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及模式探析

2024-01-06 04:06张学斌岑国璋张晶晶王晓倩刘学录
关键词:规划思政区域

罗 君,张学斌,岑国璋,张晶晶,马 静,王晓倩,刘学录

(1.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 730070;2.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问题和重要内容[1-3]。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将思政教育思想融入学科教学[4],实现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双向互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类课程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在理论研究及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征不同,课程思政的实施内容存在较大差异[5-7],专业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存在课程思政目标不具体、思政资源挖掘力度不足、课程体系与思政元素联系松散等问题[8-11]。“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理工兼容的课程,是地理学及城乡规划学专业的核心课程[12]。结合地理学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学科特征[13-14],本文着重从地理学视角挖掘“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可融入的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构建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体系,弥补现有研究及教学实践运用方面的不足,为地理类及其他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1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定位

1.1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课程特点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是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是承接地理学理论研究与规划学实践应用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两部分。

区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在区域发展条件及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诊断区域发展问题,明晰区域发展规律,并对区域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区域分析结果准确与否关乎区域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及重点任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即区域分析是制定区域规划的依据。区域规划直接运用区域基础条件、现实问题、演进规律及发展趋势等分析成果,在协调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方案及管控措施,即区域规划是区域分析的实践归宿[15-17]。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教学过程实质是引导学生通过区域分析发现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区域规划破解区域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地理学理论知识付诸于社会实践,同时,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综合性、系统性的地理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课程思政的区域使命

“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区域协调发展纳入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此后,区域发展战略均作为重要篇章写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指导区域发展。国家战略中,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区域、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历史基础、要素禀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在发展规划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旨在从地理学视角引导学生研习国家战略,增强学生对国家战略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提升地理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地理国情与国家战略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离不开区域,区域作为地理学的灵魂,作为国家战略实施的载体,已成为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着力点。不同地区被赋予的战略定位已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年学生努力实现区域目标,并将其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是“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提升青年人敢当新时代区域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将课程思政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既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体现,也是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所在。

2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2.1 课程思政目标

在注重地理学学科特性的基础上,从世界格局、家国情怀、科学精神、道德修养、哲学思维、合作精神、环境责任、学科素养等8个方面建立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课程内容,进一步将目标细化为30个不同小类,形成“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思政目标体系(表1)。

表1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目标体系Table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 system of “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2.2 课程思政元素

将不同思政元素巧妙的融入课程内容,或从课程内容中凝练出思政教育观点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按照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的原则,文章梳理出与“区域分析与规划”密切相关的思政元素(表2),弥补现有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足的缺陷,提高课程思政的可操作性。梳理出的思政元素主要反映西北欠发达地区农业院校的课程特征,其他院校开展相关教学时可结合地域特点及学科定位作适当调整。

表2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元素Table 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3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设计

3.1 明确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目标

将思政育人目标与课程学习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融合,培养学生形成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和人地协调观等四大地理学核心素养。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地理学学科体系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体系的认识,理解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互关系;通过实地踏勘,收集和整理区域分析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从系统角度设计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解释和分析,对区域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区域发展新形式和新现象的归纳、分类及提出问题的地理思辨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操作,学生能独立获取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自然环境观测数据、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和网络大数据,并运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判断区域发展水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能针对不同区域调整评价指标,确保方法的合理性、结果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谨性,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基于存在的问题,能提出有效的规划解决方案,并结合ArcGIS、CAD、PS等软件进行规划表达,培养学生对新技术及新方法的应用能力。

3)育人目标:“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地理学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观察区域、认知区域、理解区域、热爱区域的区域观;深刻领悟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自然价值观;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推动力,人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这一可持续发展观。

3.2 构建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

围绕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思政目标,整合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总结、凝练各章节涉及的思政主题及案例,构建“区域分析与规划”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表3)。

表3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教学体系Table 3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3.3 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3.3.1 宏观架构+浸润式教学

将思政元素融入原有课程内容,抓好课程的顶层设计,建立区域分析先行,区域规划加持的课程架构。区域分析涉及资源环境条件分析、经济社会背景分析、技术水平分析及区域发展综合水平评价等4个方面,授课过程中,打破课程禁锢,建立起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地理学核心课程内容的联系,巩固地理学理论知识,形成地理学综合思维。如引导学生分析其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风貌、人文景观特征、文化思想、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采用师生浸润和生生浸润方式,拓展知识外延,将知识变得立体化,逐步使学生建立起“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区域分析思路,厘清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区域规划,指导区域实践,形成课程学习的逻辑思维闭环。

3.3.2 专题案例+探究式教学

根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已挖掘出的思政元素,抓住主要知识点,选用恰当的支撑案例,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所学内容,揭示现象背后蕴藏的地理学价值及科学内涵。结合地域特色,选取“一带一路”倡议、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等案例,解析全球竞合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流域生态补偿、区域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突出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学科优势。通过设计课堂问题、小组讨论和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构建探究式深度学习课堂。如讲解区域优势类型时,采用分组讨论方式举例讲解区域优势的具体表现;讲解区域人口年龄结构时,设计相应辩论话题,讨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负面影响;讲解区域人口素质分析与劳动力资源优势时,师生共同探讨高素质人才流失及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的原因。通过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地学思辨能力。

3.3.3 知行合一+社会实践教学

课程实践包括学生野外实习、田野调查、实验室作业和总结汇报等内容,重点以兰州市为实习实践案例区,组织学生开展城市观察和社会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探讨河谷型(带状)城市自然、社会经济及人文现象等特征(表4)。通过社会调查培训和相关软件学习,提升学生多途径收集数据的能力,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分析社会经济数据,解析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梳理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区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方案,通过ArcGIS、CAD、PS等软件制作规划图件及建立数据库。通过实习实践进一步让学生领悟以区域为载体,以分析为着力点,以规划为落脚点的课程精髓,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做到行中有知。通过社会调查,提升学生的区域认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数据分析及规划图制作,提升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从知到行。通过该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有丰富实践技能,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表4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Table 4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or “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3.4 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考核

“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一门对理论和实践要求均较高的课程,可从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两部分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综合测评。课堂学习部分占总成绩的60%,从课堂讨论、观点辩论、课程作业、期末考试等方面测评,其中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其他三项分别占总成绩的10%,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科学创新精神、地学思辨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课外实践部分占总成绩的40%,从现场踏勘、软件操作、实验报告、课程汇报等方面测评,分别占总成绩的10%,重点考查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操作技能、创业实践能力、地学探究能力及学科综合思维。

猜你喜欢
规划思政区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分区域
迎接“十三五”规划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