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
(天津农学院 人文学院,天津 300392)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2014年,上海教委率先在高校探索并实践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继而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2014—2019年,教育部相继颁布了若干文件,指导各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推动“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而真正实现了课程思政从地方高校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部署,实现了从立德树人思想落实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实施举措。《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有高校和所有学科专业,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教师的课堂育人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有组织的行为,要求更明确,行为更规范。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之一,在课程思政方面肩负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使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育人责任。语言、思想、文化互为表里,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蕴含于语言。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教育资源。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语言是思想的符号,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而人类的思想是在符号系统上运行的。”可见语言对人的思想与意识形态具有影响和建构作用,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塑造。要真正把“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1]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并获得理想效果,需要厘清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依托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外语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各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本文基于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研究与实践,探索“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深度融合的方法与途径,以期为全国高校各类课程特别是外语类课程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长久以来,思想政治课一直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构与完善,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是指高校利用非思想政治课程等各类显性和隐性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机制,这一概念由思政课程衍生而来,两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诸多方面的差异。两者的密切关联性表现在它们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同向同行,发挥着育人的协同效应。尽管如此,两者的差异也尤为明显。首先,思政教育内容有别。思政课程中思政教学内容是“全面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而课程思政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思政教育内容是“有选择性的”“散点的”“带有专业特色的”。其次,思政教育形式不同。思政课程是“刚性的”“显性的”,直截了当地进行思政教育;而课程思政是“潜藏的”“隐性的”,不知不觉、润物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最后,思政教育的量与度迥异。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全部围绕思政教育展开;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没有严格的数量和程度上的规定,更加灵活多变,而且思政元素要和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能为“思政”而“思政”,在专业课上强行加入思政的内容。
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拓展与延伸,但其丰富的内涵绝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所涵盖的育人元素更加广泛和多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
1.2.1 课程思政是一个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把思政课内容搬到专业课程中去,也不是一项具体的思政教育活动,而是关乎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脱离专业课程体系,毫不相关地加入一些思政教育内容,不仅显得牵强附会,而且也是对课程思政理念的扭曲和异化。“课程思政的整体架构,离不开专业课程设计创新,将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2],必须立足课程建设的高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重新规划和设计课程体系,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将价值目标纳入课程目标,重构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内容,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在课程建设中实现自上而下纵向贯通。在课程目标指引下和课程模式框架下,编制融入思政理念的教学大纲,细化每节课的思政教育内容,形成教学设计并制定评价标准。总之,思政教育要贯穿于整个课程建设体系,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不能变成游离于专业课程之外的“思政时间”或者“思政活动”。
1.2.2 课程思政是具有专业课程特色的思政教育
《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课程思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依托于专业课程,因此不同的学科专业育人的侧重点必然不同,使用的思政元素也会有所区别。理工类专业课程注重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和科学伦理教育,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精益求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史哲类专业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课程思政的要义是思政育人用元素和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似“盐”溶于水,虽不见其形,却食有其味,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最终德业共进。
1.2.3 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契入点
以专业课和通识课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必然不能像思政课一样以思政教育内容为中心,系统地、有层次地安排授课思政教育内容,因此,既要在专业课中强化思想教育功能,又要符合专业课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必须把思政教育内容拆分为若干思政元素,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拔高专业知识的思想性、人文性。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的四大维度(思想方法、政治认同、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细化为若干具体的思政元素,如:诚实守信、职业道德、理性思维、爱国情怀、感恩之心、积极探索、爱岗敬业等。只有将思政教学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融入,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紧密贴合,才能避免“两张皮”现象,提升育人的深度、广度和效度。
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学习使用一门语言是其工具性的体现,而语言知识背后潜藏的文化与思想则是人文内涵的表达。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其实质是人性教育,这与课程思政倡导的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及增加课程“人文性”的理念高度契合。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人”的教育,是对人性的塑造,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应结合不同主题、篇章内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滋养心灵,塑造品格和价值,修养道德,培育美德。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广泛、主题丰富,包含了丰富的蕴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职业道德等的学习材料。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以比较隐性的形式把思政元素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
语言学习就是文化学习,中西方文化并重。不同于其他课程,大学英语的基本学习内容是西方的社会与文化,同时对比中国的传统文化,学生在感受中西语言文化异同的同时,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增强中外文化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批判的眼光客观地比较和分析,辩证地看待不同文化,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在深入理解中西文化的同时,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结合大学英语的学科特色和课程特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应该包含四个维度,即: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想品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社会与文化(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人文素养。
要充分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必须把思政元素明确地纳入课程目标,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知识学习是获取能力的途径,价值塑造是对知识与能力的思想升华,三者缺一不可。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的专业素养,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价值,而且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寻找三者的结合点,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至语言教学活动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课程定位与课程性质,仔细研究分析教材,将课程目标分为认知目标(如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能力目标(如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挖掘、提炼、筛选出恰当的思政元素,设置价值目标(职业理想、家国情怀、诚实守信等),通过隐性的教育方式,传递语言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三者相互渗透,共融共通,充分发挥育人的协同效应。
2.3.1 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和思想价值
“大学英语”课程包含大量的语言和文化知识,教师在深入掌握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学习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多角度多层次地探寻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彰显语言和文化知识中的思政价值。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素材和承载文化信息的工具。课程思政与词汇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植入和讲解政策背景词汇和时事热点词汇。学生不仅能学习该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搭配,还能了解时事话题,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战略政策和国内外热点问题。例如,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7次的高频词汇conviction以及文中包含conviction的语句,如“ideals and convictions”理想信念、“guided by conviction”秉持……理念、“remain firm in our conviction”坚信。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了解党和国家一贯秉持的信念和理念。第二,讲解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符号,生活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因素综合作用使这些符号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英汉词汇在长期使用中分别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存在诸多差异,在教学中注重介绍词汇的文化意义,防止学生仅仅通过字面意义判断,通过关注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度和包容度。例如,《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3(第二版)》Unit 4第二篇课文No place like home?中有一句话:“…when sons of the aristocracy were torn from the family hearth and sent to boarding school at the age of seven.”其中“hearth”一词的字面意思为壁炉,这里学生不免心生疑问,家与壁炉有何关联呢?教师有必要解释“hearth”一词的文化内涵。对英国人而言,有房子无壁炉就等于有躯体无灵魂,壁炉是英国人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取暖还是读书、聊天,壁炉是他们的活动中心。因此,英文单词“hearth”特有的文化象征意思是“家”或者“家庭生活”。
除了语言知识,课文篇章涉及的文化知识也极为广泛,包括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经济生活、哲学宗教、历史事件、建筑古迹、战争冲突等有关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多元的文化信息和人文素材无疑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巨大宝库,是德育渗透和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大学英语”课程仅着眼于西方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交际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英文素材,了解西方社会和文化;另一方面,要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不同文化、养成文化宽容态度的同时,批判地审视和接纳不同文化。以《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第二版)》Unit 6第二篇课文Chinese or Western, it’s time to relax为例,课文主要围绕节日主题,主要探讨了将西方节日引入中国文化的问题,这一主题对当今部分盲目追捧西方节日而忽视中国传统节日的青年人极具思政价值。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太阳历纪年和中国月亮历纪年的不同纪年方法和其历史渊源。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查找资料,了解中西方重大节日以及这些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节日习俗。通过深入学习,透过中西节日表层的庆祝活动,使学生感悟到传统节日记录着每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性对待西方节日,同时作为中华儿女应坚守中国传统节日,珍视民族遗产,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3.2 语言交际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如果说语言知识和文化学习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政教育,那么外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在实践和体验中提升品格、养成思维,培育价值。外语课程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五大交际能力的同时,要发挥思想浸润与价值引领作用,贯通中西文化,提升中西文化素养,培养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在跨文化交流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学习中西不同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拓展思维方式,丰富表达的思想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第二版)》每单元课后提供了中英双语互译的翻译素材,即介绍西方文化的英文素材和介绍中国文化的中文素材。如第四单元课后有一篇中国家庭和养老主题的汉译英短文翻译。文中包含以下语句:“孝敬父母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这样的一个老龄化社会中,弘扬孝道就显得更加重要……”翻译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浸染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和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再如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The Glass Castle,文章讲述了父亲用爱弥补了物质上的匮乏,帮助孩子认识“无形”财富,用梦想与希望点燃眼前生活的困境。教师可以将主题进一步引申到金钱财富与幸福、关爱等的联系,组织口语表达练习,学生通过口头表述阐明看法和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认知能力和思想状况趋于成熟的大学生深谙各种道理,平铺直叙的讲道、义正词严的说教恐难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以隐而不显的方式引导教育主体在自主愉悦的状态下接受并内化,将受教育者置于无意识状态下接受教育者有意识地引导、渗透”[4],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将思想价值寓于语言学习的新型教法,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活动,突出参与性、交互性、体验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将“教学活动场”转化为“价值体验场”[5]。
2.4.1 主题讨论法
每一篇课文背后都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与价值取向,挖掘其中的思想与价值便是思政。教师要善于将课文内容拔高到思想与价值层面,设计课文主题讨论问题,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思考—交流”的积极状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教师最大限度地知晓和掌握学生总体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并给予及时的思想引领。主题讨论的价值在于,通过讨论的方式,充分思考、深入讨论、思想碰撞,提升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正如BROOKFIELD和PRESKILL两位教育家在《讨论式教学法》中,列举了讨论教学法的其中一条作用就是“能够导致思想转变”[6]。
2.4.2 情景创设法
情景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情景创设有利于把枯燥的道理生动化、具体化,增强情感体验,易于在不知不觉中达成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具体地说,教师可利用故事说理和角色扮演创设具体情景,故事说理,用讲故事替代讲道理。随着教师用语言描绘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学生被慢慢地带入一个特定情景,激发他们的情感认同。情景教学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故事里榜样的作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等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角色扮演也是语言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不仅可以作为语言技能训练的手段,也可以成为价值体验的途径。如《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第五单元中第一篇课文Dinner at Joanne’s,故事展现了美国种族歧视问题。教师让学生扮演故事中不同角色,以英文小剧的方式,呈现美国种族歧视现象,身临其境地体会种族歧视带来的情感伤害,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思想,更深刻地理解平等的内涵与意义。
2.4.3 项目实践法
项目式学习倡导以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收集信息,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展示项目成果,评价项目。项目式学习使英语学习重点从“学习语言”变成“用语言学”,培养学生合作、沟通、交往、组织、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在执行一个学习项目中,学生学习项目所需的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结合历史、社会、文化、科技等不同领域的综合知识,实现语言技能、思维能力、品德塑造的齐头并进。
例如,《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第六单元单元主题High days and Holidays提供了极好的思政素材。笔者布置了一个为期四周的学习项目,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中西方节日主题,指导收集资料、筛选内容、分配任务等,以多种形式呈现项目成果。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小组项目成果展示报告会,提交的作品各具特色、别出心裁。有的小组设计了中西节日对照日历;有的小组制作了中西节日手册,介绍了中西方的重大节日;有的小组以PPT演讲的形式,展现中日节日的魅力;还有的小组制作了一个声情并茂、自编自演的节日文化微视频。在整个项目实践中,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深入了解了节日文化内涵,提升了中国文化自觉与多元文化包容。一位学生在演讲的最后总结道:“我们应该接受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任何课程建设必然包含评价这一环节,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也不例外。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检验课程思政对学生思想引领的价值、铸魂育人的效果、思政教育内容是否落到实处,学生是否得到思想的浸润和价值的引领。学习评价是课程思政评价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应重点考察课程实施后学生思想和认知的变化和成长,是否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政治认同、提升了品德修养等。
撰写反思日志可以将内隐的思想意识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外显化,折射出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心灵成长和情感变化,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检验和佐证。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课程思政教学,笔者要求每位学生撰写反思日志,其中包含课程感悟和反思、思想与行为变化个案等内容。以下摘录学生的反馈:
(1)课程感悟与反思
朱同学:在Unit1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应该用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郭同学:第五单元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平等的重要性,……要以平等的目光看待每个人。
田同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在思想上收获颇丰。特别是第二单元的主题,我认识到不管我们有多少财富,内心和思想都要保持纯洁、善良,都要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2)思想与行为变化个案
卢同学:学习第二单元后,我明白了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有些虚荣的心平淡了些。
赵同学:……我开始客观地看待西方节日,对本民族的节日更加关注,以前是我不太关注的。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和文字层面,而需要教师大量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路径与策略,有效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想与情感资源,丰富其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承担着有广度有深度的教学和有温度育人的双重使命,在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引领,以及情感、人格、审美等方面的熏陶和感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