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始于爱心 成于智慧

2024-01-06 10:23:49陈雨生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惩戒体育课教育

陈雨生

惩戒作为教育的手段之一,意在“惩治过错,警戒将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惩戒权,使用目的在于有效实施教育和管理,但教育惩戒“育”与“罚”的边界问题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在面向全体的视角下,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从如何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利、更适合的角度,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情况、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运用教育智慧综合考量,“因材施惩”。

一、怪诞行为引人笑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说悄悄话、心不在焉、做小动作的学生我见过不少,但在课上,突然就地打滚、追蝴蝶、吹口哨、击掌发出噪音,全然不顾教师的提醒,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一天下午的体育课上,我正向学生们示范讲解“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原本安静有序的课堂突然被一名学生的笑声打破,紧接着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起来。原来小郑同学不知什么时候跑到队伍旁边的空地上,在地上翻滚、躺平、伸懒腰……“小郑,你在干什么?”他没有理我,自顾自地又打了几个滚。“逍遥哥在吸收天地灵气。”“厉害了,逍遥哥!”学生们纷纷起哄道,随之而来的便是不断的看戏似的笑声。我顿时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站起来。”他慢腾腾地爬了起来,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我仅对他作了口头批评。然而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已经被他破坏了,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刚才在体育课上,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地上打滚?”

小郑左摇右晃,默不作声。我追问道:“你知道这是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吗?无组织无……”还没等我说完,小郑瞪着眼睛说道:“有本事你打我呀!”

我愣了一下,他竟不以为然、面不改色心不跳,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我深知遇到这样的学生一定不能和他起正面冲突,那样只会把他推到对立面,反而更难处理。我随即转变教育方式,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没有效果,小郑仍是一副“我就这样,你能奈我何”的满不在乎的样子,接下来的几节课他仍然如此,我也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直到两周后的一节体育课,师生矛盾终于爆发了。体育课上,我在指导学生练习50m快速跑,小郑的肢体动作十分夸张,他故意扭动自己的身體,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我对他进行了两次批评,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练习,我让他停止练习,并惩戒式地安排他在旁边做两组深蹲,可他在深蹲练习过程中依旧随意地扭动自己的身体。

看着他昂起的下巴,我怒火中烧,扬起了右手,向他走去……“全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教师教育培训的要求在我脑海中闪过,经过内心激烈的斗争,扬起的右手缓缓放了下来。“你下课回班写一份反思,明天交过来。”一节体育课就这样在他不遵守纪律及师生“博弈”中上完了。

二、适宜惩戒有温度

第二天,一张皱巴巴的格子纸上面歪歪斜斜地写了几行字,再看标题——我的反思。虽然只有龙飞凤舞的几行“艺术字”,却让我有点意外。说服教育、罚站等惩戒措施对他毫无作用,我以为桀骜不驯的他应该不会写反思的,这让我对他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决定更深入地了解他。

为了更好地走进小郑的心理世界,我开始尝试着从外界搜寻有关他的信息。通过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翻阅其学籍成长档案,小郑的人物形象逐渐清晰:他的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单亲家庭,父亲以贩菜为生,早出晚归造成小郑家庭教育有所缺失,也使小郑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习惯很不好,他曾连续4年文化课成绩排名班级倒数第一,就连体育成绩也很差。班主任、教导主任曾对他进行多次教育,但仍收效甚微,而小郑父亲的教育方式则是“不打不成器”,自卑和恐惧使得小郑愈加自暴自弃。

一番走访调查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小郑通过各种奇怪的方式来获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关注,是因为他渴望被重视。我也为之前对小郑心生厌烦做出的惩戒感到懊悔。当众批评等教育方式,让我和小郑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忽略了保护小郑的自尊心。想起小郑喜欢翻滚、自由地奔跑,我有了新的想法。

又是一节体育课,小郑躺在草坪上沐浴阳光。我走上前去,拍了拍小郑的肩膀说:“小郑,无故脱离队伍,罚你给大家唱首歌。”

“老师我不会,我真的不会!”

“不唱,那我叫家长了,让你爸爸来学校。”

“别别别,别跟我爸说,可是我真不会,从小别人就说我五音不全,唱歌要命。”

“那你不唱歌怎么办?”我假装思考了一会儿说:“我这节课缺个助手,帮我干活。二选一,你自己决定。”

“那我选第二个”,小郑不假思索地说。

于是,我把小郑带到大家面前,“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体操大单元教学第二节课——《前滚翻》,下面欢迎本节课的教学助理小郑同学。”

接下来就是由小郑做示范、谈分享、做保护与帮助……尽管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但小郑的认真参与仍赢得了其他学生的阵阵掌声。

之后的每一节体育课我都会对小郑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作出多种评价,让其更好地了解自己,我对他私下批评、当众表扬,并给小郑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矩:不可以或不适合参加体育活动,要及时向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报告;集中授课时,不得无故离开(特殊情况下可以有3次免于被惩戒的机会)等。此外,我还故意把口哨、秒表落在办公室,指定让小郑帮忙去取;在短跑训练时大喊:“小郑加油”,让小郑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让他知道他在我心中的重要性。

三、“遥”身一变花竟开

一个学期过去了,气候变了,“逍遥哥”也变了。

他在体育课上不会突然跑出去;锻炼时不会突然躺到地上打滚;赛跑时,想夺冠了……在体质健康测试测验1000m跑时,他惊人地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全班学生动情地为他鼓掌足足一分钟,人送外号“长跑王子”。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被交流到另一所学校。在到新学校后我收到了一条短信:“老师,我是小郑。我一直在找您的联系方式,只是最后几节课看您有些失落,我一般不在乎我的人设的,但如果是您的话,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解释。当时呼吸困难,夏天换季总是这样,可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但真的不是我不想好好跑。初三了,新上任的数学老师崔老师看我跟您第一次看我一样,后来也对我很好。还有一件事我想跟您说,我这个学期《水浒传》演讲是用您幽默的风格讲的,同学们很喜欢,都笑得很开心,就像当初您带我们上体操课一样,我也很喜欢。”看着小郑发来的短信,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想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最大的幸福和成就。

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是孩子们的笑脸,最悦耳的声音是孩子们的笑声。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思维和心智都还不成熟,他们在不断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当遇到“特殊”的学生时,教师要多一点真诚和耐心,“因材施惩”,把握好惩戒教育的原则和尺度,用爱心治愈学生的心灵,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学生把人生的路走好。

猜你喜欢
惩戒体育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忘却歌
含笑花(2022年3期)2022-05-27 00:55:57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内蒙古教育(2021年2期)2021-02-12 01:15:32
也谈“教育惩戒权”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06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体育课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48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