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中较为重要的题材,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乐观向上的人文主义精神,传承好花鸟画,提高艺术水平,有助于社会时代进步并提高美术爱好者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中国写意花鸟画;色彩;线条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8-00-03
一、坚持写生是提高造型和色彩认识能力的基础
唐朝开始,花鸟画就已经被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这两种独立的绘画种类,造型表现、笔墨应用、构图经营都和其他画种不同,其有自己的艺术观点。宋元时期注重写实写生,笔法概括简洁;明清时期文化逐渐融合,“文人画风”突起,此时写意画达到高境界;清代沿袭传承了明代优秀的文化艺术,写意画从此走向成熟之路。现在若想学好写意画,必须具备扎实的写生功底和丰富的色彩知识。
写生是美术爱好者长期要坚持的,和素描、色彩一样是美术的基础入门课程。通过速写的经常练习作者能很好地掌握描绘对象的结构比例、透视等。速写方式与中国画的传统白描方式相结合来学习,培养观察能力、绘画取舍概括的能力,为创作收集素材,提高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默写绘画能力,进而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得到提升,这是美术创作者必须经过的一条道路。创作者在写生时脑海中已经形成深刻的印象,他可以凭借记忆来作画,作品包含作者的丰富情感和想象,这本身就是创作。对创作而言,日常写生资料的搜集和生活素材的记录就显得十分重要。换而言之,也就是要求创作者扎根于现实生活,去发现经典作品,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按照绘画所用工具材料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水彩、彩墨、油画、素描、速写等形式。一幅好的速写作品仅用简单几笔,生动地画出物体的形体和精神面貌,就能成为优秀绘画作品。刚开始学习写生时可以先临摹名师佳作范本,先学习构图、比例,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学习线条的运用。这样反而能快速进入思维和动手工作状态,少走弯路直奔主题,学有所获[1]。
开始写生时一定要选择好画画的理想角度,从眼前的第一组对象画起,逐渐向两边扩展。同时注意远近大小、透视、色彩关系和描绘对象的属性特征,先选取花卉单枝作为对象,叶子有三四组即可,不要看着哪里都好选择太多,导致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先在白纸上构图,宏观地规划一下花卉的枝叶、花朵的动态、叶子翻转侧背等。
然后具体从观察点最近的物体画起,逐渐向四周扩散,这时要注意画面整体比例协调,构图完整。先画出花头,然后是叶子的基本形态,整体推进到枝干。初学者一下是画不好的,这时画的都是一些概念化的线条和图像,这一步也是关键。这就需要坚持锻炼进一步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属性(木本、草本、灌木、林木种类等),分清植物科目,细致描绘它的特征、花瓣层次等。这一步应该与平时的临摹相结合来学习,以加深记忆并提高笔法熟练度,尽量安排多种不同种类植物来练习,做到“胸有成竹”心画在先。
最后开始分组分层次表现花卉的前后左右远近高低等组合关系,同时要讲究用线的方式方法,结合用线条的快慢轻重刚柔相继提按顿挫出入等(白描十八描)法度,取其一种来应用。交代对象的结构关系,深入细节描绘和整体画面的调整关系,完全表达出植物特性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分清楚画的对象是什么,进一步完成这篇作品。
写生时一定要掌握花卉植被的生长基本结构和在自然界中的色彩关系,画出各种姿态,整理好后对下一步美术创作内容安排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线条”的应用
六法论“骨法用笔”是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线条有长短、方圆、曲直、粗细、浓淡、轻重、虚实、刚柔等多种变化。写生速写的用笔也需要在这些基础上继承与创新。“骨法”原本是古代相术用语,东汉王充把它解释成可以传达人的福祸命运的表象特征,称为“表侯”。《论横·骨相篇》:“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于体。察其表侯已知命,犹察牛斛以知容也。表侯,骨法之谓也。”传统的文人画家将它解释为用笔的“骨力”,也可以理解为“笔力”或者“骨法用笔”。目前学术界还有不同意见,如今当代的美术史论都持这种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当“骨法”转换成图像后,在造型的基础上更能反映出作品的“骨法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把物体表现得充分,这时才能显示骨法的存在。所以通常讲“形神兼备”,就是这个原理,也就是物象精神与形体两者统一且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没有性格特征的作品就是没有这里讲的“骨法”。
所谓写生“骨法用笔”中的“用笔”,指的是作画时应该遵循事物应有的本质特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物象的外部造型以精神“气韵”与线条相结合就是非常好的美术作品。国画十八描详细解读了线条的原理和应用,这里可以随着自己在平时练习时总结经验选取适合自己的线条创作之路。应该注意,要多看大师们优秀的写生作品,观察他们在特定场合背景下线条的使用,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是变化不定的,有丰富的哲学思考理念贯穿其中,这就需要学习积累来提高自己[2]。
初学绘画写生,时间安排上可以考虑多用些,随着写生逐渐熟练后时间可以缩短。写生时都是由简到繁,由静到动,同时持续加上默写练习。写生速写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和创作是分不开的,也要学习笔调、内容安排、意境构图、设色等要素。锻炼了作者综合艺术修养,就要学习绘画外的其他姊妹艺术,不能单一地学画速写。具备绘画的基础功夫后可以练习习作,写生是在习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习作是写生的体现,所以写生与习作应当共同学习研究。要认真研究并分析古今中外绘画大师们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同时还要保持现代创作的思想理念,“继承传统,守正创新”,此文只在于抛砖引玉略谈一些见解(如图1)。
(二)水墨色彩关系
我们知道无论是哪种题材写生,它都是绘画、工艺美术、图案设计等的基础。现在谈一下用墨调水用色的问题。写意花鸟画更加注意的是对写生景物意境意向和作者情感表现。在用笔墨,调水时“以意领气,以气领神,以神写意”,开始就具备气韵贯通整体画面,同时学会泼墨、皴擦、渲染、点厾方法来表达笔墨。临摹大师作品时要求“神似”,花卉写生时刚开始一定要注意对象的神态,观察和掌握它的生长结构和规律以及外貌特点(构图、比例、线条、层次、取舍等),先在空白的纸上做到“胸有成竹”,对写生的实物进行分析后再动笔。如何画好第一笔这是最重要的。首先,学会裁剪和取舍。就是说要把那些烦琐的枝叶变成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画面。其次,大胆地夸张和改造,也就是先不管画得好不好看,先从眼前最近的景物画起,不必在意用线的好坏,要注重在画面中进行填补和随机修改,不要拘泥技法,抓住对象的精神面貌,作品最后表现出形神兼备的效果。这样的学习道路是正确的,即写生、写实、创作的艺术之路。最后,升华为“双钩写色法”“没骨画法”“小写意”“大写意”等画法。学习顺其自然过渡,正所谓“功到自然成”。双钩设色法指的是以写生白描为基础,设色调水为书法用笔,讲究干净利落,色彩含蓄饱满,骨法用笔尽显张力。没骨法:在双钩的基础上凭借记忆力直接用笔画出颜色和墨色,这时还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来表现对象,学员可以大量临摹前人的作品来提高学习质量。小写意:到这时已具备对墨色、水色的运用能力,但是还要继续在写生中完成作品。此时的笔法注重对物象特征的描写研究和提炼,用原来学过的推进构图基础知识和法度理念,传统笔墨和写生结合并且相互交融,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写生中对审美意识的追求和优良的艺术表现语言进一步交融。大写意:这时候学员已经能够熟悉和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动植物的特征和表现方法,能够单独绘画创作。值得注意的是,作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基础上,具有突破性、拓宽性,从而使作品有一定的宽度、广度,经得起学习和借鉴(如图2)。
利用时间去研究西方色彩知识理论,画一些水粉、水彩画。国画颜料不同于其他颜料,是矿物和植物的提取物,色彩的纯度、色相、混合变异彰显出稳重沉着的特点,颜料本身就已经具有特点,和物体自然固有颜色不一样,能充分体现出中国画画面的“诗情画意”和“意境”。在传统的意义上把图画叫作“丹青”。丹是朱砂,青是蓝靛,是绘画中常用的颜料。《晋书》记载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唐代诗人杜甫赠画马名家曹霸的诗,题名为《丹青引》,可见“丹青”之名已经广泛被人们使用。南北朝时期谢赫“随类赋彩”就是“六法”之一。宋代以前的山水画在设色方面都是十分严谨,随着文人画出现,“意足不求颜色似”形成一种体系[3]。
二、坚持学习以提高写意绘画水平
临摹是美术爱好者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是从经典艺术作品中学习借鉴和积累绘画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临摹选择的作品题材很广泛,要根据学习计划针对性选择目前的范本教材,然后按需要再循序渐进地选择其他范本对照学习。临摹时不但要“临”范本的技法和要领,还要用心去读画。通过反复研究和分析作品,学习借鉴加深理解作品,提高艺术欣赏水平。临摹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生活实践当中去应用,把在范本作品中学到的构图、线条、色彩、思想主题、意识形态等与写生相结合,然后转换到创作中需要的题材,这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何把握好“度”就是以平时多学多画积累经验为基础,时间长了作者就能从临摹作品中学到技法感悟到东西,与自己的创作感情融合,并且逐步完善加以提炼,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一直不断地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坚持,作品最终达到“神形兼备”、色彩丰富、“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这时的侧重点是,对写生对象生长结构的描绘要交代清楚,如写意花鸟写生时需要注意的是描绘对象的“精气神”,要大胆地取舍构图,不一定画出细节和烦琐的部位,调节画面的疏密关系,要学会穿插布局、黑白关系,掌握各种花卉的形态特征,多画多练,反复参考大师的作品,从中总结经验领悟出规律。如果是油画的话,注意画面整体的虚实变化,整体的运动构图等。画家石涛指出“归于自然,脱尘而出”,是说艺术家在生活中多观察,然后了解自然发展的规律,进行创作的过程,在继承传统的绘画基础上“与时俱进”,开创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征程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要画好一幅画,就要掌握写实的造型能力、色彩运用能力、画面形态变相能力和格局构图调整能力。形象生动逼真,气势气韵贯通,内容安排意境深远,寓意健康丰富,在经营构图位置上学习前辈优秀经验,掌握扎实的笔墨基本功和造型写实能力,进而画面表现力强,能让观众和作者互动渐入佳境。作为一名美术爱好者和长期绘画的专业人士,除了在学习花鸟画的技术上应该具备笔墨、色彩、造型、构图经营位置的基本功,还应该把这几个要素相互联系,结合并且应用到工作生活中来,这样才能创作出一幅优秀的雅俗共赏的美术作品,画面激情饱满地反映出祖国的壮美河山,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文艺作品。
三、结束语
学习写意花鸟画除了掌握以上内容外,还必须把握好以下四项基础:造型基础、专业基础、理论基础和创作基础。只有扎实具备了这四项基本功,才是自己的写意花鸟画作品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传承与发展是写意花鸟画的生命线,创作者必须协调好思变与恪守之争所引发的新艺术形式及语境的表现,这是时代赋予每一个写意花鸟画创作者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创作者,必须在拥有自我风格与特色的同时,多观察,多思考,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创作出能反映时代风貌和表达自我的画作。如果想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受人喜爱,就必须冲破传统的框架,将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到平衡,不断超越和突破自我,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不断追求,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高艳.速写在高校绘画艺术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大观(论坛),2022(03):138-140.
[2]曾晓龙.速写与表现技法中扩散思维训练教学探究[J].漫画月刊,2021(26):34-35.
[3]马俊,张赟洁.高中美术速写教学重点探析——以人物速写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0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