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内涵拓展、实践困境与突破方略

2024-01-03 03:40徐礼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导师

徐礼平

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内涵拓展、实践困境与突破方略

徐礼平

数字社会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研究生导师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数字社会拓展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在认知、知识、技能和行为等方面的内涵,但也导致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主体地位的边缘化、育人动力的衰减化、育人场域的复杂化以及导生关系的疏离化等实践困境。为此,建议从加强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地位,强化数字社会导学环境的合理规制和制度设计,强化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职责,缩短数字社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实效。

数字社会;立德树人;导生关系;研究生教育

当前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物联网时代,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入人类文明构建各领域和全过程[1]。为顺应当前数字社会的发展态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快数字社会建设和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2]。数字社会是“在信息社会基础上,在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作用下,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改变,物理实在社会与数字虚拟社会高度融合的社会形态”[3],是时代化“网络社会”或“虚拟社会”一种更为形象化的表达[4]。随着我国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其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日渐凸显并逐渐延伸到教育领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5]。数字社会使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6]。同时,数字社会也给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挑战,例如消解了导师的权威角色[7],可能导致导生之间内在价值观念的潜在冲突[8]以及信任关系的消解[9],致使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的疏离与隔阂,因而有研究对数字社会所导致的立德树人工作中“德的主导性被削弱”的消极作用表示担忧[10-11]。如何辩证地看待数字社会与立德树人的关系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数字社会为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具体条件,增添了立德树人工作的“规定性”,拓展了立德树人工作的内涵。有鉴于此,本文探讨数字社会对研究生立德树人内涵的拓展,再运用访谈等方法考察其在实践中遭遇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形成突破方略,以期提升数字社会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

一、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内涵拓展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说明。数字社会的介入使得研究生教育产生诸多新的变化,尤其是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内涵,在数字社会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认知、知识、技能和行为四个方面都进行了拓展。

1.认知拓展:树立数字意识,把握数字社会教育规律

树立数字意识就是要从数字化角度看待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发展,感知数字环境下研究生教育教学变化,并主动运用数字技术展开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导师应秉持数据思维,运用大数据分析研究生教育形势,把握数字社会相关技术介入后所形成的研究生教育规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数据主要是通过数据平台进行搜集[12],所形成的“数据”不可避免地受资本逻辑影响而不能充分反映数字社会下研究生教育的情况。因此,运用数据把握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需要对数据进行辨别,总结数字社会研究生教育的新情况和新变化,科学揭示出数字社会研究生教育的规律。

2.知识拓展:夯实数字理论,熟悉数字社会教育体系

数字社会具有“无所不在的虚拟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资源配置方式、数据驱动的社会运行方式以及社会去中心化与新人本主义发展的特征”[13]。针对这一特征,研究生导师需要不断夯实理论基础,积极吸收学界关于数字社会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打造全方位的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具体而言,研究生导师需要从两方面予以加强:一是要通过广泛涉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导学本领,切实做到“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4];二是要充分了解研究生在数字社会的生存模式[15],强化数字社会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促进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3.技能拓展:丰富数字素养,掌握数字社会育人本领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目标要求后,我国在以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16]。研究生导师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17]。因此,推进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的数字化,必然要求导师具有较高的数字素养,包括“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责任和能力”[18]。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中针对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包括“掌握在教育教学中选择数字化设备、软件、平台的原则与方法”“运用数字评价工具……应用智能阅卷系统、题库系统、测评系统对学生……学习风格进行分析”等[18]。数字社会丰富的技术体系要求导师具备多重数字化育人本领。

4.行为拓展:恪守数字伦理,规制数字社会失范行为

“人类行为都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之上的,他们总是根据一定的信息来制定行为的策略”[15]。数字社会在释放数据优势和效力的同时也催生诸如“数字至上”“身份异化”等伦理问题[11]。比如,评价研究生是否优异仅从发表了多少论文、读了多少书、做了多少实验等数据资料出发,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问题。因此,在数字社会语境下,导师在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时应切实恪守数字伦理,充分利用数字社会所提供的技术条件对研究生的失范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

二、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实践困境

本部分结合对2所“双一流”高校3个课题组部分研究生和导师的访谈情况①两所“双一流”高校3个课题组分别为A、B、C,每个课题组1—2名研究生和导师进行访谈,编码资料采用课题组、研究生1/导师1、第一段话的呈现方式,如A课题组研究生1的第一段话表示为(A-1-1);导师则采用T表示,如第一位导师、第一段话的呈现方式表示为(T-1-1)。,对当前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

1.导师主体地位的边缘化

数字社会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个体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到数字技术的掣肘。数字魔力所呈现出来的幻境也容易使个体陷入主体性丧失,甚至陷入肉体和精神奴役异化的窘境[8]。本研究发现,数字社会的教育属性不仅改变了研究生成长所依赖的社会物理接触时空,而且潜在地消解研究生导师在传统自上而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主导性与话语权,致使研究生导师在立德树人工作中主体地位的边缘化。主要表现为:①数字社会扩展了研究生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研究生获得各类信息变得更加迅捷和精准,满足了研究生知识性的需求,极大地降低了研究生对导师知识性的依赖,消解了导师在教育指导工作中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导致导师在立德树人工作中主体地位的边缘化。②数字社会实现了人机之间的自由互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自由对话[19],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情感化的交流和互动,极大地满足了研究生情绪情感表达的需要,削弱了导师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的主体地位。研究生导师在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时,研究生天然地形成了一种“戏谑”的心态,将其导师的观点简单地理解为“洗脑”(A-1-5),阻绝了其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可能。③数字社会增加了研究生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生“信缘群体”[20]在数字技术催生下孕育而生。在数字社会,“信缘群体”中的研究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网络彼此不断影响,并在某一方面逐步形成趋同性的态度、观念和价值。这容易导致研究生的行为固化、思维定式以及媒介依赖,进而出现对导师开展的某些思想教育工作无法给予充分认同和重视,消解了研究生思想教育的严肃性,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主体层面的实践困境(A-2-7)。

2.导师育人场域的复杂化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持续创新和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加速迈向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智能主导和平台支撑的新的数字社会[13]。这一新社会形态将人、数据、流程和事物结合在一起,“解构”了传统教育体系中的导学关系,加剧了研究生导师育人场域的复杂性。本研究发现,数字社会使导师育人场域变得更加复杂,数字技术在给导师立德树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诸如数字依赖、学术不端、“信息茧房”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①数字社会“解构”了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纳入更多社会层面、技术层面的教育因素,带来导师立德树人工作中育人场域的复杂化。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中,研究生导师一直处于信息资源的主导地位[21],研究生的信息资源大都来源于导师;在导学过程中,导师容易树立权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22]。然而,数字社会各种专题网站博客、专家微博、学者公众号、抖音平台、电子杂志以及ChatGPT等各类数字资源和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就业信息和交流机会,使导师立德树人工作中育人场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更加复杂。②数字社会满足了研究生主体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但也剥夺了部分研究生的主动思考机会[23],甚至可能带来一定的学术不端和伦理风险。数字社会的信息技术具有对已有信息进行深度重组,生成新知识的能力,但也存在知识信息数量不足、不够精准等现实问题[24]。此外,数字空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如果研究生一遇到问题就习惯性地进行网络搜索而较少与导师充分沟通与交流,极易产生数字依赖、丧失独立思考的风险(A-2-1)。此外,由于算法设计者和信息提供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而导致的伦理问题,诸如政治、文化、社会、民族、性别等偏见[25],给数字社会导师育人场域也增加了一定复杂性。③数字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不实举报、污名化、刻意炒作提供了便利,致使部分导师对其研究生普遍存在防范心理,进而导致导师立德树人工作中育人场域的复杂化。随着数字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涉及研究生导师的不实举报、污名化、刻意炒作有增加趋势,使得部分研究生导师在不利的网络舆论环境中,开展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变得束手束脚、如履薄冰,有时为避免承担风险明哲保身,甚至放弃最优化的教育指导措施(A-1-11)。

3.导师育人动力的衰减化

生活在数字社会的研究生处在一个汇聚公共伦理、形成公众舆论话语交往的“数字空间”。在这一空间的虚拟性特征以及个体的数字符号化存在方式的影响下,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日益呈现出一种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网状式的交往关系结构。研究生在导学关系中变得更加具有主体性的话语权。正如有研究指出的,研究生主体地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扩张[26]。在这一关系结构中,研究生导师的主体地位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的趋势。本研究发现,数字社会研究生及其导师主体地位的变化,加剧了研究生数字意识的固化和数字行为的偏离,致使研究生导师在立德树人工作中无法得到及时和充分的反馈,师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隔阂,甚至出现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缺乏必要认同和尊重的情形,进而导致导师育人动力的衰减化。主要表现为:①数字社会的碎片化信息、快餐文化与网络亚文化致使部分研究生,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出现了“急躁淹没了耐性、趋同取代了真理、情绪遮蔽了理性”[27]的问题。与此同时,研究生的数字空间已经成为其导师无法触及的“数字领地”,而这部分信息才能真实地反映出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并且也是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研究生导师在面对数字社会立德树人工作中无法得到及时和充分反馈的情形时却显得束手无措,戳伤了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意愿(T-1-5)。②数字社会丰富的“知识供给”,极大地消解了研究生导师对知识拥有主导性的地位,研究生导师不再是“把关人”以及学术权威的中心角色[21],也再难以固有的方式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实践中很难获得成就感。在此基础上,数字社会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供给”致使部分研究生对其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缺乏必要的认同和尊重,师生之间出现了隔阂,进而导致导师对研究生指导工作的耐心、投入和意愿大大降低(T-2-3)。③数字社会研究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增加了研究生数字行为偏离的可能,给研究生导师指导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导致了导师育人动力的衰减化。部分研究生但凡感知自身权益受到一点威胁或伤害,动辄在媒介空间表达不满,甚至炒作舆情。这给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尤其是对于人文社科类硕士生导师而言,研究生指导工作是良心活,付出多、回报少,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致使其研究生指导工作的风险骤然提升,由此导致其育人动力呈现严重的衰减化趋向(T-2-6)。

4.导生之间关系的疏离化

由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代际差异,研究生在学术发展、职业规划等关键问题上难以与导师产生认同。在数字社会的语境下,交流不畅的问题被进一步固化,导生之间的交流趋于形式化,进而带来导生之间关系的疏离化,对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导生关系本是非常具体的导与学的关系,导生的交往也本是现实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具体的交往。在数字社会中,导生的交往变得越发空洞和抽象,失去了交往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数字空间导生之间的交往使得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转变成了一种依托数字虚拟空间的身体不在场的交往过程。人类交往过程中的表情、语气、仪式、肢体语言等丰富的内涵都被数字技术完全抽象化了,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方式转变为一种虚拟数字之间的互动(A-3-6)。并且,由于数字技术强化了人的孤立性,数字社会中交往的现实个体在虚拟空间彼此戴着“面具”而展开的浅层次互动[11],且极有可能长期进行着臆想的情感交流或虚假的精神交流,难以建立起导生之间真正的信任,进而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导学效果(B-3-2)。②个别导师的失德失范事件经过数字空间的发酵而缺乏有效引导,造成了不良的社会舆论和影响(B-1-7),泛化为社会尤其是研究生对导师群体的深层次误解,进而致使导生关系失去信任感,难以形成亲近感(A-2-13)。③当下的研究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网络空间的交往中,无疑会占据必要的学习、思考以及与导师沟通交流的时间(B-3-12)。由于导生人生阅历、价值观念和代际的差异,导师更加重视研究生在学术上的追求,而无法理解他们宁可花费大量时间混迹于网络,进行漫无目的地看视频、刷抖音、浏览网页等行为(C-1-13)。如此一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意愿可能进一步弱化,导生关系也可能因此而出现疏离乃至裂痕。

三、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突破方略

1.拓宽能力面:加强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地位

强化研究生导师的主体地位需要从学校和导师两个层面着手。就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对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能力的培育,适时开展研究生导师数字技术和数字舆情培训,使广大研究生导师能熟练驾驭数字化办公技术,熟悉消解数字舆情的基本方法、处置技巧和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合理的范围内加强对校园网的监测和管理,帮助导师及时了解其所培养的研究生的思想动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就导师而言,一方面,要强化数字意识、计算思维,努力提升数字素养和技能,关注数字社会的发展动态及其对研究生的影响,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研究生教育规律,分析研究生教育形势,解决研究生教育导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引导研究生认清数字的价值意蕴、提高数字资源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研究生数字采集、辨识、处理、共享、分析、挖掘和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顺应研究生教育数字化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坚守思想塑造、知识传递、行为匡正和价值引领是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和根本任务。导师应根据研究生各自需求和特点,深入介入其所关注的数字化议题,开展有的放矢、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回应研究生现实关切,以不断巩固和强化数字社会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地位。

2.规范环境圈:强化数字社会导学环境的合理规制和制度设计

信息技术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致使研究生导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且更加复杂。对数字社会导学环境进行合理规制,强化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已然成为该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对育人环境进行规范需要社会和学校两方面协同发力。社会层面有必要为研究生导学过程营造清朗的数字信息环境,包括:①加强数字空间的内容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传播优势,推动立德树人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不断强化数字空间主流思想舆论,构筑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同心圆,在数字空间中注入正能量;②加快建立健全数字空间的综合治理体系,稳步推进数字空间的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聚焦数字空间生态乱象,压实数字平台信息内容主体责任,引导行业自律,完善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净化数字空间[29];③加强数字化文明建设,用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数字空间文化滋养人,营造健康和谐的数字信息空间。学校层面则需要优化数字化研究生教育平台的功能,简化平台操作程序,筑牢平台数据安全,打通学校教育各条线的管理信息化系统[30],逐步实现管理平台、资源平台、导学平台、娱乐空间的无缝对接,全面提升数字化导学能力、数字化服务能力和综合治理水平,为导生提供全面、协同、安全、可靠的数字化环境,减少对研究生思想情况的认识盲区,及时掌握研究生群体思想动态。当然,这其中也涉及许多数字社会的伦理问题,需要进一步展开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3.激发动力域:强化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职责

为进一步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基础上,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的通知》(教研〔2020〕12号),《通知》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研究生导师不能因为处在数字信息化社会而主观地弱化或淡化立德树人的主体职责,或是因为研究生没有形成“正面反馈”而降低对其进行立德树人的动力,反而应认识到数字社会对于传统教育模式的“解构”,切实增强主体职责意识、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重任。为此,一方面需要学校主管部门牵头,强化学校网络信息部门对广大研究生数字化行为的监测和引导,优化学校网络信息部门与研究生导师联动的机制,为研究生导师有效地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提供帮助,激发其育人动力和育人信心。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导师在坚定立德树人任务职责的同时,转变思维方式,设身处地从研究生视角出发,利用研究生组会等各种有利时机,适时介入研究生的数字化空间,采用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方式,让研究生敞开心扉,真正做到用细致入微打动人、用真情实感触动人、用科学的思想启迪人、用强大的力量引导人,提升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激发研究生导师的育人动力。

4.疏通关系点:着力缩短数字社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导生关系在研究生导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的导生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研究生的身心健康,能有效地应对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问题[31]。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导生关系的维系和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导生面对面的交流。“相比微信或电话沟通,50%以上的研究生更愿意与导师面谈,认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业帮助和情感交流”[32]。数字社会唯有缩短导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真正构筑和谐稳定的研究生导学关系。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一方面应在把握导生关系“度”的前提下,尊重研究生现实需求,切实加强与研究生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获取研究生的真实想法和信息,有效地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研究生导师应始终坚持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目标,在合理范围内采用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机会增强与研究生面对面的交流,以不断强化对研究生全过程、全方位的潜心培养。比如,通过完善和落实课题组会议制度,强化课题组会议学术探讨、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功能,定期研判研究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动态。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放低姿态、站在研究生的角度看待和理解研究生。如利用组会、谈心谈话等机会,力图了解研究生诉求,理解研究生网络数字化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生学业指导坚持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分类展开。此外,社会和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和谐导生关系的正面宣传与报道,同时对导生关系进行规范,积极疏通导生关系中的堵点,切实为构建和谐的导生关系、实现立德树人实效创造条件。

[1] 勒普顿. 数字社会学[M]. 王明玉,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1.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Z].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3] 新华三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 数字社会蓝皮书(2021)[R/OL]. (2021-11-23) [2022-07-21]. https://www.doc88.com /p-66116030607231.html.

[4] 邓亦彤. 传播的想象力——数据与算法视野下的发展图景[J]. 军事记者, 2021(8).

[5]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2).

[6] 朱晓彤. 数字技术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发展进路[J]. 思想理论教育, 2022(11): 86-92.

[7] 程晓峰.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导师制的价值引导作用: 问题与对策[J]. 大学教育科学, 2016(5): 38-42.

[8] 陈堂发. 论新媒体环境下隐私收缩性保护与价值差序[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 48(3): 1-8.

[9] 吴隆文, 傅慧芳. 微传播时代多元主体信任关系的解构与重构[J]. 学习与实践, 2019(1): 95-102.

[10] 柏路. 自媒体时代“立德树人”的困境与超越[J]. 社会科学战线, 2018(1): 270-274.

[11] 田旭明. 数字社会的主要伦理风险及其应对[J]. 中州学刊, 2022(2): 87-93.

[12] 李弦. 数字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解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22(11): 42-48.

[13] 张立. 走进数字社会[M]. 北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23: 48-59.

[14]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 2020(17): 4-16.

[15] 石中英. 加快培育数字时代“原住民”的价值理性[N]. 中国教育报, 2020-11-09(2).

[16] 浙江省卓越教师培养协同创新中心. 以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EB/OL]. (2023-02-12). 微言教育.

[17] 吴敏, 李美丰. 南京邮电学院开发“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软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1): 33.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 教科信函[2022] 58号[Z]. 2022-11-30.

[19] 赵淼, 鲍静, 刘银喜. 从赋能到包容: 数字政府建设非均衡困境生成机制及化解路径[J]. 中国行政管理, 2022(12): 41-48.

[20] 郭星华, 朱涛. 信缘: 数字时代的新型社会关系[J]. 探索与争鸣, 2022(6): 30-39,177.

[21] 徐礼平. 新媒体时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谫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4): 38-39.

[22] 孙光磊.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社会责任履职困境与突破路径[J]. 中国出版, 2021(12): 36-38.

[23] 程华东, 曹媛媛. 研究生教育导生关系反思与构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6): 13-18.

[24] 冯建军. 我们如何看待ChatGPT对教育的挑战[J]. 中国电化教育, 2023(7): 1-6,13.

[25] 王家斌, 乔丽.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探赜[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4(6): 140-147.

[26] 冯建军. 网络公民教育: 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新要求[J]. 伦理学研究, 2022(3): 1-9.

[27] 郭倩倩. 数字化交往空间的公共性困境及提升策略[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4): 80-87.

[28] 何晨玥, 邬亚新. 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导生关系机理、困境与改善[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3, 41(4): 96-100.

[29] 庄荣文.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人民观察)[N]. 人民日报, 2021-11-05.

[30] 张伟. 营造良好生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N]. 光明日报, 2023-02-21(15).

[31] 刘志. 研究生教育中和谐导生关系何以可能?[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10): 20-25.

[32] 秦莹, 屈晓婷. 基于立德树人的新时代研究生导生关系建构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7(5): 174-178.

10.16750/j.adge.2023.10.007

徐礼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西安 710126。

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新时代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XJSJ23073)

(责任编辑 黄欢)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V eraW an g
导师榜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