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萍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上海 200240)
“文革”十年,学校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实验室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历史机遇。是年4月,学校按照邓小平提出的“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1]的指示精神,制定《上海交通大学发展规划》,与时俱进地提出建设“综合性理工大学”的目标,并在分类建设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加速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基地和测试中心”[2],这为改革开放初期全校实验室建设指明了方向。
1979年,随着全校工作重点转移至教学科研,实验室工作进入快速调整、恢复阶段。受“文革”干扰而涣散的实验室人员纷纷归队,配齐实验室领导班子,在全校范围内陆续建立起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对实验用房进行重新调整和修缮改建,开展仪器设备清产核资和技术鉴定,制订或修订各项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新的专业设置,对声全息、金相热处理等16 个实验室进行了体制调整,新增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机器人、生物医学仪器等新兴学科实验室,还新建了计算中心、理化实验中心等校级实验室;为使实验教学质量迅速恢复到“文革”前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重点加强物理等5 个基础课实验室、无线电等10 个技术基础课实验室的更新、改造和提高[3]。
1983年9月,学校制定《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所确定的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及工程、能源工程、生物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机械工程、应用科学、管理科学8 个领域37 个重点发展学科[4],对重点学科实验室给予了重点扶持和重点建设。
进入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高校普遍面临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这也给高校实验室建设带来影响。学校从开支、增效两方面着手:①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成功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4 项,持续推进实验室软硬件建设,②深化实验室管理改革,通过改进教学设备费分配办法、实施实验室人员定编定岗、采取经费包干和工作奖励等措施,挖潜革新,增收节支,从而有效地破解发展难题,迎来了改革开放初期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新高潮。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校高度重视并加强实验室建设,从规范管理、加大投入、规范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工作举措,使学校整体实验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文革”后实验室的恢复整顿工作以抓仪器设备管理为突破口,对仪器设备台账进行清理,制定仪器设备协同共用办法,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经过几年的努力,设备完好率从1977年的75%提高到1979年的90%[5]。1981年,全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总金额达4 892 万元[6],占全校固定资产总值8 121 万元[7]的一半以上。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我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加上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实施,学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投入有了较大幅度地增长。
1984年,学校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重点投资的10 所大学之一,国务院决定投资1.35 亿元重点建设上海交大闵行校区[8]。1987年,水利电力部投资9 700万元(其中2 500 万元为设备费),与上海交大联合举办上海交大电力学院[9]。至1994年底,在闵行新校区相继建成数学楼、物理楼、化学楼、计算中心、电工力学楼、能源楼、信控楼、电机实验楼、电力实验楼,完成建制在闵行校区的物理、化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机、高压技术、土木建筑等实验室的搬迁任务。
世界银行贷款是指由世界银行提供给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优惠贷款。1981 ~1991年,国家教委分配给学校的世行贷款项目共有5 项,贷款总额为1 287.32 万美元,其中设备费1 075 万美元[8]。学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建设了计算中心、船舶技术中心、理化实验中心,筹建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实验区),还加强了材料科学、应用物理、电子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实验室管理职能先后由教务处、生产物资处、科研处负责及兼管。1984年,学校正式成立实验室处,作为全校实验室建设的管理机构,统一归口管理实验室用房、仪器设备、实验室规划、管理制度的制订和修改、实验室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对外创收、条件保障等。1987年,又设立校实验室建设委员会,主要承担咨询评审、统筹规划、择优投资、效益考核等工作。这一时期校级管理机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领导。
建章立制是实施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早在20 世纪50年代,学校制订了仪器设备的调拨、损坏赔偿、出借办法等5 个实验室管理条例。1978年以来,以实验室工作条例、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制、设备管理办法、实验教学守则、实验室安全等为重点,相继制订一系列全校性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同时,将实验室评比列为实验室管理的正常工作,自1978年起每年1 次的评比从未间断,形成以完成任务、仪器设备、队伍建设、实验室安全文明为评估指标,从定性到定量的实验室评估考核办法,以评促优,推动全校实验室工作的整体提升。
学校还注重开展实验室建设的研究和交流。1978年起,编印出版不定期的“实验室工作简报”。1982年,创办刊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面向全国高校发行。该刊现已成为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会刊。2008年,该刊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至2012年,该刊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英国INSPEC数据库等检索系统收录。
1978年以来,我校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大致由三类人员组成:①20 世纪50年代高中或中专毕业生,进校后从事教学辅助工作,成为实验室技术人员;②20世纪70年代的知识青年,因受“文革”影响,基础相对薄弱;③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分配到校的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学校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夜大学或接受业余文化教育,还举办仪器训练班、计量维修学习班、计算机起点班、实验教学集训班等各类培训班,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随着学校恢复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从1980年开始首次在工程实验技术人员中开展工程技术专技系列职称评聘工作,评聘了第一批工程师,1986年开始评聘高级职称。同时,在全校探索管理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对实验室人员实行人才流动,先后调出各类人员88人,并不断补充吸收本科生、研究生;根据教育部定编原则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定编,制订工作规范,实行实验室工作量制度,调动了广大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实验室技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趋于合理,为建立与一流师资队伍相匹配的一流工程实验技术队伍创造了条件。至1991年,全校有实验室人员899 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87 人、中级职称人员288 人、初级职称人员524 人[5]。
经过改革开放初期10 余年的建设,我校实验室有了长足发展。实验室设置随专业增减而定,实验室建制从校系室三级管理逐步过渡为校系二级管理,重点加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校中心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并通过统筹发展,不断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的效能。1991年与1978年相比,实验室数量从43 个增加至90 个,其中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实验室14 个、专业课实验室68 个、校中心实验室4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 个;实验室仪器设备从18 635 台(件)增加至33 421 台(件),仪器设备总金额从3 719 万元增加至17 363 万元,实验室用房从1979年的2.99 万m2增加至7.31 万m2,实验室人员从1979年的509 人增加至899 人(见表1)。
表1 1978 ~1991年上海交大实验室基本情况一览表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与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相伴而生的,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础建设。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先后批准在上海交大建立4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陆续建成和开放,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科学研究能力,提升了科技开发的竞争力。
1985年7月,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下拨建设经费400 万元。该实验室于1992年6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向国内外开放。其建设总投入为1 435 万元,实验室用房4 305 m2,仪器设备资产708.56 万元。实验室由海洋工程水池(亦称风、浪、流水池)、拖曳水池、空泡水筒、结构动力加载系统、水下工程水池5 个部分组成,其中海洋工程水池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其规模当时属世界第三、亚洲第一[10]。
1988年10月,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支持下,建立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1995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其实验室用房1 350 m2,仪器设备资产1 100 万元,其中包括用世行贷款引进的价值110 万美元的先进仪器设备[11]。
1989年2月,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建立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下拨建设经费520 万元。该实验室于1991年12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见图1)。实验室购置了分析电镜、扫描电镜、EDAX新型能谱仪、离子减薄仪、超显微硬度计等12 台当时国际上先进的复合工艺设备,仪器设备资产900.25 万元[12]。
图1 1991年建成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9年6月,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上海交大与北京大学联合建立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1995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向国内外开放。其中上海实验区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支持下,分配到建设经费85 万美元,建成实验室用房840 m2,仪器设备资产748.78 万元[5]。
实验室在高等学校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实施科技创新的摇篮、践行社会服务的窗口[13],承担着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
交通大学历来有“重实践”的教学传统,自建校起就十分重视实验教学。从1978年起,根据宽口径、创造性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恢复和完善实验教学文件。内容包括实验计划、实验指导书、实验卡片、实验开设记录、实验报告等。在此基础上学校编印《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汇编》,汇集了全校教学实验的各项基本内容。逐年积累的学生实验报告,也为实验数据分析、设备更新改造、改进实验装置提供了依据。
(2)运用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充实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例如,从基础课的物理实验到专业课实验,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从数据处理到自动控制、仿真技术,使教学实验内容跟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3)单独设课。打破过去纯验证性的教学方法,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开放性实验。1983年,普通物理、电工基础、应用化学等10 门实验课均已采用单独设课。数字电路、电子学等课程使用便携式数字电路箱,开设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其成果“电子类专业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获1989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至1990年,全校各实验室开出设计性、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已达全部实验的11.2%。1991 学年,全校实验室共开出教学实验328 门1 228 个,实验开出率达99%(见表2)。
表2 上海交大实验室承担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统计表(1978—1991年)
全校实验室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承担科研试验任务,为学校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提供良好条件。1980 ~1991年,全校实验室共承担了4 844 项科研任务(见表2)。其中,“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深潜救生艇”“阿依—24发动机振动故障研究”“液电冲击波体外破碎肾结石技术”“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解剖分析系统”等一大批科研成果都是在实验室中诞生的。
以1991年获中国专利金奖、199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的“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研制项目为例,学校成立海洋工程跨系学科委员会,组织由4 个系7 个专业近50 名教师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承担了从总体、结构、行走机械、液压系统、动力系统、自控系统、电气系统、通讯导航系统、钻井电驱动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直到辅助设备的软硬件的浩繁设计工作[14],每一项设计都以大量的研究试验为基础,经过多年合作攻关,圆满完成全部设计任务,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见图2)。
图2 1988年建成投产的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
实验室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15]的战略方针,广泛开展对外服务,既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为学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有关单位解决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起重机实验室为沪东造船厂等单位开展大中型起重设备性能试验;深潜技术实验室为上海炼油厂进行裂化反应塔耐压试验;焊接实验室采用气电曲线自动焊新技术,为金山石化总厂解决了球罐的焊接工艺问题;空泡筒实验室为上海航道局从日本进口的航浚4007 型挖泥船进行可调整空泡试验,论证该船螺旋桨严重剥蚀系因叶面空泡造成的,为该局向日方索赔提供科学依据;CAM 实验室采用计算机数控机床、搬运机器人等现代制造自动化装备,加工导弹上雷达天线主副镜零件等高精核心部件,为科研生产单位解决许多复杂的关键零件加工问题,等等。据不完全统计,1978 ~1991年全校实验室共签订5 900 多项对外服务项目,为学校增加收入2 384 万元(见表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的基地作用越来越重要。上海交大经过10 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全校实验室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实验室的各项工作适应了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实验室整体水平明显上升,为学校建成综合性理工大学、不断地育人才出成果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21世纪“创一流”目标下建设一流实验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