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创新

2024-01-02 09:29赵利利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大学生

王 莹,赵利利

(1.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2.淮南市教师进修学校 干训科,安徽 淮南 232001)

劳动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劳动教育既具有实践性、生活性,又具有育人性。我国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从政策设计层面做了系统部署。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并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案进行了详细部署与规划[2]。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已上升到国家教育层面的战略性高度,表明劳动教育发展新契机的到来。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中的一环,为引导大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彰显教育的生活力,培养新时代符合社会需求的全方位人才提供了可能。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回归生活的必要性

生活为劳动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劳动教育是为了生活的更美好。大学生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情怀和劳动精神,让大学生系统掌握适应社会生存的劳动能力和方法,为其走向社会夯实理论和实践基石。引导大学生劳动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使当前的劳动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育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和生活情怀的高质量人才,回应时代关切。

(一)回归生活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期盼和要求,更加注重劳动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紧密结合,强调将生活力渗透到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既能够游刃符号世界,又能够改造现实世界的时代新人[3]。一方面,新时代劳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倡导劳动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承袭以往劳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机制的同时,注重教育和生产生活相结合,紧扣社会发展实况和学生生活实际,既传授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又将劳动教育置身真实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悟劳动教育的理论魅力和实践风采。另一方面,注重对时代变迁的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理论家,也需要埋头苦干的实干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良好,需要大量技能技术型实干人才。倡导大学生劳动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发挥主体性,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劳动知识和培养劳动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实干型人才。因此,倡导大学生劳动教育回归生活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回应时代关切的生动体现。

(二)回归生活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的客观需要

观念引领行动,有什么样的劳动观,就会呈现什么样的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行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对于其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倡导劳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与大学生劳动观的树立在学理上具有一致性,因而提倡劳动教育回归生活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4](P710)。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凸显了劳动的生活力,而大学生劳动教育回归生活强调劳动教育要亲近生活,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情怀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情感,体现劳动的生活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耦合性,回归生活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另一方面,生活是劳动的动力,也是劳动教育的最好教材,从生活中的需要和困惑出发,打通生活世界和劳动世界的壁垒,切实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受到熏陶[5],自觉形成昂扬向上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另外,在生活中学习,了解劳动的形式和过程,并将教材上的劳动知识学以致用,感受劳动的乐趣,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正确劳动观。因此,回归生活世界的劳动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的客观需要。

(三)回归生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思想[6],是后来德智体美劳思想的起源,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德智体美劳是教育的5个方面,“五育”相互融合贯通能够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落脚点是劳育,最终都是要回归到社会实践中,而倡导劳动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德智体美“四育”立足生活实践,彼此融汇,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回归生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旨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7],也是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内容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形式上要求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双管齐下。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实践育人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要让劳动教育能在生活场域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方位人才。另一方面,回归生活是贯通五育、整合教育力量的重要抓手。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维度,德智体美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至关重要,因而要整合“五育”,筑牢教育合力。生活是连接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纽带,能让“五育”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去生活化”的缺场表征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量化的考核指标不一定能全面反映出劳动教育的成效。因此,推动劳动教育融入生活世界,在生活场域里发挥育人的实效性也十分关键。然而,当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下,存在“去生活化”的倾向,游离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其缺场表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教育缺位,劳育的协同价值弱化

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当前重智轻劳倾向明显。一方面,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很多高校将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放在第一位,主要精力都用来培养学生的智能等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难觅劳动课程的身影,没有详实的课程计划和专业的师资队伍,经费和场地等资源有限,劳动教育难以发挥“以劳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8]。在一些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部分家长扮演了“保姆式”角色,不愿让孩子接触劳动、参与劳动;有的家长过度看重学习,忽略了对子女的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

(二)劳动教育错位,劳育的理性价值淡化

理性价值强调人性关怀,认为世界是充满人文意义的[9],人是这个世界的终极目的,一切努力都应当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服务。劳动教育中所蕴含的人文色彩和生活温情正是体现了这种理性价值。当前,高校实施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现的更多是劳动教育的工具价值,过于重视劳动技术,忽视了劳动教育本身的育人性。带有工具化倾向的劳动教育,使得劳动教育与其原有意涵背道而驰。一方面,曲解了劳动教育。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时,对劳动教育的本义和价值理解不到位,将劳动教育视为一种学校教育任务乃至教育手段,加剧了劳动教育的被动化程度,甚至让学生产生一种谈劳色变的心态,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也会滋生狭隘、功利化的劳动思想。由于对劳动教育的曲解,导致劳动教育脱离现实生活,学生和生活实践相互割裂,很难实现劳动教育在生活场域中理性价值。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目标的错置。劳动教育应取材于生活,造福生活,这也是劳动教育的目标所在。当前一些高校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够深化,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程序化流程多、理论高深空洞的倾向,未能从现实需求出发,将劳动教育和学生的生活情境、实际需求联系起来,忽略了劳动教育的生活化目标。因此,劳动教育课程和教育目标不同步,弱化了劳动教育的育人性,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退位,劳育的教化价值窄化

高校对劳动教育的投入相对有限,影响劳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注重劳动教育的形式,相对忽略内容。劳动教育形式固然重要,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是较为强调形式,相对忽略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势必会影响劳动教育的成效。一些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劳动教育看似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缺乏可持续性的规划,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学校在劳动周没有配置专门的劳动课程和专业的劳动教师,只是让学生象征性地打扫卫生、捡垃圾、整理内务等。缺乏老师的精心教育和正确引导,学生大都应付了之,并没有认真体验劳动,也没有用心感悟劳动的美好及劳动所蕴含的生活价值,而学校对外展示的确是精心打造的劳动教育材料。因而,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窄化了,不利于实现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等同于劳动教育。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缺乏行动力,未精心设计、组织和开展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常将劳动教育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划等号,其成效不尽如人意。此外,在劳动技能教育中,重技能轻思想,缺乏行为引导,使得劳动教育陷入“有劳无育”的困境[10],无法挖掘劳动中蕴含的育人资源。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回归生活的实施路径

劳动教育回归生活就要还原教育的本质,让教育返朴归真,更好地和其他教育方式相互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劳动教育回归生活也是符合时代的需求,应不断更新,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正视劳育价值,构建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由之路。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重要的是正确对待劳动教育的教育意蕴,将劳动教育体系厚植于生活之上,构建彰显生活力和教育力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首先,转变思想认识。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1](P530)劳动和教育的结合是历史的逻辑,其赋予了劳动育人的价值意涵。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和增加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历史必然。高校应当提高思想站位,立足生活场域,创新开展劳动教育,优化配置现有劳动资源,着力实现以劳育人、以劳化人的教育目标。其次,加强顶层设计。从政策层面提供制度支撑,将大学生劳动教育纳入高校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12]。结合高校现有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和学生发展特点,持续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方面改革,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合理的课程实施和考评方案,构建含专业实习、社会活动和项目实践等综合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并确保师资、经费和设备等资源的供给,从而形成一套契合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再次,拓展劳动教育载体。载体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其对劳动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上专业理论学习只是劳动教育的一方面,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也不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大学生劳动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实现劳动教育的空间转移,走出教室,融入生活世界,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教育载体,例如学校附近的工厂、农场、社区等,以及诸如劳动素质拓展基地等专业的劳动教育场所,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和实践能力。最后,健全劳动素养评价机制[2]。劳动素养评价机制是衡量劳动教育成效的关键,也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将劳动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制定体现生活化的评价标准,定期对大学生劳动理论学习和实践情况开展定量和定性双重考核评定,提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劳动的情感和价值认同。

(二)强化劳动实践,培育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将劳动教育置于劳动实践中,才能创造美好生活,激发大学生对劳动的热忱。引导大学生劳动教育回归生活,必须加强劳动实践,培植劳动教育的生活力。首先,加强专业化劳动实践。高校可集中利用劳动周或劳动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常规的劳动教育实践,如组织学生打扫校园卫生,通过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此外,可以结合学生的学科和专业特点,将和专业相关的实验、实训以及社会实践等内容融入劳动实践,实现劳动教育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劳动素养。其次,加强社会化劳动实践。随着教育资源的拓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不单局限于校内,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特点,其中社会化的劳动实践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例如,高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社会化的劳动实践,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引导其在体验劳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其在劳动情境中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情感。再次,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性地位,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展开的。开展劳动实践,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13],紧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环境,选择其能接受的方式开展劳动实践,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体验,激发学生的劳动内驱力。最后,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开展劳动实践需要依托各类平台,并且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内容对劳动教育平台进行迭代更新。当前高校劳动实践平台还比较分散,专业化程度较低。因此,可以对校内劳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专业化的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劳动育人文化产品,建立服务型的劳动实践基地[10],如大学生创客空间、就业孵化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充分利用这些服务型场所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此外,还可以开拓校外劳动实践平台,建设产学研基地,实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加强学生劳动实践锻炼,提升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劳动能力。

(三)营造良好氛围,彰显劳动魅力

营造有利于劳动教育顺利开展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劳动的美丽和伟大。首先,建设以劳育人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内蕴育人功能,弘扬以劳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高校应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将劳动思想贯穿校园文化建设[14]。着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校园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文化氛围。张贴宣传标语,宣传劳模事迹,定期邀请当地的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开展主题讲座,组织和劳动教育有关的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懂得幸福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此外,可以利用学校的官网、公众号和班级群等网络平台,广泛宣传新时代劳动观,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形成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联动机制。家庭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起点,在劳动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家长对子女劳动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即使子女逐渐长大开始远离家庭,但原生家庭的教育仍然发挥效力。因此,家长要提高对劳动教育意义的认识,积极配合高校的劳动教育,在家庭生活中注意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子女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适时适度地让他们参与到劳动生活中,体悟劳动的魅力。高校是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带头重视劳动教育,设置科学规范的劳动课程,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注重劳动育人和学生生活的联结,充分利用劳动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劳动意识。社会在劳动教育中发挥支持作用。学校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配合,社会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沃土,也是衡量学校劳动教育效果的标尺。学校应当统合社会各方面资源,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生活力,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氛围。因此,学校不是劳动教育的唯一场所,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该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割裂,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互动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共同体。最后,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注重制度的作用,用制度引导、规范、约束劳动教育,实现对劳动教育全过程全环节的有力、有序、有效覆盖。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关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生活是劳动教育的鲜活教材,赋予了劳动教育生命力。在生活场域下开展劳动教育彰显了劳动价值的理性回归,体现了劳动教育的人文关怀,契合了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人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