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01-03 13:07左淑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24期
关键词:住院心脏康复

赖 芳,左淑梅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ICU,江西南昌 330001

心脏大血管手术具有手术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手术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1-2],这对该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护理观念较为保守,且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的护理对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欠佳。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在围术期采取各种综合性的优化措施,以达到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治疗成本目的的护理新模式[3]。目前,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已在我国各大医院各科手术中广泛应用,已成为临床重要护理手段[4-5]。本研究探讨了应用ERAS护理模式对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9例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和 ERAS组(40例)。纳入标准:符合主动脉夹层、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CT血管造影、胸片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具有明确的手术指征,年龄>18岁。排除标准:存在既往心脏手术史,存在沟通交流障碍与认知障碍,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对照组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24~75岁,平均(56.18±12.75)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65±2.27)年;体质量指数20~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86±1.01)kg/m2;手术病理类型:主动脉夹层10例,心脏瓣膜病16例,冠心病13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糖尿病12例;有吸烟史25例;有饮酒史22例。ERAS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4~76岁,平均(57.54±12.49)岁;病程3~13年,平均病程(6.71±2.33)年;体质量指数20~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5.06±0.75)kg/m2;手术病理类型:主动脉夹层11例,心脏瓣膜病14例,冠心病15例;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4例;有吸烟史27例;有饮酒史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各种检查、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常规备皮、禁食禁饮等常规手术准备;术中做好输液管理,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术中护理工作;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评估拔管指征,进行保持呼吸通畅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指导及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等。

1.2.2ERAS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ERAS组开展围术期ERAS护理。(1)术前护理:①待患者入院安顿好住院病房后,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发病原因与机制、治疗方法、康复措施等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强调ERAS护理对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性;同时,针对个别情绪低落、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舒缓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②术前实施营养管理。术前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具体状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措施。对于营养状态差的患者,可给予营养液;对于贫血患者,叮嘱其适当增加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纠正其贫血症状,预防低蛋白血症等。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需加强血糖、血压控制。③告知患者术前保持足够睡眠,术前1晚,加强对患者的睡眠管理,根据患者精神状况,采取心理指导、安慰等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向患者强调保持良好睡眠质量对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必要时可考虑给予适量安眠药物助眠。(2)术中护理:①确保舒适的手术环境,术前30 min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0~25 ℃,湿度控制在45%~65%。②做好对患者的保暖护理,心脏外科手术者需控制在一定低体温范围,以降低代谢水平,此时可使用保温毯调节患者体温,同时术中补液、冲洗液等也需先进行预热,以维持心脏手术患者所需体温。(3)术后护理:①心脏外科手术为重大手术,患者术后有多根引流管、各种导管等,恢复过程相比其他手术更复杂,且存在多种术后并发症风险,故术后必须密切关注并发症情况,并及时处理,同时积极为患者尽早拔除导管,减少感染,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早日康复。②在ERAS核心观念中,早期进食有助于刺激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因此在患者拔管2 h后可适当饮水,在无呛咳、可正常吞咽情况下,可逐渐给予患者经口流食。长期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术后24 h后尽早开通肠道营养。③早期康复训练,术后需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在ERAS理念指导下,护理人员在术后气管拔管期间每日协助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引导患者排痰咳痰,保证呼吸畅通;给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患者在床上被动、主动活动双下肢,或进行脚踏车练习,然后逐渐过渡到床旁站立、坐轮椅、下地行走,做好肢体康复训练,促进康复。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呼吸机脱机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术后出血、呼吸道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下肢静脉血栓等。(3)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简明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含健康感觉、认知水平、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6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 结 果

2.1两组术后呼吸机脱机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ERAS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脱机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呼吸机脱机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ERAS组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出血、低心排综合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ERAS组患者术后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心脏大血管手术是大创伤性手术,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费用等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7]。因此,为促使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提高患者预后,需加强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ERAS理念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以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成本、加速疾病快速康复为目的的一种围术期综合性的护理优化措施[8]。该模式已成为临床重要的护理新模式,备受关注。王慧慧等[9]报道指出,ERAS护理可降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风险,减轻疼痛,促进日常能力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肖淑立等[10]研究表明,ERAS护理能显著减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见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ERAS组术后呼吸机脱机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术后呼吸道感染、出血、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采取ERAS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各项指标,缩短住院时间。这与其他相关报道[11-13]结果一致。分析原因,ERAS护理贯穿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整个围术期,术前耐心的教育与心理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手术治疗的认知,有助于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促进术后康复;与此同时,术前合理营养支持对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机体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而术中一系列保温护理措施、并发症护理以及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术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 ERAS组患者术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相较于常规护理,ERAS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这与邹莉等[14]相关报道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在ERAS理念指导下,护理人员在术后通过每日协助ERAS组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在床上被动活动双下肢及给患者翻身拍背等,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排痰咳痰,保证了患者呼吸畅通,改善了患者舒适度;通过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患者肌力的恢复,由于患者经ERAS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减少、心理状态改善等,也间接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5]。

综上所述,ERAS护理模式可促进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然而,由于ERAS护理模式需多学科合作,另外由于医护人员对传统护理观念根深蒂固、缺乏统一的ERAS护理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ERAS护理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广泛应用可能还有一定难度。

猜你喜欢
住院心脏康复
妈妈住院了
心脏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