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曰雨
以前,大家都认为,民俗就是农村的礼俗,乡下人的专利,或者是没文化的人才信的东西。但实际上,无论是城里人(工人、职员、商人、市民)、知识分子、官员等,他们的生活中都充满了民俗。
旧上海滩的陋俗“ 飞白鸽”“剥猪猡”及上海人的“赶时髦”“轧闹猛”“门槛精”“生意经”等种种民俗事象,都是上海民众中流行带有鲜明城市特色的民俗。
美国前全国民俗学会主席,加州大学教授阿伦·邓迪斯(Alan Dunes)在《什么是民俗》(The Study of Folklore)一文中指出:“一些民俗学者错误地认为民众就是农民社会或乡村集体。如果有人接受了关于民众的这个狭隘概念,那么,在定义上,就会得出推论即城市居民不算民众,因而城市居民也不可能有民俗。一个同样荒谬的观点是,过去时代的民众创造了民俗,而今天依然留存的民俗,仅仅包含那些零星的遗存物了。根据这种错误观点,今天的民众不会创造新的民俗或者说,现代的民众正越来越忘掉民俗,不久民俗将完全消亡了。”
中国古训:民以食为天。江南中国人为何以稻米为主食?
江南稻作生产,追根溯源是当地先民在谋求生存发展的需要,他们模仿鸟类,吃鸟食,使鸟田,拜鸟灵……用鸟历中逐步形成对鸟类的依赖、崇敬和神化,以致自己的生活也发生鸟化:穿鸟衣、住鸟居、说鸟语、佩鸟饰、制鸟器、树鸟人,并与日崇拜发生粘连,衍生出种种鸟(日)神话崇信的习俗活动。
对鸟类生态之模仿,是吴越先民生活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圆雕鸟形象牙匕、陶盆腹之鸟与稻,江苏六合和仁出土的铜匜残片、傅家山遗址出土的骨雕鹰首器,都是很形象的例证。
包括我们国家的龙凤文化中的凤文化、神仙文化,京剧演员头饰上的翎子,中国人的经典餐具筷子都和我们吃稻米的生活方式有关,模仿崇拜鸟的习俗中衍化而来的。崇拜鸟和鸟的生活方式,还衍化出中华民族崇圆的思想,也就是对圆的东西有特殊的情感,如一轮圆月,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兴。
传统的中国节日中,大多的节日的食品:元宵汤圆、清明青团、中秋月饼、春节松糕都是圆形的。传统的中国婚礼,女方陪嫁的家具器皿,俗称“圆木”,结婚生子的礼仪都要送染色的鸡蛋(也是一种圆形)。
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开始挖掘时,考古人员在二号俑坑内发现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有八个棱面,考古人员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小于一根头发丝,在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每把剑都是如此。
这些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而且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
经过化验,发现所有的剑上都被镀上了一层10微米(相当于0.01毫米)厚的铬盐化合物。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层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
其次,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大约在4000℃,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了相关专利。2000多年以前的秦朝军队用什么方法将这种金属镀到剑上去的呢?
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时,考古人员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公斤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考古人员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恢复原貌!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这听起来就非常不可思议。
1950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
据清代时期中国传统刺绣线的色彩专著《雪宦绣谱》记载,有青、黄、红、黑、白(以上正色),绿、赭、紫、交、葱(以上间色)共9类88种原色,因其深浅可染制成7 4 5 种不同的色彩。《雪宦绣谱》一书中,对丝线的颜色做了不同的划分。书的最后附有一个“线色表”,将青色分为老菜青、天青等94色;黄有杏黄、明黄、鹅黄等104色;赤有大红、朱红、血牙红等88色;另外有绿、紫、赭、灰等共353色。这么多的颜色,全部由天然染料染色而成,除部分采用直接染色外,大部分是利用媒染、复染、套染、拼染等艺术手法染成的间色 。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传统染色,是经典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它们的产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地方性情境。其色彩的源头,基本上是当地的植物性本草的天然色素的提炼。当地自然界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各种植物,包括果实的天然本色,都是传统染色色素的原材料。其蕴含的知识含量,绝对是原创的、唯一的、标志性的,也是具有世界性的。今天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间的染色制作技艺,则是不可磨灭的 。现在能完全把握上述色彩的,在大陆,据说仅数人。急需全力抢救保护。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出了很多介绍中国风水理论的书,称之为中国的潜科学。我们不否认风水中有封建迷信的成分,特别是风水理论的后期。可是在风水理论的内涵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东西的。它的核心是一个人如何选择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要考虑到风的流向、水的走向。
当代很多大城市都造了很多玻璃外墙摩天楼,其实并不符合风水的理念,有的根本对生活是有害的。为什么?这种建筑模式来自北欧,北欧为什么需要玻璃外墙?因为天气比较寒冷,需要更多采光。而我们处在亚热带,我们需要散热,我们现在用空调制冷,却增加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又浪费我们宝贵的能源。
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节令,就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节气是指古代中国农历年,用来指导一年农事的二十四时节和气候的补充历法。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顺应农时,观天察地,观天:日月盈亏,星斗迁移,昼夜变化;察地:植物枯荣、动物变迁。顺天应地,摸索、感悟、总结出来的时间知识体系。展现为按照天文、物候、气象、农事现象的变化将一个太阳年结合农时周期进行二十四段的划分,并据以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留下来的一套时间认知体系,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它是我国远古时期“春俗”衍化发展的文化结晶,源于我们先民,触景生情,对宇宙人生和生命一体化意识的独特理解、深切体验,真情祈愿。也是我们先民在与自然环境长期共存斗争中自我保护的智慧结晶,是我国最早卫生节的雏形。
春夏之交的农历五月,多阴霾不正之气,蚁蝇滋生,百虫出动,是流感、腮腺炎、猩红热等流行传染病的易发季节,古人就称其为恶月、毒月。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为了驱邪祛毒,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知识经验来防病强身。《荆楚岁时记》云:“是日(端午节)竞采杂药。”《夏小正》云:“次日蓄药以除毒气。”端午节便成了人们打扫卫生和驱瘟压邪之日。为此,家家户户有挂艾叶、菖蒲、食粽子、饮雄黄酒、赶鸭子等习俗。
粽子,在古代,甚至在今天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它是一种最好的干粮,做好的粽子一般放在通风的地方,一个月都不会坏,农民下地劳动带两个粽子,带一壶水就走了,比做饭还容易。这是我们生活经验和智慧的展现。
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季节性自然保健卫生节。在历史长河中,它不仅包含着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意义,还被赋予了不畏自然和社会的险阻,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等诸多文化内涵,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民俗文化的盛大节日。此外,从深层文化角度来看,端午节还蕴含着我们的先辈对天、地、人——身体和心灵融合的感悟、调和、调适的精神文脉。它是我们先民所创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一朵奇葩,是多元文化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