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莲
何为“三有”课堂?即有趣味、有思想、有效益。有趣味是组织教学有趣,问题、练习设计有趣;有思想是课堂要体现教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想;有效益是要解决在知识、技能层面,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到底学会什么的问题。总之,课堂教学要通过问题导学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如何使语文课堂在问题导学中不失“语文味”?
“三有”课堂要求首先要“有趣味”。要想实现“有趣味”,不能只看课堂的红火热闹,关键是要“有思想”,也就是说课堂要体现教师的思想和学生的思想。那么,问题和练习设计就是重中之重了。
问题教育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学生心理,设计有针对性的激趣问题,尽最大努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问点和发散点进行提问。
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为了实现与学生互动,教师可设计导入:“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漂亮吗?”学生回答:“漂亮!”其实学生是违心的,因为从青春期学生的审美来看,他们是不会认为一个四十多岁的教师有多漂亮。但教师接着话题“是真的吗?我好高兴,好激动!哪位学生觉得不漂亮?”此时却无一人发言。接下来,教师导入新课“看来说真话确实是需要勇气。不过,尽管这样,教师还是非常高兴,不妨这节课老师就穿着大家赋予的这件或真或假的漂亮外衣,一起研读《皇帝的新装》吧。”接着,教师解读课题:“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文章取材于十四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后来被作家曼纽埃尔整理成短篇小说《赤身裸体的国王》,大家想想这个篇名与《皇帝的新装》相比,哪个更好?”学生异口同声:“《皇帝的新装》。”所以,这节课教师就抓住“新装”进入课堂。学生在整堂课中兴趣盎然,从“新装”到“骗”,从人物形象到主题揭示,从课内认知到课外想象,学生的思维都紧跟教师,课堂气氛空前活跃。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控制和调整,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注意。
此时,教师除了对课堂内容和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外,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形式变化,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尽最大努力切合学生实际,并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入手,时刻让学生处于主动的思考状态,并逐步过渡到质疑问难阶段。这样才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走进有趣味、有思想的语文课堂。
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确实规避了课堂上的无效提问,但这样的提问只解决了一堂语文课上的一个内容。那么,如何设计一种可以引动全篇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整体参与全篇课文,又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品析问题呢?教师不妨通过课堂“主问题”的设计实现创新提问。
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当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首先从文章的首句和结尾句设计课堂“主问题”:“作者为什么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却又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又加快了脚步’?”这个问题从文本着眼,以“为什么停住脚步”入手,学生就会顺着文本探究,是被开的满树的藤萝吸引住了。接着进入“赏繁华之美”的精读课文环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第2~6自然段,挑选学生最喜欢的词句,并作批注。当学生读到第7段这个过渡段时,就被“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句话深深吸引,自然就进入紧扣第8 段的“悟人生之理”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十年前与十年后花儿的对比、背景资料的介绍等,学生终于明白了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并且深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个主题。最后,教师追问“我为什么又加快了脚步?”学生自然就会与作者共同感悟生命真谛后的精神振奋和豁达乐观。
案例中的“主问题”始于文本,又终于文本,但用“主问题”组织课堂阅读教学,却有着突出的优点:它摆脱了一般教师谈话式、答问式的分析课文,而是选择了一条丰富内涵的教学线索,时刻牵动着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都在积极地阅读、批注和表达,而且在关键时刻还会讨论探究、听取点拨、深化认知。真正将听、说、读、写、思完全融为一体,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践行了课堂结构的改革,落实了“有趣味、有思想、有效益”的“三有”课堂理念。
问题导学引领课堂以来,各学科课堂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问题。但对于语文课来说,有些教师为了问题而绞尽脑汁,却浑然忘记这是一堂语文课,不是数学课的解答问题,也不是英语课的互问互答。语文课需要有效的朗读,需要语言文字的咀嚼,更需要情感充盈课堂。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守稳语文教育的“本”,才有底气去创语文教育的“新”。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的样子,上出真正的“语文味”。
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学习不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文言文时,多数教师仍以应试教育的教学为标准,以单纯的疏通文义、讲解内容、落实背诵为主,完全忽视了“诵读”环节,导致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提出“为文言文课堂插上朗读的翅膀”的主张,力求在“读”中融会“言”“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教师首先给学生出示无标点的课文,让学生进行最浅层的试读,即读准字音、节奏和句读,读出虚词的语气,并尝试给文本添加标点,这样既避免了文本的串讲,也让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文意,真正做到在试读中“言”和“文”的初步融合。接着,抓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个关键句,拎起全篇的主要内容,再默读课文,找出体现“陋室不陋”的句子,进行品味赏析,最后运用类比手法,连举三位古人证明“陋室不陋”,达到在潜心默读中融会“言”“文”的目的。然后,教师可出示问题:“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大家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通过学生各抒己见的表达,学生在对答式朗读中融会了“言”“文”。最后,进行品味式朗读,请学生找出最喜欢的句子,挑出来读一读,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读这个句子?这个句子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应该读出怎样的深意?这就是典型的在鉴赏式朗读中融会“言”“文”的体现。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体验式朗读、背诵式朗读等。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实施“言”“文”合一的教学,而且要将此法运用至现代文阅读中,语文课不图形式花哨,哪怕只是简单地朗读日常的词句,也是实实在在地走进课文,这种味道才是真正的“语文味”。
总之,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既要紧扣学生心理,设计出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问题,又要遵循规律,提炼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主问题。同时,教师要明白语文教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初衷,应该始终坚守这块阵地,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只要每堂课能看到学生乐学、爱学,常思、乐思,敢说、敢问、敢想,那么这节课就是一堂有趣味、有思想、有效益,充满“语文味”的成功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