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的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2024-01-05 07:14柴红冯屾杨利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24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精神

柴红 冯屾 杨利国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4

0 引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深度挖掘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本文主要是探索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思政如何依据办学定位及专业特色,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如何凝练课程育人的“魂”,如何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何构建资源平台,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以实现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建筑识图与构造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认知建筑构造原理及其做法,熟练识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技能[2]。

1 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现状

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课程思政教学,目前有些院校授课过程涉及较少,或仅略有提及,课程思政的教学不系统、不全面,亟须提升铸魂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1.2 存在的问题

1.2.1 课程思政元素与职业岗位脱离

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没有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没有依据专业的特点,没有抓住课程的特色,没有对接工作场景,课程思政元素脱离职业岗位[3]。

1.2.2 课程架构缺乏思政内容的体现

课程架构仍沿用传统的章节目录,没有凝练和重组蕴含课程思政的课程新架构,仅是专业知识的体现,缺乏有机的课程思政引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铸魂育人。

1.2.3 思政资源挖掘深度、广度不够

在深度上课程思政资源没有从国家、学校、专业、课程和学生层面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在广度上缺乏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建筑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思维、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挖掘,导致课程思政资源匮乏[4]。

1.2.4 评价体系欠缺思政元素的考核

考核评价的内容仍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缺乏思政内容的考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无法体现,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2 铸魂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2.1 贴岗位,结课程的思政总设计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思政秉承“以工为主,服务社会”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及“夯实建筑技能,培育当代鲁班”的专业特色,结合构造认知与识读工程图的课程特点,基于施工员岗位必备的识图技能,将“职业素养、责任意识、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元素贯穿教学全过程,培养守好国家建筑标准与规范、读好工程图的建筑人。

2.2 重组课程架构,实现“三全育人”

本课程教学内容紧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依据施工员职业岗位识图的需求,对接“1+X”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等级标准,并结合建设行业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践行“职业素养、责任意识、工匠精神”课程思政的建设主线,打破传统教材的章节体系,进行蕴含课程思政元素思想的项目化课程架构重组(如表1所示),知识技能由浅入深对应逐步上升的思政目标,实现“三全育人”。

表1 重构课程内容,实现育人目标

2.3 挖掘课程资源,形成协同效应

本课程思政资源结合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建筑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思维、科学精神、人文关怀,从国家、学校、专业、课程和学生层面,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构建知识点全面覆盖、内容鲜活、资源丰富、层次递进、相互关联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实施过程中将其有机融入教师言行示教、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评价、学生实践中,做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表2所示。

表2 项目一课程思政资源库

2.4 搭建资源平台,融入思政元素

本课程搭建“一中心、两活动、三基地”的课程资源平台,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培育学生拥有较高的职业规范、创新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的担当精神,弘扬劳动者精神,实现德技并修、全面育人。

2.4.1 一中心:通过职业体验的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培育职业素养

本课程思政依托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丰富的职业资源(建筑实物模型、构造节点处理模型、VR体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系列、建筑制图标准系列、房屋构造仿真实训软件、建筑识图在线自测系统等),创设房屋建筑构造组成、构造做法和工程图识读等职业情景,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责任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4.2 两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识图社团活动,培育责任担当

两活动是指课堂活动和识图社团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建有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库(工程案例、人物传记、大国工匠视频、人体活动尺寸动画、建筑施工现场图片、活页式教材等),课堂教学中采用优秀工程欣赏法、案例分析法、感悟体验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在识图社团活动中,老社团成员带领新社员进行识图绘图技能训练,发扬工匠的传帮带精神;社团成员发挥绘图技能的优势,结合社会、学校、院系的公益活动,反哺社会,既锻炼学生的识图绘图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4.3 三基地: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网络基地,弘扬职业精神

三基地是指校内实训基地、网络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施工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学生操作房屋构造与识图虚拟仿真系统,感性认知构造,识读图纸,构建虚拟建筑节点模型;学生识读真实建筑工程施工图图纸,依据识图成果,动手制作相应构造模型,培养职业素养、责任担当和工匠精神。校外合作企业施工场地,现场参观学习,感受寒暑天的工作场景,增加专业认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践行职业责任,弘扬劳动者精神。网络基地,教师在智能教学平台开设网络讨论基地,定时发布构造处理讨论或识图任务,学生提交处理方案、识图成果,培养职业素养、责任意识。

2.5 创新教学模式,达成育人目标

本课程以国家规划教材为主体,同时建有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活页式教材,活页教材涵盖了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教学平台资源、多个(套)真实建筑工程图纸(含《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专业规范等)和“互联网+”教学资源。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价值引领+构造新知+识图技能训练”融通并进的“引、解、破、用”型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价值引领下,从建筑构件的认知到精准识读工程图技能的提升,高效达成全面育人目标。

2.5.1 抛砖“引”玉

教师展示蕴涵有课程思政元素的图片、视频,有心无痕地展示与建筑构造相关联的思政内容,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和职业意识。

2.5.2 庖丁“解”牛

教师分析讲解知识点(散水、明沟、墙身防潮层等),通过工程图实例和标准图集的讲解,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责任担当和职业素养。

2.5.3 巧“破”难关

针对教学的难点(楼梯尺度识图),利用建筑实物模型、3D模型、建筑工程案例视频、动画及虚拟仿真平台等信息化资源及手段,攻破难关,树立攻坚克难、创新意识、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2.5.4 学以致“用”

以多套工程施工图和标准图集为载体,分组识读和绘制建筑节点详图,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认真规范使用国家建筑标准图集识读工程图的匠人精神和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2.6 思政显著成效的立体评价体系

本课程为全面提升育人效果,从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三个方面,采用多元多维的、全过程的立体评价体系。

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50%)+结果评价(50%)”的评价模式。过程评价采用模块化(思政+多元+多维)考核,多元评价的主体为教师、企业导师、小组、组内成员、学生自己。企业导师从已毕业的优秀学生中选拔,仅参与课程综合训练项目的评价,线上同步监测学生训练全过程以实施评价,综合训练项目评价中教师占25%,企业导师占20%;若该知识讲解无企业导师参与,则教师评价为45%;组间评价权重15%,组内互评权重25%,学生自评权重15%。多维是对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全覆盖评价。结果评价采用试卷形式,从“思政+知识+技能”方面考核,例:简述无障碍坡道设置原因(思政考核),该坡道的坡度及最大高度和长度的要求(知识考核),绘图说明混凝土坡道构造(技能考核)。

3 结束语

本方案是在近年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中总结形成的。实践证明,本方案实施过程中依据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结合课程特点,凝练课程“职业素养、责任意识、工匠精神”的魂,鲜活教学资源,有心无痕,潜移默化地培养守好国家建筑标准与规范、读好工程图的爱国匠人,使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精神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