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与当代发展策略探析

2023-12-29 00:00:00张云鹏
艺术大观 2023年8期

摘 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体系都存在着差异性,整体的社会文化背景比较复杂,在这样的模式下,舞蹈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其中岭南舞蹈是我国优秀的舞蹈艺术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和组成,在整个传统文化舞蹈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和当代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索,希望可以进一步了解岭南舞蹈的当前发展情况,明确岭南舞蹈艺术传承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让岭南舞蹈的传承工作更加顺利,促进该项文化艺术体系的革新。

关键词:岭南舞蹈;艺术内涵;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8-0-03

岭南舞蹈是我国岭南地区文化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岭南舞蹈中有着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有着特殊的文化模式。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岭南舞蹈进行创新和发展,可以使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岭南地区所具有的文化特色,也能够让岭南地区的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助推当地社会结构体系的变革,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笔者结合实际先了解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在此基础上挖掘岭南舞蹈的发展现状,并且提出有助于岭南舞蹈文化传承以及发展的创新策略,希望可以更好地培养出优质的岭南舞蹈艺术传承人才队伍,使岭南舞蹈艺术的传承形式得到丰富,也能够助推岭南舞蹈艺术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实现。

一、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分析

岭南地区主要包括广东、海南以及广西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已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形成了客家、福佬以及广府这三大民系,在此基础上衍生了一系列文化体系,岭南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环境因素特殊,这也让将地域文化作为基础的地域舞蹈体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岭南舞蹈在21世纪初被提出,它主要是指在岭南地域内孕育发展,并且逐渐得到完善,对于我国的文化体系造成了一定影响的特殊舞蹈文化类型。根据岭南舞蹈的表现主题以及岭南舞蹈的具体创作历程,可以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内容,其中涉及一些人们生活真实场景的再现,如戏曲武术、小说话本、历史传说等,比如,岭南舞蹈中的《围屋女人》《客家酿》等作品,就展现出了客家人民以及客家家族关系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展现出了客家人民在生活中勇于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岭南舞蹈中也有一些通过岭南地区特有的动作赋予人类情感和精神的方法,形成了生机盎然、朝气勃发的特殊景象,体现出了良好的舞蹈文化传播的效果。现如今在广东地区,岭南舞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为了对岭南舞蹈进行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有关部门需要明确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以及传承的细则和要求,让岭南舞蹈的艺术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1]。

二、岭南舞蹈的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岭南舞蹈主要包括传统民族舞蹈以及创新舞蹈这两个部分,其中的传统民族舞蹈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对于岭南精神以及舞蹈文化的相关传承,而当代的创新舞蹈则主要是涉及岭南舞蹈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未来的建设,通过对岭南舞蹈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很明显地看到近些年人们对于岭南舞蹈的传承重要性,对其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岭南舞蹈的可持续发展效果并不理想,发展的速度也受到了阻碍和限制[2]。

(一)了解岭南舞蹈的传承情况

岭南舞蹈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受到了有关部门的保护和推动,但在具体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缺乏舞蹈传承人以及受众减少等多元化的问题,也正是由于岭南舞蹈深刻的文化内涵、多元化的艺术特征以及在表演过程中十分严格的要求,需要传承人有更加良好的身体素质,有更长的从业时间,还要能掌握更加优秀的舞蹈技能。但是可能会受到传统岭南舞蹈影响力减弱、舞蹈受众减少、从业人员收入不稳定的问题,让岭南舞蹈的传承人员数量相对应更少,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舞蹈可能会受到当地人员数量较少以及老一辈人员逐渐离世,没有办法进一步传承,导致其出现了舞蹈断层的现象。即便是有一些有着较强影响力以及传播范围相对比较广泛的岭南舞蹈文化艺术作品,也同样有着传承困难的现象,从事岭南刀舞表演的人员可能是兼职人员,能够专职负责岭南舞蹈的优秀传承人员数量极其缺乏,这都会导致岭南舞蹈的传承受到相应的阻碍和限制。另外,岭南舞蹈受众群体减少,主要是指岭南地区的舞蹈受众群体减少以及国内国际范围内的岭南舞蹈受众范围的缩小[3]。如今,岭南地区的发展速度已经越来越快,整个舞蹈体系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其中丰富多样的舞蹈表演也让岭南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当地的居民受到国际化思潮的影响,对于一些有着国际化色彩和理念的歌舞可能会更有兴趣,因而导致岭南舞蹈本地的受众数量极少,群体缩小。与此同时,当前受到岭南地区人口流动性较大问题的影响以及在岭南舞蹈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存在舞蹈的断层,很多岭南群众以及外界到岭南地区的游客对于岭南舞蹈都没有产生足够的理解,这就导致岭南舞蹈文化很难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也导致岭南舞蹈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下降,让岭南舞蹈文化发展受限[4]。

(二)当前岭南舞蹈的创新情况分析

任何舞蹈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有独特的舞蹈艺术特性、审美特点以及所属地区所独有的地域文化特点,它们会共同形成舞蹈的核心内涵体系,在岭南舞蹈的创新以及发展过程中,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传承已经成了十分关键的任务。伴随着社会环境以及群众审美特征、舞蹈传播方式等多元化因素的变化,岭南舞蹈的动作设计、舞蹈编排以及整体的舞蹈形式也产生了相应的创新,比如,有一些传统的大型室外舞蹈已经转变成了更适合于室内表演的舞蹈作品,有一些直接面向群众表演的作品,转变为面向群众以及摄像机的表演作品等。这些舞蹈作品的发展创新是基于传统岭南舞蹈传承的基础上存在的需要,基于群众的欣赏以及当前作品的传播途径而展开,其中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但需要关注的是,在具体岭南舞蹈的传承以及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发展政策主体的影响以及舞蹈的传承人并没有正确把握好舞蹈的创新尺度和方向的影响,导致岭南舞蹈的主体、内涵以及这项舞蹈的具体表现形式都和以往体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性,虽然这种岭南舞蹈的创新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相关方面观众的欣赏需求,但是这种看似是创新的舞蹈作品,是真正的创新还是表面的创新仍然有待考证和分析[5]。

三、岭南舞蹈的当代发展策略

丰富多样的岭南文化已经为岭南舞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和广泛的空间,多元化的民俗习惯同时也为岭南舞蹈提供了可以借鉴和直接使用的艺术创作素材,这些多元化的特色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岭南舞蹈提供了别样的人文情怀。文化多元化让岭南舞蹈的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传播的内容更加完整和丰富。当前,对岭南舞蹈文化的发展内涵以及发展现状和发展措施进行了分析,成了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也成了极其重要的任务[6]。

(一)对岭南舞蹈进行传承

1.丰富岭南舞蹈的传播形式

现如今,在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存在受众范围缩小以及受众人数减少等多元化的问题,导致岭南文化传播受到了阻碍。对此,有关工作人员有必要适当寻找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播形式,使传播的渠道更加广泛,也能让更多的群众领略到优秀的岭南舞蹈作品,并对其产生兴趣。具体来说,需要岭南舞蹈文化的相关工作人员利用好当前的媒体技术,包括传统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以及群众传播等方式,都能够在其中发挥作用,让舞蹈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拓宽,让传播的模式和方法更加新颖[7]。

首先,当前电视、广播以及报纸仍然是很多群众对信息产生了解的关键方法,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电视以及广播等传统的媒体来创设岭南舞蹈频道,在这些频道中轮番播出经典的舞蹈作品,讲解岭南舞蹈的文化内涵,让群众对岭南舞蹈作品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也能吸引这部分群众观看岭南舞蹈作品。

其次,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平台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关键渠道和方式,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将岭南优秀的舞蹈作品上传到优酷、爱奇艺以及腾讯等不同的视频网站中,让这些作品通过这些视频网站来进行播放,也可以通过抖音直播、快手直播等方式来现场直播岭南舞蹈文化作品的表演,让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播力度得到加大,使其发展创新的情况得到介绍,让其传播的范围更宽。

最后,需要理解岭南舞蹈本身来自民间,在这种舞蹈形式的发展过程中,群众传播仍然是最为关键的传播途径和方法,为了进一步增加岭南舞蹈文化的观众和受众范围,有必要重视民间传播这种传播方式的重要价值,可以适当改变和优化岭南舞蹈的具体内容,使之成为一种群体性舞蹈或者是表演性舞蹈,甚至可以通过广场舞的形式来对岭南舞蹈文化进行传播[8]。

2.培养更加专业、优秀的岭南舞蹈传承人员

针对当前岭南舞蹈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就能很好地了解到在岭南舞蹈的传承过程中,优秀的传承人员极其缺乏也导致岭南舞蹈的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为了进一步促进岭南舞蹈的发展,需要工作人员正确清晰地认识到岭南舞蹈在岭南文化传承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并且类比京剧等其他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员的培养方式,对岭南舞蹈艺术的传承人员进行培养。首先,可以在一些学校开设和岭南舞蹈艺术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觉参加这些课程,可以从中小学阶段就开设课程,让学生从小就学习,让学生对岭南舞蹈产生更加正确客观的认识,也能够使学生对舞蹈这门艺术产生更多的兴趣。其次,在岭南舞蹈艺术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高校教育体系中设置岭南舞蹈专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该专业中学习岭南舞蹈艺术。工作人员也可以成立岭南舞蹈艺术保护协会来帮助传承人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多元化问题,为岭南舞蹈艺术的创新和传承创设更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岭南舞蹈艺术传承创新的过程中[9]。

(二)对岭南舞蹈艺术进行创新

现如今,针对岭南舞蹈艺术的新编学院派舞蹈已经成了传承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并且集中创作出了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是整体上来看会发现岭南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受到这种舞蹈的覆盖范围较大、编排时间较长以及投入资金较多等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导致岭南舞蹈的编排创新成绩并不是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岭南舞蹈的创编过程中,首先,可以成立岭南舞蹈创作基金会,为岭南舞蹈的创作活动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保障,让岭南舞蹈的创新成果得到相应的体现[10]。其次,可以由有关地区的舞蹈家协会成员成立针对岭南舞蹈的培训小组,对岭南舞蹈艺术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的挖掘,了解其中所运用的不同编创形式和方式,为具备创新岭南舞蹈能力的人才提供培训,使他们对岭南舞蹈的发展历史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明确创作的内涵和创作的目标,在其中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融入当地的岭南舞蹈历史和浓郁的文化特色,确保在创新之后的岭南舞蹈艺术体系能真正反映出当地群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最后,工作人员也可以适当扩大岭南舞蹈艺术的比赛范围,增加岭南舞蹈艺术的比赛形式,为参加岭南舞蹈比赛的选手授予荣誉,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岭南舞蹈的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创新,让岭南舞蹈发展过程中有更充足的动力以及源泉[11]。

四、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基础物质生活的满足,同样也会对精神层次的文明提出更高的要求,舞蹈以及文化都是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舞蹈文化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岭南舞蹈是在岭南地区独具特色并且创新形成的特殊文化作品,其中有着岭南地区的特殊文化属性,也同样彰显出了岭南地区群众的文化传统以及社会风貌等不同的特点,对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进行分析,思考岭南舞蹈艺术的发展更有助于实现岭南舞蹈艺术体系的建设完善。

参考文献:

[1]严明.文化融合下的岭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作品《醉龙》的创作思考[J].戏剧之家,2022(01):123-124.

[2]杨靓.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与当代发展[J].戏剧之家,2021(25):121-122.

[3]胡骁,赵勇.岭南舞蹈创作群体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3):108-112.

[4]陈晓彤,马韵莹,李欣玲,张蔚昕.美育教育视域下岭南舞蹈进校园的实施路径及其意义——以广州市部分中学为例[J].大众文艺,2021(11):171-172.

[5]胡骁.岭南舞蹈编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1(01):165-175.

[6]仝妍,王情.“区域—中心”视域下岭南舞蹈研究综述[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0,5(04):44-48+84.

[7]仝妍,王情.当代岭南舞蹈审美现代性阐析[J].民族艺术研究,2020,33(05):89-95.

[8]胡骁.“区域文化”语境中岭南舞蹈创作的理念引导——由国家艺术基金《岭南舞蹈编创人才培养》项目谈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05):109-114.

[9]何好,姚江.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岭南非遗舞蹈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03):118-122.

[10]孙琳.新时代背景下岭南舞蹈的发展研究——国家非遗舞蹈“跳花棚”进校园的实践探索[J].粤海风,2019(04):118-122.

[11]蔡骞.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与当代发展[J].粤海风,2019(0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