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华,吴敬哲*,任红梅,路普庆,任长庆
(1.聊城市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2.聊城市科技局,山东 聊城 25200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1],创新是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真正促进农业产业振兴、带动农民致富。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引领型企业”,反映了社会对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型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快促进聊城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意义非凡,农业科技型企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针对聊城市产业特色,鼓励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是促进聊城市“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农业企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2]。
农业科技型企业是指在现代农业产业领域,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绿色门槛的要求,拥有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在科技研发投入、技术人员数量、销售收入以及企业稳定性方面达到了一定标准,对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水平和规模、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企业[3]。
农业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或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具有创新意识强、研发投入强度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转移转化效果显著等特点[4],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农业科技型企业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具有较强的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投入了较多人力、财力,使得企业能够产出较多的新成果、新技术,农业科技型企业又是集科技创新与市场推广的重要平台,因此通过企业新技术成果的推广,能够带动一定区域内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5]。
农业靠天吃饭的天然属性,造成资本市场投资农业意愿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现象,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成为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农业科研方面,往往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但是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农业科技型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追求盈利的过程中注重科技投入,在不需要政府财政资金撬动的前提下往往也会大量投入科研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资金低的困难,有效提高了社会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水平。
农业科技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相较于传统的农业企业而言,农业科技型企业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强等特点,可以依托其科研力量不断研发出新产品、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将更多的新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市场规模,引领农业产业技术进步,从而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聊城市是农业大市,是重要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面积、产量、商品量均占山东省总量1/10,瓜菜菌品种俱全,被称为“中国蔬菜第一市”,肉蛋奶总产量保持在省内前列。全市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覆盖,初步形成了精品粮油、绿色蔬菜、生态林果、健康畜禽、特色水产五大特色优势产业。据相关数据,截至2021 年底,聊城市拥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7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0 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21 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1 家,涉农高新技术企业23 家,占比5.6%;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6 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80 家,涉农重点实验室32 家,占比17.8%。
文章对聊城市农业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涵盖种养殖业、林业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种子种苗、农药、兽药、肥料、农机等生产企业。以创新能力、研发情况为主线进行摸排,按照科学统计、去伪存真的原则,共收到有效调研结果90 份,分布在聊城市各县(市、区)。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明确聊城市农业科技型企业创新特点。
一是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强度是指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体现了一个企业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在调研的90 家企业中,研发投入占比≥10%的有11 家,≥5%且<10%的有41 家,>0%且<5%的有24 家,没有研发投入的有14 家,具体如表1 所示。由于此次摸底调研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聊城市农业科技型企业现状,侧重于调研有科技投入、前期研发基础较好的企业,所以本次调研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众数分布在5%~10%。二是研发人员占比。研发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辅助人员三大类,对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研发人员就是最核心资源。在调研的90 家企业中,研发人员占比≥20%的企业有41 家,≥10%且<20%的有19 家,>0%且<10%的有15 家,没有研发人员的有15 家,具体如表2 所示。15 家没有研发人员的企业中,部分企业没有科研创新工作,部分企业科研创新主要依赖于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合作,缺少企业自己聘用的科研人员。三是自主知识产权情况。自主知识产权是指企业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对其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知识产品”及获得许可购买其他人专利、专有技术等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利。在当今市场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在科技进步上领先者亦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在调研的90 家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64 家,占比71%,自主产权类型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品种权、外观设计专利等。四是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情况。企业开展的科技项目是指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内容单独立项的项目。各级政府部门为推动科技创新会专门列支经费设立公益性的科技项目,政府支持项目均有一定的申报门槛,从侧面反映承担政府科技项目的企业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在调研的90 家企业中,承担过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的企业有21 家,占比23%。
表1 调研企业研发投入占比
表2 调研企业科研人员占比
分析调研数据可知,企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识已经形成,大多数企业均开展了科技创新工作,企业能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占比带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近年来,聊城市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先后出台《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在各级政府部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间已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科技型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但是分析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可知,在科技投入情况较好的企业中,研发投入占比在5%以下的企业仍有38 家,占比超过1/3。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会直接导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
调研可知,大多数企业都有科技创新意识,完全没有研发投入和科研人员的企业仅占了小部分,但是创新成果显著、品牌效应明显的企业屈指可数。聊城市缺乏强势农业品牌,与乖宝宠物食品集团一样拥有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品牌企业严重短缺。大多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造成企业竞争力弱、效益不好的现状。
当前,国家针对农业企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针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企业免征所得税,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业企业发展面临天然的劣势,针对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减轻了农业企业的负担。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一些小规模企业不能单独归集研发费用,造成填报数据与真实数据存在出入。在完全的竞争市场中,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良好的管理制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关乎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就聊城市地理区位而言,该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经济发展位于山东省中下游。农业企业大多分布在县区甚至乡镇及村庄,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不足,造成高层次人才招不到、留不住的现象。就走访调研的企业而言,部分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把企业总部或者研发中心设置在济南市或青岛市等地区。近年来,为吸引更多的人才,聊城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吸引了更多的高学历人才,但是地理位置偏远的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仍有待创新。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把科技创新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聊城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助力农业企业创新发展、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品牌化农业科技型企业是该市由“农业大市”转为“农业强市”的核心措施。
一是规范行政环境,转变政府职能,避免对农业企业的行政干预。二是对农业企业实行融资、税收、内外贸等方面的政策优惠,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开辟多渠道的资金筹集形式,如通过建立发展基金、银行融资、引资联营、职工入股等方式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重点扶持市场潜力大、开发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大的农业企业。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生存的基本,亟须解决部分企业财务合理性意识不强的现状,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定期开展企业财务人员培训、强化企业财务监控意识对规范企业财务有重要意义。规范的财务制度,不仅能增强企业在政府科研项目中的竞争力,而且对企业长远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产学研合作是农业科技型企业集聚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部分。作为地区科技主管部门,要强化科技合作服务,架起农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桥梁。鼓励农业企业加强与农业高校合作,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同时利用高校的知识、教育优势对农民企业家进行再教育,提升其综合能力。积极培育企业创建科研平台的积极性,指导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平台。定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会,有针对性地到专业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专题人才招聘、成果洽谈活动,组织企业到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需求与成果对接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企业技术需求难题,推动企业科研投入的积极性。
聊城市先后出台了《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扩内需补短板的实施意见》(聊政发〔2019〕1 号)、《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聊政字〔2020〕15 号)、《聊城市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实施办法》(聊市科发〔2021〕54 号)、《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见》(聊办发〔2021〕9 号)以及《聊城市科技助力中小企业攀登计划实施办法》(聊市科发〔2022〕36 号)等一批惠农支企政策文件,但仍存在企业知之不详或不知的现象,建议加强政策宣讲,对一线农业科技人员加强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等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作用,把各级各部门的惠农支企政策及时送到基层一线,为提升农业企业的整体水平切实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