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价值·路径: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三维审视

2024-01-01 06:27王祖柳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新时代内涵

摘要: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丰富,价值意义深远。从内涵维度来看,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包括主体的全民性即全民富裕,内容的全面性即全面富裕,过程的渐进性即逐步富裕,程度的差距性即差别富裕,实现的共建性即共建共享,方法的确定性即勤劳创新致富。从价值维度来看,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价值是丰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现实价值是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践价值是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从路径维度来看,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要以“两个确立”为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引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历史主动精神为引领,充分挖掘精神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价值;路径

中图分类号:D60;F12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3)04-0001-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22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人民性等性质的复合型概念。共同富裕既强调“共同”,也强调“富裕”,是方法性与价值性、过程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 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近年来,国内学界主要从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历史源流、科学内涵、现实挑战和实践逻辑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成果具有理论深度、思想厚度与实践广度,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在充分吸收学界关于共同富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何为共同富裕”之内涵维度、“为何推进共同富裕”之价值维度、“如何推进共同富裕”之路径维度三个层面作出阐述。第一,从部分到全域、从过程与结果出发,进一步总结新时代共同富裕六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即主体的全民性、内容的全面性、过程的渐进性、程度的差距性、实现的共建性与方法的确定性,实现共同富裕内涵特征的容量扩充。第二,不仅指出新时代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独特意义,而且指出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实践价值三个层面详细论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第三,新时代如期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系统性思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统筹发展的广度明确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

二、内涵之维:何为新时代共同富裕

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社会实践活动主体和共享利益的行为主体、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主要构成要素、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时空特征等基本规定性的复合性、整体性、动态性概念。”[2]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具体内涵可概括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逐步富裕、差别富裕、共建共享以及勤劳创新致富六个方面。

(一)主体的全民性:全民富裕

“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关系的产物”[3],人的本质是只能被理解为“类”,单个人的贫困不是马克思主义探讨的内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首要特征是实现全民富裕,并不是只以实现一部分人富裕为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4]66“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全体人民不仅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的主力军,是百年大党开辟伟大事业、创造伟大奇迹的实践主体,而且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价值主体。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与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有机融合并不断调整战略部署的过程,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6]。虽然新时代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但是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提出以来,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主体不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全体人民,而是涵盖全世界各民族的人民,全体人民物质上实现丰富,精神上实现自由。

(二)内容的全面性:全面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183基于实现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新时代共同富裕不是只注重实现单一方面的富裕,而是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思想文化、公平正义、社会治理、环境保护”[7]等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全面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协调发展、“基本民生和品质民生相互促进”“普惠服务和个性服务多元发展”[8],要求各领域齐抓共建与协同发展,各领域呈现出欣欣向荣、井然有序的健康发展状态。

全面富裕内含实现社会文明全面进步和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发展两个方面。实现社会文明全面进步包括:一是社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是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人民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三是全体人民普遍实现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彰显,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四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包括,一是人民明大德、守公德,有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二是求真理、悟道理,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三是增体质、健人格,有顽强的意志;四是爱劳动、重创新,注重创新创造。

(三)过程的渐进性:逐步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9]基于我国发展起步时间较晚、人口基数较大等原因,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并且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国基本国情和社情未变,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行业发展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仍然存在。人民群众实现富裕的程度不仅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在短时间内实现共同富裕不符合我国发展实际。实现共同富裕必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十分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变化,新时代共同富裕也不是达到之后就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需要全体人民孜孜不倦地向前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10]这就指出新时代共同富裕只能是逐步实现,只能分阶段、有计划地向前推进,一蹴而就与一劳永逸都是不切实际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道路长、任务重,需要全体人民坚持不懈地稳扎稳打、团结互助。

(四)程度的差距性:差别富裕

新时代共同富裕区别于“均等富裕”“同步富裕”与“同时富裕”。“均等富裕”是指全体人民拥有等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步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同一步调实现富裕,“同时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实现富裕。无论是“均等富裕”“同步富裕”还是“同时富裕”,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新时代共同富裕摒弃平均主义,不是实现同时富裕、同步富裕与同等富裕,而是在全体人民普遍实现富裕的基础上实现有差别的共同富裕。

新时代共同富裕既要求实现普遍富裕又要求承认差别富裕。差别富裕是建立在普遍富裕基础之上的差别富裕,普遍富裕又是承认差别富裕的普遍富裕。差别富裕是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反映,要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不符合新时代共同富裕特征,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人会对其他人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先富起来的人用自己所获得的经验、技术和资金等优势,主动帮助贫困人员尽快赶上来,形成先进帮后进、后进赶先进的和谐局面。

(五)实现的共建性:共建共享

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以全体人民共建为路径方法和以全体人民共享为价值旨归的内在统一,是发展成果共同创造与发展成果共同享有的协调联动。共建指的是人人出力、相互帮助、共同建设,共建既是要求又是路径。工人、农民、个体户、企业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学生等都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帮扶式共建”是对新时代共同富裕共建方式的创新,要坚持“赋能式帮扶”“合作式帮扶”“垂直式帮扶”和“平行式帮扶”,全方位地实行帮扶共建,大力推进共同富裕向前发展。

共享体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共建共享的奋斗目标和内在要求。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内容之一,是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中国化的具体阐释,“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11]215。共享问题关乎社会分配问题和公平正义问题,新时代,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六)方法的确定性:勤劳创新致富

勤劳创新致富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正确途径,要鼓励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与创新创造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11]91“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12]全体人民要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用勤劳的双手播种共同富裕的种子,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共同富裕的幼苗,使其茁壮成长,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13]142新时代共同富裕要求全体人民发扬以辛勤劳动为基础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实干精神和创新创造精神。广大人民群众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发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全体人民只有不畏艰难困苦、砥砺前行,才能凝聚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磅礴伟力,克服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艰难险阻,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价值之维:为何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

新时代共同富裕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对其进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有利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

(一)理论价值: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守正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多部经典著作中批判资本主义及其制度,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哲学的贫困》中批判蒲鲁东唯心主义经济学,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要实现公有制,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进行彻底的批判等。新时代共同富裕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共产党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持之以恒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断缩小人民的收入差距、竭尽全力消除两极分化。站稳人民立场,重视人民群众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实践主体地位与价值主体地位。

新时代共同富裕准确把握贫困治理的科学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时代共同富裕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方法路径。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问题导向,运用整体与局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方法解决中国扶贫与脱贫问题。新时代共同富裕對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进行实践创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大扶贫格局”是继精准扶贫理念之后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大扶贫“旨在突破以地域、部门和行业为界限的碎片化、分散化扶贫格局”[14],兼顾效率与公平,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的有效机制。

(二)现实价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敢于涉深水、闯险滩、啃硬骨头,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敢于改革创新,善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经过几十年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实力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1]8,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助推中华民族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向前迈进一大步,更为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包括实现共同富裕在内的系统化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二者是同向同行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导向,不断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经济建设层面,扎实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竭力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政治建设层面,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建设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社会建设层面,加大实现教育和各方面公平,健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生态建设层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应对污染防治,加快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三)实践价值:为全球贫困治理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7-8。新时代共同富裕给全球贫困治理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华民族是全球贫困治理的倡导者、贡献者与模范践行者。我国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发展缓慢的国家,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与大国担当,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先后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与非洲等贫困地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球贫困治理问题贡献中国力量。

贫困治理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理念、目标、方略上着手,进行全面的战略部署,给世界上其他国家脱贫致富提供具体范例和实践范式。在理念上,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着力解决人民急愁难盼的问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目标上,基于不同时期贫困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系统原则和结构性原则,制定“两步走”战略安排,分阶段实现既定目标,进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方略上,通过不断探索和改革创新,实现从局部到全部、从粗放扶贫到精准扶贫,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等。

四、路径之维:如何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

党的全面领导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政治优势,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指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充分挖掘精神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

(一)政治引导:以“两个确立”为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两个确立”,即“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15]。“两个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经验与实践总结,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方向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为民造福,积极构建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与政策体系,谋“两个全局”、观国内外发展大势,持续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制度集成创新,致力于带领全体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富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扎实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与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十三个方面历史性成就”为实现共同富裕保驾护航,确保共同富裕伟大事业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中国共产党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居于掌舵引领的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怀揣至死不渝的初心与衷心,带着日益增强的信心与恒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又一个成就。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反复又强烈地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唯一领导力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凝聚14亿多人民群众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才能快速实现全体人民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持续时间长、难度指数高、风险挑战大的伟大工程,只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国国情、时代特征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要求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才能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驱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顶梁柱和主心骨。一方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没有任何现成理论和模板可以应用和借鉴,只能依靠党中央带领人民独立自主地发挥创新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领域和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社会体制仍需深化改革,社会分配体系仍需继续完善,这给实现共同富裕带来极大挑战。

(二)物质基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深刻体现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与厚植发展优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解决推进共同富裕進程中的动力问题;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创新、产业创新;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强合作联动,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发展数字经济上下苦功夫,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鼓励绿色生产与消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要下功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质的快速转变。

要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缩小区域和城乡的发展差距。坚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促进东、西、南、北、中部有条不紊地发展,加快推进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断发挥全媒体优势,发展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地区优势产业,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形成健全的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要完善兜底救助体系,加快缩小社会救助的城乡标准差异,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兜住基本生活底线。”[10]

(三)社会保障: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引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立足点,抓住人民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民生问题不放,为人民提供公平效益保障。分配制度是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制度,要发挥基本分配制度优势,坚持按劳分配,鼓励勤劳致富、多劳多得,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统一协调发展,注重公平与效率,不断提高治理效能,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幸福放在首要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

就业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鼓励不同群体创新创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使老、弱、病、残、幼等都能享受惠民政策。全面落实购房优惠政策,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保障好人民住房需求等。民生问题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强化新时代共同富裕人才支撑,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驱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部分,要努力办好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引导民办教育科学规范发展。充分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从政策上保障各个年龄阶段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退学。

(四)精神密码:以历史主动精神为引领,充分挖掘精神力量

精神力量“是实践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历史进程中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积极主动、奋发有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强大精神能量”[16]。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标识,内涵包括“自覺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创新精神”[17]六个方面。中国共产党既遵循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又牢牢把握“精神主动”,不断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中展现出政治主动、战略主动与历史自觉。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持续不断进行各领域的改革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表明党与人民高度的思想自觉与行为主动。

历史主动精神给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掌握历史主动、成熟自信的体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政治自觉、政治品格”[18]。从中国共产党具有的精神特质论述历史主动精神内涵,党崇尚科学,充分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指出现阶段中华民族实现的富裕是“逐步富裕”和“差别富裕”。从中国共产党具有的显著特征阐述历史主动精神内涵,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创新创造”[19]。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提高农村人民的获得感与安全感。要着力防范化解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大风险与重大挑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弘扬团结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发扬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是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勤劳创新致富。要将改革创新一以贯之,持续推进各层面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5]。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积极借鉴国外的有益成果;要坚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大势,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积极创新,不断创造出属于中华民族共同富裕的新样态。

(五)道路选择: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字面上包括了“中国式”与“现代化”。“中国式”强调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发展实际的特殊性;“现代化”指的是要实现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人的现代化是核心是重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并坚持了“综合协调、人民至上、党的领导、命运与共等价值理念和实践原则”[20]。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康庄大道,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和政治优势,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进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事业,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22,新时代共同富裕不仅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物质富裕,而且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精神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政治领悟力,促使人们养成高尚道德情操、积极生活态度、健康身体心理、良好交际能力、勇敢奋斗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道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13]491和减贫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重要保障。首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与社会制度,其中,经济制度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物质技术保障,政治制度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民主制度保障,文化制度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精神文化保障,社会制度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公平效益保障。其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价值理念保障。新时代共同富裕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为基础,以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为追求,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新时代共同富裕坚持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反对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大力增进全世界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方世南.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价值和路径[J].学术探索,2021(11):1-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5.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3.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J].党建,2022(3):4-5,24.

[8]李燕,张鹏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价值意蕴、基本特征与优化路径[J].理论研究,2022(4):42-48.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1).

[10]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5.

[12]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 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五一”节问候[J].兵团工运,2014(5):4.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4]方堃,吴旦魁.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03):108-111.

[1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16]张志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内涵、关系与路径[J].探索,2022(6):158-172.

[17]李辉,孙晓晖.论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及其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22(3):56-62.

[18]王峰,郭亚欣.中国共产党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2):100-108,159.

[19]王志刚.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结构和新时代彰显[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79-90.

[20]刘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J].人民论坛,2021(28):89-93.

收稿日期:2023-10-12

作者简介:王祖柳(1996―),女,安徽六安人,南京工业大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新时代内涵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活出精致内涵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