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玲,张秀霞
(天津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9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既要体现共性也要张扬个性。共性就是要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引领和导向功能,积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个性是在新农科背景下,思政课助力农业院校办学目标中应承担的使命。可见,农业院校思政课必然要承担体现思政课共性和农业院校个性的双重使命。
农业院校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主要使命是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农业院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应该与此同向同行。
《中国统计年鉴》(2020)显示,截至 2019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有55 16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39.40%,而美国农村人口在2018年有5 9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 18.2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9)显示,我国乡村就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及农业生产的人数有20 25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4.52%。城镇化率是一个反映国家或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变为城市的重要指标。根据联合国数据,截至2018年末,美国城镇化率为82.26%。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60.60%。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且在农业文明时代曾枭雄世界上千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文明必将让渡于工业文明,但这种让渡不是简单粗暴地消灭农业,而是要实现工业高科技和农业之相配合。我国作为农业文明向信息文明发展过渡时期的农业大国,虽然各农业院校在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办学性质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都以“农”立校,因此,认清这一国情并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认知和情感实为理所当然,农业院校思政课也应发挥自身的价值导向功能回应这一现实关切。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被正式提出。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在深刻把握我国是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及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对“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而这一矛盾在乡村尤为突出。比如,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不高、农村市场竞争力不足、基础设施和民生问题欠账较多等,决定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不均衡等具体表现,也大都集中体现在“三农”领域,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在农村。因此,“三农”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要正确面对的问题。据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2035年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一目标关乎我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三农”问题被定位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院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替代,这是由于乡村振兴最终靠的是人才,最缺的也是人才,而农业院校的使命就是培养农业领域的专门人才。要承担起这一新时代的新使命,农业院校必须在引导学生对国情及战略安排有清晰认知的基础上,奠定对“三农”问题的情感基础。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思政课更加侧重于在整个“三农”问题的宏观层面上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这既是农业院校思政课的特点也是优势。
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要遭到自然的报复。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该说,生态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只不过不同的阶段侧重点不一样。建国之初,重点是修复因长期战争造成的环境破坏,主要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等,而当下主要面对的是伴随工业化而来的环境问题。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中,十九大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标,并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这不仅说明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也反映了执政理念的深化。但农村一直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比如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禽兽粪便污染、生活垃圾不集中处理带来的污染等,都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2018年,农用化肥使用量为5 653.4万t,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246.5万t,农药使用量为150.4万t[2]。这些数字背后既有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更有对水体、土壤、空气的污染。只有农村美,中国才能美,所以农村的生态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要美,还要富,所以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动力来源只能是科技兴农。农业院校是农业科技的孵化器,只有培养出一批“知农爱农”的农业科技生力军,这个孵化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如果说“知农爱农”是对“三农”问题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基础,那么“学农为农”就是将这种认知与情感上升到思维层面,形成稳定的观念和意志。
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工业化。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百废待兴。毛泽东曾经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3]正是在这种对工业化的迫切需要之下,我国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一化三改”。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涉农,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2017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正迎来自己的春天。但是,历史上形成的思维惯性,还是让很多出生在城市化浪潮中的新时代大学生对“三农”望而却步,即使“知农爱农”,也无法坚定地树立“学农为农”的志向。所以,农业院校的思政课必须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对“三农”问题形成正确判断,坚定学生“学农为农”的理想信念。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许多地方的农村出现空心化,外出务工流向城镇的多是知识结构相对较高的青壮年,而留守农村继续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年龄结构较大的中老年群体,他们在思想层面上传统小农意识更加强烈,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在市场化过程中,对信息的敏感度不高,处理能力不强,这又成为农业劳动力发展过程中的软肋。所以,整体来看,尽管近几年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但与城镇相比,农村不仅生产条件有待提高,生活环境也亟需改善。现在城里人选择到农村去大都仅限于节假日的短暂旅行,而真正扎根农村生活,恐怕“公共厕所”都会成为障碍。真正的“三农”问题不在于当下已经借助于自己的地理、历史或文化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农村,更在于自然资源贫瘠、地理位置偏僻、历史文化资源薄弱的农村,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等都是短板。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2020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7131.0元,而城镇居民人为43 834.0元,约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倍。这些现实差距都会影响农业院校的大学生们“学农为农”观念的形成,是农业院校实现自身办学目标的重要挑战。而肩负立德树人中坚使命的思政课,在农业院校就是要“立爱农之徳、树为农之人”。
应该说,我国“三农”问题的产生与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有关,是国家迫于现实压力的政策取向而生,从2004年开始国家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并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乡村振兴战略更是要打造美丽宜居新乡村。随着2020年11月贵州省的9个县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脱贫攻坚战如期收官。自2012年以来,我国每年减贫1 0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到0.6%。在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的剧变、是宁夏银川贺兰县的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的前景、是党和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决心与魄力。在实现伟大梦想的时间轴中,最后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越发凸显,而科技的发展也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按照乡村振兴的目标规划,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既是任务挑战,也是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历史机遇。思政课理应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三农”,这样学生才能不被历史羁绊,不被现实动摇,才能真正看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前景与潜力,在成就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谓“知农爱农”的认知情感以及“学农为农”的观念和意识,最终都要落实为“兴农强农”的行动与担当,否则农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和时代重任都将很难真正落实和体现。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4]也就是说,责任其实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是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是个体健康成长发展的题中之义。从社会角度看,国家、民族的发展是一场持续性接力赛,今日之青年乃明日之主力。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尤其重要。自2018年开始,00后进入大学校园,他们是互联网的一代,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我们也曾经用评价80后、90后的方式怀疑过这一代人,但实际上,他们虽然有着个体成长规律的共性,比如,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与影响,但也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比如,他们不再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那么狂热地迷恋西方世界,而是更加开放、自信,愿意欣赏外部的美好,更加珍惜自身的精彩。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引导、支持与保护,激活他们的责任意识,将之外化为具体的担当行为。
十九大报告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安排做了进一步细化,即:从十九大开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勾勒出了一副清晰的强国路线图。今天,高校学生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亲自参与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乃人生之大幸[5]。有研究者认为,未来30多年,是国家和个体的两个生命周期同频共振的时代,从国家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中国先后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进入强起来的黄金时代;从人的生命周期来看,当今青年的人生黄金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高度吻合,是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6]。因此,新时代召唤新青年,要有新担当。革命年代的责任与担当多与生死存亡有关,今日之责任与担当就是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成就国家梦,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伟大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共同发力。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则集中体现于“兴农强农”这一现实指向上。“兴农强农”已经不是传统的粗放式要素投入,而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强调科技兴农、科技强农。为此,高校大学生要积极发挥院校特色,练就过硬本领,克服本领恐慌。2019年9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有 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就是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并正在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真正稀缺的是专业知识过硬的高科技人才。对于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来说,生逢“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攻坚期,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农村变成了一个大舞台,能登上舞台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定是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人,这是由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特点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决定的。应该说,这对于生在改革开放春风里、长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00后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有人把00后称作无苦可忆、提前焦虑的一代,就是说他们虽然无需像前辈那样吃很多物质的苦,但要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竞争压力。没有经历挫折磨难的他们如何克服各种思潮的影响和现实诱惑,走出所谓“佛系青年”的舒适圈,既需要思想上的引导,也需要现实中的鼓励。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5]对致力于“兴农强农”的农业院校大学生来说尤其需要这样的魄力与胸怀。
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办学方向决定着办学道路,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国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反对派和掘墓人。就农业院校来说,专业课侧重的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思政课回答的是“为什么这么做”,这是方向问题,是灵魂问题。所以,农业院校的思政课必须在服务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其价值引领和思想导航作用,这也是农业院校思政课自身所肩负的立德树人使命的要求和体现,真正让学生了解我国“三农”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