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妙珍 黄文娟
(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康复科,宁德,352100)
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疾病,该病诱发因素较为复杂,外力冲击是其主要病因。骨折问题会为患者带来身体残疾、情绪悲观、生活方式改变等影响。目前对于骨折患者主要采用内固定术、闭合复位术等术式进行治疗,但受手术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难以得到充分休养,进而为预后效果带来不利影响[1]。因此,为骨折患者探寻一种安全、可靠的护理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临床多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骨折患者实施干预,为进一步促进骨折护理质量提高,有临床观点提出,通过开展前馈控制工作加强骨折护理安全,将各类风险因素通过护理措施及时给予解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管理理念,主要内容为预测管理活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从而在偏差事件发生前将其解决,将其应用于护理服务中,有利于加强对风险事件的防护效果,在此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2]。本研究探究前馈控制康复干预联合人文关怀改善骨折患者心理和睡眠状况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康复科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8.62±5.01)岁,交通事故导致11例,高处坠落导致10例,重物压伤导致6例,其他原因导致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8.33±4.86)岁,交通事故导致13例,高处坠落导致9例,重物压伤导致6例,其他原因导致7例。2组一般基线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折;2)患者临床资料保留完整;3)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患者合并病理性骨折;2)患者有严重的精神障碍;3)患者有血液系统疾病。
1.4 研究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服务。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协同医生对患者病情展开详细评估,若患者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需给予重点关注,并做好相关的预防控制工作。对于患者入院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通过分享成功案例等方式进行疏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患者进行阅读、听音乐等方式进一步缓解不良情绪,强化其治疗康复信心。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还要积极给予患者心理暗示,对于疼痛过于强烈的患者,可在医嘱指导下适当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并为患者讲解疼痛的产生原因与镇痛药物的负面作用,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充分支持。术前可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床上翻身、排痰排便等动作练习,并叮嘱患者注意休息。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将其科学固定在手术床上,并将患者调整至舒适体位,为其做好保暖工作。了解患者术前准备工作开展情况,并为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流程,在沟通过程中积极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术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变化情况,对于局部麻醉后具有清晰意识的患者,可主动询问是否存在不适感受。3)术后护理。加强对患者手术伤口和皮肤的护理干预,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并注意观察伤口与皮肤状态变化。应用音乐疗法,为患者播放舒缓的乐曲,以助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其不良情绪。可引导其伴随着音乐展开功能性锻炼,并在锻炼过程中积极给予患者鼓励与赞美。在饮食上及时给予患者相应指导,嘱咐其注意加强对蛋白质的摄取,优先选用便于消化的食物,并注意饮食上的营养均衡。
1.4.2 观察组 给予前馈控制康复干预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服务。1)组建专项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含有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护士,由小组成员对患者及家属展开干预服务,针对围术期相关问题进行介绍,评估患者病情,对于潜在风险因素制定前馈控制方案。如评估发现患者具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风险,小组成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床上训练与踝关节运动训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采用间断气囊压迫法、循序减压弹力袜等方式改善患者下肢静脉回流情况。同时评估相关治疗设施的安全性,对其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及时进行整改。2)康复干预路径。在护理干预工作开展前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对其中所存在的不合理事项及时进行调整,并构建相应的护患沟通制度与药物管理制度。护理小组成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理念将干预服务分为多个环节。由小组成员对患者康复路径展开全面评估,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并开展各项护理干预措施。术后对于可能出现的疼痛、感染、压疮等问题,护理人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各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准备工作。将相关护理措施制作为表格,对于已完成的干预工作在表格中做好相应标记,对于未解决的遗留问题探查相关原因,并做好相关交接工作。
1.5 观察项目 1)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3]。2)睡眠质量。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评分变化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负相关[4]。3)并发症。汇总患者治疗康复期间并发症统计结果,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5]。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均衡可比(P>0.05);2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2.2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PSQI评分均衡可比(P>0.05);2组护理后PSQI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PSQ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72%(2/35),对照组25.71%(9/3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近年来受交通、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共同影响,骨折逐渐成为我国影响居民健康的一项关键问题,每10万人中约有150余例骨折患者。骨折患者大多会存在主观认定终身残疾引发复杂心理情绪问题,并对临床治疗丧失信心,为患者的治疗效果带来不利影响[6]。为改善骨折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有必要针对患者的心理情绪问题在护理服务上作出相应改善。人文关怀是一种根据患者意愿与需求开展干预服务的护理理念,在该护理模式中,患者的个人意志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对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问题具有积极影响[7-8]。前馈控制是近年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的一种管理理念,其作为一种针对问题源头施加控制的管理方案,通过对风险事件展开评估,对不利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9]。据相关研究指出,将前馈控制应用于护理服务中,可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0]。将前馈控制理念与人文关怀联合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护理服务中,不仅能够为患者的心理情绪问题带来有效改善,同时有利于加强对各类风险事件的防控效果,为患者的治疗预后带来有效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将前馈控制与人文关怀共同应用于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中,发现2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前馈控制康复干预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方案在临床护理服务中能够在精神层面给予患者充分关爱,且能够提前预测护理隐患并给予预见性控制,从而为患者的心理情绪问题带来有效改善,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表现。在睡眠质量方面,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提示前馈控制康复干预与人文关怀护理联合应用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能够通过疏导患者情绪及控制护理风险,改善患者身心不适,降低疾病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且通过提前识别并发症风险及处理,并配合康复训练,可减少骨折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对骨折患者开展前馈控制康复干预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可缓解由骨折引发的不良情绪问题,为患者的睡眠质量带来显著改善,在治疗康复安全性方面提供可靠保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声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