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讨

2024-01-02 18:38谢黎蕾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基础学科理论课育人

谢黎蕾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300)

课程思政育人培养,实现各个学科思政教育实践的一体化串联,有助于塑造新时期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社会观。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推进应在充分把握时代发展脉络的同时,积极做好教育创新与教育探索,充分运用课程思政教育平台与育人资源,加强各个阶段思政理论课教学衔接,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体系化、系统化推进,确保课程思政目标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能取得良好成果。

一、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课程思政是以应用学科、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为核心,构建思政教育多元融合的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牢牢嵌入各个学科课程教学实践的各个层面,充分拓宽学生获取思政知识内容的渠道,提升学生对于思政知识学习的感知能力,逐步地完善学生思政知识体系,满足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需求。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是以渗透式教学为依托,持续挖掘学生对于思政知识内容的学习潜力,针对学生思政知识学习理解能力及学习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推进思政教育实践工作,并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实践的有效对接。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大部分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推进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基于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及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及道德品质等内容,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培养的多元融合。所以,在课程思政目标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既要发挥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输出教育优势,也要利用丰富的思政课教学实践资源,积极开展学生思想、认识及思维逻辑的教育引导,从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明确大学生政治站位、提升大学生政治思想高度及强化大学生政治大局意识等角度,完善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机制。以此,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高质量推进。因此,课程思政目标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根本意义,仍是以提升教育工作质量及教育有效性为主体。但与传统意义上思政教育育人培养不同的是,课程思政目标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并非满足某一阶段的课程教学需求,而是基于深化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让大学生能在思政知识学习方面终身受益,真正意义将中国共产党崇高政治理想与大学生个人的人生价值进行结合,使大学生成为扛起民族复兴大旗的践行者与接班人[1]。

二、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育人优势

(一)拓展思政理论课育人功能

早期阶段,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主要是围绕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两个方面内容进行教育布局,教育工作途径及教育策略的单一,促使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难以面向更多层面进行内容拓展。基于课程思政目标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则可通过对应用学科及基础学科课程教学资源的运用,实现对育人功能的有效拓展。譬如,将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培养、劳动教育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体系,则充分拓展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使高校能根据大学生个体化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规划。因此,课程思政目标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将逐步地面向育人服务功能拓展开展教育优化,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多管齐下,解决早期阶段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途径与教学策略单一问题,间接地完善新时期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育人培养体系,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多路径协同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二)提升思政理论课内容衔接紧密性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均采取思政教师孤军奋战的教育策略,其余学科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鲜有涉猎,使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独立于高校育人培养体系之外,大学生不仅对思政理论课的知识学习缺乏重视,同时,较长的教育间隔周期,也降低大学生对于思政理论课知识内容的记忆能力。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则能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概念,搭建以思政教育实践为中心的多元互补教育体系,让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及专业学科教育资源均能面向思政理论课教学进行倾斜,并增强大学生对于碎片化思政理论知识的整合能力,进一步通过强化大学生对于思政知识内容的接触频次,重新提升大学生对于思政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使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不再独立于高校育人培养体系之外,而是成为各个学科深化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课程思政目标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在提升大学生思政知识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强化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的紧密性,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面向更深层次挖掘教育资源提供充分的教育保障。

(三)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新思维

近年来,思政教育思维固化问题,成为困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部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秉承教师经验主义教学思路推进课程教学设计,促使部分课程教学策略、教学实践方式及育人培养模式落后于网络媒体的时代发展。虽然部分高校采取推进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策略,但基础教学思维仍然是以提升学生思政学习成绩为主体目标[2]。从而,降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课程思政目标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将从加强各个学科课程教学互动的角度,解决高校思政教育思维固化问题,让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能根据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方向及专业课程知识应用科学地开展教育规划,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教育前瞻性。因此,课程思政目标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将在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新思维方面起到推进作用,保证高校各个阶段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实效性。

三、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载体

(一)基于跨学科融合的育人平台

搭建基于跨学科融合的育人平台,是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及专业学科的课程内容教学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区别。为更好地统筹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规划,高校应搭建线上的跨学科融合的教育实践平台,通过开展线上的跨学科教育互动及课程教学对接,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的稳步推进,提升应用学科、基础学科及专业学科课程内容与思政课内在联系,运用动态思维的知识联想,提升大学生对于部分思政知识概念的学习解读能力。所以,搭建基于跨学科融合的育人平台,根本目的是降低各个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压力,通过线上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满足思政理论课的课程教学实践需求,实现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有效性的提升[3]。

(二)基于价值观导向的育人理念

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构建将基于价值观导向的育人理念应用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则是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质量及教育改革成果转化能力的关键。课程思政教育的推进无法基于思政教育实践,将思政教育内容全面地融入各个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保证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课程教学质量,也是课程思政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基于价值观导向的育人理念应用,则可在不影响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深化各个学科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教育对接,使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培养能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纽带。以此,有效利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加强各个学科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紧密联系,让价值观培养成为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

四、新时期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挖掘

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资源挖掘,是指根据应用学科及基础学科的课程教学需求,将部分与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存在内在关键性的内容应用于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并以思政理论课教学为中心,逐渐面向更深层次开展教育拓展。譬如,涉及应用学科的技术类课程教学,要从技术研发、开发的独立自主角度开展教育引导,进一步将部分红色科学的个人事迹与故事融入应用学科及基础学科的课程教学体系,帮助学生从提升民族自信及民族自豪感的角度进行思政课知识概念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及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因此,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资源挖掘,本质上是深化对各类教学资源的筛选,根据各类课程教学资源的教育应用价值及教育适用性对其进行有效归类,按照课程教学资源种类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案。从而,让高校课程思政视角下的理论课教学实践,能与应用学科及基础学科课程教学形成一体化的教育串联。

(二)深化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教育对于各个学科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教师虽然无需在思政教育实践方面保持教学专业性,但需要针对思政教育概念及需求具有一定的了解,能将部分思政教育改革有效融入本学科的课程教学实践。以便,为课程思政教育的推进提供教育支持。其中,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应充分发挥教育辅导作用,积极帮助各个学科教师做好课程教学设计,使思政课教学实践内容可以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方面予以体现。因此,为更好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实践能力,高校应深化对各个学科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并按照本年度思政课教学实践目标派发思政教学任务,根据各个学科课程教学强度及教育工作难度的不同,制定多项不同的教师教育培训方案,力图强化各个学科在课程思政教育的互动能力,并借助思政理论课的课程教学资源,填补各个学科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空缺[4]。进而,让各个学科教师熟练地掌握课程思政教育技能,增强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程教学质量。

(三)建立高校思政理论课多位一体评价体系

建立高校思政理论课多位一体的教育评价体系,通过与不同学科教师开展教育合作,统一思政理论课的教育评价方案,保证思政理论课多位一体教育评价能充分反映学生思政学习问题,则是深化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的科学对策。为此,高校应基于对各个阶段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需求的分析,在各个不同学科中确立统一的思政教学评价标准,并从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教学的双向视角,分析大学生思政知识学习问题,并由思政教师制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方案,有效解决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思想问题进行解决。其中,多位一体评价体系的运用,主要丰富高校思政理论课探索学生学习问题的角度,使教师能从基础学科、应用学科课程教学实践视角,全面化地针对学生的学习不足进行评估。从而,保证课程思政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四)注重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的个性化发展

注重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优势及学习不足,循序渐进地推进思政教育实践工作,则对于提升课程思政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质量有着深远影响。其中,高校应优先针对大学生在各个学科与思政课方面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优势,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制定多套课程思政教育方案。譬如,对于学习理解能力较强但知识储备不足的大学生,高校则应在课程思政教育方面,基于大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核心优势开展渗透式的思政教育实践,逐步地帮助学生补齐思政学习短板,并在应用学科及基础学科课程实践方面适当地进行教学引导,根据学生在应用学科及基础学科中的学习反馈,做好对后续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的规划。从而,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个性化育人目标,增强各个阶段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成果产出[5]。

(五)完善高校思政理论课协同教学育人机制

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的主要特点。高校基于课程思政目标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应运用协同育人教育工作理念做好多方面的课程教学引导,采用多元协同教育思想构建育人培养工作体系。例如,在思政理论课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程思政教育平台从增强爱国意识、学习爱国精神及积极参与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教育设计。基础学科的课程教学也作为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的重要教育载体,通过理论的课程教学内容输出,帮助大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思想。应用学科的课程教学实践,则应通过课程实训深化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让大学生从实践中理解爱国精神的内在含义。思政理论课教学则可围绕基础学科的爱国意识培养及应用学科的爱国精神教育,积极开展线上的爱国主义宣讲活动,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协同教学机制,深化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多学科教育融合,完善针对思政理论课的协同育人培养,弥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内容缺失,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高质量开展,为高校更好以课程思政教育为核心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撑。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的推进改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形式。新时期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应以课程思政教育为主体目标,持续做好对多个方面课程教学资源的教育整合,并进一步深化各个阶段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对接,拓展课程思政教育视角下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让高校能基于多管齐下的教育思维,完善各个阶段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体系,并发挥思政理论课的课程思政教育引导作用,满足高校在课程思政目标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多元化的育人需求。

猜你喜欢
基础学科理论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战略远见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临床医院培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探索与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属性的认识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