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念,鲁五九,陈莉莉
1.周宁县医院普外科,福建宁德 355400;2.莆田市第一医院超声科,福建莆田 351199
大隐静脉曲张多指的是患者腹股沟、下肢内侧以及小腿内侧等部位分布曲张静脉的外科疾病,该病虽有95%以上的治愈率,但若在疾病进展中未及时接受手术治疗,极易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还会伴发强烈酸胀感。早期发病时常见肢体疲劳感、轻度疼痛感,后期可见曲张静脉团[1]。临床治疗中所用手术疗法较为多样,传统剥脱术作为成熟手术型式,易出现感染、麻木等并发症,且术后容易复发,造成患者频繁遭受疾病困扰。若能有效实施高位结扎与钬激光联合治疗,可进一步优化疗效,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肢体健康,同时不易出现术中出血、延期出院状况,具备临床权威性[2]。方便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周宁县医院普外科入院行手术治疗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2例,观察手术疗效。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本院治疗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1例。传统组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30~65岁,平均(40.57±6.74)岁;大隐静脉曲张病程2~10个月,平均(6.23±2.32)个月;大隐静脉曲张严重程度Ⅰ~Ⅴ级各有4例、5例、7例、12例、3例。联合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30~66岁,平均(40.59±6.34)岁;大隐静脉曲张病程2~11个月,平均(6.22±2.31)个月;大隐静脉曲张严重程度Ⅰ~Ⅴ级各有3例、6例、6例、11例、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在造影检查、病史询问、体表检查中确诊者;个人病历信息真实可靠且已签订知情书者。
排除标准:肢体残疾或患有其它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疾病者;合并癌症、心梗等急危重症病者;认知障碍、精神异常、丧失自理能力者;白血病等其他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手术禁忌人群或手术失败者。
传统组采取传统剥脱术,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腰硬麻醉)以后,临床医师在患者腹股沟韧带部位开放15 mm切口,并逐渐剥离皮下组织,直到确定大隐静脉位置,在相距汇合处5 mm位置上对患者的静脉腔进行结扎剥离操作,同时向腔内置入金属剥脱器,促使大隐静脉曲张组织逐步被剥脱,剥脱处理后以缝合线缝合切口,并利用加压包扎法处理切口,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3]。
联合组应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钬激光疗法,麻醉方法与传统组相同,待麻醉后临床医师在内踝上端开放15 mm切口,并利用斑马导丝(Ф0.035)穿刺法进行大隐静脉定位处理,之后将血管导管(直形)穿刺到间隔腹股沟韧带部位20 mm位置[4]。如若临床医师在导管操作中遇到阻力,可在患肢内侧开放30 mm切口完全暴露大隐静脉,而后进行结扎处理[5]。随即置入导丝和导管等医疗材料,同时选择钬激光治疗仪(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第3242051号;激光波长:2 080 nm±50%;瞄准光功率<5 mW)对患者下肢大隐静脉处导管、导丝、光纤进行激光治疗,每秒保持至少15次激光刺激,在钬激光操作期间需及时撤除光纤材料,而且按照每秒10 mm撤除速度予以操作。另外,临床医师还要在合力下对大隐静脉加以按压,以便静脉壁顺利闭合,在钬激光反复作用下,促使曲张组织逐渐分支,并以皮内缝合法处理切口。术后也要及时运用弹力绷带对大隐静脉手术部位展开包扎加压操作,同时实施抗感染治疗[6]。该研究项目中临床医护人员均有五年以上临床经验,排除人为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干扰。
1.4.1 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发作率和一年内复发率 记录术后患者发生患肢肿胀、感染(泛指切口感染与皮下淋巴感染)、肢体麻木、隐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具体例数。统计截至2023年4月患者复发二次入院治疗例数,计算占比率。
1.4.2 观察手术临床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耗时、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判定手术时效性及其安全性。
1.4.3 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与下肢功能评分 以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简化版(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IVI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参照学者李鹏[7]研究内容,通过此量表调查内容测定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此量表涵盖体能、精神心理、社会活动、疼痛四个方面,共20个条目,各条目从1~5分计取分数,合计100分,分数较高生活质量较好。以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cyer, FMA)测定患者下肢功能改善情况,包括反射活动(0,2分)、联带运动(屈肌联带运动0~2分,伸肌联带运动0~2分)、伴有联带运动的活动(膝关节屈曲>90°时0~1分,踝背屈0~2分)调查条目,最高分9分,最低分0分,分数越高者下肢功能越好。
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作情况及其复发率对比
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均比联合组长,术中出血量略比联合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传统组(n=31)联合组(n=31)t值P值手术时长(min)64.38±13.26 49.37±12.17 4.643<0.001住院时长(d)13.26±2.15 8.65±1.42 9.962<0.001术中出血量(mL)87.48±3.28 55.48±2.15 45.430<0.001
术前两组CIVIQ评分与Fugl-Mcye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CIVIQ评分与Fugl-Mcyer评分略比传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下肢功能改善效果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下肢功能改善效果对比[(),分]
组别传统组(n=31)联合组(n=31)t值P值CIVIQ评分治疗前51.34±7.95 51.32±7.87 0.010 0.992治疗后80.89±4.53 90.54±5.35 7.664<0.001 Fugl-Mcyer评分治疗前3.32±0.43 3.33±0.42 0.093 0.927治疗后6.21±0.41 7.74±0.62 11.461<0.001
下肢功能出现异常表现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故需加强对相关疾病的积极治疗,结合病因做好早期防范工作。此次研究以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为研究重点,在临床调查阶段发现45%患者源于遗传因素患病,而35%患者是因为存在长期站立行为,造成瓣膜持续处于静脉高压状态,继而引起瓣膜关闭不全、静脉管壁变薄现象。通常多因为大隐静脉瓣膜面临扩张现象,致使静脉组织在迂曲状态下难以保持原有形态,进而出现皮肤瘙痒、皮肤萎缩、色素沉着以及溃疡、跛行等症状。另外,部分腓肠肌功能不全者,会因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引发此病。源于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受损或腓肠肌遭受过度挤压情况下,难以完成正常的静脉回流循环,最终增加静脉压,形成静脉曲张反应。面对复杂的病因困扰,无论是选择传统疗法还是推行联合疗法治疗疾病,都需要立足病因分析结果予以针对性治疗,为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理应依据病因分析内容采取手术疗法控制病情[8-9]。
传统剥脱术虽然在临床治疗中也能修复受损静脉组织,促使迂曲静脉被成功剥离,但容易在术中损坏隐神经,最终在术后出现高并发症风险,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之在不适感刺激下延缓下肢功能恢复速度。而本文提出的结合疗法更具临床优势[10]。一方面,该手术可搭配钬激光疗法对曲张组织予以处理,使之在激光作用下形成闭合形态,而且本身刺激光可保持0.25 ms脉冲时间,穿透度高达0.4 mm,可避免在激光处理中损害大隐静脉或其它组织,以便获得安全治疗效果[11]。目前,关于此联合疗法已得到临床认可,源于该手术治疗阶段能通过激光刺激,借助散射反应深入接触病灶,而且能在较短时间内好转,其安全性值得信赖,患者治疗后也不会因出现多个切除后残留瘢痕影响外在美观度,特别是女性患者,更期待运用联合疗法维护下肢皮肤完整性。另一方面,在钬激光与高位结扎联合治疗下,还能发挥持久性疗效,因治疗后不易引起静脉血栓血液反流等不良后果,从而鲜少出现复发后果。作为能够预防血栓闭塞等复发危象的临床疗法,可充分体现防范复发、减少并发症优良预后价值[12]。经由联合组数据推断出: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钬激光治疗下,其下肢功能与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指标略优,验证该疗法在临床领域具备推广价值。
参照胡海等[13]研究结果,发现联合疗法下患者多在6 d内顺利出院,且术中出血量最多达到69.27 mL,而在分级分析中普遍实现分级减小治疗,仅有7.50%并发症发生率,本文为0,与本文结果存在一致性。张强[14]研究中有效治疗率高达93.33%,同样证明此疗法可充分改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病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若在临床治疗中主张以此疗法应对疾病复发风险,能够获得满意疗效。Wang Li等[15]则以激光疗法层面阐述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能为该研究成果提供可靠支撑,证实钬激光疗法具备良好可行性。
综上所述,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钬激光疗法下可取得显著疗效,既能切实改善生活质量,又能实现下肢功能早期恢复,具备安全高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