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白,字君素,隋朝魏郡临漳(今河北临漳县)人。侯白喜欢学习,脑袋非常灵光,善于辩论,说话幽默,与别人聊天的时候,随口一出就是一个好笑话。侯白和隋朝名将越国公杨素关系很好,被举为秀才,成为儒林郎。这是一个比较闲散的官职,没有什么权势,但他因为很喜欢且擅长开玩笑,人缘特别好。
脑子进水
杨素问侯白:“你如果跳进了一个几百尺深的大坑,如何才能出来呢?”
侯白说:“我只要用一根针在脑袋上扎一个洞,把脑子里的水放出来,放满一坑后,就可以浮上来了。”
杨素奇道:“脑袋里哪有那么多水?”
侯白:“脑子里没有那么多的水,怎么会跳进几百尺深的大坑里去呢?”
狗是怎么叫的
侯白与人打赌,大家说若是侯白能让知县学狗叫,就请侯白吃饭。侯白便去谒见知县说:“大人,本地有很多盗贼,我想请您命令各家养狗,只要家里有狗吠声,盗贼自然就不敢来了。”
县令说:“假如是这样,我家也须养一只能吠的狗,不知哪可以找到?”
侯白说:“我家里有一群好狗,叫声和其他狗不同。”
县令问:“是怎么叫的呢?”
侯白回答:“这狗会怮怮地叫。”
县令说:“唉,你全然不懂好狗的叫声,好狗应该是汪汪叫。”
都是牛羊
一日,众官员散朝,大家辛苦了一整天,人人累了个半死。刚走出宫殿,侯白就长吁一口气:“日之夕矣!”
杨素听了冷哼一声:“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是在嘲弄我们!”
原来这是《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里的一句: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老刺猬和小板栗
侯白为人诙谐,杨素最喜欢缠着他听笑话,把侯白搞得苦不堪言。一天傍晚,侯白下衙,结果被杨素的儿子杨玄感碰上,非要他讲个笑话才放行。领导儿子嘛,不敢得罪,侯白只好信口编了一个故事:
一只老虎看到有只刺猬翻着肚皮晒太阳,跑上去就一口咬下。哪想到肉没咬着,却被刺猬扎得满脸是刺。老虎负痛狂奔,终于甩掉了刺猬。结果走了没几步,见到了一颗板栗,浑身是刺。老虎以为那是只小刺猬,大惊失色,赶忙打躬作揖:“我今天已经被你爹整惨了,求求你小子放过我吧!”
阅读拓展
本组故事取自《太平广记》。《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言纪实小说的总集,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全书 500卷,目录10卷,是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中国的小说成熟于唐代,而唐代小说绝大部分被收集在《太平广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