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燕
(剑川县金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剑川 671300)
羊肚菌(Morchella spp.)俗称“羊肚蘑”,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羊肚菌是低温、喜湿、好氧、腐生型食药用菌,在中国的分布极为广泛,除海南省、中国台湾地区以外,其他28 个省(市、区)均有分布,尤其以云南省、四川省高海拔区域羊肚菌资源最为丰富。羊肚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野生羊肚菌利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羊肚菌具有补肾、补脑、润胃健脾、化痰理气之功效[1]。现代研究证明,羊肚菌含有丰富的多糖、氨基酸、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味道鲜美,从现代养生角度来看,羊肚菌还具有抗氧化的效果,降低人体的血脂,对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2]。近年来,由于羊肚菌栽培技术日益成熟,迅速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热点项目,在高海拔地区也得到应用和推广。文章通过对剑川县老君山镇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进行调查总结,阐述了高海拔地区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为进一步扩大推广其人工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羊肚菌种植大棚一般可选用水泥杆、钢架等进行搭建,规格不宜过大,占地面积400~800 m2最佳,一般棚高8~12 m。若大棚搭建时选用了遮阳网和两层塑料布,需要把塑料布放在遮阳网外面。搭建好大棚后,给其配备加湿系统和降温系统,以满足羊肚菌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湿度的需求,以利于促进羊肚菌生长。
适合羊肚菌栽培的土壤类型为微碱性砂土或透气性、通水性良好的中性土,在种植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翻土处理,去除土壤里的石块、秸秆等杂质[3]。翻土处理完,用生石灰粉750~1125 kg·hm-2均匀撒施后,翻耕25~30 cm。按照宽1.0~1.5 m 的标准进行起厢开沟,沟宽在25~30 cm,深度为5~10 cm。若土壤的结构比较松散,优先选择沟播。
首先剥去菌种的外源袋,揉碎为0.5~1.0 cm 大小的颗粒,如果菌种偏干,水分低于55%,要用0.0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预湿菌种(手捏有轻微水渍),提高播种与萌发的效果[4-5]。当菌种偏干时,完成播种后,土壤的湿度也会较干,需要进行处理,提高菌丝萌发率。
播种前,控制好土壤湿度在20%~25%,即手捏成团,丢地即散。无论沟播,或撒播,播种时均需要将菌种揉碎。并按照用种量2625~3000 kg·hm-2均匀撒在开好的小沟内或厢面上,然后平整厢面,确保沟播覆土3 cm,撒播覆土2~3 cm,在撒播时,做到种、土均匀混合。完成播种后及时补水,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此外,还要注意栽培时间,在海拔相对较高地区,一般在每年11 月上旬至12 月完成播种,次年3 月下旬出菇,5 月采菇结束。
播种后1~2 d,菌种表面菌丝开始萌发成1 cm 纤细的菌丝。2~3 d 后,部分菌种之间的菌丝连接成比较稀疏的菌丝网格,土壤表面可见稀少的菌丝。5~7 d 菌丝量增大后可摆放外源营养袋。需要注意的是外源营养袋最早摆放时间为播种后2 d,最迟时间为播种后20 d,不可以超出25 d,避免对羊肚菌产量造成影响。
设施大棚通常可以起到保湿、遮阳等效果,能代替林下栽培方式,减少地膜的使用。当棚内温度不易控制,光线过强,或是需要进行额外保湿时,可以按照林下栽培方法使用地膜。棚内没有大风时,地膜两边可每隔1~2 cm 压1 个土块,在保湿的同时,又能起到通风、透氧等作用,避免两边压得过紧造成缺氧。
发菌期的管理与传统大田栽培方式类似。在设施大棚中栽培羊肚菌,能够确保对水分的精确控制。播种前,对土壤温度进行有效调节,中间发菌时间长,可以满足养菌需求,如无必要,尽量减少浇水。若土壤表面发白时,需要进行轻微雾化喷水,砂性土壤,失水较快,可在播种后选择覆盖地膜,起到保水作用。
越冬茬栽培时,最好在冻土期前3~6 d,上大水1次,确保整个冻土期土壤不至于失水过多,减少对菌丝造成伤害。当菌丝营养储备完全后,菌丝、菌核细胞内的大量脂类物质可以保护菌丝避免受冻害,成功越冬,因此在冻土期来临前要完成营养转化。对于秋冬茬和早春茬的羊肚菌,在养菌过程中可适度保持土壤水分偏低,菌丝一般会优先在土壤内,而不是在土壤表面生长。因此,养菌阶段要加强对水分管理,如无必要,避免补水。
冷棚密闭性差,会有少量空气流通,在整个养菌过程中,不宜进行频繁通风,当发现厢面菌丝增多、直立时,代表氧气严重不足,二氧化碳超标,此时应尽快适度通风。同时,还要做好栽后管理工作,注意二次投放营养袋的时间,一般为播种后30 d 左右。等到菌丝转化变成分生孢子的时候,需要掀地膜,进行少量补水,土壤温度控制在12~15 ℃,湿度控制在60%~70%,棚中高1 m 处,其温度不可以超过15~18 ℃[6-7]。等到分生孢子消退后,在营养袋下会出现金黄色菌核。气温回升后,要撤黑色地膜,进行大量的补透水,如果发生报信菇时,需要在地面上适当喷洒复合肥液,为羊肚菌的稳定生长提供条件。
由于高海拔地区种植羊肚菌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的难度大,因此在催菇时,要注意对不同技术的应用,提高出菇率。在实践生产中,部分基地不催菇也能出菇,实际就是自然条件合适发生的自然出菇。理想的催菇技术,不仅可以确保潮次出菇均匀,还能够培育出健壮的原基和子实体。在催菇阶段要注意催菇水的控制,也就是水分刺激,秋冬茬和早春茬的养菌工程过程中,水分偏低,要及时补水,刺激菌丝,丰富其营养成分,促进生长。补水主要采用滴灌、沟灌和喷灌等方式,将厢面浇透,砂性的土壤,分2 次进行,并且其间隔时间通常为12~24 h;对于黏性的土壤,要注意不能有积水现象。同时催菇阶段还要控制好温度刺激即昼夜温差:浇水催菇后,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8~12 ℃(地温),夜间棚内温度3~5 ℃(地温),适当拉大温差在8~10 ℃以上,能够诱发原基地的快速形成[8],因此,催菇后不可以有低于或等于0 ℃的低温,避免低温下出现原基冻死等情况。
完成催菇后,要经常观察原基形成情况。初始原基仅是菌丝之间相互的扭结,针尖状,较为细小,不易发现,随后发展为球形颗粒状,鱼卵大小,此时相关特征较为明显。原基形成后,不能直接浇水,此时浇水易造成原基淹死,此期注意维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
在原基形成8 d 左右,会分化成1~2 cm 大小的子实体,菌柄与菌盖明显可见,这时要控制土壤的湿度保持在20%~25%,空气湿度在80%~90%,散射光照射,最低温度不低于5 ℃,最高温度不超过20 ℃,最佳温度为12~18 ℃。此阶段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可以采用雾化喷水补湿调节,水量宜小不宜大,采取少量多次进行调控。
秋冬茬和早春茬的管理难点是氧气含量的把控。目前没有关于羊肚菌在发育中是否需要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科学数据。根据实践种植经验,通常以进棚中感觉到呼吸畅快和清爽为宜,如果存在“闷”的感觉,则是氧气不足,需要适当增加通风量。此外,菇的初始菌柄、菌盖的长度一般都相等,随着子实体生长,菌盖的长度会明显长于菌柄长度,若菌柄比菌盖长,要考虑棚中的氧气含量不足,需要增加通风次数,但是要避免通风导致温度大幅度变化,秋冬茬在越冬时,中午的温度比较高时进行适当通风。对于早春茬的通风,一般选择在傍晚或是清晨进行。特别是空气湿度偏低地区,通风时要注意棚内湿度的变化,当菌子的表面明显干燥时,地表有轻微发白,或菌子顶部出现收缩,则表示空气湿度不足,可以通过雾化喷灌增加空气湿度。通常情况下,原基到子实体的实际成熟时间一般为25~30 d,若温度低,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就会受到限制,但菌肉较厚,单菌个体重量大。
羊肚菌设施大棚的栽培通常能实现多潮次生长,多潮次与菌种品性、催菇技术、栽培管理和设施条件等有关。具体操作:在第1 潮菇完成采收后,掀开棚子,增加棚内外的空气流通,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维持时间约3~4 d,然后闭棚[9]。参照前面的催菇方法,进行放大水、保温、湿差刺激诱发新的原基形成。在此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情况,用白糖4.5~7.5 kg·hm-2,或磷酸二氢钾1.5~2.25 kg·hm-2溶水喷洒厢面。
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注意羊肚菌最佳采收时间,品种不同,采收时间也不同。如何正确判断羊肚菌最佳的采收时期,已经成为高海拔地区羊肚菌种植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通常在羊肚菌7—8 成成熟的时候采收,这时的羊肚菌,其口感与外形,都非常好。当菌褶已经全部伸展饱满,且颜色由白色变为蘑菇的正常颜色,就可以对其进行采收。若菌菇已成熟,不管遇到什么天气,都要及时采收,减少经济损失。若需要延迟采收的,则要停止浇水,增加通风的次数。
食用羊肚菌的采收技术操作较为简单。要把握好菌菇的成熟期,在最佳时间完成采收。在采收时,还要遵守“采大留小”原则,采收过程中注意不要伤到未成熟的菌菇。一般用利刀从基部收割进行采收,保持菌菇的形状,有利于菌菇的分拣、加工、包装,能有效保证菌菇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为保证食用羊肚菌采收后的质量,要注意选择好采收容器。由于一些容器,并不适合装菌菇,如麻袋、布袋、水桶和玻璃制品等,最好选择箩筐,或小篮子等盛放菌菇,减少对菌菇的影响,确保子实体的完整性,提高采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