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莲
[摘 要]建立量感对学生积累数学经验、训练思维敏捷度、增进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核心素养等有一定好处。文章以人教版教材“千克的认识”教学为例,探索培养学生量感的具体路径与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深度体验;量感;千克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6-0066-03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量感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彰显着专家及一线教师对于量感的重视。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比如,在没有测量工具时,仅凭手指的尺寸来估测,这就是量感。基于直观感知的量感看似无关紧要,实则相当重要。小学阶段,让量感内化于心,對于学生积累数学经验、提高思维敏捷度、增进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核心素养等有好处。量感与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是很多生活经验叠加的结果。因此,创造生活化体验机会有利于量感的建立。另外,量感的建立不可急于一时,可渗透在课前、课中、课后,让其自然生长。何为自然生长?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教材“千克的认识”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一、教学调查及困惑
笔者就“千克的认识”一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前测数据表明学生对质量单位及进率的掌握情况令人满意。的确,客观的知识掌握总是简单的。后测数据则表明学生对量感的把握及建立不尽如人意。毕竟,类似空间感与方向感的量感属于直观感知,没有大量的生活经验,学生很难建立量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方面,课堂中的学习素材与活动机会是有限的。小学生不像成人那样看一眼、掂一下就猜个八九不离十,因为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体验。另一方面,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起点与思维逻辑,盲目地塞给学生一大堆看似丰富,但实际上无用的图片素材,这换来的是学生的茫然,便谈不上量感的自然生长。这让笔者不由得反思:成人都需要多年的磨炼与积累才能做到“一叶知秋”,凭什么让经验很少的学生在一节课内建立量感呢?于是,课前活动和课后延伸成为必然,数学活动观的建立不可或缺。
二、教学实践及结果
1.课前,多一些量的领悟
既然量感的建立与生活经验息息相关,那么课前的活动设计必不可少。课前多一些具身体验,才有课中的精彩、惊喜与验证。
例如,课前,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逛超市,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调一调等方式让学生挑选水果及其他物品。
(1)买人参果。家长让孩子凭自己的感觉挑选1千克的人参果,之后放在秤上称一称,验证多了还是少了。注意数出具体的个数,如挑选了20个,实际上16个人参果大约是1千克。
(2)买香蕉。先掂一掂1千克香蕉有多重,猜一猜多少个香蕉大约是1千克,再确定大约是多少个。
(3)如上操作,换其他物品掂一掂、拎一拎、称一称,感受1千克有多重。学生可多次到超市体验。
上述课前活动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掂一掂,意在让学生建立初步表象;第二层次是称一称,意在让学生对刚形成的经验进行验证;第三层次是调一调,意在让学生对数据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层次中,所称量的物品应不断转换,家长少一些直接命令,学生多一些自主挑选,以便丰富学生的具身体验,为学生建立量感奠定基础。学生从一开始的误差较大到后来的渐渐接近标准的数据,彰显着课前多维体验的重要性,彰显着自然生长的量感的有效性。
2.课中,多一些量的认知
充分而丰富的课前活动之后,课中的汇报、活动、感悟、总结不可或缺。毕竟课前活动的随意性大,具有零散、随机、不完整的特点。把碎片化经验上升为整体性经验,需要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中建立量感,加强对量的认识。
在教学“1千克有多重”时,可让学生经历掂、估、称、调的过程。
(1)掂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组员拿出自认为重1千克的物品,先掂一掂,再验证是不是确实重1千克,如果有误差,那么差多少。为了积累具身体验,允许每个学生多次掂量,并在调整猜测结果后进行表达,如“我掂量的物品是酸奶,我的直观感知是6袋酸奶重1千克”。由于是四人一组,因而每个学生不但掂量自己所带的物品,也有机会掂量其他同学所带的物品。如此,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汇报,通过小组间的比较,学生的体验变得清晰又可视。
(2)估
教师提供事先准备好的大米,让学生估一估1千克大米有多重。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自己往小塑料袋里装米;第二步,学生之间互相比较,看谁装得多一些,谁装得少一些,互相谈论谁的更接近1千克;第三步,让学生左手拿着一袋米,与右手拿着第一次掂量的酸奶等物品进行对比,发现有差异后进行调整。如此,学生的量感被唤醒了,量感的自然生长落到了实处。
(3)称
让学生在“掂”与“估”之后取出大米放在秤上称量,验证自己估得对不对。面对结果,有的学生兴高采烈,有的学生表示遗憾……不论是哪种表现,都彰显着学生经验的积累、认知的升华和思维的深入。毕竟,心中之“重”与实际之“重”的比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下一次估测与调整奠定了基础。
(4)调
调整心中之“重”与实际之“重”,可通过“多还少补”,明确具体的数字之差,积累“1千克有多重”的体验,逐步提升量感。不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如“我认为的1千克还是太轻了,可能是经验不足。”“妈妈说,想要准确的手感需要多次体验。”……类似的总结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建立。
上述四个环节是结构化的,既有预定目标,也有必要的调整;既有深度体验,也有验证与反馈。其中的量感唤醒、经验储备、表象记忆,都是活动中的关键因素,不可小觑。做精、做细这些环节,必将促进量感的自然生长。
3.课后,多一些量的内化
就“千克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而言,学生仅通过在课堂中“掂、估、称、调”建立量感是不够的。课后,教师要多设计一些促进学生内化量感的活动,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1)再逛超市
①从琳琅满目的物品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装在塑料袋中,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感受其中的差距,再拎一拎,通过具身体验形成量感。
②换其他物品掂、估、称、拎,让体验更丰富。
③在家长的帮助及配合下,拎一袋1千克的面粉,持续30秒,积累经验。
④观察家里的物品,先填表(見表3),再拎一拎。
“再逛超市”体验物品质量时,学生的主观臆测少,客观经验多。这给笔者一个启示:相对于有限的课堂时间,课外的延伸探究能为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受量感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在课后活动中,学生获得的是经验的积累、能力的提升以及量感的建立。
(2)检测活动
①教师准备充足材料,让学生先凭感觉装出1千克沙子,然后在秤上称量、验证。
②拎一拎1袋苹果,猜一猜究竟有多少千克,然后在秤上称量、验证。
这样的检测活动有别于一般性的书面测试,能够检测出学生是否真正建立了量感。从表4的信息来看,与表3对比,学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三、教后反思及提炼
现今,人们很少像古人那样进行猜测与掂量,从而导致学生量感的培养不尽如人意,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量感不易把握,如质量单位是摸不着的,没有相当的体验,难以把控与表达。精密测量仪器固然重要,但基于生活经验与直接感知的掂量、猜测等同样不可或缺。对于以上教学,笔者有以下反思。
1.结构化学习,强化量感
所谓结构化,是指活动是连续的、递进的、调整的,由知道到理解,由经历到沉淀。如课前活动,既有对原有经验的唤醒,又有经过调整后对经验的修正;既有掂一掂这样的直接感知,也有称一称这样的现实验证;既有拎一拎这样的直观经验,又有调一调这样的理性行为,使学生逐步缩小猜想与实际的距离,不断强化量感。这样的活动一是有层次,学生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由单一到多样的过程;二是有关联,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由此及彼的过程;三是有体验,学生经历了一个真切的过程;四是有反馈,学生经历了一个由懵懂到感悟、由胡乱猜测到科学估量的过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生活化体验,深化量感
培育学生的量感必须让学生充分地“感量”。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事物的特征就是“感量”。从“感量”出发,教学就站到了一个合适的起点,教学逻辑就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而这些都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舞台,离不开生活化体验的支撑。课前的经验储备与课后的延伸探究,都是基于生活化这个角度来进行的。比如,超市是人们最常去的地方,蔬菜、水果、大米、面粉等素材生活味十足。基于超市而设计的课前与课后探究活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无论是课前活动,还是课后活动,都打破了课堂界限,让学习有了更多可能,实现了经验的叠加与学习的延伸,而这恰恰是深化量感所不可或缺的。
3.场景化检测,外化量感
通过书面测验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不足以检测学生综合素养的,尤其是无法检测学生的量感水平。而动态的场景化检测方式,能更好地验证学生的实际水平,更好地外化量感。比如“凭感觉装出1千克沙子”“猜一猜1袋苹果究竟有多少千克”,正是外化量感的活动。“掂”与“拎”等场景化检测较有意义,教师应扩大检测范围,精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及实践成果。
实践证明,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深度体验活动中形成的。教师应注重长久的、一点一滴的实践活动。当学生买东西时用眼看一看、用手掂一掂,就能买到自己预期数量的商品时;当学生不用称量与计算就能买到合适用量的水壶时……他们该多么有成就感。学以致用的魅力在于此,量感建立的作用也在于此。
[ 参 考 文 献 ]
[1] 鲍善军.具身操作,深度体验,感悟量感: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3(Z1):32-35.
[2] 敖小华,朱朝袖,王启会.基于核心素养的量感建立实践[J].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1(1):25-28.
[3] 潘才芳.基于深度体验的“量感”建立:“千克的认识”一课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2(11):33-35.
(责编 黄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