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
人生中很重要的两件事是锻炼身体和坚持读书。如果说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享受生活的话,那么坚持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提高自身修养,让内心更加强大,面对任何困难都不畏惧,而且还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中学习前人的智慧,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从而更快地实现人生目标。
初中阶段对阅读速度是有一定要求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在对7-9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提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够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既然速读这么重要,那我们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阅读呢?同学们可以尝试进行“粗细精”三步阅读。
第一步是“粗读”。主要是了解文章体裁、作者、出处以及写作年月、背景等,同时捕捉标题和段落主句,能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主旨。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对标题进行浏览后便可以思考它的作用:是边疆驿路上盛开的梨花;是文章中哈尼族小姑娘的名字;是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是边疆少数民族优良品格的体现;也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中的内蕴,文化韵味十足。
第二步是“细读”。主要是找出能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同时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结构布局。如通过细读,知晓《驿路梨花》这篇短篇小说设置了“谁的房子”“主人是谁”“解放军战士为何盖房”三个悬念,通过这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情节,水到渠成地了解事情的原委,揭示文章的主题。
第三步是“精读”。这是对文章的品读咀嚼、欣赏吸收。我们可以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因为首尾往往蕴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如彭荆风《驿路梨花》中的最后一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一句,就照应了标题,深化了主旨,即通过梨花小姑娘等人助人为乐的事情,歌颂了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
可见,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在不降低阅读效率(理解率和记忆率)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当然还应注意用眼技巧、用脑技巧、记忆技巧等。这里有几种速读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1.“三二一”训练阅读法。即借助手指或者铅笔等在每一行的文字下面快速移动,眼睛就会自动跟上手指或铅笔的速度,强行帮你提升眼球的移动速度;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三二一训练法”,即找一段文字,第一遍,用指读法阅读三分钟,标出读到的位置;第二遍,对同样的内容进行快速阅读,争取在两分钟内完成阅读任务;第三遍,力争用一分钟读到指定位置。
2.跳读法。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只选取与自己阅读目的相关的内容。作答閱读题时,我们可以运用跳读法,这样能更好地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主旨。跳读的具体方法包括:抓住标题、小标题、文章的开头、结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有关线索的词语、语法结构的提示语,等等。
3.浏览阅读法。主要读题目和书名、目录、序言、提要、索引和正文开头、结尾以及正文中间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抓住这些关键内容,可对文章或者书籍形成整体印象,如果有需要深究之处,再进行深入品读。
4.搜读法。一般指为得到急需的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中搜寻查找的快速阅读方法。这种快速筛选识别信息的能力,需要同学们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
速读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大家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快速掌握这种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