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
古人早早地就能将颜色与大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周礼·考工记》中提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句中所指的“五色”。即青、赤、白、黑、黃,这五种颜色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色”“底色”,也是古人将在自然中存在的颜色与天地五行相结合后提出的一种哲学概念——五色观。《释名·释地》中记载:“徐州贡土五色,有青、黄、赤、白、黑也。”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五色观”的存在。
又因在《易经》中有“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的说法,再结合五行“金、木、水、火、土”,进而得到了“五季色”。《后汉书》中记载:“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李贤在批注《后汉书》时称:“五时衣谓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也。”如今,二十四节气中属于秋天的“白露”便因此而来。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释义“青”字:“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他也是将其与五行自然联系起来进行解释。这种观点甚至不是一种平面思维,它不仅包含五行方位,还连接季节及人的五脏,使其动静结合、天人合一、内外兼修,是一种非常严谨的立体性思维。
古人还将颜色引申出更深层的文化内涵,这一点从不少带颜色的词语被我们沿用至今中已然颇见端倪。如成语“黑白分明”,出自汉朝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这句话是说黑的白的、好的坏的都分得清楚明白,百姓便知道该怎么做了。据此,人们开始用“黑白分明”形容是非界限很清楚。
又如“青白眼”一词,相传与“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有关。唐朝房玄龄等人所著的《晋书·阮籍传》中记载:“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阮籍是个不拘世俗的人,所以对固守礼教上门吊唁的嵇喜白眼相对,以表示自己的讨厌,面对携琴而来的嵇康反倒很高兴地青眼相待。由此发展到后来,人们便用“白眼”表示对人的憎恶或轻视,用“青眼”表达对人的喜爱或尊重,成语“青睐有加”也正是源于此处。
古人对颜色的讲究,还体现在礼仪与服制上。历朝历代在创立之初,不但要忙于定国号,而且要商议当朝崇尚的颜色。比如秦朝尚黑,因为他们认为商朝尚白,白为金;周朝尚红,红为火。从五行相克的角度看,火克金,水克火,所以秦朝追崇属水的黑色。在衣着礼制上,孔子对自己在日常与祭祀等不同场合的衣着颜色就有着很高的要求。《论语》中曾提到:“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亵服……黄衣,狐裘……吉月,必朝服而朝。”
唐朝恢复实行九品中正制后,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色官服。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后,在官服颜色的基础上又添加动物图案,用来区分文武官员,也称为“补子”。一品文官的图案为仙鹤,九品杂职的图案为鹌鹑,二者之间有着云泥之别。
世间各种色彩自天地中来,最终归用于人类自身。古人将颜色研究到极致,这背后不仅蕴藏着他们丰富的美学观念和朴素的哲学智慧,更是留给后人一个五彩斑斓的别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