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红,黄嘉敏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为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鼓励地方建立大学联盟,发挥部属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高校间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1]教育硕士校际联合培养(以下简称“教硕校联培”)是贯彻教育部这一精神的重要实践,是不同高校间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协同共赢为基础的共同体,具有跨校、跨区特点。
“教硕校联培”目前尚存诸多不足。如仅从二元角度探讨两所高校“教硕校联培”、缺乏有效协作平台、各主体职责不明确以及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教育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及其成因,揭示教育与其生态环境之关系,探索教育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演进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尝试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探讨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硕校联培”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之不足,探讨改进和完善策略,推动联合培养各主体的深层对接与融合,建立具有资源利益高度互补性的内涵式生态发展共同体。
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其存在的合理性便决定了无法孤立地发展,必然与外界系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2]。“教硕校联培”打破原有单一培养模式,将不同高校结成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校际的合作与进步、成长与发展犹如自然生态系统中群落演进,一方面表现为生态系统内部各主体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协调,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整体的联合培养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以及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有关教育生态学之系统性、平衡性、关联性、动态性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思考“教硕校联培”的生态学意义。
整体关联原理是生态学首要原理,它要求摒弃孤立与单向的思维方式,从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视角思考问题。“教硕校联培”围绕为基础教育培养骨干教师这个共同目标,辅之以在协同培养过程中互利共赢的目的,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相互联系、共生共荣的教育生态关系,实现不同地域特色的融合、高校间的优势互补、不同校园文化和管理模式的相互借鉴、不同导师间的合作交流、教育硕士各方面能力质的提升等等。
为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帮助兄弟院校积累教育硕士培养经验,为其教育硕士点申报助力,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嘉应学院、岭南师范学院、肇庆学院、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教育硕士。这些联合高校虽暂无硕士点,但也各有特色。广州大学联培院校均为所在地级市影响力较高的本科院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共建,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为地方高校发展高层次教硕培提供有利契机。政府政策经费扶持、先进硬件设备和办学条件以及具有特色的导师队伍等为联合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
“教硕校联培”有利于扩大广州大学声誉和影响,从而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提升办学质量。广州大学教育硕士的严谨学风、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能潜移默化影响联培单位学生。联培单位借鉴广州大学的教育硕士培养经验,可为教育硕士学位点申请、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奠定基础。广州大学与联培学校提供补贴以及车旅费等,有助于学生专注学习和教育实践,更好实现自我,有助于实现不同生态主体间的多元共建、利益共享,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实现参与各方的合作共赢。
局部生境原理又被称为花盆原理。花盆是一个人工创造、模拟自然的小生态环境,花卉如果长期处于这样适宜的环境中,它的适应能力就会下降,一旦这种人造环境被打破,花卉将难以生存。单一培养模式创造的是花盆一般的人造环境,易成为自我封闭圈,不利于提高教育硕士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教育知识和技能拓展,也不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及拓展学术思维。
不同学校不同研究专长的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风格以及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可为联培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术资源。研究方向涉及语言与认知、心理学、教育治理等多领域,让学生学术研究更为全面、深入,更能整体提升其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所需的综合素质。校内外导师合作对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优化能引发更多新思考。如与嘉应学院联培课程设计将学院所在地的梅州客家文化纳入教育硕士培养,设立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这不仅打开联培生的眼界,有利于其研究创新以及各类别项目申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响应国家传播地方文化的号召,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之岭南文化“走出去”。多元化的双导师教学与指导让联培的灵活度更高、关注度也更高。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处于不同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这就是教育生态位[3]。处在不同生态位上的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合作、捕食和被捕食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产生、交换、式微和消耗,从而构成了生态链,形成了能量、物质与信息的富集关系。生态系统强调物质与环境之间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三个环节的统一,以达到生态平衡,这就是系统的富集现象[3]。
教育硕士、导师团队以及联合培养高校是教育硕士联合培养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承载者。广州大学录取时已确定联培学生名单,联培生属全日制非定向,在录取排名中处于中高位。如2021年广州大学7名联培生在60位专硕中排名为25-31位。校内导师和学生采取双向选择形式,校外导师则由其所在学校指定该校最强师资。由于联培生人数少,两三个学生的小课堂较之非联培的56人(其中包括2-3名教学法方向的学硕)大课堂更具优势,更能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学生课堂参与度更高。
广州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采取“0.5+1+0.5模式”,第1学期和第4学期在广州大学校区学习,第2学期和第3学期在联培院校学习。课程开设以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大纲为主,也可根据联合学校特色优势灵活设置。联合培养学校除两个学期课程学习外,还需负责联培生校内实训、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等教学技能实践,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得到更多师范技能实践训练,避免纸上谈兵,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物质循环主要指联合培养生态链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教育科研经费、图书资料以及研究生与导师的科研成果等的相互流动。信息传递是联培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政策规范指引着教育硕士培养方向,广州大学联培项目属于广东“新师范”建设的一环。院校间信息传递是联培物质循环的重要一环。 广州大学与联合培养单位信息传递主要包括定期座谈会、毕业论文阶段进展汇报、培养情况阶段性反馈以及相关数据采集、定期院际间学习汇报会、线上文献导读会和论文指导讲座等学术活动。
“教硕校联培”需充分协调管理来自多所高校的师资、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确保培养工作顺利。高校间学风、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差异会导致团队协作存在水平不一、沟通不畅、理念冲突等问题,进而影响联培效果。学生、教师、学校等各要素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教育生态系统,系统互动是产生协同效应的重要条件[4]。联培实践中参与高校往往缺乏有效的协商、协调机制和制度。如教学科目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复或疏漏,这都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以及知识结构不完整。此外,“教硕校联培”需要提供确保校际信息传递和协同合作有效性的平台,但协作平台的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进而影响培养实践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中需使用平台分享教学资料和作业,但有时由于平台稳定性和安全性存在问题导致数据维护和平台功能调整不及时而影响使用体验。
联合培养设置校内外双导师制本可加强不同高校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各高校资源优势。然而,由于高校间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完善,易导致双导师间协作不顺畅,甚至会因为导师间课题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不同而彼此产生一些矛盾,导致培养方向不明,效果不显。双导师职责不明也是问题之一。两位导师可能来自不同领域或专业,或者有不同的导师培训经历,指导学生时难以统一思路和方法。例如,课程设置会因双方背景和理解不同各执己见,对课程重点和难度评估难以达成共识,故教育硕士研究创新和实践能力都会因此受影响。另外,学校并未明确校内外导师工作分责,现有培养方案和实施办法对双方导师职责叙述较笼统。导师根据以往经验和个人理解自行培养,易导致双导师指导“各自为政”,不在“同一频道”。联合培养加强了学生与双导师的联系,能产生1+1>2的效果,但当导师们意见不一致时,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只有理顺各自培养生态位,让参与主体具备明确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各培养主体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目的,实现提高联合培养质量的目标[5]。
学生是联合培养的对象,学生管理是影响培养质量的重要生态因子。学生目前在联培中的位置相对被动,缺乏对联培的全面了解。教育硕士去联培学校前对学校环境、生活条件、导师相关信息、上课形式、评奖评优等信息知之甚少,基本上是咨询往届联培生以及官网查阅。到联培学校后则听从学校和导师具体安排,因学生量少,不一定能引起所在学校的高度重视。这些都不利于其提前规划,易产生心理落差和焦虑情绪,影响学生满意度,不利于联培进一步发展完善。此外,教硕联合培养涉及多所学校间的资源整合和师资协作,需要在两个甚至更多高校间跨越,这对学生管理和服务带来了挑战。例如,各校不能完全匹配的培养管理和教学进度增加了学生相互适应的难度;各高校的成绩评判标准、考试难度和管理规定不同也会导致学生受各类标准评价束缚,最终学生学业变数增加。
导师是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是影响联培成效的另一关键因子。“教硕校联培”通常采用双导师制,培养任务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承担。导师在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指导理念等方面的局限会影响教育硕士专业视野和实践能力。校内导师是学生自主选择,安排灵活性强,初次指导联培的导师会有一个摸索适应阶段。激励机制是教育硕士校际联合培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是培养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激励机制缺失会导致教师难以受到具体激励措施的推动[6]。目前,广州大学“教硕校联培”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师培训和考核标准都未得到足够重视,教师无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评价机制不完善也无法有效激励教师创新和奉献,难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育生态学整体关联原理和生态链法则启示我们:“教硕校联培”的生态链环环相扣,其中任何一环缺失和断裂都会导致联合培养系统内部失衡。这要求联培高校坚持互惠共生,建立协同机制和共赢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生态链联动效应。
联培高校之间需建立协同机制和共赢机制,把政府引导、基础教育系统中的中小学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有机整合[6]。通过协同管理,对联合培养系统内各组成要素进行协调,分享内部资源、降低运转成本、赢得协同绩效,实现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实现政府、中小学校、高校联合培养的耦合,使教育硕士培养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而形成系统的有序结构。政府、高校、中小学共同制定联培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共同保障培养质量的联合培养体系,构建联培高校间教师互访、课程互通、学分互认的联合培养育人体系;成立教育硕士联培研究中心,定期开展研讨会,反馈问题,互相交流和制定解决方案。同时加强与地方教育研究部门的协作,结合当地特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特色、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等开展相应的研究,沟通中小学教育研究,引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这些都是坚持互惠共生,实现联合培养各生态主体整体联动的有益尝试。
构建类型多样联合培养协作平台,促进各联合培养主体的深度融合,达成“教硕校联培”的共同目标,实现各方利益。构建高校教育硕士学术研究和转化平台。高质量教育教学离不开高水平学术研究助力。因此,要加强教育硕士各培养主体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形成优势资源。广州大学在与嘉应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和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课程资源互通,而且涉及联培高校间学术科研交流、课题、项目合作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广州大学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采取选派基础教育名家和名师为联培高校开设短期课程等方式,促进双方在学术科研领域的成果交流和转化。此外,构建教育硕士专业能力实训平台。专业学位的性质要求教育硕士须具备完备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需要通过创新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广州大学和联培单位各自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将教育学科的专业理论基础与提供实践经验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建立既能发展教育硕士创新能力,又能提高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实训平台。例如,广州大学和肇庆学院在联合培养教育硕士时,将广州大学教师教育资源和肇庆当地中小学资源整合,建立教师能力提升基地,并在肇庆各中小学建立教育硕士培训试点。
教育没有孤立的存在,教育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和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其中双导师的生态位是教育硕士联合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7]。双导师职责的第一个重点是学术指导。联培学生要与两所学校的导师沟通合作,这要求导师指导学生时需考虑学校之间的不同要求和课程设置,明确各自职责、任务,确保各司其职,从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学术指导、更丰富的研究方法和共享实践经验。两位导师需根据协调好的教学和指导方案制定学业及科研计划,明确学生在两校的学习时间,并在研究方向、课题选择、论文选题、指导沟通等方面共同协调。双导师职责的第二个重点是监督和管理。双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学业任务,还需要检查和推进学生学术研究的进程、项目进度,并确保研究符合学校、学科和导师要求。同时,在学生协调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研究任务和日常活动时要提供相应支持和帮助,紧密协调和监督并有效管理各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任务,确保学生不因学校、导师或其他不利影响而产生挫败感。联培必须明确双导师职责分工,确保互补性,避免重复遗漏,保证指导标准化和科学化。建立导师互动平台供双导师开展信息传递、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等活动,形成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共同受益的和谐环境。
广州大学和联培单位共同签署的《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协议书》确定了双导师职责,规范了联合培养双导师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教育硕士联合培养方案》,进一步制定了《教育硕士联合培养细则》。从联培前、中、后三个培养阶段明确双导师职责,帮助两位导师在不同阶段按照各自任务和职责做好指导规划及相应准备工作。
构建有效的导师信息交流平台和以互惠共生为导向的沟通平台,有利于加强两位导师间的信息沟通、情感联系和交流,也有利于保持信息对称,加强生态链中导师这一生态节点的联动。两校每学期定期组织联培单位座谈会,沟通教学安排、实习工作以及论文写作指导等相关事宜。在《教育硕士联合培养方案》和《教育硕士联合培养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灵活协调双方导师在教育硕士培养方面的职责;组建了联合培养指导微信群,定期进行培养情况反馈,保持信息对称,便于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和解决;学校还以文化交融和文化共生为导向建立教师工作坊、导师交流研讨会、教学指导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导师间交流,加强彼此情感联系,增强联培共同体内部的文化交融和价值认同。
明确管理目标。全方位管理和服务可确保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健全的学生管理系统涵盖了一系列管理机制,包括信息沟通、监督和评估,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能确保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获得充分支持和指导。信息沟通方面,联培院校可建立专门网站和学术社区,提供实时沟通互动平台。学生可通过平台分享研究成果和进行理论探讨,与导师及时有效互动。同时,应建立学生管理中心,该中心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设施。此外,应建立综合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包括心理咨询、就业支持、学业辅导等服务。此外,制定考核和评价标准。联培学生需同时满足两个不同培养学校的要求,需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和教育专业能力,因而考核和评价应更全面和更具针对性。综合评价可包括学术论文发表、实践教育、论文答辩等,也可纳入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教育方面的弹性表现。
学校不断完善制度和措施,解决联培学生管理的瓶颈。联培前帮助学生合理定位,录取时确定联培学生名单,入学后召开联培交流会,向联培生解读相关政策文件,介绍培养方案、方式和流程;邀请联培单位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学校科研环境、学校状况、导师研究方向和水平等;及时解答学生困惑,尽可能帮助学生了解联培的完整过程,以便学生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减少心理落差。联培单位则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实践环境,打消学生疑虑情绪,从而使他们专注学习和研究。课程设置除与广州大学任课教师沟通协调外,还会根据学生具体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调整教学内容,选择更加灵活的教学形式。
联培单位积极配合广州大学的培养方针,完善联培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生档案,完善各种评奖评优制度、津贴补给,加强导师互访,校内导师定期到联培高校探望学生;与此同时,校外导师来广州大学听课、参加座谈和培训会,学习培养经验,共享联培双方教育资源。联培高校设置专门的联合培养学生管理中心,安排专职人员管理,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并及时提供帮助。学校联培结束后会以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获取相关数据,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改进联培存在的问题。
设置科学严格的导师遴选标准迫在眉睫。导师学理素养、学识水平、指导能力、基础教育经验、教育科研能力、协同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成为学生选择导师的主要依据。联培单位选择具备相关专业指导能力、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一方面从制度上保障联培导师质量,另一方面从思想上加强“教硕校联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官网公布校内外导师详细信息,可供学生与两位导师双向选择,促进学生和导师在各方面高度匹配。
建立导师培训制度和平台。不同于单一培养模式,联合培养要建立起联合培养导师培训制度,更新导师培养方式和理念。联培教师确定后应组织校内培训讲座,认真学习“教硕校联培”政策和规定,遵循培养规律,提升导师责任意识和指导能力;组织校内外有联培经验的教师与初次参加联培的教师共同研讨和交流,鼓励校内外导师共享教学经验、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促进导师间相互启发,共同发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性质要求加强导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培训。在第3学期联合培养教育硕士实习阶段,鼓励导师深入基础教育实习基地,参加基础教育实践活动,积累指导教育硕士实践经验。
建立导师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联培不能全靠导师自觉与自律,考核与评价更能规范教师,对导师指导和评估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确保导师指导质量和学生学习状况。评价可采用导师比对评估、学生评价导师等方式评估导师是否按培养计划承担指导任务,导师指导是否公正和专业,构建合理高质量的导师团队。学校将校内外导师合作交流程度、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工作绩效、参与度和投入度、学术科研成果等纳入联合培养考核。评价主体纳入学生评价、联培项目负责人评价、校内外导师互评等。考核评价是导向,也是激励,根据评价结果对导师给予不同程度的荣誉和物质奖励;将联培导师经费纳入《研究生配套经费管理办法》,根据指导联培学生数给予相应劳务补贴并适当发放交通补贴。有效合理的导师评价和激励制度有助于督促导师认真履行培养职责,满足导师合理利益诉求,激励导师工作热情,提升指导能力。
“教硕校联培”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对参与高校、师生以及基础教育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生态学从系统、平衡、联系、动态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硕士校际联合培养各个生态主体的意义,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措施。随着对教育硕士校际联合培养这一模式的不断尝试和实践,新问题不断显露,如联合培养单位没有中小学实习基地、校内外导师内驱力还需进一步激发、学生与校内外导师关系的处理等,这些都是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联合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广州大学牵头的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的建立,广州大学近年来和法国、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伊朗等国的高校建立了各种合作联谊,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培养当务之急更要立足于本土,放眼于全球。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也将成为学校联培发展的未来之路,学校要未雨绸缪把握机遇,争取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语境下抒写联培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