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隐患对于睡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4-01-02 07:13张冬梅宗佳维王佳玲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牙上颌隐患

张冬梅 宗佳维 王佳玲 陈 俭

(江苏省南通市口腔医院手术室,南通,226001)

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和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精气神,尤其对于儿童来说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埋伏多生牙属于一种口腔疾病,指的是多余的牙齿位置不正,导致其无法萌出,继而对邻近的牙齿、颌骨产生损害,不利于口腔健康,久之容易影响整体健康水平[1]。埋伏多生牙需进行开窗拔除,即切开牙龈或口腔黏膜,并在牙槽骨利用超声骨刀或牙科涡轮手机去除阻挡在拔牙路径的骨组织。上颌是埋伏多生牙的常见位置,由于此类手术困难、位置特殊,围手术期存在一定隐患。儿童是一类较为特殊的群体,多数儿童对于牙科治疗环境、手术操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出现抵触情绪,进一步提高治疗难度和风险[2]。儿童出现上颌埋伏多生牙后对治疗、干预均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控制患儿生理、心理状态,避免术后疼痛等因素影响预后,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不影响儿童的正常睡眠质量。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的安全性和身心状态受到诸多因素,患儿自身、医疗操作、家长配合度等均可能对儿童治疗效果、安全性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充分评估、分析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的隐患,针对存在的隐患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最大化发挥护理作用,避免人力、物力浪费的同时从根源上控制不良事件的风险,促进患儿预后效果和睡眠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纳入在本院拔牙治疗的上颌埋伏多生牙儿童59例为对象,分析其围手术期存在的影响儿童睡眠的安全隐患,总结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口腔医院收治的上颌埋伏多生牙儿童5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11±2.05)岁,上颌前牙唇侧患牙9颗,上颌前牙腭侧患牙20颗。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04±2.13)岁,上颌前牙唇侧患牙10颗,上颌前牙腭侧患牙20颗。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满足《口腔医学》中埋伏多生牙诊断标准,经过X线片等方式检查确诊的患儿。2)多生牙位置均在上颌,经过影像学检查明确位置的患儿。3)具备手术治疗指征的患儿。4)多生牙数量均为1颗患儿。5)肝肾功能正常患儿。6)语言、认知、表达能力均正常患儿。7)家长知晓本研究过程、目的和意义,能够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1)存在手术治疗禁忌证患儿。2)合并先天性疾病患儿。3)临床资料缺失、不完整患儿。4)合并其他口腔疾病患儿。5)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异常患儿。6)认知、表达、理解能力严重不足,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患儿。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完善术前检查,明确多生牙的情况、位置,针对治疗方案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给予患儿心理安慰和疏导,帮助其放松身心,术后评估患儿疼痛并进行管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危险征象并处理。

观察组以对照组方案为基础,针对性分析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存在的安全隐患后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并实施,具体方案如下,1)成立干预小组。由口腔颌面外科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共同组成护理团队,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整体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小组成员培训。将儿童的身心特点、上颌埋伏多生牙基本治疗和护理方案对小组成员进行介绍,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两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考核均合格后才可参与工作。2)安全隐患分析。由小组成员共同评估和分析,收集既往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的资料,搜集相关报道,分析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围手术期存在的安全隐患。纳入本组患儿的各项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各种隐患在本组患儿中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存在的风险和潜在危险因素。小组成员查阅国内外先进文献,将先进措施总结,通过头脑风暴方式归纳与本组患儿需求相符的措施,构建一套护理对策并落实。3)护理措施的实施。首先,术前1 d对患儿进行访视,用亲切的语言与患儿及家属进行交谈,了解患儿的喜好和习惯,通过模型、图片等方式对患儿进行教育,以生动、形象的模拟方式告知患儿多生牙不拔除的危害,以患儿能够接受、听懂的语言提高其依从性。通过看动画、讲故事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轻患儿分离型不良情绪。术前询问家长患儿既往过敏史、手术史等情况,完善口腔健康检查,需要处理牙龈炎、牙周炎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多列举手术成功的例子,减轻家属的焦虑。术前准备手术需要的各种器械、设备,调整手术间温度、湿度处于适宜范围,调整手术床高度,准备完毕后由巡回护士将患儿接入手术间内,可以准备好他熟悉的玩具,并且称呼患儿乳名,给予患儿轻柔的安抚、拥抱,安抚他的情绪,分散患儿对手术室陌生环境的注意力,减轻与父母暂时分离的恐惧。指导患儿取平卧位,使用带衬垫的约束带约束患儿,以免患儿麻醉时躁动坠床,保持患儿头部与操作者肘部在同一水平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将术前拍摄的影像学图片固定,便于术中观察。其次,器械护士在术中配合医师积极、充分的将口腔、咽腔血液、分泌物吸出,术中高质量配合医师完成工作,准确递送设备、器械,尽可能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巡回护士在术中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并报告给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以便及时处理。第三,术后针对风险给予针对性护理。借助量表和口头询问了解患儿疼痛情况,通过鼓励、表扬来提高患儿自豪感。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指导,告知其使用纱布或棉球止血,约束患儿不可吸吮伤口、舔伤口。术后6 h后可以进食温食,当天不可漱口、刷牙,次日需要避开伤口刷牙。术后24 h给予局部冰敷、48 h热敷,对于出血不停的患儿给予止血处理。告知患儿家长在术后7 d及时复查。

1.5 观察指标

1.5.1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涉及症状包括骨组织挫伤、轻微出血、轻度肿胀等,将全部发生情况记录并计算发生率,SPSS分析2组发生率差异。

1.5.2 疼痛评分 分别于术后1 h、6 h、12 h进行3次评价,评价工具为简易脸谱评分法,根据患儿不同时间的面部表情变化,结合主诉、询问情况分析疼痛,0分表示完全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0~10分从低到高疼痛逐渐严重,比较2组患儿上述各时间下指标差异。

1.5.3 肿胀评分 采用局部肿胀评分分别于术后1 h、6 h、12 h进行3次评价,根据不同时间下观察情况进行评价,0分表示无肿胀、1分表示轻度肿胀、2分表示中度肿胀、3分表示重度肿胀,分数越高表示患儿术后肿胀情况越显著,比较2组各时间下的差异。

1.5.4 心理畏惧程度 参考既往相关文献,自制儿童牙科心理畏惧程度评估表,根据患儿情况将畏惧程度分为无畏惧(完全无畏惧,能够顺利完成治疗)、轻微畏惧(通过安抚、引导能够完成治疗)、中度畏惧(畏惧情绪影响治疗,耗时较长但基本能够完成治疗)、严重畏惧(无法进行治疗,需要配合镇静等处理),对比2组患儿畏惧等级差异。

1.5.5 睡眠质量 参考既往相关文献,自制儿童牙科睡眠质量评估表,根据患儿情况将睡眠质量程度分为一等(完全无任何影响,能够顺利完成治疗,睡眠质量非常优秀)、二等(通过安抚、引导能够完成治疗,睡眠质量较好)、三等(睡眠质量较差,患儿影响较大,但基本能入睡)、四等(无法进行治疗,需要配合镇静等处理,睡眠质量极差),对比2组患儿睡眠质量等级差异。

2 结果

2.1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儿发生率(24.14%)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5 4,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 2组患儿疼痛、肿胀评分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术后1 h、6 h、12 h时疼痛、肿胀评分差异均体现了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儿各时间下的疼痛、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疼痛、肿胀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儿心理畏惧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心理畏惧程度低于对照组,SPSS分析体现统计学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2 8,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心理畏惧程度比较[例(%)]

2.4 2组患儿睡眠质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程度低于对照组,SPSS分析体现统计学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3 5,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睡眠质量程度比较[例(%)]

3 讨论

3.1 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隐患 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是小儿口腔常见病,埋伏的多生牙无法正常萌出,需要通过手术方式拔出,避免进展影响整体口腔、睡眠质量水平[3]。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活泼好动且认知有限,容易影响治疗依从性,加之手术的疼痛、创伤,儿童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术后存在并发症发生风险,故分析此类儿童围手术期的安全隐患在其护理决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成立专业化小组,结合既往病例、国内外数据、本研究患儿实际情况分析围手术期安全隐患,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方式总结患儿的隐患主要为患儿情绪、认知、手术操作等几方面[4]。儿童对于口腔科诊疗器械、手术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情绪,部分患儿情绪过于紧张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牙口紧闭,手术受到阻碍。既往研究表明,牙科畏惧是儿童常见症状,恐惧情绪的出现加重身心应激反应,不利于患儿生命体征稳定,进而提高临床风险[5]。与此同时,儿童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尚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相较于成人认知不足,继而导致其不明确治疗的目的,对治疗存在抵触情绪,最终出现不良结局。除了上述提到的儿童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也是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隐患的主要来源,上颌埋伏多生牙治疗难度高,对护理质量提出较高要求,消毒、器械准备、体温管理、术中护理任何环节稍有不慎可能导致患儿不适,继而影响手术安全性和患儿术后舒适度,器械、环境消毒质量与患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息息相关[6]。

3.2 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护理对策 针对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存在的隐患,本研究基于循证理念制定一套个性化、全面、程序性的护理措施,符合现代化“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新要求。护理对策兼顾患儿身心状态的调节,从患儿、护理人员操作两大方面制定护理措施,对各环节隐患进行控制,继而降低风险。本研究的护理对策贯穿患儿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术前充足准备、术中高质量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各环节紧密相连,最大化发挥了护理的效果和益处[7]。结果可见:经过护理,观察组患儿心理畏惧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和肿胀、睡眠质量等术后不适感受结果均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本研究将护理对策落实在隐患分析的基础上,护理措施具备较高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成立专业化团队以提升护理质量。同时,本护理措施重视儿童心态、认知的调节,明确心理畏惧对整体健康和治疗效果的影响,不仅减轻的心理畏惧,还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通过本对策,护理人员各项操作程序性、规范性较强,针对性地控制了潜在风险和隐患,从术前到术后各项措施按流程进行,将并发症风险降低到了可控范围[8-10]。

综上所述,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存在隐患,需要控制隐患以避免并发症发生,根据其隐患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减轻术后疼痛、肿胀,可提升护理质量和儿童睡眠质量,减轻患儿心理畏惧,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继而提升预后效果。然而,本研究尚存在样本数量不足的缺陷,这可能影响结果的代表性和科学性,未来需要纳入更多样本深入研究,避免结果偏倚。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生牙上颌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恒牙列多生牙CBCT 观测研究
上颌正中4 颗多生牙1 例
锥形束CT在青少年多生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Ⅲ型牙本质发育不全(壳牙)伴多生牙1例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