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粤剧传承与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4-01-03 20:28孙淑芳王艺
艺术评鉴 2023年19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粤剧肇庆

孙淑芳 王艺

【摘   要】本文以肇庆粤剧传承与发展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和梳理肇庆粤剧发展的现有成果,指出其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粤剧原创精品较少、演艺人员青黄不接、粤剧观众年龄断层、传播渠道较为单一。在此基础上,提出肇庆粤剧传承与发展的创新路径,即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粤剧文化品牌;培养粤剧新生力量,完善现有教育体系;拓展核心观众群体,形成有效群聚效应;扩大粤剧传播渠道,增强宣传推广力度,以此改善非遗粤剧的濒危境地,实现肇庆粤剧文化的守正创新和全面振兴。

【关键词】肇庆  粤剧  传承与发展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19-0147-06

粤剧,又被称为“广府戏”或“广东大戏”,它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最初起源于南戏,形成于广东,后经世人传播,流行于广西、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华人聚居地等区域。粤剧是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梆子腔等诸腔为基础,通过不断吸收地方小戏和民间音乐,最终发展成为以粤语方言为语音标准、采用粤韵声腔系统的一种地方传统戏曲。由于粤剧本身具有独特的民间性、地域性和艺术性,以及在音乐唱腔和舞台表演方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其成为一门兼具深厚历史基础与丰富文化底蕴的戏剧艺术形式,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較大的影响力。

一、粤剧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背景

早在2006年5月,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申报,粤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继昆曲之后“申遗”成功的第二个中国剧种,也成为粤港澳共同拥有的首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及娱乐方式较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网络电台、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不断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粤剧在这些不断推陈出新的传播媒介的冲击下,日渐远离人们的视野,甚至面临着濒危的境地。粤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逐渐被边缘化,其保护与传承应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改善粤剧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窘境,实现粤剧的活态传承,留住粤剧文化根脉,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肇庆粤剧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分析

肇庆市,古称端州,广东省辖地级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名郡”。肇庆既是岭南土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粤语的发源地之一,其粤剧曲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肇庆粤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依托于肇庆市粤剧团,粤剧团自1960年成立以来创编、复排近百个剧目。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肇庆市粤剧团出演粤剧《红珊瑚》,受到周总理接见并合影留念。1989年,肇庆市粤剧团应邀赴伦敦访问演出,成为“献艺英伦第一团”;后续又赴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较多贡献。

2012年4月,肇庆市粤剧团按照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的文件要求,花费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转企改制,成为肇庆市粤剧团有限公司。从改革完成到如今已有十余年,企业性质的改变使粤剧团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一条能够让企业继续生存、非遗绵延传承的有效路径。纵观肇庆市粤剧团这些年的发展,其通过多方努力已做出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粤剧剧目创编、粤剧人才培养、粤剧文化交流方面。

(一)粤剧新编剧目数量增多

肇庆市粤剧团自成立以来出演了多个剧目,除了早期上演的《红珊瑚》《杨门女将》《红楼梦》《肇庆峡上望夫归》《天国春秋》《穆桂英大战洪州》等剧目外,近几年也陆续创编、演出一些新的粤剧剧目,为非遗粤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较多的努力与贡献。例如:2017年11月,肇庆市粤剧团在广东演艺中心演出粤剧《烟雨丹青》,该剧目表达了岭南画派传承人探索、革新中国画的不屈意志和气魄;2020年6月,肇庆市粤剧团排演的新版粤剧《西江龙母》首次公演,该剧取材于西江流域民间故事《龙母传说》,通过运用独具地方特色的粤剧梆黄、小曲和表演程式,充分挖掘本地的“非遗”元素,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位“真、善、美”的龙母形象,致力于讲好传统民间故事;2021年10月,由肇庆市粤剧团演出的“献礼建党100周年——红色原创现代粤剧《四块银元》”问世,该剧目根据史实改编,生动地讲述了黄学增烈士的革命事迹,彰显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和不惧牺牲的精神品质,这种以传统粤剧艺术表达革命情怀的方式,凸显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自信;2023年8月,由广东粤剧院、肇庆市粤剧团联合打造的新编现代粤剧《独立团长》在肇庆星岩礼堂成功上演,该剧讲述了叶挺在肇庆的历史故事内容,其所展现的“铁军”精神深深感染了观众,最终获得较高的评价。

(二)粤剧人才培养群体扩大

近几年,肇庆市粤剧团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据统计,粤剧团每年举办“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场次都超过百场,目前去过的学校已有500多所。例如:2019年肇庆市粤剧团前往端州区交通幼儿园、肇庆市第三幼儿园、肇庆市龙禧小学、肇庆市第十一小学、肇庆市第七小学等学校开授戏曲艺术课程、表演经典粤剧曲目、教授粤剧动作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粤剧的兴趣;2020年肇庆市粤剧团演员在鼎湖区桂城初级中学、桂城水坑一小学等学校,通过经典剧目选段表演、戏曲知识讲解、戏曲行当展示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粤剧文化,培养做粤剧传承者的意识;2021年肇庆市粤剧团演员在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端州区睦岗小学等学校向同学们介绍了“生、旦、净、末、丑”五个粤剧行当,并使他们深入接触粤剧服饰、舞台道具,现场亲身感受粤剧的魅力;2022年肇庆市粤剧团前往肇庆高新区实验小学、中心小学、育慧学校和鸿翔双语实验学校等校区,通过粤剧基础知识推广、经典折子戏演出、器乐演奏以及与学生深度互动等形式,向同学们普及粤剧艺术内容、推广传统文化;2023年肇庆市粤剧团继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通过在鼎湖第一实验学校表演《帝女花》《白龙关》等剧目,激发学生们对广东传统粤剧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另外,肇庆市粤剧团也不断坚持推进“戏曲进乡村”的工作,通过送戏下乡、文化惠民的形式,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三)粤剧文化交流形式多样

肇庆市粤剧团近几年通过尝试多种合作方式促进粤剧文化的交流与宣传。

一是与企业合作交流。2020年肇庆市粤剧团与中山市世光创建集团合作出品经典粤剧《南唐李后主》,该剧目完成首演后又进行了录制,并在广东电视台等多个平台同步播放;2021年双方再次携手完成粤剧《梦断香销四十年》的录制工作,并在“非遗·粤韵”2023三乡镇粤剧文化艺术周首晚进行了现场演出,获得较好的反响。这种与企业合作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形成社会文化自觉,激发更多的人主动加入戏曲振兴的队伍中。

二是借助平台交流。2021年肇庆市粤剧团推出红色原创现代粤剧《四块银元》时,由于受疫情影响,该剧目借用网络平台的形式进行了首播,激发了线上市场的活力,挖掘了潜在的粤剧爱好者;2023年肇庆市粤剧团朱女和梁恒风受邀参加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节目录制,其出演的《帝女花》之“香夭”折子戏获得评委的一致赞赏,并成功晋级决赛,成为更多观众认识粤剧、认识肇庆的窗口,进一步扩大了粤剧的影响力。

三是联合同行交流。近几年,肇庆市粤剧团积极与广东粤剧团交流合作,开发、编创新的粤剧题材内容。例如,2023年新编现代粤剧《独立团长》由广东粤剧院、肇庆市粤剧团联合打造,通过探索省、市共建工作模式,使广东粤剧院发挥“传、帮、带”作用,以“大手牵小手”的形式,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基因,致力于打造“一城一剧”,支持肇庆市粤剧团的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助力广东粤剧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三、肇庆粤剧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分析

通过梳理近几年肇庆粤剧传承与发展现状,了解到在肇庆市相关政府部门和肇庆市粤剧团有限公司的重视和努力下,已创作出一批具有肇庆本土文化特色的新编粤剧作品,不断走进广大群众的视野,并受到一部分人的喜爱与肯定。不可否认,肇庆在推广粤剧的普及度以及探索适合粤剧在当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路径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肇庆粤剧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具体内容如下:

(一)粤剧原创精品较少

粤剧想要在当今社会中得以有效传承与衍生,首先离不开对粤剧精品剧目的创作。优秀的粤剧作品不僅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而且能够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在消费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分析近几年肇庆市粤剧团创编和复排的粤剧作品内容,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两大类:一是旧剧重演,这类剧目一般是选用经典粤剧名段,采用新的演员团队进行重新演出的形式,完成粤剧作品的复排。例如,肇庆市粤剧团近几年不断演出的经典折子戏《帝女花》之“香夭”,就是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稍加提升服装设计和动作设计方面的内容,重演传统粤剧文化精品;二是新剧编创,肇庆市粤剧团近几年也积极汲取新的素材内容,创作出一些较新的粤剧作品。例如,《四块银元》和《独立团长》就是根据历史文化题材,创编成新型现代粤剧作品。从以上综合情况来看,这类原创粤剧作品数量较少,也未形成较强的品牌效应,仍属于粤剧新品而未成为粤剧精品。

(二)演艺人员青黄不接

粤剧的延续和传承离不开粤剧演员的付出和坚持,粤剧演艺人员作为粤剧艺术的第一传承人,对粤剧的长久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较多优秀的老一辈粤剧表演艺术家相继退出舞台,从而使得一些古老的曲牌和经典的表演形式随之湮灭。而与此同时,能够坚守和活跃在粤剧舞台上的中年粤剧演员逐渐减少,部分人也因为自身生计问题选择转行,失去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另外,由于年轻一代的粤剧传承人还未成长起来,许多家长也因为毕业工作较难找、生活待遇无保障等原因而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粤剧行业,这就造成了粤剧人才出现断层现象,呈现演艺人员青黄不接的现状。肇庆市粤剧团负责人也曾表示,近十年来由于粤剧演职人员的工资收入较为微薄,导致愿意留在粤剧团的演艺人员越来越少,人员流失日益严重,从而从根本上直接阻碍了粤剧团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粤剧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三)粤剧观众年龄断层

粤剧的传承应是双向过程,而不应是单向灌输,如果仅靠粤剧演艺人员的宣传,而缺乏粤剧观众的捧场,则无法形成有效的粤剧传承链。因此,作为粤剧传输者的演艺人员和作为粤剧接受者的市场观众,在粤剧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同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多种新媒体形式的冲击,粤剧的观众数量出现逐渐下滑的现象。从分析粤剧观众的年龄阶段和倾听粤剧院团的实际反馈来看,目前粤剧观众具有“一高两低”的明显特征,即粤剧观众年龄高、收入低、影响力低。肇庆市粤剧团在推行“戏曲进乡村”活动时,愿意主动观看粤剧的观众群体大多都是中老年人,而粤剧团多次举行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也只是把目标群体定位于小学到初中阶段,忽略了大学青年群体,呈现粤剧观众年龄断层的现状。从粤剧观众被动的接受形式和粤剧市场演出上座率来看,现有粤剧观众的消费能力比较有限,粤剧核心观众人数增长较为缓慢,未能形成“群聚效应”。

(四)传播渠道较为单一

粤剧的发展除了受到剧目内容、演艺人员和市场观众等因素的影响,还与其传播渠道息息相关。肇庆市粤剧团近几年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现场传播,例如,粤剧团通过“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活动形式,向青少年群体或其他市场观众进行粤剧宣传和推广,这种方式有较强的直观性和互动性;二是电视传播,这种方式主要将粤剧团录制的一些剧目内容在电视台进行播出,借用电视媒介进行粤剧宣传,其宣传效果由观众主动观看的意愿程度来决定;三是竞赛传播,例如,肇庆市粤剧团较著名的朱女和梁恒风两位演员,受邀参加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节目录制,以竞演的方式增加粤剧的知名度。从以上传播方式来看,肇庆市粤剧团主要凭借传统媒介进行粤剧推广。相较于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多种新媒体平台,这种传统媒体传播形式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不足以聚集核心观众,在传播效果上具有一定的低效性和局限性。

四、肇庆粤剧传承与发展的创新路径

粤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形态,其传承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主要因素来看,作品内容、演艺人员、市场观众、传播媒介是最重要的四个方面。这四个因素是粤剧创作、呈现、传播、接受完整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其中,作品内容是吸引观众的基础,演艺人员是呈现作品的关键,市场观众是传承粤剧的核心,传播媒介是延续文化的重点,四者缺一不可。肇庆想要有效地传承和发展粤剧,需要从以上四个因素入手,通过打磨作品内容、完善演员结构、拓展核心观众、更新传播渠道等策略改善现有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一)挖掘地域文化,打造粤剧品牌

粤剧的衰退从其内因来看,主要是由于传统粤剧内容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满足市场观众的审美需求。粤剧要想突破被“冷落”的尴尬境地,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剧目的守正创新。守正即为保留粤剧的精神内核,传承粤剧原有的艺术精髓和本质特征;创新就是在吸收其他艺术形态优势的基础上,对粤剧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当的创作、改造和革新,遵循“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艺术原则。肇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宋文化、包公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六祖文化、广信文化、摩崖石刻文化、山水生态文化等系列文化。肇庆粤剧发展想要实现守正创新,需要粤剧创作者扎根于本土文化,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在内容上采用“粤剧艺术+地域文化”的创新原则,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粤剧的创作中,以打造粤剧精品为目标,提升剧目质量,创建兼具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粤剧文化品牌,使之在推动肇庆粤剧传承与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宣传肇庆地域文化、助推肇庆旅游产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培养新生力量,完善教育体系

如果说作品内容是决定粤剧发展的内在根基,那么演艺人员则是影响粤剧活态传承的关键因素。要想改善肇庆粤剧演艺人员青黄不接的现状,需要注重对粤剧新生力量的培养,让年轻人承担起发展粤剧的重任,不断扩大粤剧院校教育的阵地。通过将粤剧编进教材、粤剧融入课堂、粤剧课外培训等方式,实现幼儿时期、小学时期、初高中时期、大学时期全教育阶段的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营造浓厚的粤剧文化学习氛围,使年轻一代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从小建立传承粤剧的自主意识。另外,由于粤剧演员培养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肇庆市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粤剧人才建设力度,通过投入粤剧专项扶持资金,采取跨省引进人才、发放就业津贴等方式,提高粤剧从艺者的待遇。同时,肇庆市粤剧团可以借鉴广东粤剧院的做法,积极申报设立“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推动粤剧社会艺术通识教育,形成关注粤剧、尊重粤剧的良好氛围,使粤剧从艺者具有强烈的行业归属感和社会荣誉感。这样才能稳定粤剧人才隊伍,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粤剧演艺事业。

(三)拓展核心观众,形成群聚效应

粤剧生存的危机,归根结底就是观众流量的危机。目前粤剧的观众群体普遍倾向于老龄化和少儿化。相较于中老年人和少儿群体,青年群体具有更强的消费力和影响力。因此,肇庆粤剧核心观众的定位应是拓展更多的大学生青年群体和稳固旧有的市场观众。一方面,在肇庆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肇庆市粤剧团可以采取和肇庆地区多个高校合作的形式,定期举办“粤剧进大学”校园活动,通过粤剧普及专题讲座、粤剧艺术课程开设、粤剧专业导师授课、粤剧知识校园比赛等形式,将粤剧教育纳入教学大纲,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认识粤剧、了解粤剧、学习粤剧,形成高校“粤剧文化热”的浓厚氛围,进而产生影响其他群体的辐射效应。另一方面,肇庆市粤剧团可以采取数据化管理的模式,依托会员数据库分析现有市场观众的数量、人群特征、购买习惯等因素,从而进行精准营销。并且,通过采用定期给会员观众专享优惠券以及给同行观众优待的方法,实现“以客带客”的创新销售模式,使之在稳固老顾客的同时也能带来新的市场观众,形成粤剧消费的群聚效应。

(四)扩大传播渠道,增强宣传力度

粤剧文化的延续和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静态化传播;二是动态化传播。肇庆粤剧的宣传需要同时完善静态化传播和动态化传播两种渠道。静态化传播包括文本印刷、电子存档、专题展览等形式。文本印刷是指将粤剧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编成教科书、著作或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以文字记录的形式保存以供后人阅读;电子存档是指以电子书、数据库、音频、视频等形式保存;专题展览是指通过将粤剧戏服、道具、乐器、文创产品等实物资源进行展览,并增加脸谱游戏、唱腔体验等互动环节,增强粤剧的存在感和大众的体验感。动态化传播是指将粤剧与高科技、新媒体相结合,创新粤剧传播模式。例如,由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剧院打造的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以“粤剧+电影”的形式既保留了粤剧舞台表演的精髓,也借鉴了电影音响光影的特效,成为粤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案例。因此,将5G技术、人工智能、全息投影技术等高科技引入粤剧场景,大胆探索“粤剧+电影”“粤剧+动漫”“粤剧+游戏”等新模式,有利于增强粤剧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另外,粤剧应结合新媒体,借用微信、微博、知乎、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平台,以剧目为核心开发适合新媒体传播且喜闻乐见的粤剧短视频、网络直播、精品推文等衍生内容,拓展粤剧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激发粤剧观众自主宣传的意识。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肇庆地区粤剧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瓶颈问题,认为影响肇庆粤剧有效传承的关键因素在于内容创作、演员结构、市场观众和传播渠道四个方面。肇庆粤剧内容创作应树立精品意识,通过充分挖掘本土地域文化资源,创建独特的粤剧文化品牌,实现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完美结合;粤剧演员结构的完善应从教育入手,建立从幼儿阶段到大学阶段的培养体制,并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引进粤剧人才、提高演员待遇等方式增强粤剧从业者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粤剧市场观众的定位应是拓展更多的大学青年群体和稳固现有的老顾客,以此作为核心观众进行粤剧普及和精准营销,形成“以人传人、以客带客”的模式,实现群聚效应;粤剧传播渠道不能仅仅依托传统媒介,而应跟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凭借高科技和新媒体手段开拓“粤剧+”新型传播方式,激发粤剧传承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大众自主保护和传承粤剧的意识,形成共同的认知和记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肇庆粤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肇庆地区粤剧文化振兴,进而推动肇庆文化产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秀.试论广西粤剧剧目创作与创新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78-84.

[2]陈艳冰.新时代粤剧发展之思[J].中国戏剧,2019(12):6-7.

[3]肇庆西江网.坚守传统文化阵地 摸索现代商演之路 肇庆市粤剧团改制十年路漫漫[DB/OL].2022-04-20.

[4]余勇.从历史沿革看新时代粤剧的传承发展[J].文化遗产,2019(06):37-43.

[5]钟斌,陈文丽,黄耀华等.粤港澳大湾区粤剧传承与发展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19(10):158-160.

[6]马臻邾.疫情之后的思考:粤剧城市市场的培育——以广州为例[J].中国戏剧,2020(09):75-78.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粤剧肇庆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SINGING THE CHANGES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