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和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有人一筹莫展,有人则变不利为有利。他们处在社会的同一时期,面对同样的困惑,结果为什么截然相反呢?关键在于变通。因为变通是制胜之宝,所以审时度势,变通者胜。
学会变通,需要有一种破冰前行的勇气。学会变通不仅要改变原来根深蒂固的想法,排除世俗的偏见,还要大胆地尝试一个尚无把握的揣测,没有勇气是不行的。上古时代,舜帝命鲧治理洪水,鲧用围堵之法,结果失败被杀。舜帝又命鲧的儿子禹治理洪水,禹用疏导之法,成功后继承帝位,备受后人敬仰。父子俩的命运为何不同?是因为禹懂得变通,敢于冲破重重阻力,坚决尝试新方法,终获成功。
学会变通,需要有一种审时度势的思维。时期不同,事件不同,采用的策略与方法自然也应不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纯粹“以俄为师”,后来毛泽东意识到中国的国情与苏联不同,再根据当时工农红军的实力,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才使得星星之火得以燎原。由此看来,识时务而懂变通方能制胜。
学会变通,需要有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一个裁缝不小心将一条高档的裙子烧了一个洞,致使裙子成了废品。但他大胆创新,在裙子的周围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使其变成了一条“凤尾裙”,结果不只这条裙子卖了一个好价钱,还让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个人如此,社会、国家都如此。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盛,最终攻灭六国、一统江山。创新与变革为裁缝和商鞅开辟了一条成功之道,使其迎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同样,化腐朽为神奇,能让废品成为宝物;化弱势为强势,能让国家走向富强。
小草在石块的重压下,学会变通,选择弯曲,赢得生机盎然;裁缝在失手的焦头烂额中,学会变通,创新设计,换来生意的兴隆;工农红军,学会变通,创造世界奇迹。审时度势,学会变通,从自然到社会,从古代到如今,善变通者常胜。请记住这句名言:“上天把你的门关上时,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扇窗大概就是变通的窗吧。朋友们,推开它,柳暗花明,天阔地宽。
【赏析点评】
本文的优点之一:立意契合材料,论证思路清晰。能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从怎么办的角度论证分析学会变通的方法,即破冰前行的勇气、审时度势的思维、开拓创新的精神。并列式的结构形式使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谨。
本文的优点之二:论据充足,论证方法多样。作者能放眼历史、关注社会,联想到大禹治水、工农革命、商鞅变法等典型事例,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类比等多种手法,形成了一篇颇具思辨性、说服力的议论文。 (指导教师:黄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