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与农家书屋结缘,要从我爸爸说起。
早在2010年,我才一岁左右的时候,我爸就在全国首届“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演讲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杀进了省赛,走进了安徽电视台演播厅,获得三等奖。为早点激起我的斗志,大约从我两岁时,爸爸一高兴就会抱我去“参观”墙上相框里他的那张大奖状……
我的妈妈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也是农家书屋的义工,她经常带着年幼的我,去农家书屋帮忙。
妈妈牵着我的小手,踩过一条弯曲的林荫小道,掩映在一片树木里的那排整洁的瓦房,就是咱们村的农家书屋了。进了书屋,妈妈就把我安置在窗边的一张长椅上,然后往我嘴里放一颗糖,拿来一本画着美丽图画的绘本,让我自己翻读,她则忙着去整理书架上的图书了。
一天,两天,三天……这样的日子“刻”进了我的童年记忆,我也从此爱上了读书……
在我九岁那年,又有一件事让我家与农家书屋更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那年冬天,我的爷爷不幸患了胃癌,在经历了第一次手术后,医生要求他进行化疗。爷爷听了后情绪很不好,对化疗非常抗拒。一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都不知道怎么劝爷爷继续治疗。这时,我脑中灵光一闪,依偎在爷爷怀里撒娇地说:“爷爷,明天下午您能陪我去农家书屋一趟吗?我还有一本书没有看完呢!”爸爸连忙阻拦道:“小孩子起什么哄,你爷爷刚手术不久,身体还弱着呢!”爷爷可不领情,狠狠地瞪了爸爸一眼,大声说:“小宝又没有错,爱看书是好事嘛,再说了,我身体早就好了,不用你瞎操心!”爷爷转过脸,又对我说:“我孙女爱学习就是棒!爷爷明天陪你一起!”
我觉得机会来了,赶紧向爷爷讲起那本我还没看完的书——那是一位不向命运屈服的老人的故事……末了,我笑着对爷爷说:“爷爷,我觉得您特别像书里的这位爷爷,虽然您没有他那样的大胡子,但您和他一样。他在钓到那条大鱼时,手都拉裂了也没松;您也是不怕痛苦,勇敢地做了切除手术。他面对鲨鱼的侵袭没有认输,您可不能放弃后面的治疗呀……”爷爷听了,沉默了许久,然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拉着我的手说:“爷爷不会让你失望的。”我高兴地拉着爸爸的手,跳起来转了个圈,爷爷也笑得合不拢嘴……
后来,爷爷终于答应去化疗。农家书屋里那本发黄的《老人与海》真的成了他抗癌之路的强心剂。爸爸特地网购了一本《老人与海》。虽然每次化疗,他都难受得冒汗,身体虚脱,但是都咬着牙挺了过去。爷爷抗癌六年,从来都不放弃对命运、对疾病的抗争,即使在癌细胞扩散全身,弥留的时候,也咬着牙不吭一声。如今爷爷虽离我而去,但每每忆起爷爷与我们的最后时光,总有一束光照耀着我的心扉。是啊,爷爷面对疾病时那么坚强,我们学习中的那点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一直都有一个梦——要写一篇好文章参加作文比赛。2020年春天,得知有一个“中华魂·科技托起强国梦”的征文活动,我立即投身农家书屋,查找各种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的作文获得了省级三等奖。拿到奖杯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百感交集。不仅有激动——这是我目前拿到的最高奖项,更有对农家书屋的感激,是她带给我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成为我圆梦的助力剂。
风风雨雨里,斗转星移之间,我已度过了十六个春秋,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成长为英姿勃发的少年。
在十六年的成长经历中,我特别感激农家书屋:感谢有你——我把脚印深深浅浅留在走向你的小路上;感谢有你——是你把智慧和思维高高低低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感谢有你——在每一个失意的日子里,是你的陪伴,才驱走了我心里的阴霾;感谢有你——我才得以和那些文学巨匠交流思想,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去洞查世界,意通千古。
现在我即将初中毕业升入高中了,即将离开这个镇到县城去读书了,我们也即将分别了,但是我保证,有空我一定回来看你,依偎在你洒满阳光的长椅上,我把我的心声分享给你,你把你的睿智和静谧分享给我。这是我们的约定,决不反悔,绝不食言,拉钩!
指导老师:汪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