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贤
(唐山市乐亭县第五实验小学 河北 乐亭 063600)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数学学习中正确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倾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们的发言,培养优秀的数学素养。在训练学生倾听能力时,教师可以改变语调和语速,用抑、扬、顿、挫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体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思维习惯因人而异。学生之间的伙伴关系使他们的思想交流更加和谐。听同学的发言有助于同学之间交流意见并引起共鸣。在“听”的训练中,老师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吝啬,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刚才你听得很仔细!”“你能发现这么小的差别,真了不起!”……学生听到肯定的评价,会提高学习的兴趣,会更加喜欢数学的课堂。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数学语言具有科学性、逻辑性、顺序性等特点。在训练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说话要有条理、有逻辑、有依据。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发言。发言形式可灵活多样: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邀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在实践活动后口述操作过程等。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现代社会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广泛而大量地阅读数学类资料,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是科学严谨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阅读目标提出相应的阅读要领,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和思考。学生或教师在阅读后对目标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解决难点。学生可以采用边读边写、圈点、勾画、标记等形式标出关键知识、关键词语、解题方法及难以理解的内容。
数字和符号的标准化书写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和符号美。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数字和符号。画的图形要美观;脱式计算时两个等号要对齐;求解方程时,要写上“解”且“=”上下要对齐等。另外,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可以让学生练写数学日记。
“听”是一个数学思维的过程和信息处理的过程;“说”和“读”是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重要方法;“写”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数学教学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数学理论、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