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之“重”,重在“做”

2024-01-07 00:42:40朱永新
在线学习 2023年11期
关键词:感受力考级技艺

朱永新

实施美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参与艺术欣赏、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批评。

美育强调亲身体验,强调通过体验获得属于自身的独特感受,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并为之所动。美育同时又是非功利性的,是自由的,是主观的,是个性的,是非确定的……就这些意义来说,美育显然不是为现行考试制度准备的一门课程,美育的成效更不能仅盯着考试分数。

美育有两个基本特征,只有全面了解美育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才不至于走向美育的形式主义。

第一个特征,美育是以艺术实践为主要内容锻炼感受力的教育。美育不是一套道理或定律,也不是“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而是以艺术为主要内容,引导人们进入“如曾点之狂狷、逝者如斯之自在、乐之文与乐之情之浑成那样的状态”。入山川大地感受其形、其色、其声、其势,画画感受线之韵、色之丰;唱歌、奏乐感受声之妙;舞蹈感受身体的呼吸和话语。因此,美育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在艺术活动和实践中锻炼感受力,锻炼感觉(视觉、听觉、动觉……)的敏锐性,并要锻炼相信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感受力,保持由感受激发出来的最朴素生命力。第二个特征,美育是“另一种思维”的教育。美育是感性教育,同时也是理性教育,而且这种“理性”,与我们以往理解的那种建立在科学之上的理性不同,它是“另一种思维”。科学的思维是求解性的,关注对现象原因的理解和探索性求解,强调共性、规律性,是内在的和抽象的,追求确定性答案,可进行真或假的客观性判断。而艺术的思维则是建构性的,关注现象本身和对现象的感受,强调自由的个性及具体性,是外在和具体的,追求开放性的非确定性答案,可进行好或不好的价值性判断。

藝术离不开技艺,但技能不是艺术。学习绘画、弹奏等是美育的重要形式,但具有绘画、弹奏等技艺不一定会审美,考过了钢琴十级不一定爱音乐,画好素描不一定美术素养高。事实上,美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审美品位。所谓审美品位是指审美超越具体的形象和技艺,获得一种建构性、个性化和自由性的思维境界。技能是学习艺术思维的手段,不是目的,长期以来,一些学生和家长为考级而考级,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实施美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参与艺术欣赏、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批评,因此,我们把艺术教育看作美育的主渠道、主战场。对于学校美育,除了要大力开展艺术活动,在艺术课程中达成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是最基本的方法。2013年,笔者提出了新教育的一个课程框架,其中新生命教育方面,强调教育要特别关注人的生命。为什么呢?因为人的生命是由长宽高组成的,教育如果对生命不关注,便是对生命的漠视,所以首先要让生命有长度,之后要让生命有宽度,还要让生命有高度。生命的宽度帮助你和别人相处得更融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生命的高度帮助你拥有价值观和信仰。生命之上就是“真、善、美”,“真”的课程是大科学和大人文,“善”的课程是大德育,而“美”的课程就是大艺术。

2019年,我们发起了新少年艺术教育节,旨在推动艺术交流活动。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把美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其作为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地作为一个装饰或补充。

猜你喜欢
感受力考级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12 08:52:40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24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中国自行车(2018年7期)2018-08-14 01:52:44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小说月刊(2017年14期)2017-12-06 12:37:01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中国篆刻(2016年11期)2016-09-26 07:40:44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3
培养感受力 提升写作效率的新尝试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