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幸福感 实现高质量

2024-01-06 04:44于素梅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幸福感高质量体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完成“以体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课程的理论完善程度与实践推进质量都决定着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幸福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时代诉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高质量是新时代的新期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需要各学科课程深化改革与优化发展,尤其需要高质量实施。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高质量建设与实施决定着学校体育在新时代能否满足新的诉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质量体现在育人主体上,要尽力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满足需求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期待,学生从性别、年龄到生长、发育,再到兴趣、爱好等都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体育与健康课程高质量实施要能关注到这些差异,基于差异的个性需求与共性需求如何满足,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高质量实施应把握的关键问题,满足需求同样是人能否感悟幸福的关键。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以人为本”的表达,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违背“以人为本”教育的现象,用“大一统”“一刀切”等无差异的教育教学手段教着一批批有差异的学生,势必会偏离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忽视学生对运动的个性化需求,削弱甚至消除学生初始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感悟到更多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是强制执行、被动接受、功利追寻,感受不到体育的乐趣、魅力,更难以受益于体育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坚强意志的锤炼,体质增强也显得异常艰难。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质量体现在课程建设上,要全面系统推行一体化。体育与健康课程长期存在的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各管一段等现象一直未能得到充分解决。学了12年一项运动技能未掌握的结果令人唏嘘,学了12年依然未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令人不解,学了12年依然弱不禁风、无力抗挫的健康之困令人忧伤。青少年学生参与的体育究竟怎么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值得反思,哪个学段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课程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未能探寻到精准的答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就会出现随意性、主观性、片面性等不该也不能呈现的负向发展。创建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一体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体现幼儿启蒙期游戏化、小学基础期趣味化、初中发展期多样化、高中提高期专项化、大学应用期自主化的进阶式组织活动方式,遵循生本化理念、设置层次化目标、确立结构化内容、采用多样化实施、推行多元化评价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联动机制的建立,才能充分体现高质量,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与精髓,一体化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关注感受: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高质量要关注学生幸福感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以往的实施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能否促进健康,能否掌握技能,关注如何落实课程,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提出培育核心素养、实施大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后,大家的关注点又多了一些内容,诸如如何培育核心素养、如何设计大单元、怎么体现跨学科等,而学生究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是怎样的感受、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感受等,无论从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都或多或少地有所忽略,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未能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就难以全面深入地把握。我们经常会说,以人为本,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假如忽略学生的感受,体育课效果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那么,什么样的感受最需要关注呢?那就是幸福感,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

一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需要教师观察分析乐趣的有无和快乐体验的程度。有些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是真的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会不会是因为不喜欢体育教师或不喜欢体育教师的组织而导致对体育课不喜欢?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是有差异性的,在能否享受到体育课带来的乐趣方面,要成为未来体育课堂教师观察感悟的重要内容,要从学生的表情、动作,甚至从师生或生生相互交流的语言中了解学生的愉悦、欣喜等方面的真实感受,这种愉悦感、欣喜感都属于幸福感,且在课堂上保持的时间越长,幸福感越强烈。

二是指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练技能,需要教师观察分析学生学练全过程的动作准确性、方法适宜性、锻炼自主性,以及活动安全性等诸方面的特点体现与真实效果。动作准确、方法适宜、锻炼自主、活动安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生是否有较强的存在感和较大的满足感。所谓动作准确,就是学习准确的动作并将其掌握,是学生将来是否有成就感的基本的保障,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强化练习达到熟练掌握技能阶段,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高体能和心智发展水平,进而促进运动能力的形成。所谓方法适宜,就是安排的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要切合学生发展需要,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和强度体现科学的锻炼方法,采用灵活且合理的形式体现教学有法而法无定法的有效组织。所谓锻炼自主,就是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在锻炼中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有选择且允许有差异的锻炼,学生在锻炼中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彰显,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名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所谓活动安全,这既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必要的保障,活动中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损伤,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让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都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效促进健康、掌握技能、享受乐趣,这样的组织活动才更富有意义。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地纠正,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称赞给予鼓励,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存在感会更加突出;采用适宜学生的组织方法,给予适当的自主锻炼等,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满足感;如果各项活动都能保障安全,让学生有安全感地参与学练赛活动,才能更加吸引学生。

三是落实好“教会、勤练、常赛”,既是学习过程的要求,更是对学习结果的检验和具体结果的呈现。教会,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达到教会,其具体体现的是理解了、掌握了、会用了,学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勤练,既是对学生锻炼的多与好的要求,也是养成习惯能够自主、自觉、自愿坚持锻炼的结果体现,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体验成就感;常赛,既有对比赛组织的频次要求,也有学生达到参与比赛能力并经常参与比赛结果的呈现,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输赢是常态,赢者成就感满满,输者不因失败而气馁并能尽快走出来,为后续取得胜利更加努力拼搏进取,也同样具有获得感。

三、保障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高质量需提升教师新技能

无论是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现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还是全面关注学生感受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有效培育学生素养等方面,体育教师拥有新技能是关键。

一是拥有落实新政策、新课标、新教材的技能。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师能否明确和落实最新政策、课程标准和教材至关重要。新政策,引导着新方向,从思想上能使教师不偏离方向,懂得为何提高质量。如,《〈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通过知识、能力、行为、健康四个方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业质量,教师据此实施课程教学的时候方向感就会十分清晰。新课标,带领着新行动,从行动上能使教师不走进误区,明确怎样提高质量。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大单元、跨学科的具体要求,据此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就能明确要求、把握关键、提升质量。新教材,指引着新内容,从施教活动上能使教师有明确而丰富的载体,但需要对教材进行教学化过程,不能只是一味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用教材去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健康的行为和促进全面的健康,更加明确哪个学段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

二是拥有把握新理念、新方案、新课堂的技能。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师对新理念、新方案和新课堂的把握起着关键性作用。就新理念而言,新课标也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重视教学方式改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体育教师如何理解和落实好这些理念决定着体育教育的过程与结果是否优化。就新方案而言,课程实施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有总的课程方案,地方课程也需要研制区域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课程尽管是作为校本课程的方式呈现,但是学校在落实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需要一个明确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就新课堂而言,新课改后课堂要有新样态,强化对学生真实感受的关注,如,在提高学生的幸福感上,可以从“乐动会”三个方面把握其愉悦感、欣喜感、存在感、满足感、成就感、获得感等具体感受,体育课堂上这些感受越突出,幸福感也就越强,教师要能够了解并尽可能让学生感悟幸福。

三是拥有运用新评价、新形式、新手段的技能。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师对新评价、新形式、新手段的运用情况,直接影响体育教育的质量。就新评价而言,总体上要能够从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上评价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达到的程度,从体育学业质量的全面而综合性评价上,可以细分为对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的综合评价,而且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终结相结合,甚至还体现了人工与智能相结合等。就新形式而言,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需求,在自然班级授课制形式的基础上,可以尝试采用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形式,也可以增加俱乐部形式等,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力量和组织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其幸福感。就新手段而言,随着智慧系统赋能体育教育日益增多,体育课堂通过智慧系统新手段提升體育教学质量的价值也越发凸显,教师能否驾驭新手段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既是技能高低的显示,也是教师适应新时代实现高质量的重要标志。

关注幸福感,实现高质量是时代的诉求,强化对学生真实感受的关注,提升新技能保障,方有望实现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全面深入地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简介:于素梅,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猜你喜欢
幸福感高质量体育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