)在本病区接受治疗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2)出院时伴有机体功能障碍的患者。(3)住址在距离市中心40 公里范围内的出院患者。排除标准:(1)病情严重,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的患者。(2)不愿继续参与本研究[4]。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延续护理服务,即向出院患者发放相应疾病健康宣教卡、复诊卡及进行电话随访等。试验组给予互联网+ 延续护理,方法是:(1)科室成立延续服务小组,小组由全科医生及专科工作年限5年以上的护师组成。制定延续护理方案及准入人员标准,创建微信群,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在群内发送上门随访时间、回院复诊时间。确定出院患者的3 次上门随访时间,第一次随访是出院后第一周,第二次随访是出院后1 个月,第三次随访是出院后5 个月。告知患者及家属可以随时在微信群中提问,主管医生或护士会及时给予解答,这不仅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也方便了病友之间进行有关疾病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在出院前一天,由组长为患者介绍互联网+ 延续护理服务的内容,并进行随访建档[5]。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 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为基础,结合本病区实际情况制定好实施方案。以出院患者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护理服务,如压疮预防、测量生命体征、带管道出院患者更换管道均可通过互联网线上申请服务,组长安排相应人员上门服务,为病人提供多种护理服务,满足其多样化的健康需求。(2)科室每天晚上7:00—9:00 安排一名延续服务小组成员在微信群内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6]。(3)科室推出微信健康宣教平台,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如用药指导、复诊指导、饮食指导、心理减压指导、康复锻炼指导、情绪调节指导等(使用文章、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使患者及家属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了解健康知识,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康复习惯[7]。(4)随访内容包括:进行GCS 评分、ADL 评分、肌力评级、管道维护以及并发症(压疮、脱管、堵管、跌倒等)预防指导。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从心理、情感、生理和社会四个角度评估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8]。(2)以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评估患者出院后1 周、1个月、5 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9]。(3)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脱管、堵管、跌倒、压疮)发生率。(4)制定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1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²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试验组的心理、情感、生理和社会评分分别为(96.25±2.26)分、(95.44±1.25)分、(92.42±1.06)分、(93.15±0.69)分,对照组的心理、情感、生理和社会评分分别为(89.75±3.12)分、(89.98±1.96)分、(80.15±2.31)分、(81.47±1.72)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心理、情感、生理和社会评分均更高,P<0.05,数据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对比分析(分,± s>)

表1 生活质量对比分析(分,± s>)

组别 例数 心理评分 情感评分 生理评分 社会评分试验组 56 96.25±2.26 95.44±1.25 92.42±1.06 93.15±0.69对照组 56 89.75±3.12 89.98±1.96 80.15±2.31 81.47±1.72 t 值 12.626 17.576 36.127 47.163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日常生活能力

试验组出院后1 周、1 个月、5 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68.12±4.75)分、(72.52±3.16)分、(75.96±2.64)分,对照组出院后1 周、1 个月、5 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42.33±5.16)分、(52.15±3.71)分、(60.06±1.58)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出院后1 周、1 个月、5 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更高,P<0.05,数据见表2。

表2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 s>)

表2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 s>)

组别 例数 出院后1 周 出院后1 个月 出院后5 个月试验组 56 68.12±4.75 72.52±3.16 75.96±2.64对照组 56 42.33±5.16 52.15±3.71 60.06±1.58 t 值 27.518 31.279 38.673 P 值 0.000 0.000 0.000

2.3 并发症发生率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并发症(脱管、堵管、跌倒、压疮)发生率更低,P<0.05,数据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例(%)]

2.4 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数据见表4。

表4 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例(%)]

3 讨论

近年来,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此病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小于13 分说明其病情为中重型颅脑损伤,调查发现中重型颅脑损伤会给患者和其照护者带来巨大的负担。在我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大约为783/10 万,其中中重型颅脑损伤占10%。我院每年收治颅脑损伤大约400 多例,而中重型颅脑损伤约占30%,出院患者伴有机体功能障碍的约22%,带管出院约占10%,院内问卷调查显示100% 支持互联网+ 护理服务,其中96% 是非常支持,所以开展互联网+ 护理服务是很有必要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多伴有机体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平衡障碍、运动失调、感觉紊乱、认知障碍、言语和构音障碍、心理及社会行为方面异常等,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均带来沉重负担。有研究指出,与受伤前相比,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均受到明显的影响,智力、情绪和行为问题比较严重。调查发现,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由于居家护理知识的缺乏,对随访重视不够或操作不当,易导致康复时间延长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应开展延续护理服务,以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 年代就已开始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现在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延续护理服务系统,并且有一套成熟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而我国的延续护理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延续护理是指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延伸至出院以后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我国的延续护理研究探索与实践在飞速发展,其将成为公立医院医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慢性疾病发病率日益攀升,居家照护逐渐成为患者普遍愿意接受、政府大力倡导的护理模式。在此背景下,“互联网+ 护理服务”应运而生。“互联网+ 护理”上门服务,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便利的护理服务,还能充分发挥专业护士的职业价值、推动护理服务产业的发展。互联网+ 延续护理可以通过在线咨询、远程监测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避免了患者因为行动不便或交通不便而无法及时获得医疗帮助的问题。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康复护理,而互联网+ 延续护理可以通过在线康复指导、心理支持等方式,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互联网+ 延续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就医的次数,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通过远程监测和在线咨询等方式,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互联网+ 延续护理可以将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患者可以在家中接受护理,减少了对医院床位和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实时沟通和交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和提供帮助,增强患者的治疗参与感和依从性。

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心理评分〔(96.25±2.26)分〕、情感评分〔(95.44±1.25)分〕、生理评分〔(92.42±1.06)分〕和社会评分〔(93.15±0.69)分〕均更高,出院后1 周、1 个月、5 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8.12±4.75)分、(72.52±3.16)分、(75.96±2.64)分〕均更高,并发症(脱管、堵管、跌倒、压疮)发生率(1.79%)更低,护理总满意率(98.21%)更高,P<0.05。可见,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进行互联网+ 延续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进行互联网+ 延续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中重型颅脑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58
普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中重型高血压疗效分析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7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1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39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