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晓,夏 雨,陈晓娟
(1.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警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关键字:元宇宙;高校教育;红色文化育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要不断提高创新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拥抱新技术,坚持技术驱动,将人文与技术相结合,让技术有温度,才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2021 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的兴起将开启下一个互联网大时代,为信息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赛道和契机,给各行各业带来发展和变革机遇,成为新产业经济、新生活方式、新文明形态的孕育地。扎尔伯格认为:“元宇宙是移动互联网的后继,是‘具身互联网’,在其中,用户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字、图片、视频,而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1]元宇宙是多项数字技术的结合,是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对于元宇宙的概念,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总的来说,它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交互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AR 增强现实技术、MR 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随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游戏技术(游戏引擎、3D 建模、实时渲染)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用户在其中可实现具身式沉浸体验、超强社交和自由创造。元宇宙的出现将会对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元宇宙也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探究元宇宙在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中的应用,增强红色文化育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提高育人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所具有的场景性和叙事性、时代性和传承性等特点与元宇宙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作为Z 世代学生群体的教育对象与元宇宙具有较强的适配性,这两个方面成为元宇宙与高校红色文化相结合的前提,使得元宇宙应用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要。
红色文化资源既包括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遗迹、爱国人士故居、烈士纪念馆等红色物质文化,也包括各类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传统等红色精神文化,还包括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大政方针、制度法规等红色制度文化。[2]红色文化资源所具有的场景性和叙事性、时代性和传承性等特点使元宇宙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相结合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具备了可行性。
1.场景性和叙事性
红色文化本身蕴含着人、物、事、魂,只有将人、物、事展现好,才能更好地用红色文化之魂滋养教育对象,以达到红色文化育人的目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既是场景,也承载着丰富、感人的革命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需要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用红色故事、红色历史、红色人物教育引导教育对象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3]技术为本,场景为王,元宇宙通过扩展现实(XR)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可以将这些场景、人物、事件平行投射或还原,高度真实的场景和三维立体的叙事方式为展现好内蕴于红色文化中的人、物、事提供了新的契机。元宇宙这种全景化叙事布局,立体式呈现海量信息,讲活了党史、国史故事,有助于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最大程度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增强育人实效。
2.时代性和传承性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厚重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4]红色文化资源是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历程的重要见证,凝结着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时期的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和红色制度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传承性。这些形成于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反映着或救亡、或解放、或建设、或改革、或发展的时代主题,紧扣着各个历史阶段人民的呼声”[2],是党和人民宝贵的文化瑰宝,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世代传承,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可视化、互动化、智能化是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大趋势,元宇宙能够最大程度整合和保存红色文化资源,记录和传承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真实还原每一个历史场景,教育对象在其中通过沉浸式体验能够了解革命文化、认同革命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增强学习红色文化的时代感和历史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将元宇宙应用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中能够充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对象层面来讲,这是一群Z 世代大学生群体,他们出生和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显著特点是高度依赖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来改变命运,创造自己的想象,构筑自己的生活圈。他们是受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可以说是真正的数字时代原住民。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对象信息技术水平较高,对于新的高科技产物接受度良好,这为高校教师利用元宇宙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Z 世代大学生群体主体性意识增强,他们更关心的是“体验”,需要更多自主选择、主动探索和自由创造的机会,灌输式、单一化、平面化的育人方式难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育者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将虚拟的教育环境与真实的教育资源相结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活动。元宇宙打造的全景式交互空间能够为教育对象带来具身式沉浸体验,开放式场景生成能够给教育对象提供超越现实的想象力空间,在场式数字交往能够使教育对象获得第一人称视角的在场感,教育对象在元宇宙中不再是被动的内容接收者,更是主动的场景探索者,这种个性化学习具有传统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所没有的优点,也更符合Z 世代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因此,处于Z世代的教育对象不仅为元宇宙赋能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得教育者利用元宇宙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活动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元宇宙的兴起是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机遇,带来了教育资源呈现方式、教育场域、教育关系、教育载体、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将元宇宙应用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元宇宙的应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活动,教育对象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受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和革命精神的洗礼;有助于缩小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地区差异性,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了红色文化育人不同载体的综合运用,发挥了多个载体的协同作用;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有效手段,使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成为学生的自觉。
承载着红色文化遗址、红色文物、革命圣地、纪念地等的红色教育基地是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中的重要一环,是受教育者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知识、感悟革命精神、学习革命榜样的重要途径,已成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第二课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现实中,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分布在全国各地,要带领教育对象全员身临其境地参观所有红色教育基地,往往受到地域、资金、时间、安全等各方面的限制,而图片、视频等平面化的呈现方式临场感和沉浸感不佳,互动性和感染力不强,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元宇宙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作为信息技术和虚拟技术的最新统摄性成果,元宇宙可以将现实世界平行投射到虚拟世界,利用扩展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全息镜像技术等模拟并整合现实中的红色教育基地,教育对象只需要借助智能终端设备即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入任意基地参观学习,这种三维立体的虚拟世界使教育对象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参观历史遗迹,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同时,通过跨时空的虚拟创造还原出红色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教育对象还可以跨时空与革命先辈“对话”,拉近革命英雄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距离,切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血色年华。元宇宙的应用转换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活动场域,教育对象接受红色文化精神的洗礼不再局限于课堂、书籍、红色教育基地等,从而转向全新的智能教育场域,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互动性、体验感和感染力,使教育对象沉浸式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当下的场景中形成当下的情感与认知,潜移默化将红色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
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因采用不同的载体而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有集文本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的课堂教育模式;集基地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主题参观教育等的实践教育模式;集校园社团活动、主题班会活动、交流座谈活动等的活动教育模式;集智慧课堂线上教育、即时通讯交流教育、“三微一端”宣传教育的媒介教育模式;集数据库及数字博物馆共享教育、VR 虚拟体验教育、3D 可视化教育等数字化教育模式。这些不同载体在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时往往相互独立,不能将多种载体相结合,难以形成合力,发挥协同作用。元宇宙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扩展现实(XR)、区块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6G、物联网等于一体,是多项前沿数字科技的集成体,丰富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载体和手段,为综合运用多种载体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元宇宙中能够将各种载体统摄于一体,实现课堂、实践、活动、传媒等多种载体的融合创新,充分发挥各种载体在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中的协同作用,具有单一载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迈向新的台阶,增强红色文化育人效果。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形式不一、各具特色,大多数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活动时都是立足于当地的地方性红色文化资源,这种方式有独特的优势,方便高校教师就近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活动,但也有其局限性,受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发布状况和开发力度等因素的制约。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各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量、种类、开发程度等各不相同,一些地区的高校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便于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活动;而另一些地区的高校只有较少的甚至没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活动较为困难,效果也不明显;还有一些高校所在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备开发优势,但没有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整理和挖掘,导致资源浪费;同时,仅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活动,往往形式单一,育人效果差强人意。这些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高校与高校之间红色文化传播不均衡。元宇宙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元宇宙是一个开放、包容、复杂、巨量的系统,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提供了一个高效运转、协同联动的体系化平台和载体,一方面,它能够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汇集全国现存的所有红色文化资料,打造全国高校互联共享的红色文化资源库,营造资源富集的红色文化育人空间,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依托跨时空的场景互联,“能够打破学校、家庭、企业等全社会要素间的时空壁垒,实现全员在线、全域互通、全时响应的跨时空协同育人”[5],各高校可以相互探讨典型的、富有成效的红色文化育人经典案例,加强交流,借鉴有益经验,破解“孤岛化”困境,实现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的不断创新。因此,通过元宇宙能够缩小因红色文化资源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不同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地区差异性,实现不同种类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把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为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力量,实现红色文化创新发展。
近年来,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有时披着学术的外衣,有时打着娱乐的幌子,以“还原历史”“反思历史”“回归历史”“发掘真相”等名义解构历史、歪曲历史,曲解历史真相,消解神圣,解构崇高,讥讽民族英雄,嘲笑革命先烈,试图混淆视听、迷惑大众。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编造虚假细节、预设献身目的、杜撰个人感情生活诋毁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其目的无外乎败坏英雄的光辉形象,减少人民群众对党的情感归依。”[6]由于其传播具有隐蔽性及娱乐化倾向,加之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辨别这些信息的真假,致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些错误思潮的影响,给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带来了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7]对于这种错误思潮,不仅需要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也需要通过真实、正确的历史予以精准反击。通过元宇宙还原红色历史场景、重现历史事件,教育对象在元宇宙所构建的平行世界中体验原真场景,获取场景信息,得到真实的代入感,以“旁观者”或“剧中人”的身份“亲历”真实的历史轨迹,深入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切身感受革命战争的残酷,感悟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对革命先辈的情感认同,引导教育对象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使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不可否认,元宇宙的兴起带来了数字时代的新机遇,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解决当前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所面临的难题。但人类对元宇宙发展的不可控因素也要保持警惕,在展望元宇宙应用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可能性的同时,还要能够预见其中隐藏的风险和面临的现实挑战。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信息技术领域,对其了解还不够深入,底层技术还不完备,相关措施也还不完善,将其应用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增加了技术隐患和科技伦理等风险,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对元宇宙产生依赖性,分不清虚拟和现实等问题。同时,元宇宙赋能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还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等现实困境。
元宇宙应用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具有无限的潜能,但其中也蕴藏着诸多技术隐患和科技伦理问题。盲目追求新的技术手段而忽略教育的本质,往往会造成技术进步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失衡,出现技术异化的可能。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技术的进步只是创新了红色文化的育人形式和手段,并没有改变教育的本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育人上来。元宇宙不是万能的,更不能独立完成红色文化育人的任务,过于重视技术或形式会导致技术主义、形式主义蔓延,一味追求趣味性而忽视育人性,使元宇宙成为华而不实或取悦学生、哗众取宠的工具。同时,元宇宙“以区块链为支撑的去中心化结构,实质上形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数字运营平台难以对用户进行中心性控制,虚拟空间的无序性增添了人们思想行为的随意度”[8],这其中隐藏着诸多伦理问题,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对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带来了挑战。
红色文化是一种融具体与抽象于一体的教育载体,具有厚重的情感内涵,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要深度挖掘具体的红色文化背后所承载的抽象的情感意蕴和精神价值,更加重视情感的认同和精神的传承。元宇宙应用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中时具有高沉浸、低延迟、强感染、全息式等特点,放大了红色文化中具体的一面,而忽略了抽象的一面,不利于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教育对象沉浸于元宇宙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时感受到的往往都是高度直观、具象化的东西,一方面,这对学生发展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形成了阻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过度依赖元宇宙带来的感性直观内容,渐渐丧失了阅读经典红色文本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元宇宙是与现实世界相关并且与现实世界交互的,它的本质特征是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所以不管元宇宙怎么发展,都离不开现实世界的支撑。元宇宙中的红色文化场景再真,但永远不如亲身走进红色文化遗址、亲手触摸红色文物所带来的感官体验强烈,课堂、红色文化遗址、纪念馆、书籍等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在元宇宙中不是简单地去浏览内容,而是身处内容之中,人就是内容,元宇宙可以实现眼、耳、鼻、舌、身体、大脑六类需求,即用户具身元宇宙中,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虚拟形象,而是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意识的“虚拟人”。元宇宙“将世界虚幻的一面直接表达出来,又与物理世界交织在一起,于是世界的虚实难辨得以完美呈现”[9],这导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模糊,用户置身于元宇宙中容易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混淆,造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错位失衡。同时,由于在进入元宇宙时往往采用“分身”“化身”,多重身份容易使教育对象发生身份认知偏差,产生身份错位,分不清虚拟与现实。除此之外,在元宇宙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中,往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世界的不足,形成了“补偿效应”,教育对象面对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容易沉溺于精神的享受而无法自拔。
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毕竟还只是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元宇宙宏大场景的实现,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将元宇宙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相结合还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考验。首先,在资金方面,进入元宇宙的入口,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人”的路径,即脑机接口,但这种方式用于增强和控制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和伦理难题;另一种是“物”的路径,即可穿戴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眼镜等,这种方式简单、便捷,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极其昂贵,难以普及。其次,在技术方面,元宇宙的构建需要多项底层技术为支撑,硬件体系是元宇宙构建的基石,不能脱离基础技术而单纯炒作概念,扩展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web3.0 等技术都具有专业性,普通高校根本不具备这些技术条件,无法独立完成元宇宙的构建。最后,在人才方面,元宇宙在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中的应用对教育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数据信息素养、情景创设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数据挖掘能力和共情回应能力。”[10]由此可见,无论是元宇宙的构建还是具体应用都面临着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困境。
在寻求元宇宙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有机结合时,对于可预见的潜在风险挑战,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防范,最大程度实现治理和发展并举,打破困局,使元宇宙成为变革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的重要驱动力量,让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享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福利。要加强顶层设计和伦理建设,明确技术应用的范围和界限,确立元宇宙时代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前瞻性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政策,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妥善处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过渡和衔接,突破资金、技术和人才藩篱,构建一个安全、可信且高效的虚拟实境,使元宇宙真正“为我所用”,真正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服务。
将元宇宙应用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中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有效的伦理建设。在将元宇宙嵌入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时,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技术应用的范围和界限,防止技术的滥用,加强价值引领,理性对待和合理使用元宇宙,找到元宇宙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契合点、着力点和结合点,防止技术异化使元宇宙僭越了教育的本质,实现数字求真、科技向善、人文求美,让新技术真正为育人服务、为教育者服务、为教育对象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元宇宙也不是可以肆意妄为的空间,用户在元宇宙中的一言一行也要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要加强伦理建设,确立元宇宙时代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约束和规范用户的行为,以前瞻性的思维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政策的研究,加强对元宇宙主体的监管,约束和制裁虚拟世界中的违法行为,防范和化解风险。
教育者在将元宇宙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相结合时,不是要放弃主导地位,更不是要以元宇宙来代替课堂、代替现实。相反,更需要坚持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果没有教育者的有效引导,教育对象面对海量的红色文化信息时难以解码红色文化中内含的情感意蕴,所获得的也是一些碎片化、浅显化的知识。因此,教育者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认知发展规律,根据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元宇宙,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虚拟现实,将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引导教育对象规范使用元宇宙,将元宇宙作为辅助学习工具,在元宇宙中沉浸式学习和创造的同时,在课堂上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在课外广泛地阅读红色经典文本和亲身参与实践,防止教育对象过度依赖元宇宙,使元宇宙更好服务于现实世界中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寻求元宇宙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相结合的最优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情感认同,真正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
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技术的元宇宙离不开现实世界的支撑,元宇宙虚实相融、虚实共生的特点决定了元宇宙如果离开现实世界,终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虚拟世界不能代替现实世界,教育对象进入元宇宙是以知觉的形式通过特定的装置进入到特定的虚拟世界之中,感知将意识和身体感受一并带入,身体做出特定的类似现实世界中所做的动作,但身体本体仍处于虚拟世界之外,现实世界之中。因此,要明确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妥善处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过渡和衔接,解决好元宇宙的入口和出口问题,“数字运行平台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在元宇宙中明确身份标识和时空提醒,使用户清楚应予公开的场景和人物基本信息,避免身份混淆。”[9]教育者也要强化对学生的责任关怀,更加关注现实世界中的教育对象,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教育对象在享受元宇宙带来的高度沉浸感的同时分清虚实,抵御元宇宙带来的虚假精神满足,防止学生沉溺其中。
人类距离真正的元宇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有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要突破,要寻求更经济、更简单、更有效、更便捷的方式将元宇宙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相结合,突破资金、技术、人才藩篱,让元宇宙赋能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首先,探索更经济的元宇宙进入方式,研发不用依赖特定、专门的设备,万物皆可做入口的方式,实现人人皆可进入元宇宙,让元宇宙“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次,加强高校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强化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建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通时空壁垒,打造高效运转、协同联动的体系化平台,营造关系汇集、资源富集的协同育人空间;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邀请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教学,弥补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不足,为元宇宙赋能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