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的豪气

2023-12-29 00:00:00王灿葳
现代阅读 2023年12期

古诗词是古人生命燃烧后留下的耀眼的印记。这些年少时生吞硬嚼咽下的句子,在我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于是某一天,偶遇一抹风景,萌生一份心动,电光火石间,忽然从心间流淌出来。请以此进行诗意性创作,不少于800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豪气”一直是被称赞和吟诵的对象。它是一种胸怀,一种态度,亦是一种精神。

由于时代风气不同,诗人的经历与志向不同,有豪气的古贤很多,可他们的“豪”各不相同。有岳飞誓死抗金的热血豪情,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远豪志,亦有东坡“鬓微霜,又何妨”的乐观豪气。而“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他的豪气似乎格外独特。

诗仙的豪气是狂傲的。常说“少年轻狂”,李白却把这份狂淋满了人生四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因自信而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因自尊而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因自强而狂。这份不曾消退的狂傲,让李白多了一分超逸的侠客风采,成为他身上夺目的光芒,仿佛他永远是自豪的鲲鹏,无拘无畏。

诗仙的豪气是清冽的。对于“豪”字,我们会想到宏伟的气势、无边的胸怀。然而李白的豪气却不那么厚重、深邃,少了杜工部忧国忧民的沉重,少了辛稼轩呕心沥血的悲壮,而多了一份如鹤似仙的洒脱与野逸。“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很难想象没了酒的李白还是不是那个李白,豪气碰上酒,显得格外纯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没有那么多牵绊,没有那么多伟志,“尽欢”体现了李白活在当下的清醒。这份清冽的豪气,让李白这位难遇的才子与其他贤士的人生轨迹大为不同,虽未留下彪炳千秋的政绩,但一生的洒脱成就了他浪漫惊艳的诗赋。

诗仙的豪气亦是充满烟火气的。李白洒脱不羁,但并不像陶渊明一般出世而清高,他是坦然而真诚的。在长安的三年,李白对世俗之乐可谓来者不拒,即使后来繁华不再,他也毫不避讳地表达着自己对奢华和得志之时的回念。而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志趣,并没有让李白变得俗气,反而增加了他真性情的豪气—不虚伪,不遮掩,不消沉,不呻吟。

李白注定是诗坛中不凡的明星,他活得肆意潇洒,活得真实坦荡,亦体现出一种即使归于平凡却凭借一腔乐观豁达而萌生的豪气。自此,豪气可以为了家园、为了功名,亦可只为人生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