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音乐剧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

2024-01-01 00:00:00荀木然
剧作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舞台效果艺术特点钢琴伴奏

摘 要:当代音乐剧作为集舞剧和歌剧多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舞台表演载体,以舞蹈、戏剧和音乐为内容构成主题,侧重在表演的过程中展现带有个性的歌舞和歌唱技巧,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强调作品剧情的呈现与故事矛盾的设定。在当代音乐剧中,钢琴伴奏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元素,对舞台效果的呈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究当代音乐剧与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对二者结合的意义与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当代音乐剧;钢琴伴奏;艺术特点;舞台效果

音乐剧作为一种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能够将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地展现出来。而钢琴伴奏在音乐剧舞台呈现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撼动的作用,无论是音乐剧中的歌曲演唱者还是钢琴伴奏者,都致力于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二度创作给予作品新的内涵与生命。钢琴伴奏的融入能够让音乐剧的整体效果更完整,在音乐剧表演中角色的人物塑造和作品剧情的推动方面都离不开钢琴伴奏的助力[1]p46。因此,在音乐剧舞台表演呈现上虽然钢琴伴奏与演唱有所不同,但二者都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推动着音乐剧舞台表演的完美呈现。

一、音乐剧与钢琴伴奏的“融合”艺术性

音乐剧作品内容的呈现多是通过演唱来表达,并将人物的角色性格完美演绎,在演绎的过程中少不了钢琴伴奏的艺术融合。在音乐剧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恰如其分的钢琴伴奏有着独特的舞台魅力,同时对于推动音乐剧的演唱和剧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舞台情感氛围的渲染

在音乐剧的舞台表演中,舞台环境的氛围营造能够加深受众的感官体验,让受众快速融入到剧情中。在舞台情感氛围的营造中,钢琴伴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钢琴伴奏的氛围营造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让剧情内容更加深入人心。音乐剧的演唱者通过情感的舞台表现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受众理解剧情,而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更深程度上的精神归属引导和情感体验则是音乐剧舞台表演的核心所在[2]p86。钢琴伴奏的艺术价值就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凸显。除了帮助演唱者完成舞台演唱,钢琴伴奏还能够帮助演唱者和观众进入到剧情境界中,通过多元素的渲染营造出推动剧情情节发展的舞台情感氛围,让整部舞台剧获得较好的舞台演绎效果。有经验的钢琴伴奏家在舞台表演中能够灵活地运用演奏技巧,巧妙地将歌曲中的情感内容呈现出来,让观众产生内心情感共鸣。如世界著名音乐剧《歌剧魅影》在舞台表演的钢琴伴奏中较多地融入了惊恐音符来烘托现场的气氛,反映了魅影中的悬疑紧张,最大限度地营造了整体氛围。

(二)人物形象塑造刻画

音乐剧是一种戏剧与音乐的合并艺术表达,是集舞蹈、表演、对白等表演为一体的艺术呈现过程[3]p10,歌曲演唱作为音乐剧舞台表演的艺术构成部分,对音乐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在歌曲演唱部分少不了钢琴伴奏的融入,通过钢琴演奏的融合能够让人物形象的鲜明特征得以呈现,让剧中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如世界知名音乐剧《艾薇塔》 中的艾娃·佩隆、《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与警探沙威等人物的形象塑造都能够在钢琴伴奏的节奏助推下实现性格的凸显。可以说,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塑造是音乐剧创作的重点,钢琴伴奏的配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钢琴伴奏的演绎和表达让舞台上的人物能够具有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情感呈现,与台下观众产生良好的舞台互动,引发高质量的表演共鸣[4]p143。

(三)故事情节的推进

作为音乐剧的舞台演员和演唱者,除了要有扎实的演唱功底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舞台对白、舞蹈、动作等相关要素来全方位地塑造剧中人物的情感,音乐剧演唱者之间要相互配合、互动完成剧情的呈现。音乐剧的故事表达与其他戏剧形式有所不同。首先音乐剧的舞台演绎有其独特的速度和节奏感。其次,音乐剧中的钢琴伴奏一般都有固定的环节,会通过钢琴伴奏的快慢和节奏的不同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程度。如果在音乐剧中没有钢琴伴奏中的音律转换,音乐剧就失去了感情色彩。与此同时,演唱者在进行舞台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对作品故事情节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钢琴伴奏体现舞台效果[5]p103。如通过快速的指尖弹奏表达人物情绪的高涨,通过悠然低沉的节奏表示人物情绪的低落和宁静,演唱者通过钢琴伴奏中速度与节奏的变化来把握整体演出的节奏和剧情的推进。可以说钢琴伴奏的速度与节奏也是推进故事情节与掌控演奏进程的重要标志,通过这一方式来引导故事情节的推进和观众的感官体验,尤其是钢琴伴奏的高潮和尾奏部分更能让故事的情节得以展现。可以说音乐剧是以戏剧表演为中心、以钢琴伴奏为助力贯穿整部剧情的演绎。

二、音乐剧与钢琴伴奏的“感知”艺术性

(一)基于审美层面的感知

所谓审美层面的感知主要是指从音乐美感的角度出发来解读音乐剧的内容,其感知内容涵盖了音乐剧的艺术手法、音色特征和表现元素等方面,通过审美感知鉴赏作为欣赏音乐剧的核心路径[6]p134,实现音乐剧舞台艺术的多元化呈现。在音乐剧的舞台表演中,钢琴伴奏通常分为三个类别:即舞蹈钢琴伴奏、声乐演唱伴奏和背景音乐伴奏。每一类伴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韵味。这就要求钢琴伴奏者要全面细致地熟知音乐剧表演的每一个部分,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延伸,实现音乐剧内容与钢琴伴奏的“感知”性体验。此外,音乐剧的演员和钢琴伴奏者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感知力,通过不断的欣赏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主观体验,让作品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二)注重剧本熟悉的感知

音乐剧的舞台内容呈现主要以音乐作为内驱动力,舞台表演均基于演员对剧本内容的深度理解,通过演员反复地分析剧本,完成自身对音乐剧内容的感知。这种感知主要体现在二个层面。第一种感知则是需要表演者和钢琴演奏者要深入把握整部音乐剧的内容。在音乐剧的舞台实践表演中一些演员只注重熟悉自己饰演的角色,对于整部音乐剧的内容有所忽视,这会直接导致在表演的过程中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角色,表演者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研读作品内容。钢琴演奏者的伴奏关系到音乐剧内容的衔接,因此演奏者应当深入地熟悉剧本,尤其是对于每个角色之间的关系要深入了解,这可以保证钢琴伴奏的精准衔接。第二种感知则是需要表演者和钢琴演奏者注重剧本核心思想的领悟性感知,这里的核心思想主要是指音乐剧内容的主题。无论是演员还是钢琴演奏者都需要通过自己的演绎来表达主题思想,让受众产生共鸣,并能领会其深层次的内涵。如世界著名音乐剧《猫》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但主题却渗透了人世间的包容与爱,这就需要演员在演绎的过程中与钢琴演奏默契配合,通过情感的渲染和音乐的起承转合来表达出人世间的大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感知融合。

(三)追求技巧训练的感知

无论何种舞台艺术的呈现,都需要表演者以表演技巧为支撑,钢琴演奏者以钢琴技艺为依托完成艺术的呈现。在音乐剧舞台艺术呈现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钢琴伴奏者不仅需要熟知音乐剧剧本的各个内容环节,更需要提升自身的钢琴演奏技巧,因为钢琴演奏作为一种集实践和艺术思维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是综合了体力、脑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在音乐剧舞台表演的过程中,钢琴伴奏者要熟练地掌握演奏技巧应对剧中角色的转变,这就需要钢琴伴奏者在平常练习时多采用主导式的学习法,根据不同的音乐剧目设定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练习任务,来提升钢琴伴奏技巧训练的感知度,同时注重手指灵活程度的训练。钢琴伴奏对于音乐剧的表演而言融合了剧情呈现与角色性格演绎等,唯有通过钢琴伴奏与音乐表演的感知才能达到音乐剧作品的最佳呈现效果。

三、音乐剧演唱与钢琴伴奏的互动策略

(一)钢琴伴奏角色属性的树立

在音乐剧的舞台表演中,钢琴伴奏的作用不容小觑,除了与舞台表演者之间的互动配合外,还需要有钢琴伴奏者对自身角色的认知,熟练地运用伴奏技能提升自身的钢琴伴奏水平,以此为基础来完美地诠释音乐剧中的内容。与普通的钢琴演奏相比,音乐剧中的钢琴伴奏需要演奏者对整个音乐剧的内容有整体控制力和感受力的把握,因为伴奏是配合的艺术,需要演奏者准确地掌握音乐的节奏、钢琴的触键来推进故事的演绎,既不能毫无特色也不能喧宾夺主。总的来说,钢琴伴奏角色属性的树立要求演奏者要对自己的伴奏角色有清醒的认知,这种认知涵盖了作品艺术形象的树立、角色情感的宣泄、观众的艺术体验等。

(二)伴奏角色的互动模式应用

钢琴作为音乐剧舞台艺术中助推舞台表演的伴奏乐器,需要呈现出音乐剧剧情的时代风格,通过钢琴伴奏者对钢琴音色的把握,展现出音乐剧中表演者的动作内涵、演唱者的歌词深意等,这也是钢琴伴奏者与舞台演员角色互动后能够给予受众的直接感官体验。正是这样的互动,才更应强调钢琴伴奏者与舞台表演者相互成就、相互烘托的主观意识,完成进一步的加强配合。这种互动模式的应用也表现在钢琴伴奏者与舞台表演者行动上的呼应和眼神上的互动上,这是一种思维层面的交流,在节奏和音韵的配合中产生对音乐剧作品的融通创作思路。这也是一部经典的音乐剧作品完美呈现的必由路径。

音乐剧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已经融入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并受到广泛推崇。钢琴伴奏作为音乐剧中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其艺术作用不言而喻——音乐剧中的所有唱段都需要在钢琴伴奏的烘托下完成内涵的呈现,同时通过钢琴伴奏的氛围渲染也能够让作品的主题内涵得以升华。可以说钢琴伴奏在音乐剧中有着自身的艺术魅力,同时能够起到演唱提示、剧情推进等作用,在演奏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需要伴奏者从各方面去提升,包括深入解读音乐剧内容、创作意图,提升舞台角色把控力,充分深入地与音乐剧演唱者完成互动演绎。

参考文献:

[1]张博:《音乐剧现场乐队中钢琴(电钢琴)演奏的“风格化”处理》,《乐器》,2017年第11期

[2]张蕾:《音乐剧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及专业要求》,《北方音乐》,2016年第24期

[3]杨拯:《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表达的运用与实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大连理工大学,2018

[4]曲纪红.:《音乐剧中钢琴演奏的应用》,《剧作家》,2022年第4期

[5]于宁:《钢琴伴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探究》,《音乐时空》,2015年第24期

[6]赵磊:《音乐剧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及专业要求》,《艺术研究》,2019年第5期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王巍

猜你喜欢
舞台效果艺术特点钢琴伴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乐府新声(2021年4期)2022-01-15 05:50:28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40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8
LED大屏在电视文艺晚会中的艺术实践
科技传播(2016年23期)2017-03-01 12:53:45
明清庆寿折子戏的演剧特征与舞台效果
中华戏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38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艺术评鉴(2016年19期)2016-12-24 18:19:30
舞台音响效果的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