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严,赵雯靖,张方圆,李若冰,柯晓月,朱铭春
(1.重庆市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2.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
2022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全民阅读发展态势总体向好,图书阅读量和综合阅读率提升比较明显,其他指标和数据都稳中有升[1]。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成渝两地文化建设呈现崭新的气象。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实现文化兴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关注成渝两地人民阅读需求及文化供给状况,优化文化供给侧的软、硬件资源,丰富两地文化供给活动,有利于提升该地区居民文化素质,提高生产力质量,实现成渝文化圈与经济圈的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本次调查以成渝两地文化供给源——图书馆和书店,以及成渝两地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二手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分层随机抽样实地调查法,从成渝地区居民阅读偏好和川渝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能力及差异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
首先,运用二手资料法,项目组查阅了第16~19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以及《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中国乡村图书馆服务现状讨论》《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等逾20万字的政策、文件、专业报告。通过对文献进行分类和总结,项目组确定了本次调研对象,补充了其他调查方法未涉及的空缺。
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成渝地区居民阅读偏好信息。项目组设计并完成《成渝地区居民阅读偏好调研》问卷,问卷涉及受访者背景资料信息、阅读偏好信息惧,以及受访者对电子阅读、听书阅读等新兴方式的接收程度等一系列问题。
项目组通过微信、QQ、成渝论坛等方式进行线上发放问卷,同时,在线下利用问卷二维码对图书馆、文化室的阅读者进行定向发放。共回收问卷896份,其中有效问卷达819份,问卷有效率达91.4%,抽样置信度达99%,具体信息如表1。
表1 问卷样本分布图
同时,项目组运用分层随机抽样实地调查法获取成渝两地文化供给源现状信息。5个调研小组对成渝两地的中心城区和乡镇分别开展实地调查和访问,共获得14个样本信息。
从省级区维度划分,重庆样本8个(中心城区5个,二、三级乡镇3个),四川样本6个(中心城区3个,二、三级乡镇3个)。从地域维度划分,项目组在中心城区获得了重庆市图书馆、成都市草堂图书馆、九龙坡区华融万象书屋等文化供给侧详细的数据,在二、三级乡镇获得了重庆荣昌区图书馆、西彭镇石搭村图书室等的相关数据。
最后,回收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筛选,对残缺数据进行补调,建立量化数据源,运用德尔菲法开展分析,经三轮意见整合,形成项目组调研结论。
1)公立图书馆是中心城区文化供给的主力军,具有文献种类丰富、资源保障能力最强、硬件资源稳定、阅读成本低廉的特点。
如图1所示,四川省是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最多的省份,共有图书馆205个,藏书量达5 000万册,馆舍面积逾100万平方米。2021年,四川省图书馆总借阅人数为49 615人,较2020年增长20 720人;各类纸质文献的借阅量达606 023册次,是2020年的2.8倍[2]。重庆市公立图书馆有43个,藏书量达1 901.34万册,馆舍面积为54.42万平方米。
图1 川渝两地公立图书馆对比图
对照重庆图书馆和四川省图书馆,两者在占地面积、服务项目、数字资源、馆藏图书等多项指标上均不相上下,能够充分发挥全民阅读服务供给侧的支柱和引领示范作用。
2)大中型书店是中心城区文化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店更注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需求满足,经营策略和服务方式也更加灵活,能够与图书馆形成优势互补。
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与百道新出版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中,成都以拥有3 522家书店排名全国第一,重庆以2 312家书店名列第五位。对比两地2017—2019年书店数量变化数据可见,成都的书店总量略高于重庆,重庆书店数量的增速略高于成都,如图2所示。
图2 2017—2019年成渝两市书店数量增长对比图
3)城市书房是中心城区文化供给的有益补充。城市书房的藏书量、馆舍面积虽然和图书馆无法相比,但主要集中在社区、商圈等人流量集中的城市中心地区,全天候24小时开放,真正意义上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读书的“便捷”二字[3]。如图3所示,项目组实地调查的20家城市书房主要具备查询服务、自助借阅、自习室、数字阅读等系列功能。不同书房所辐射的圈层不同,其具备和开放的功能也有所差异。
图3 城市书房的主要文化供给功能
1)基层文化馆(站)文化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调查显示,2021年,四川省有207个文化馆,4 410个乡镇文化站。2021年全年四川省文化馆(站)总服务人次达4 196.22万人次。川渝两地基本实现“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
2)农家书屋是乡村文化供给的新形式。农家书屋是在各级行政村镇,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而建立的,向各村农民提供实用的图书、报刊、音像电子产品等满足村民日常阅读和学习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四川省拥有农家书屋3.7万个,重庆全市目前已建成8 031个农家书屋。重庆还作为全国唯一试点城市,依托“学习强国”开展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已建成数字农家书屋508个。
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中国阅读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数字阅读作为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数字阅读的主要供给端包括各级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互联网阅读APP和自媒体平台。2019年末,我国各省市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总量超过1.55万TB。全国共有电子图书86 557万册,电子阅览终端14.57万台[4]。有近60%的受访者愿意为自己喜欢的电子读物付费,有32%的受访者拥有微信读书等线上读书软件的会员资格。
调研显示,川渝地区已建立起较为完整成熟的阅读供给网络。随着“文化兴国”战略的推进,川渝地区全民阅读供给侧的供给能力、资源、形式等方面都有了进步和发展。但阅读供给结构的合理化仍存在进步的空间。
由于川渝两地历史文化同根同源,阅读者的阅读偏好、习惯等具有一定相似性。在文化供给硬件方面,受历史背景、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川渝两地的图书馆、书店在数量、面积、藏书量等方面存在差距。四川省中心城区起步早,硬件设施发展早。重庆市的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在新兴的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方面,能够因地制宜,迅速发展起来。在文化供给软件方面,文化阅读活动的开展、多主体协同供给、文化品牌的建设等软实力方面,双方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在双城经济圈背景下,两地文化协同供给,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也逐步显现出来。
川渝地区阅读服务供给侧的传统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川渝中心城区。各种基础设施齐备,交通便利,获得便捷。传统图书馆受限于地理位置限制,分布不够广泛,借阅人员大部分都是附近居民,服务半径小。乡镇、区县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备不齐等因素使得阅读资源供给相对较差。农业流动人口与城市常住居民在享有基本公共阅读服务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城镇文化供给的适用性有待提高。调查显示,乡镇人口的文化需求主要来自3类人群: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乡镇图书室书籍多是文学、故事、新闻类的,缺乏农业科技、服务、社会服务、少年儿童等专项书籍。由于图书更新换代慢,知识内容的时效性不如杂志、新闻,所以乡镇阅读者无法及时获取适合、有用、最新的知识。乡镇图书室不足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公立图书馆基于服务社会的定位,在图书采购上更侧重于简明、畅销类书籍,专业、生僻、受众小的藏书较少。特别是各领域的专业书籍、工具书等尤为不足。大众对专业性书籍的借阅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只好用“购置”代替“借阅”。据统计,遍布民间的纸质图书高达156亿册,相当于443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纸质图书馆藏量。很多书籍都是个人、家庭出资购买,私人藏书的交互性低、流通性差,随着书籍效用的失去,若没有需要的下家,往往被丢弃或变卖。每本书籍都蕴藏着巨大的自然资源:1本500克重的图书=30瓶×500毫升水+1 100克的木材+250克的煤炭。每回收50本书籍就相当于少砍伐一棵树。由于私人藏书的利用率和流转率都相对较低,所以资源浪费严重。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为了解决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中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域差别等非均衡性因素导致的问题,为公共阅读服务供给提供均等政策环境和制度平台的基本保证。可将城市与乡村等不同地域的阅读群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兼顾、总体谋划,利用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手段,力求实现不同地域范围的公共阅读资源共享,实现中心城市的阅读资源向二三级乡村进行流动和延伸。以两地的省级图书馆为“双子星”总馆,乡镇图书馆为分馆,村级图书室、文化站为支馆,数字图书馆为补充,互联一体,形成辐射川渝的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供给体系。
城乡图书流转存在时间差、信息差,在实现城乡图书共享的思路下,建立了“筹书→共享图书馆→借阅”的图书价值重塑体系。利用二手书籍共建共享平台和物流网:利用奖励池分红规则鼓励图书持有人将手中闲置书共享出去,所捐书籍越多,收益自然越多。借助于芝麻信用平台,借阅方根据自身信用分等级,就可以免押金借书。借阅方在线上借阅平台选择感兴趣的书籍,点击借阅,书籍即可线下送达。运用数字平台的优势,实现民间私藏书籍的线上共享,线下互借。既盘活了闲置书籍,也解决了书荒问题。促进民间专业藏书广泛流通。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方案设计应倡导多样化与多元化,避免千篇一律。根据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要进行设计。以乡村读书活动为例,乡村和城市一样,都对阅读有需求。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常住主体以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阅读主体存在明显断层。很大程度上来说,乡村阅读推广重点就是为“一老一少”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5]。
开展“川渝两地全民阅读供需状况调研”是把握历史责任与发展机遇,顺应全民阅读的深厚社会需求,是社会力量支持图书馆事业、合作推广全民阅读的有益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