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媒体时代,纪录片主要通过电视进行传播,但观众接收容易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如今,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也使受众能够更加自由多样地选择他们喜欢的纪录片进行观看。文章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主要特点和当前纪录片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行纪录片制作和传播。具体分为深耕内容、丰富传播渠道、掌握关键技巧三大方面,并提出一些适用于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和推广纪录片的优化策略。例如,要实施多平台联动发布,结合播放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利用名人效应扩大纪录片的传播影响力。总之,文章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以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制作和传播的挑战,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崭新的机遇。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传播效率;创作思路;传播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22-0157-03
纪录片是记录社会现实并进行适当加工的重要艺术形式,能够从多角度真实展现社会发展状况。多年来,我国在纪录片创作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但现阶段,伴随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5G技术逐步普及,新媒体快速崛起,这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媒体[1],对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也造成巨大影响。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信息内容丰富,传播效率高[2]。此前只在电视媒体中播放的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需要纪录片创作者结合新媒体环境,不断更新创作理念,丰富创作手法,更进一步满足受众需求,以此提高纪录片的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使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主要特点
1.“泛纪录”思维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优化,在纪录片拍摄方面有更加丰富的拍摄设备和拍摄技术,拍摄的过程更加简单,借助相应的手机即可完成拍摄,并且拍摄时间也较为短暂。相较于传统的纪录片定义,虽然有所不符,但是也能在广义上视作纪录片,由此泛纪录的概念也相继产生。泛纪录概念的提出,意味着纪录片不再完全依靠传统的纪录片叙事方法,而是能够以短视频的形式体现出来[3]。新媒体环境中的纪录片体量更小,且大多配合内部视角进行聚焦拍摄,拍摄者往往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对自身的所见所闻进行记录[4]。
例如,在纪录片《我的生活》中,结合了自媒体博主的日常生活,从不同角度进行内容记录。这种生活化的拍摄手法和第一人称的拍摄视角,能够有效拉近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能使纪录片的内容表达更加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使得新媒体环境下多媒介融合的优势得以有效放大,缩短了以往纪录片冗长的篇幅,能够发挥碎片化拍摄的优势,并且保证叙事结构的连续完整。这种泛纪录的形式,能够有效满足当前网络平台的传播需求,并且配合口语化的叙事风格和个性化的语言特点,能够让观众对纪录片产生亲切感[5]。
2.“新媒体”理念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广泛推进,纪录片能够实现在特色平台终端上的快速播放,有利于聚焦目标群体,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垂直分发,这也极大地提高了纪录片传播推广的速度。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创作需要结合多渠道进行探索。例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创作和渠道传播中,就结合了微信、微博以及央视纪录频道进行多媒体的传播,还同步在哔哩哔哩平台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循环播放。这实现了多媒介的同步传播,能够针对不同目标群体进行垂直内容的集中输出,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也能更好地彰显新形势下纪录片的传播优势[6]。
3.“大文化”气质
在当下纪录片传播推广中,需要契合时代特点,结合社会诉求。纪录片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跨文化思维,真正让受众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7]。例如,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就具体以记录美食的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借助美食展示中国人对生活、食物的态度,一经播出,引起了广泛的好评与支持,也使得国际社会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当下的中国,感受到中国的文化自信。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也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内容,而是能够结合当下主流价值观,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领域进行记录[8]。纪录片内容也不再只是针对文物保护、考古、动物保护等主题,而是能够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广大受众参与其中,使更多人体会到我国文化的魅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发展情况
新媒体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新兴媒介,深受当下民众的喜爱。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创作同样面临较大的变化调整,有着更加庞大的潜在受众,并且,媒介环境的变化也激励着纪录片新样式的产生。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让人们更加注重碎片化信息的获取。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内容、庞大的用户基数、快捷高效的传播形式,为纪录片的传播推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意味着只要内容足够精良,即使是默默无闻的小制作,也能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关注和推广传播,这为许多小制作的高质量纪录片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9]。
(一)深耕内容,讲好中心故事
在内容创作方面,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内容始终是产生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10]。例如,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结合了人一生中多个领域的第一次,如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上班、第一次结婚、第一次买房等。在这些众多的第一次中,展现出中国人的生活信念和人生态度。《人生第一次》每个篇章的选题都独具匠心,既有民生问题又有当下热门话题,能够凭借对当下社会的细致观察,展现当代中国人的人生图景。纪录片一大突出特点在于真实性,这也是打动观众最强大的武器[11]。
1.采用板块式叙事结构
板块化叙事结构是指将一些相对独立的板块内容彼此并列组合,使其共同服务于明确的主体。例如,在《人生第一次中》,纪录片共分为12个模块,其中每一模块都有各自的主题,但是各个主题又共同服务于总的核心内容。这能够最大化利用固定的纪录片时长来讲好故事,引发观众共鸣,也能使纪录片内容更加紧凑,能够契合当下观众快节奏的信息获取需求,适合当前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2.打破严肃画面
在传统纪录片的制作中,人们常将纪录片与严肃、枯燥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然而,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制作与传播需要进行适度的话语创新。例如,在《人生第一次》这部作品中,整体风格突出了网络文化的特质,通过引入许多富有网络色彩的语言元素,成功凸显了纪录片的吸引力。这种语言创新不仅拓宽纪录片的受众群体,还为纪录片带来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可能性。
3.采用跨媒介叙事
跨媒介叙事主要是指结合不同媒介来共同讲述故事,例如在《人生第一次》中采用的媒介包括Vlog视频、新闻素材、沙画以及专业摄像等多种形式。在纪录片原始拍摄手法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当下新媒体多样化的艺术形式,采用媒介组合的叙事手法,不仅丰富了纪录片内容,也带给受众更加独特新奇的审美体验,能够起到吸引年轻受众的效果。
(二)把握技巧,注重拍摄质量
1.关注画面搭配
纪录片的画面搭配是指借助不同的镜头,将画面内容与镜头关系进行排列组合,能够表现画面内容的完整性,集中展示镜头中拍摄主体的形象、场面、细节等相关内容[12]。科学合理的拍摄技巧,配合画面搭配效果,能够使内容更具故事性,也能使制作人员结合纪录片主题,选择合适的镜头展现主题。
例如,在纪录片《南京1937》中,为了更好地展现南京城的建筑风貌,导演采用了近距离全景构图的形式,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南京城的建筑风貌和建筑细节,还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画面的场景内容,集中展现主题内容和人物形象。
2.合理布控机位
机位布局也是关系到纪录片拍摄效果的重要因素,机位布置是指镜头在画面中的位置[13]。机位布控的科学合理,能够使影片有更多的视觉层次,也能让观众获得更多的信息。在设置机位时,要结合画面内容和拍摄要求进行合理考量,考虑摄像机的运动方位、拍摄方向、拍摄角度,同时,还要保证摄像机与拍摄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容易造成拍摄对象产生紧张感和压迫感。
3.优化镜头调控
在镜头调控上,需要具体就纪录片的主题内容进行筛选,并控制镜头的时长,拍摄中的光线、角度、节奏、音乐等内容要进一步凸显影片的主题,还有把握好景别,彰显作品的细节[14]。例如,在《寻味顺德》这部纪录片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对食材进行精挑细选,还要结合烹饪器具,结合食物的摆放位置进行细心设计,凸显美食制作的动态之美,使观众能够透过镜头感受到食物的美味。
(一)多平台联动发布
从传播推广的角度来看,在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得到极大的扩充。例如,《人生第一次》这部纪录片采用多平台传播的方式,配合台网联合,让观众能够从电视或网络平台观看视频。在网络平台上,可以配合评论弹幕,实时发表自己的观看体验,这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互动欲望,也能推动节目的二次传播。
(二)结合数据挖掘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制作者和工作人员要善于挖掘技术优势,借助数据分析来更加直观地把握当下受众的喜好需求,从而以此为依据进行纪录片的内容制作和宣传推广。例如,工作人员可以结合不同平台观众的观看时长,以及评论和评论量,对观众对该纪录片的关注度和反馈情况进行总结,从而在后续的创作中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自身的制片思维,配合数据分析,还能更直观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喜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及时调整推广策略,以此提高观众对纪录片的满意度和互动体验感。
(三)发挥名人效应,提高知名度
新媒体时代,为了提高纪录片的传播效果,一些纪录片会选择邀请明星或名人为其进行宣传推广,借助名人效应,提升纪录片的曝光量和关注度,进一步拓展纪录片的观众群体。例如,在《人生第一次》这部纪录片中,每集会采取邀请一位名人作为故事讲述人的形式来为纪录片录制具体的解说词,以此吸引更多的观众。并且,在纪录片播出前,制作方也可以邀请名人,讲述自己的观看心得,或者结合纪录片主题进行集中采访。这也能获得较高的流量和受众的关注。在名人选择上,并非一味追求高流量明星,而是要根据纪录片的主题和核心内容选择相对匹配的人物来讲述故事,这也能实现创作与传播的平衡[15]。例如,在《上学》篇中,拍摄团队邀请的名人是高亚麟,高亚麟凭借《家有儿女》中的父亲形象而广受观众好评,邀请他来配音,能够有效引发受众的共鸣,也能为观众渲染独特的观影体验。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高效便捷,碎片化传播扩大了纪录片的传播范围,这使得纪录片不仅能在互联网和电视平台播放,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迅速传播。纪录片制作者可以利用短视频特点,对内容进行二次剪辑以扩大影响力并满足观众需求。总之,要理性看待新媒体环境,提高制作质量,使新媒体技术更好地促进纪录片行业的发展。
[1] 罗艳.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录片编导创作技巧分析[J].新闻文化建设,2023(16):172-174.
[2] 钟起龙.新媒体环境下红色题材纪录片的守正与创新:以《信仰的力量》为例[J].传媒论坛,2023,6(16):61-64.
[3] 李文哲.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策略:推荐《新媒体纪录片创作》[J].新闻记者,2023(8):97.
[4] 肖安吉.新媒体视域下主流纪录片叙事与传播研究[J].艺术评鉴,2023(14):111-116.
[5] 李悦.新媒体语境下人文纪录片传播策略创新研究:以《人生第一次》为例[J].中国报业,2023(14):74-75.
[6] 范曾圣铟.论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发展趋势[J].大观(论坛),2023(7):75-77.
[7] 王瑞琪.当纪录片碰撞新媒体:以央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为例[J].新闻文化建设,2023(13):5-7.
[8] 王冠.新媒体背景下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及传播[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3):172-174.
[9] 梁帆.新媒体视域下微纪录片创作特性[J].新闻文化建设,2023(12):127-129.
[10] 孙敏.新媒体纪录片的影像语言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3.
[11] 陈慧贤.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创作研究[J].参花,2022(12):53-55.
[12] 陈茂义.新媒体环境下地市台纪录片创作研究[J].视听界,2022(6):105-107.
[13] 薛佩芬.平民化视角下的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创作[J].明日风尚,2023(4):35-37.
[14] 杜山.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研究分析[J].采写编,2023(1):148-150.
[15] 郝新宇.媒体融合背景下纪录片创作的新特征[J].新闻传播,2022(24):102-103.
作者简介 庄泽农,助理记者,研究方向:纪录片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