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瑶 鲍雪艳
作者简介:钱瑶(1979—),女,学士,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鲍雪艳(1977—),女,学士,象山县社区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
摘 要:社区教育资源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开放大学作为社区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应重视对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不断提高社区教育资源质量与利用率,促进我国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以宁波开放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其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协同运行机制建设、职责分工、特色社区教育项目建设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促进开放大学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保障措施,希望能为我国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区教育资源;社会学习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1-0171-04
开放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大学是社会知识与教育资源的集聚地,承担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在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开放大学办学方式灵活,具有开放性、终身性和全纳性等特点,学生来源更广,教育资源也更加开放。社区教育资源是社区内可以组织、开发、利用的物质与精神产品[1]。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开放大学和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提升双方的服务水平。
一、宁波市社区教育资源分布现状
近年来,宁波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业优化、人口增长对宁波市的社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社区教育资源已无法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社区教育资源经费短缺、资源整合不足、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切实存在。
(一)经费短缺,资源整合不足
作为社区居民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街(镇)社区学校的经费主要依靠区教育局与街道机动划拨,而经费的不足导致街(镇)社区学校缺乏专职管理人员。个别街道和社区并未建立专用的社区教育活动中心,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不足。
(二)资源使用存在隔离现象,共享性不足
宁波市体系内的社区教育网络主要由宁波开放大学的学习中心和10个学院组成。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性不足,个人和群体的资源使用较为受限,资源的隔离降低了社区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足
宁波市社区教育资源形态多样,由企业资源、学校资源、革命基地、本土传统等组成。但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资源管理部门服务社区教育的意识较弱,难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宁波市社区教育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和不足。为了提高社区教育质量,需要加大对社区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鼓励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推动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为宁波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社区教育服务[2]。
二、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的价值与路线
(一)社会學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其认为人类行为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和行为结果影响。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关键概念,指的是人们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并模仿这些行为。观察学习由四个过程组成,分别是注意、保持、产生和动机过程。其中,“注意”指个体的注意力集中在榜样行为上;“保持”要求记住这种行为,以便模仿;“产生”指产生行为需要一定的动作技能和模仿能力;“动机”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形成一种对替代性结果的预期,从而决定是否模仿榜样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还提出了交互决定论的概念,即人类行为是涉及两人以上的交互作用,并且人的行为是先前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及目前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行为的结果受个体与周围对象的交互影响,并随时间和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
总的来说,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是由内部因素所决定,更受到外在环境因素和他人的行为影响。观察学习作为其核心概念之一,为人们揭示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这一理论对于组织管理研究有重要启示,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行为和学习机制,并对组织中的培训、反馈和绩效激励等方面进行优化[3]。
(二)社会学习理论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的价值
社会学习理论阐明了人们是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和发展个性特征的。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分析中,社会学习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观察学习模型,认为人们在观察他人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时,可以通过模仿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是一项涉及多方参与的活动,观察学习模型可以帮助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学习和复制成功的合作经验,从而提高整合效果。例如,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时,可以观察成功的合作案例,了解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度和沟通方式,从而学习如何有效整合资源[4]。
其次,社会学习理论的模型也强调了动机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需要调动各个组织和机构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度,需要对参与方的动机进行分析和引导。观察学习中的动机因素包括强化和惩罚。对资源整合来说,强化可以是资源共享带来的经济效益或社会声誉的提升,惩罚包括引起公众反感或不利于项目发展的条件。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激励各个参与方,使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合作。例如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参与方共同合作,使其在项目中获得收益和声誉的提升。
最后,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交互决定论对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社区资源整合涉及多方参与和多层次的互动,各种环境因素与人的行为也是相互作用的。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组织和机构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外部环境与整体合作过程的关系。在资源整合项目中,政府、社区组织和企业等不同的参与方都可以提供不同的资源,需要有针对性地整合和协调,使各方能够互补和互惠。
综上所述,社会学习理论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观察学习模型、动机因素和交互决定论三个方面,为整合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可以促进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合作效率和社区发展水平[5]。
(三)理论框架
1. 社会学习理论模型
社会学习理论模型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并根据个人感受选择是否仿效这种行为的过程。这个模型包括观察学习模型、观察成功的合作案例、模仿成功的资源整合模式、思考如何适应本地社区环境、实践资源整合方案、检验资源整合效果、调整优化资源整合方案、推广应用成功的资源整合经验、激励其他组织和个人参与资源整合、深化合作关系和提升合作效益等。
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社会学习理论模型可以被用来指导资源整合的过程。首先,社区组织观察其他成功的资源整合案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其次,思考如何將此成功经验应用到本地社区环境中,并模仿成功的资源整合模式,制订可行的计划。再次,需要实践资源整合方案,并通过检验资源整合效果,调整和优化方案。最后,需要推广和应用成功的资源整合经验,激励其他组织和个人参与资源整合。
2. 动机因素
动机因素是指影响人们参与资源整合的因素,包括强化因素和惩罚因素。强化因素包括经济效益、社会声誉提升、知名度提高、支持社区发展、提高组织实力、项目可持续性、合作意向的加强、合作伙伴的拓展、改善自身形象和增加组织发展机会等。惩罚因素包括公众反感、项目失败、损失经济利益、丧失声誉、处于被动地位、吸引负面评论、自身形象受损、机会减少、参与意愿降低和社会责任感降低等。
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动机因素对参与资源整合的组织和个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强化因素能够促进资源整合的实施,例如经济效益和支持社区发展可以激励组织和个人参与资源整合,从而提升资源整合的实施效果。惩罚因素则起到警示作用,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例如公众反感和项目失败可能会降低组织和个人参与资源整合的意愿[6]。
3. 交互决定论
交互决定论是指资源整合的成功需要组织间的互动和外部环境的支持。组织间互动包括合作方资源的衔接、分工协议的制订、数据信息交流的加强、社区共同建设的发展、联合宣传的推进、活动策划的协同、面对困难的共同应对、制订资源整合计划和负责项目部分的完整实施等。外部环境影响包括政策环境的变化、社会文化背景、市场需求情况、环境保护意识、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教育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变化、发展趋势分析和国际经济形势等。交互决定论的作用极为重要,可以促进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组织间互动可以加强合作方和组织的联系,使得资源整合得以积极协同推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外部环境的支持也可以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有利的背景环境。
4. 整合资源的效益
整合资源的效益是指资源整合带来的好处。整合资源的效益包括资源共享、优化资源使用、改善社区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效率提高、项目可持续性、资源库的建设、科技入库、服务能力提高和推动发展等。通过资源优化和整合,资源的使用效益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促进社区环境的改善和社区教育的发展。
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整合资源的效益对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优化资源使用和共享,社区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达到提高效益和效率的目的。整合资源还能够为社区的环境和教育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三、宁波开放大学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探索
(一)建立协同运行机制
宁波开放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咨询、公益宣传、实践指导等服务,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和氛围。宁波开放大学利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资源优势,立足宁波市,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系列公益科普讲座活动,成立了家教研究指导中心与家长学院,建立了乡村家庭教育研训基地,开设微微心灵书房,为全市幼儿园、中小学学校提供家庭教育公益服务。通过信息共享、交流互动、资源互补等方式建立特色社区教育项目,服务社区居民,助力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
(二)分工明确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各主体职责要明确,通过“牵头+参与”的角色分工模式促进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宁波开放大学既是牵头者,也是参与者。如在领雁学院项目中。宁海市县委牵头,宁波市开放大学参与,建立宁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主要以培养党务工作者、基层党员干部、村社班子成员、储备干部等为主要目的,提供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项目,助力乡村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三)打造特色项目品牌
宁波市开放大学在进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时始终以满足民众现实需求为目标,关注民众需求,通过项目驱动促进资源整合,建立特色社区教育品牌。一方面宁波开放大学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资源打造居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拓展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空间;另一方面宁波开放大学加强与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的合作,通过社区教育机构将社区教育工作辐射到社区居民,提高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率。
(四)建立优质队伍
社区教育需要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团结协作的队伍。开放大学在进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时建立专门的工作团队,由专人负责具体的开展、申报、对接、管理、协作等工作。其他参与单位也应积极配合,指派专人负责沟通。如宁波辅警学院是国内第一家针对警务辅助人员建立的专门学校。学院的任职教师包括高校学者、公安系统警务人员、全国劳模等,为宁波市警务辅助人员提供学历教育、订单培养、技能培训等服务,解决公安系统辅警人才不足等问题[5]。
四、宁波开放大学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经验
(一)深度融合与多元整合并进
宁波开放大学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面向复杂的群体,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就必须对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整合。例如,对企业资源的整合既要考虑企业的多维需求,也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做好资源整合利用工作;对学校资源的整合既要考虑学校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也要考虑项目的公益性,以与时俱进为原则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此外,宁波开放大学还关注不同类型资源内部形成的生态圈,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多群体参与、多项目开展等方式形成互动持久生态圈,促进圈内资源深度融合。
(二)以区域资源为依托,挖掘区域特色
社区教育的本质是区域教育、本土教育,因此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要坚持以区域资源为主阵地,挖掘区域特色。脱离区域特色与本土资源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宁波开放大学江东区学院开设了社区四点钟学校,以本地资源、传统为基础,打造本地特色社区教育项目,是典型的本土资源整合案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底层逻辑要明确,只有这样才能扎根民众,服务民众,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出现资金浪费[7]。
五、结语
社区教育是在政府与基层组织引导下,由社区居民自发产生的,一种群众性的、终身性的教育活动。因此社区教育工作是一項长期的工作,对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随后我国加大社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放大学在参与社区教育工作时要做好统筹管理工作,重视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优化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丰富社区教育资源,形成多元化社区教育模式,提高社区教育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金玲,刘晓梅,孙晓红,等.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社区教育与涉农培训一体化发展可行性——基于淮安市A区的调查[J]. 农技服务,2022,39(09):108-113.
[2] 孙奇琦.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2,16(02):15-17+22.
[3] 施苏苏. 社会整合: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路向——基于常州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乡镇)创建实践[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4):43-47.
[4] 李文国. 整合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J]. 汉字文化,2021(08):163-164.
[5] 罗殷.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优化路径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20(05):83-89.
[6] 陈岩. 精准供给视域下社区教育联盟的结构要素与实践策略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2):14-17.
[7] 金玲,王砚超,赵汉云. 现代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大格局构建策略研究——基于淮安市洪泽区的调查[J]. 当代继续教育,2019,37(02):14-19.
(荐稿人:徐婷婷,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