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导师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24-01-01 22:13:26石萌廖卢艳李清明张喻
食品工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考核

石萌,廖卢艳,李清明,张喻*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长沙 410128)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在食品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食品从业人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全面的过程,其中的实践教学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实践性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占有很重要地位。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各方向的实验课及各类实习,按照新的培养方案,实习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总时间可为20周,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业务素质、创新创业能力[2]。在新工科发展背景下,梳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对规范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是指导师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为“导”学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国内很多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导师制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李苏红等[5]探索以导师制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方法,提出具体的运行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刘俊[6]提出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途径和注意事项等,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平台,进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进行各类科技学术竞赛,进行毕业论文等。李永才等[7]提出配备“双导师”进行学生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模式。实习指导教师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企业工程的实践经验,有必要挑选企业有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刘俊[8]探索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途径与方法。方旭波等[9]探索“导师制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模式,将每个实验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进行,从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进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室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实验室安全卫生监督等。Piao等[10]提出精准导师的概念,通过调查问卷对学生分类,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喜好进行针对性培养。

当前,导师制大多局限于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对整个大学生4年的实习统筹采用导师制的模式还没有系统的模式。在总结各高校推行导师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利用导师制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的模式和体系。

1 导师制模式的构建

实行导师制开展实习类的实践教学,需要从导师的选聘、学生导师双向选择、培养方案的制定、实习过程的监督和实习效果的评价考核等方面加以构建。

1.1 导师的选聘

参与导师制的教师应具备相关的条件,要明确研究方向,具备科研平台和深度合作企业以供学生实习;合作企业应该具体相应实习条件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如合适的住宿条件、安全卫生的就餐条件、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等;指导教师应有指导本科实习的意愿和兴趣,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指导教师应有很强的责任心,要能够保证学生完成各阶段的实习任务,达到实习的目标要求,同时要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

针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在实施导师制之前,应制定导师制指导教师的选聘的条件与要求,根据责权利对等的原则确定指导教师的职责、权利和相应的报酬,采取自愿的原则进行申报,由学院实习指导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对申报的教师进行筛选,按照师生比不超过1∶5的比例确定导师制的指导教师。

1.2 学生导师选项选择

确定指导教师后,由意愿教师将自身的研究方向、课题内容及合作企业等相关信息列出,并提出教师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等,由有意参加导师制的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每个学生可以选择2~3名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填报志愿的情况,通过适当的途径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打算,并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实习的内容、地点、形式、要求等详细情况告诉学生,并再次确认双方的意愿,正式确定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名单,对因为名额限制,不能参加本人指导的学生团队的学生,教师应及时通知实习指导小组,或推荐给其他指导教师。

1.3 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按照实习的总体要求,由学院实习指导小组确定各类实习的教学大纲,由导师根据学生的职业和自身的专长及合作企业的生产情况,制定参与导师制学生的具体实习的培养方案。

1.3.1 实习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

根据新的专业培养方案,实习类的教学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总学时为21周,时间从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到毕业都有实习的实践教学。为保证实习的效果,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能够适应导师制的实习教学大纲。对各类实习的目标、内容、考核方式及时间安排提出具体的要求。根据导师制的特点,实习的目标要具体可行,每项目标是否完成有具体的考核指标,时间安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学生的考核要由导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以导师为主。

专业认知实习是在学生还没有系统学习食品科学知识前,使学生初步了解食品的种类、主要食品种类的生产工艺、食品企业的生产布局、食品行业的发展概况等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知,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和动力。这关系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专业社会调查是围绕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热点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问题,达到有针对性的学习,并进一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生产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为学习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打好基础。通过对实习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学习,可以提高学习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学习兴趣和增强专业自豪感,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实习对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加强劳动观念、培养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亦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实习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从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所必需各种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将来从事食品相关专业的生产、开销售及产品开发所具备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训练学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需各种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1.3.2 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根据各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导教师应制定每个学生具体的各实习的培养方案,实习方案应包括实习目标、实习内容与形式、实习时间安排、实习地点、实习企业的指导教师及联系方式、实习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的依据等。

制定实习目标的依据是各类实习的教学大纲中的实习目的,是实习目的的具体化,在满足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根据实习单位和学生个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实习的目标。

实习内容和形式可以结合指导教师的特长及合作企业的生产特点灵活安排,在导师对企业进行科研或技术指导时共同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实地了解企业的厂房布局及生产的实际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导师与企业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达到深入了解企业的目的,提高学习食品专业的兴趣;专业社会调查则可安排学生到企业的销售部门,在企业销售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某一项调查任务,如新产品的消费者喜好程度的调查,产品的销售情况的调查等,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生产实习则可安排学生参与工厂的实际的生产、销售活动,根据实习的时间安排,将学生安排在不同的生产岗位,与企业员工共同参加实际的生产活动,同时在不同的岗位进行轮动,保证整个实习期间能够全面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毕业实习则以某一重点岗位为主,如以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等技术性岗位为主,便于学生在实习的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

在实施方案中应有具体的时间安排,时间在满足教学实习大纲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指导教师的工作安排及企业的生产情况灵活掌握。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对学生的各类实习的考核要有具体的指标和考核的办法,重点考核学生参与各类实习的过程和实习的实际效果,因此,考核要有导师、校外导师和实习指导小组三方完成。导师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参与实习的过程,在实习过程的态度、出勤和遵守纪律及学生业务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实习小组的考核则注重实习效果的考核等。

制定的实习实施方案最终由学生本人、指导教师双方签字认可,以表格的形式报实习指导小组审核备案。

1.4 实习过程的监督与考核

导师制的实施由于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像集中实习那样便于管理与考核,因此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实习过程监督与考核的制度和方法。监督与考核的内容包括实习方案的审核,实习过程的监控和实习效果的考核等。

1.4.1 实习方案的审核

方案制定后由实习指导小组审核备案,审核的依据是实习的教学大纲,重点审核指导教师的方案是否可行、实习的条件是否能够保证、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对学生实习的安排是否可行、是否能够保证学生实习的安全、对学生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得当等。

1.4.2 实习过程的监控

为便于推行导师制,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督机制,以保证实习效果。实习的监督由实习指导小组、导师和实习企业三方共同完成,并由导师具体执行。导师负责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实习,实习小组定期通过抽查学生的实习日记、与实习企业沟通等形式了解学生实习的情况,实习期间学生应做好各项记录,每个实习任务完成后应由现场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并对实习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1.4.3 实习效果的考核

注重各项实习实际效果的考核、考察及整体效果的考核,包括总体满意度、实习安排满意度、提高食品行业认识、提高食品专业喜爱度、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从事食品行业意愿程度、实习内容满意度、改进的建议和意见等。

对学生实习的效果应进行评估和考核。

2 推行导师制的制度保障

2.1 责权利的合理确定

导师制的推行需要学校各级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的重视和参与,同时要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来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实行导师制后,导师的责任和工作量都会相应增加,为保证实习效果,导师和合作企业需要提供一些经济支持。这就需要学院给导师分配合理的工作量,并且要求实习学生能够根据导师的工作安排承担一些事务性的研究工作或者能在实习企业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以作为对导师工作的补偿。同时学校和学院应制定相关政策,对考核优秀和指导的学生成绩优异的应给予适当奖励,以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对在实习过程中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可以由学校、企业和导师共同奖励学生,以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

导师和实习企业应该对实习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

2.2 建立灵活的实习管理制度

实行导师制可以比较灵活地安排各阶段的实习,但实习的时间就不能统一,形式也可能多样化,这就要求实习的管理制度能适应这一变化,实习指导小组的工作与要与之相适应,要形成注重过程控制和实习效果考察的管理机制,重点是督促指导教师按照要求保证学生的实习能够按时完成并取得实效。

3 结语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实施导师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经过导师制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际教学中的实践,总体来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科研群体中得到锻炼,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对其个性化的培养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为学生日后继续深造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大学生导师制是一项新的教学培养模式,在实施导师制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学分制的实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问题,在解决问题与总结经验的探索中,为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食品从业人员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考核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V eraW an g
导师榜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