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程,郑国璐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劳动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一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抓手。《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劳动课程标准”)指出,劳动素养是劳动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及劳动习惯和品质四个要素。按照劳动课程标准对劳动的四个要素的解释,可以将其划分为认识维度(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行为维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侧重于对劳动相关的认知看法、情感态度,以及对劳动所持有的信念信仰及人格特质等认识层面;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则注重完成劳动实践任务应具备的能力及其在过程中形成的带有稳定倾向的行为和品格特征等行为层面[1]4-5。
劳动教育的全面落实,不能仅靠单一的劳动教育课,还应从学科交融角度积极探究跨界形态下的学科渗透途径。语言文字的特殊性赋予语文学科育人育才的先天优势,其“文以载道”的特征能在潜移默化间“以文化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指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以语文教材蕴含的劳动教育要素为内容载体,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路向,在完成语文中心主题教学任务的同时,有目的地从认识和行为两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及劳动习惯和品质。
学科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基于加强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要求和劳动教育内部自生动力需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面向新时代,迎接新挑战,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并从提高劳动者素质需求层面对劳动教育给予了新期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将“劳”与“德智体美”并举,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作出总体布局,要求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提出根据学科交融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3]。同年7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对劳动教育相关问题作出规划,再次点明开设劳动必修课及拓展学科渗透的实施途径[4]。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学科交叉性,本质而言,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是一体共存的。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增智、强体、树德、育美、创新,是实现其他学科本体育人价值的重要手段;同时,劳动教育本身也是目标,学科教学是学校育人传道的主要载体,担负着实现教育目的的艰巨使命,为实现劳动教育,充分激发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学科课程必然挑起渗透、融合劳动教育的重担。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自身价值的发挥有赖于学科教学。劳动教育涉及的知识、思想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劳动教育自身的思想性、育人性、社会性、实践性使其不能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因此,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各学科教学理应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当前劳动教育存在异化、弱化等问题[5]。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影响下,劳动教育逐步沦为孩子成长赛道上的“陪跑选手”。单一形态的劳动教育被降格、割裂[6],被狭窄化为单纯的体力劳动或单一的劳动技能,甚至被异化为教育学生的惩戒手段或调节学习生活的调剂品。脱离其他学科支撑的劳动教育面临脑体分离、劳教分离的风险[7]。要想摆脱劳动教育困境,就应顺从教育整合发展趋势,从“五育”融合角度出发,将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借学科课程的系统化、规范化推动劳动教育的常态化,进而挽救劳动教育被忽视被误解的尴尬局面。
语文学科与劳动课程在育人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共通性,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资源价值等为劳动教育的渗透提供了现实条件。
作为全面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与劳动课程相互关联,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目标上,语文课程和劳动课程均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质上均以育人为导向,力求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学生正向发展所必需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除了核心素养本质导向的共通性,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等内容[8],与劳动课程总目标中“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通的[1]6,其中劳动观念属于价值观教育,劳动精神等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课程内容组织呈现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推动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并要求每学科用10%的课程开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活动。语文学科设置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是基于语文学科内部综合基础上的主动跨界。此任务群的设置推动了学科间的交流融合,也为劳动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平台。
小学语文教材包罗万象,是渗透劳动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首先,教材中与劳动教育内容相关的文本数量充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共649篇,其中,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在小学各学段均有分布,共119篇(占比18.3%)[9]。其次,劳动素养要点覆盖全面。《田家四季歌》《悯农》等课文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其知道劳动的艰辛,进而尊重劳动、劳动者和劳动成果;《寒号鸟》《刷子李》《千年圆梦在今朝》等课文弘扬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及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劳动精神;做手工、剪窗花等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胖乎乎的小手》《小猴子下山》等课文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爱劳动、勤劳动的劳动习惯和品格。最后,呈现的劳动形式多样。小学语文教材包含生产性、日常性、服务性三种劳动形式。生产劳动类:如《田家四季歌》介绍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千人糕》以“千人”设疑阐述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日常劳动类:如《胖乎乎的小手》以小见大,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己动手,树立自我劳动意识。服务劳动类:如《邓小平爷爷植树》引导学生主动劳动,植树造林,服务社会;《拔萝卜》用生动的故事告诉学生要主动帮助他人,要在劳动中团结协作。
语文学科是一门以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为核心,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为学科性质的课程。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指语言文字的交际作用,也指语文学科在学生学习包括劳动课程在内的其他学科时所起到的工具性辅助作用。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语言文字,劳动属于生活的一部分,劳动的认识和行为维度都依赖于语言文字的指导。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认识层面的综合素养教育,而其中也包含劳动素养。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能带领学生以更加细腻、准确、诗意的视角解读劳动的内涵和过程,进而对劳动的本质及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10]。因此,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把握劳动素养。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工作,应从语文教材内容、语文实践活动、师师互动三个方面展开,找准渗透的切入点、着力点、关键点,进而解决渗透内容、具体路向、方法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数量多、类型杂、覆盖广的特点,是学科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渗透劳动教育的切入点。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意识,遵循语文性原则,主动挖掘劳动要素,寻找语文要素与劳动要素的契合点,厘清二者关系,列出双要素教学清单,进而根据二者在教学中心主题、教学素养指向上的契合程度分层渗透。
1.开门见山,直接渗透。对于教材中直接以劳动为中心主题且涉及认识维度(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行为维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两个维度的内容,教师应基于语文课程与劳动课程育人的共通性,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渗透劳动教育,充分利用教材讲深讲透其中内容。如一年级上册以劳动教育为中心主题的课文《悯农》(其二),教师在解析诗词“当午”“汗滴”时,可以使用“情境陶冶法”,引导学生融入农民劳作时的情景,体会劳动的艰辛,教育学生尊重劳动、普通劳动者(认识维度);还可以采用“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词“粒粒”“辛苦”,进而使学生明白要珍惜劳动成果,不能浪费粮食(行为维度)。
2.有的放矢,自然渗透。对于教材中主题与劳动密切相关但侧重于单一认识或行为维度的内容,教师应在明确课文教学主题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融通语文要素和劳动要素,在讲解教材内容时自然渗透劳动教育。如二年级上册课文《田家四季歌》的内容偏向认识维度(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落实“了解课文中讲解了哪些四季农事”的语文教学任务时(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了解基本的农耕常识(劳动要素);通过分析“文中是如何描写农作物或农民的”(语文要素),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正确的劳动观念,领会勤俭节约的劳动精神(劳动要素)。
3.点到为止,适度渗透。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隐形劳动教育资源。这类中心主题与劳动并非直接相关,但文本涉及认识或行为维度中某一劳动素养的内容的运用,需要教师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主动挖掘、认真提炼隐藏在教材中的劳动要素,根据劳动要素的延展性及课堂教学实际,适当、适时、适量地渗透劳动教育。如六年级下册的课文《詹天佑》,课文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詹天佑的人格品质并学习他的精神,课文内容还涉及劳动素养认识维度中的“劳动精神”要素。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课文中心主题讲解詹天佑提前两年完成修建京张铁路的伟大事迹,在分析人物精神时有意识地适度引导学生学习他不怕困难、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劳动精神。
“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种语文实践活动是渗透劳动教育的着力点,也是听说读写思的互动过程[8]2。以它们为具体路向渗透劳动教育,可以将语文教材中零散、单一的劳动教育要素在听说读写思的互动过程中有机整合,从而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1.识字与写字:初识劳动。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释是唯一正确的。”[1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汉字都与传统劳动相关。如一年级上册识字课《日月水火》中“田”字展现了传统农业劳动中的农田形象,“禾”字刻画出谷穗饱满下垂时的形象。
在生字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字理识字的方式,利用汉字与劳动的关联,结合字的形、义等,从多个方面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如一年级上册《江南》一课的生字“采”,在教学时可以将其上下拆分,上面代表手(爪),下面代表木,手(爪)在木上即指用手(爪)采摘果实这一劳动行为。这样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识记生字“采”,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采莲”一词,并通过教学“采”所代表的劳动行为及含义增加学生的劳动常识,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在以识字教学为重心的小学低段,部分汉字与劳动意象结合的施教:一方面,能够刺激小学生的想象力,将抽象的方块字具象化为劳动生产物象,更好地识记生字;另一方面,在识字过程中渗透劳动相关知识,能让学生对劳动有初步认识。
2.阅读与赏析:品读劳动。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点,主要包括课内、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渗透劳动教育,关键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赏析劳动场景及剖析文本主题中受到劳动正向价值的熏陶与感染。
在课内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插图、文本关键词句等引导学生通过局部细节来感知文本整体,进而指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感受劳动美、理解劳动意、体会劳动情。
此外,还可以借助“1+X”阅读模式,由课内导向课外,从单一零散的教材课文拓展到丰富的课外文本,进一步链接到“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以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跨时空联动。如六年级上册表达农民对土地热爱之情的课文《三黑和土地》,在课后“阅读链接”板块设置了诗歌赏读《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编写思路,将教材内容作为基点“1”,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选择有关劳动的某一读物,并以同伴、师生、亲子共读等多种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劳动。
3.表达与交流:感悟劳动。“阅读与赏析”是学生由外向内对知识的接纳吸收,反之,“表达与交流”则是由内及外的言说,是个体的向外展示,是学生对知识接纳吸收、加工内化后的成果体现。这种由内到外的输出方式是个体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
内部语言的输出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口头表达,二为书面表达,即口语交际和写作。因此,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层次地感悟、认识劳动。(1)在口语交际中表达劳动,交流感受。如教师在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活动中:首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学“小兔”尝试搬南瓜;其次,在课堂的交流环节中,让学生与同桌分享自己搬南瓜的方法,在交流中思考其他方法,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思维;再次,让学生用讨论得出的方法搬运教具“南瓜”,在劳动中感受乐趣;最后,在总结环节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用口头语言表达劳动过程及感受,进而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2)在习作教学中刻画劳动,抒发情感。劳动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而写作又是个体对劳动实践认知层面的升华和凝练。教师既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挑选自己喜欢、敬佩的劳动人物进行描写,还可以依托教材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如习作教学“生活的万花筒”,教材在“初试身手”中要求学生“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并用一段话将这个过程写下来”。教师借此可以让学生将目光放到自己身边普通的劳动者,用心观察劳动者的神态、动作及劳动场景,用文字描绘所观所感。
4.梳理与探究:体验劳动。“梳理与探究”活动是语文学科内、外的对接,是对学生整理归类、比较概括等综合能力的培养。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在六大学习任务群中提出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开展语文跨学科实践活动,可以打破以往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学科、课堂、学校内外的互动,将学生的目光从课堂内转向更宽广的自然和社会生活。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在课堂中学习到的语文、劳动等知识,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语文素养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或社会生活热点确定跨学科活动的主题。如学习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可以借由文章中心“学会观察”延伸开展以“小小植物,大大惊喜”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亲手种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在家人的帮助下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该植物培植方法,并用绘画、文字等方式观察记录其生长情况。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综合运用了语文、劳动、科学等学科知识,还在切身劳动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在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中受到鼓舞,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日复一日的劳动实践懂得“劳动需要长期坚持”的道理,进而养成爱劳动、勤劳动的好习惯。
教师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意识的实际操作者,是影响渗透效果的关键。由于教师对劳动教育及其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的理解不同,因此在真实课堂中的渗透也因人而异。而师师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个体差异。“师师互动在主体上可以分为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自身的互动。”[12]下面以教师个体为“点”,以教师群体为“面”,探讨如何在教师互动中把握渗透方法。
1.点:在个体互动中交融方法。教师个体是师师互动主体中的最小单位,也是贯通渗透方法的基本“点”。其一,在个体自我互动方面,教师应在教学中做到反躬自省。每位语文教师都要坚持与自我对话,不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升华认识,在教学实践中验证、革新方法。其二,在个体与个体互动方面,教师应加强个体间的交流互动。语文教师应主动与劳动课教师沟通交流,积极向优秀语文教师请教,深入研讨方法是否能发挥劳动教育价值、是否超出语文学科教学边界等,争取在互动中取长补短,将他人优秀的经验和智慧融入自己的教学,进而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
2.面:在群体互动中贯通方法。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融合育人理念的发展,教师与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群体向心力、凝聚力对教学工作的影响不容小觑。在渗透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互动的力量略显单薄,因此还需由点及面、由个体带动群体,群策群力。在语文教师群体内,应提高个体与群体间的合作力,以点带面,开展劳动教育渗透示范课、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分享会、同课异构等活动;应加强语文教师间的互动,盘活语文学科内部资源,如按学段将小学语文教师分为低段组、中段组、高段组,各学段内再以语文四大教学板块为依据,分成“识字与写字”组、“阅读与鉴赏”组、“表达与交流”组和“梳理与探究”组。如此,在同一学段内横向推动各教学板块组间的互动,在不同学段间加强同类教学板块组间的纵向互动,根据各学段的不同要求、语文各教学板块的不同特点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渗透劳动教育。
此外,从教育整合发展的趋势出发,学校各科教师应形成育人共同体。语文教师组应寻求外界合作,主动加强与劳动课及其他学科课程教师群体间的互动。比如可以组织跨学科教学研讨会,要求各学科教学组总结分享该学科的教学思维理念、经验方法等,以求在不同学科领域迸发思维火花,贯通渗透方法,在相同育人导向中协同发力,开展多学科间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以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