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吴 雷
新课程改革和标准实施以来,广大美术教师也在不断寻求改变,尝试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在美术学科中进行个性化教学,是比较符合其特点的,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同时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
美术课程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教学是基于学情和教学内容开展的,具有因材施教的特征,有利于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个性化教学的特点。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创设美术教学情境,认真研究学生和文本,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美术知识,进而激发其创造力。
个性化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创设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借助生活化的艺术形象,感受生活和美术之间的联系,深化对艺术的思考。如在学习《童年》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入相关的音乐或者图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知雕塑、油画、版画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感受艺术作品传递的美感,进而用画笔表达自己的个性童年。
美术是集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的学科。教师要在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美术教学主题,围绕个性化教学的核心点,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画画涂涂,鼓励学生自主绘画,不用设限。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分享画画儿的过程,最后师生一起点评。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和目标,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选取相对重要的内容,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距离。如在纸工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掌握纸工制作的思路,了解折纸、剪贴艺术等基本知识,接着分步骤示范,带学生制作小船、手枪、花朵等作品,让学生掌握折纸的步骤。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分享制作的思路和心得,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探索制作更多手工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创造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师要注意运用个性化教学的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美、运用美,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