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琴,蔡彩霞,张玉花
莆田九十五医院妇儿科,福建莆田 351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术后并发症,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液凝固,并形成血栓[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主要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流动缓慢有关,重症患者需要接受药物、手术治疗[2]。妇科盆腔手术是临床常见手术治疗方式,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见方式,术后需要患者卧床休息,容易在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增加患者预后风险[3]。下肢深静脉血栓进入肺部后,会引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4]。预防性护理措施属于预制护理措施,能够通过提前给予各项护理降低风险事件形成率[5]。有研究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过程中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症形成率,应用价值高[6]。基于此,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2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收治的40例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妇科盆腔手术后护理研究,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妇科盆腔手术后护理研究。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护常组与护预组,每组20例。护常组中年龄20~57岁,平均(40.39±1.71)岁;病程2.7~10.3年,平均(5.07±1.36)年。护预组中年龄20~57岁,平均(40.38±1.72)岁;病程2.2~10.8年,平均(5.06±1.3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妇科手术诊断指南;②符合妇科盆腔手术指征;③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中途退出者。
护常组(常规护理):①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进行评估;②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抗凝药物;③指导家属为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进行下肢按摩;④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下肢肿胀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则及时报告给医生;⑤根据医生临床指导意见给予已经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药物。
护预组(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①病情评估。护理人员根据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既往病史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进行评估,筛查出高危患者,重点进行监护。②病情观察。护理人员每日为患者检查下肢肿胀情况,观察皮肤颜色,手试皮肤温度,根据各项数值变化状况判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同时护理人员要主动与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进行交流,安抚患者情绪的同时获取更加完善的病情信息。③肢体按摩。护理人员为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实施肢体按摩,从肢体远端到下肢核心,通过揉、捏、搓的手法帮助患者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状况,5~8次/d,5~10 min/次。④体位改善。帮助患者改善体位,将下肢抬高,让下肢深静脉血能够更好地回流。⑤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等容易损伤患者血管内皮操作时,要注意操作的精准度,并且给予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按照顺序配制药物、给药,避免刺激性药物损伤患者血管。⑥设备使用。护理人员使用专用的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护理,将设备穿戴在腿部,并调整好设备压力值、时间,启动电源,询问患者舒适情况,并进行适当调整,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2次/d,8~10 min/次。
①深静脉血栓形成状况:分为完全栓塞和不完全栓塞。
②舒适评价:用Kolcaba研制的简化的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 GCQ)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的舒适情况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值高舒适体验好。
③生活质量:用SF-36生活质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 SF-36)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的舒适情况进行评估,包含8个维度,即生理功能(10~30分)、生理职能(4~8分)、身体疼痛(2~12分)、健康状况(5~25分)、活力(4~8分)、社会功能(2~10分)、情感职能(3~6分)、精神健康(5~30分)。分值高对应项目生活体验好。
④满意度:用院内自制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满意度评价表,满分100分,≥80分表示满意,<80分为不满意。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数据资料信息。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护预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护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状况比较
护理后,护预组舒适评价高于护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评价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舒适评价比较[(),分]
组别护常组(n=20)护预组(n=20)t值P值护理前64.21±0.31 64.22±0.30 0.104 0.918护理后71.69±0.55 79.02±0.19 56.335<0.001
护理后,护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护常组(n=20)护预组(n=20)t值P值生理功能15.56±0.39 15.57±0.40 0.080 0.937身体疼痛4.84±0.26 4.85±0.27 0.119 0.906活力5.36±0.17 5.37±0.18 0.181 0.858健康状况7.84±0.64 7.85±0.65 0.049 0.961情感职能4.81±0.49 4.82±0.50 0.064 0.949精神健康10.55±0.65 10.56±0.66 0.048 0.962生理职能5.26±0.34 5.27±0.35 0.092 0.928社会功能3.19±0.17 3.20±0.18 0.181 0.858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护常组(n=20)护预组(n=20)t值P值生理功能19.11±1.06 26.10±1.12 20.272<0.001身体疼痛7.56±0.14 9.07±0.23 25.080<0.001活力6.46±0.23 7.45±0.16 15.802<0.001健康状况10.34±2.11 17.49±2.02 10.947<0.001情感职能5.45±0.16 5.88±0.01 11.995<0.001精神健康14.56±0.19 21.41±0.13 133.066<0.001生理职能6.57±0.41 7.36±0.14 8.155<0.001社会功能4.55±0.08 6.16±0.17 38.322<0.001
护理后,护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护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临床调查研究显示,女性由于受到饮食、激素、生活习惯、生殖器官特殊结构影响,容易患上妇科疾病,多种妇科疾病临床症状相似度高,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视[7]。许多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需要尽早接受手术[8]。妇科盆腔手术主要包括盆腔内器官肿瘤异物的切除术、盆腔内器官修复术等多种,适用于重症妇科疾病患者,效果十分显著[9]。大型妇科盆腔手术需要患者术后长期卧床休息,避免手术切口裂开,再加上术后疼痛、虚弱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术后对肢体活动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多种因素综合情况下增加了行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形成率,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则属于常见并发症,会显著增加患者术后风险,诱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对相关内容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10]。
本研究可以发现:①护预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0)低于护常组(20.00%)(P<0.05)。黄莉红[11]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5.0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后的27.5%(P<0.05),与本文所得结果相近。究其原因,可能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与下肢血液流动过缓、手术药物使用、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多方面因素有关,改变了下肢血流动力学状况,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研究中所采用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筛查了高危患者,不仅仅是简单的药物干预,强化了对患者病情的监管,并且重视按摩、体位干预、设备使用等关键性护理措施,从各方面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所以护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更低。②护理后护预组舒适评价高于护常组(P<0.05)。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因为术后疼痛、长期卧床等因素影响,会感到焦虑、抑郁,并且存在着生理与心理上的肌肉疲乏感,舒适感差。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加强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并采用按摩、器械设备多种方式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状况,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肌肉疲乏感,所以护预组舒适评价要更高[12-13]。③护理后护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常组(P<0.05)。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受到疾病、疼痛、手术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生理、心理方面的生活质量均十分低,不愿意与外界交流,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14-15]。预防性护理措施虽然以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为核心,但关注患者各方面的状况,通过多项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状况,所以护预组生活质量更高。④护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护常组(P<0.05)。研究中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实施后能够显著提升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给予患者更好的护理体验,所以护预组在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满意度评价中给予更高评价。
综上所述,妇科盆腔手术后在预防性护理措施干预后能够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可以给予患者更好的舒适体验,提升生理、心理各方面的生活质量,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护理工作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