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错图》是一部来自民间的“国之重宝”,由清初聂璜工笔彩绘并撰文。聂璜于康熙六年(1667年)起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绘成《蟹谱》,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集稿誊绘,通为一图”。雍正四年(1726年),《海错图》被拆分为四册,深藏清宫,鲜为人知。至抗日战争时期,故宫文物南迁,四册失群。其后,其中三册返回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海错图》包含340多幅精美工笔图,描绘了300多种海洋生物,涵盖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还有许多海洋植物,并记述了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及应用价值。
《海错图》问世300余年,其在在海洋生物学和文学艺术研究中的地位、价值甚高,但迄今未见有任何点校本。可以说,《海错图》是古代海洋生物集大成之作,可谓中国最早的海洋生物志或海洋生物百科全书,不应被遗忘。
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海错图〉通考》,由我国从事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的老中青专家联袂,倾所学而作,共80余万字。该书从现代生命科学视角探究《海错图》,不仅注其文、校其误,而且参照现代生物分类学系统,考释其中涉及的海洋生物,并提供了相应生物的照片。该书的目的在于系统探究古人对我国海洋生物的记述,着力抢救、整理并保护这一古代文化遗产,发掘其科学、文化和史料价值,补我国海洋生物学以及古籍和人文书画研究之所阙。这是我国首部《海错图》点校本,同时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整理、深入研究解读《海错图》的学术专著,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科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