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研究

2023-12-29 00:00:00林文良黄仁谷
艺术大观 2023年8期

摘 要:新具象艺术是这个时代催生出的必然产物,新具象艺术作为后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在各个国家,各个艺术领域都难以有确切定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人认为架上绘画必将走向没落,但新具象艺术带来的人文思想的回归,是对经典永恒的精神追求和向往,恰恰让架上绘画的魅力再次释放出来。本文将通过了解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探析不同观念下的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变化,理解画家们用图示语言传达出的情感宣泄与感受。

关键词: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后现代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8-00-03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介手段影响着人们对生活中艺术的看法,同样的艺术家们也在自我创作中运用着这些新兴的技术与手法,但架上绘画的魅力依旧迷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画家们画面中虽选用的图示语言大有不同,但都传达出了每个时期的精神力量。他们通过细致观察现实社会生存状态获得的广阔视觉感受,创作出提升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的新具象绘画作品。具象绘画较于传统写实绘画,艺术家在创作空间上可以把表现性、叙事性、象征性都融入其中,从而能够推动技法、材料、题材等重要绘画要素在当代向前发展。新具象艺术作为这个时代艺术家们共同拥有的创作母题,每一次对已过去时代的艺术进行梳理,都会在其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感悟与体会,从而对创作出当下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内涵多添一抹底色。

一、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的形成

新具象绘画是后现代艺术中重要的一环,回溯后现代艺术,塞尚是后印象派画家中的风向标。塞尚的形式主义美学观念在立体派的推崇和发扬下,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探索,强调以个人感受来代替客观世界本身的规律并用绘画语言去控制和引导观众。

在不同时代的绘画画面中出现的图示语言都有其代表的一定含义。新具象绘画中的图示语言的形成:一方面,抽象主义绘画中无意识的图示语言已经在现代主义时期走到了尽头。抽象艺术画面中有限的点、线、面、形、色等是重复且枯燥的图示语言符号。抽象艺术家在画面中所要揭示的义理过于暧昧不明,在除去文字解释之后,作品本身就极易变得空洞无语。另一方面,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过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随之艺术的大众性及社会审美功能也在增强。以具象为绘画语言更能反映和表达出这个时代的特征。美术史的发展实际是观念的发展,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提出原始时期绘画艺术的出现是具备目的性的,艺术家们画面中的图示语言就被客观现实化了;再到近代印象派绘画户外写生,开始用色彩表达主观的内心感受;后来的现实主义的分支演变成后印象派、新古典主义、立体派、达达主义等画派,这些不同画面中的图示语言都传达出个人情感的宣泄与对所处时代事件的独特感受[1]。到了新具象绘画的图示语言上,以具象为主,吸收、借鉴原始至今各类画派的符号信息与精神涵养,融会贯通到创作中。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延续,迸发出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从而新具象绘画的图示语言也显现出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二)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始,新具象这一艺术现象陆续在各个不同的国家萌芽生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人们在战火中破败的家园里极力呼吁重回德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中,捡起绘画的本体,逐渐恢复民族自信,德国将这一时期的新具象绘画称为新表现主义或新野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以法国为中心,周围意大利等国家出现了强调古典传统因素的“新写实”绘画艺术,法国称为新自由形象,意大利称为超前卫,意在与抽象表现主义的纯主观做出区别,其画面以具象图示艺术形式表现社会现实问题;而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美国家追求的前卫艺术拥有绝对主观意识,英国称为新精神,在其中发扬民族特征,美国人则突出他们具有幽默性格的游戏性的实用主义,称之为涂鸦艺术、新象征等,表达在脱离现实同时主张艺术与生活无关。

到80年代中期,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连日本也出现了类似的新绘画。之后新绘画逐渐转变成国际性的艺术运动。艺术家们、批评界和理论学者也在用行动为这场运动助力。由于后现代时期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差异,为新具象绘画面带来了多样化的文化底蕴、美学滋养和表现风格,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图示语言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从侧面反映出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的复杂性与宽泛性,难以有确切定论。

二、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特征探析

(一)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的包容性

新具象绘画中的图示符号融汇了具象元素与抽象的元素,远可追溯到对原始艺术的图示符号加以提取,近可从当代科技人工智能中进行参考运用。夏皮罗在研究现代艺术的视野与古典研究关系的代表著作《风格》中提出强调:研究其他时代的作品,也会通过发现我们自己时代的艺术中所未知的某些美学变体,来影响现代的概念[2]。

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随着题材和风格的变化,手法也不断拓宽丰富。新具象画家可以沿用传统手法,如吕佩尔茨常用钢盔、军帽、鹿角、谷穗象征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画面中带着粗糙抽象怪异的造型和朴素的色彩。他的图示符号既像埃及的象形文字,又似古代岩画,在观看他的作品时现代感和远古感互相交织,是一种非古典主义语言的古典派、非表现主义语言的表现派、非传统抽象主义语言的抽象派。

而阿里卡画面中的图示语言从抽象切换成具象,他用一种纯粹的视觉方式去感知日常的人与物,他的绘画笔触借鉴了中国画中皴笔的技法作为图示语言元素来层层着色,加之绘在光滑细腻的布底上,层层叠加的笔触局部丰富且松动,形成一种视觉朦胧的画面效果。

再如刘小东用农民工、移民等群体作为图示符号,大部分通过现场直接写生对象,虽然画家的生活背景与对象没有直接联系,但他用现场写生的方式,在画面中观察,融入他们的生活,用画面与其交流并间接感受他们的身处环境,借此也展现飞跃发展社会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他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

新具象画家也可以用新兴手法,像德国新表现画家基弗,他的画面中的图示语言利用综合材料,他使用的材料类别繁多,如麦秆、干草、沙子、废照片、铅、乳胶、沥青、漆和火等,他将每种材料赋予深刻的意义,同时注重精神意蕴,模拟表现因战争过后变得焦枯破碎的古战场,无限延伸的画面透露出感性细腻的色彩与德国战争的恐怖隐喻地融合在一起。他主观个性化地将不同质感的材料杂糅统一到画面中,让我们感到画面仿佛不是静止的,这些元素引起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石冲的绘画图示语言形成是先经过装置、行为、摄影演绎后,用写实的绘画手法与荒谬的主观想法形成矛盾转换,这是一种表达“第二现实”的艺术手法。各类的图示语言被艺术家安置到画面上,将最能够传达出新具象画家们内在精神感受和体会的图示语言进行吸收汲取,统筹运用,这也正是体现了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包容性的特点。

(二)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的时代性

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在一定的程度上互相影响。回顾以往的时代相对应艺术形式都有明确的服务目的,并且图示语言上用基本的点、线、面这种语言因素来组织画面,反映出画家的内心情感变化。而“现代人试图找到一种与现代世界的感性相适应的绘画语言”[3],著名艺术理论学家“形式主义之父”——弗莱的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如今时代变化下产生的新具象绘画艺术。人类社会在经历经济、科技、制度等方面的进步,让物质条件日益丰富,全球化趋势促使人类作为独立个体对生命的意义陷入思索,现代生活带来的战争,阶级化等现实问题导致人们在精神上感到空虚与困惑。由此,新具象绘画的图示语言能为人们在精神上找到一个形式与精神之间的审美平衡点,来满足时代背景下大众对精神的渴望和诉求。

经过整个现代艺术对画面语言发挥可能性的极力探索,具象又重新回到画家们的画面上,这种回归也许是必然的,这里引据范景中先生等人的梳理:早在1950年,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中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艺术家绝不可能(抛开一切图示、语汇、传统)画其所见[4]。可见,任何创造性的贡献(包括理论贡献)都不可能脱离传统[5]。但新具象绘画选择的具象并不是单纯像传统西方古典绘画那样,一味以再现客观物象为目的,而是借用普遍存在的具象形象,来表达画家内心更深层次的主观审美意趣和精神意象。

(三)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的多样性

新具象绘画的图示语言呈现多样化特征。观众可以在画面中从构图、具象的形象、色彩的搭配、笔触的处理变化或其他元素符号等不同方面,选取引起共鸣的部分进行欣赏。图示语言作为画家情感宣泄的一个表达途径,使作品中的具象与抽象语言相互映衬[6]。尽管不同时代运用的图示形式不一样,但画家们都有相同表现内在精神蕴意的意图。各国艺术家对于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的探索上,如法国巴尔蒂斯富有优雅格调的画面,他的绘画作品虽然用的是写实具象的手法,但视觉上具有的现代感。他十分讲究画面构成,还擅长通过肌理来表达出质感、空间、光影、情绪和意境。他的画面构成不是古典式的,也不是学院式的,而是注入了画家对于这个时代的认识和个人的内心感受。巴尔蒂斯惯用少女作为描绘对象,通过设计她们的姿势走向来引导观众进入一种环复流连的画面中,这些都是结合了东方美学的元素,丰富了具象艺术的表现力。

英国画家弗洛伊德相对于巴尔蒂斯优雅安静的画面语言,他的厚重颜料堆积出来的笔触给画面带来曲折起伏的感觉,弗洛伊德受好友培根的影响,在画面中探索如何用油画颜料表现人体的生命力,这点与培根也是不同的,培根画面中是不安动荡感。弗洛伊德的风格在愈加变得粗犷富有力度的同时,他笔下肉体的体积感、厚度感、笔触重复叠加得清晰可见,毫不含糊,都给他的绘画作品带来明确的画面结构和视觉刺激。这些因素都体现他的视觉和心理感觉。

以色列画家阿利卡画面图示语言中最明显的是采用了一种清轻飘逸的笔触,在重新进入写实绘画题材时,他并没有与抽象绘画一刀两断,而是吸收抽象主义中纯粹视觉性画面语言来表现现实中平白的题材,提炼出一种简洁逸然的画面。他作画力求一气呵成,不把画作完成时间拖长,在描绘的物象上往往从一个兴趣点开始,逐渐向四周扩散。在他的静物画《柜子上的两个苹果和三个梨》,他也采用了相同的分割。布纹褶皱走向对画面进行竖向和斜向分割,这些黄金分割线的暗示都是建立在阿利卡日积月累的造型美学锻炼上的,如此他才能熟练地将这些规则化作他的图示语言的一部分。

西班牙三雄之一的洛佩斯,画面中透露出对长居之处的人、事、物的一种诗意,婆娑流逝的质感,洛佩斯喜好取自身周遭生活痕迹为素材,朴素而又常见的物象在他积极仔细地观察描绘下彰显出耐人寻味的韵味。比如在《浴室》这幅作品中,画家选取生活中一个由门外向里看的敞开的浴室角度,玻璃上的微光,浴室内的马桶,一切物体都是如此的平凡但又富有生活气息。

在国内则是于80年代“新潮美术”时期,在云南、上海两地举办了第一届新具象画展之后,陆续让东北、华南周边的画家群体深受影响,开始抛弃一味的模式化0c95z19WVO0uT3PG/4tqrg==绘画,转向对社会探索以及个人感悟,源源催生出一批活跃的画家[7]。例如,富有乡土诗意的何多苓用作品《春风已经苏醒》《青春》等再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在诗意、神秘的画面中,更多的是对苦难的深层诠释,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我们所经历的苦难,即在精神上的超脱、审美上的超越;或以普通人与物为题材,表现现实社会映射下内心的精神状态,给予现实人物直接性的存在价值取向。例如,刘小东画面中的图示语言受弗洛伊德影响,用直接的笔触描绘他周遭的人、事、物,画面洒脱并带有偶然性。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系列作品,作品取材于中国修建三峡大坝工程期间需要当地居民进行集体搬迁,把人类作为渺小的社会个体单位在大时代下的鲜活生命状态敏锐地用画面语言表达出来。

三、结束语

新具象绘画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在这个时代选择回到架上绘画,回到具象图示语言开始,新具象绘画的魅力就会不断地发散蔓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无论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还是对精神世界的情感抒发,新具象图示语言的探索都会结合每个个体艺术家和社会的变化,迸发出新的角度和思考。这不仅仅是因为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具有现代性,更重要的是以往的艺术史为新具象图示语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是一笔丰厚的积累。因此,对于新具象绘画图示语言上的探索只会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与包容性。图示语言代表的精神意蕴永远不会消逝,多样化的图示语言正需要我们一点点地探寻,才能将其转化为传达时代艺术本质的独特符号。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英]克拉克.现代生活的画像[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3]沈语冰,著.图像与意义:英美现代艺术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美]大卫·G.威尔金斯,[美]伯纳德·舒尔茨,[美]凯瑟琳·M.林嘉琳,著.培生艺术史——史前和古代美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

[5]宫丽慧.新具象——后现代多元社会亲历者的话语符号[J].美术大观,2007(07):54.

[6]李陈辰.具象写实绘画的观念转向[J].今传媒,2020,28(08):151-152.

[7]王钟.新具象绘画在我国的发展及演变——评《当代新具象绘画语言研究与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21(0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