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拓展延伸红色文化价值,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传承好红色基因,让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更好地传入寻常百姓家,既是党报倍感光荣的使命,也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丰都日报在坚持“政治家办媒体”的原则下,深度挖掘本土红色文化,传播好本土红色故事,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文章以丰都日报为例,阐述其如何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下,做好党报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依靠本土丰厚的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贯穿于党报融合发展的全过程,探索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党报;红色基因;使命任务;优良传统;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22-0093-03
红色基因伴随共产主义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而产生。党报与党的红色基因发展历程密不可分,在百年岁月中与其形成了如下三种关系。
红色基因是党报发展壮大的根基。1922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诞生。截至目前,全国出版各级党报共438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22.6%。在各类报纸中,党报是数量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1]。百年发展历程中,党报把红色基因作为自身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
红色基因是党报最鲜红的底色。党报伴随党的发展而壮大,从诞生之日起,党报就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性质,坦陈是无产阶级的武器,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各时期党的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2]。这种赤诚的宣言,化作党报血液中的鲜红底色,使党报成为党的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党报是红色基因充分表达的载体。党史孕育并铸就了赓续不绝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3]。党报作为党和国家历史的忠实书写者、党的声音的坚定传递者,忠实地记载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4],是红色基因充分表达的有力载体。
纵观党的百年历程,党报不仅书写了百年风华,还唱响了伟大的时代旋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
近年来,丰都日报不断探索,把红色基因贯穿于党报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下文对其实践路径作详尽分析。
(一)抓好组织建设,筑牢报媒党建堡垒
1.树立全新的党建与业务融合理念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要把红色基因贯穿于党报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必须先强化党组织堡垒,引导实践朝正确的方向发展[6]。
丰都日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近年来,其对组织机构、全媒体矩阵、采编流程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极大地消解了媒介边界,拓展了传播形态。
党媒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党报与新兴媒体在平台、内容、渠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7]。而保证融合成效的根本是组织建设。自2019年5月起,丰都日报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树立全新的党建与业务融合理念,在中心党总支的基础上建立了党支部。通过强化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保证红色基因与党报融合发展偕行,增强红色基因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感召力。并且,在此过程中锻造出一批忠诚、有担当的高素质新闻队伍,首次获得基层优秀党组织称号。
2.以“红色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业务统一
在“党管媒体”的原则下,丰都日报创造性地开展“党报党旗红岗位争先锋”党建品牌活动,建立健全红色基因融入融合创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8],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支部工作法。
一是在新闻采编战线实施以“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为核心,争先创优为重点”的“一心一点”支部工作法。
二是设立党员“红色积分制”,抓好“红色带头人”。将积分分为基本分、奉献加分和违纪违规扣分,以支部为单位,给每名党员建档立卡,并进行全程纪实排名公示。把积分考评中成绩靠前的党员选定为“红色党员”,在评选树优、晋级晋职时优先考虑;对积分考评中成绩靠后的党员,由支部书记、中心领导约谈,倒逼其向先进看齐。在“红色积分制”的激励下,党员队伍“能力=德+才+实绩”的工作理念不断强化。
3.让“先锋指数”激发“内生动力”
“红色党员”既是丰都日报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党员起好头、带好路的一面镜子。“红色党员”的先锋作用,激励采编人员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勇闯难关的强大勇气[9]。
例如,由报媒体编排科推出的图文视频《摩托村医》,在丰都日报全媒体平台刊发后,被人民网、新华社等采用,一周内总覆盖人数超40万,互动量突破10万。
又如,《重磅!龙河(丰都段)通过国家级大考,重庆从此有了全国示范河湖》在丰都新闻网刊发后,点击量突破100万大关,在第二十四届重庆新闻奖评选中,荣获融合创新三等奖。
再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党员队伍加班加点,将1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提炼加工成生动的图片和跃动的动画,实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首次“微信化”,展现了丰都日报的强大潜力。
(二)聚合“红色队伍”,助推报业团体转型
党报是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是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10]。
近年来,丰都日报发挥主流媒体优势,以重大主线活动为抓手,通过对本土红色文化新时代价值挖掘成果的呈现、拓展与延伸,以及立体化展示,充分彰显了党媒的责任担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丰都日报借此重大时机,以红色资源为载体,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探索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主题策划的传承与创新。
例如,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栏目,让“红色党员”带领队伍拿起摄像机,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重走当年四川二路红军路(见图1)。该活动历时两个多月,通过走访包鸾、仙女湖、南天湖等9个乡镇20余地,用图文、短视频、H5、图表、航拍等形式,多角度、多维度、全方位地报道了当年四川二路红军路艰苦卓绝的战斗路。在第二十五届重庆新闻奖评选中,栏目作品《四代人守护红军坟91年!》获通讯二等奖。通过此次全媒体报道,团队成员不仅传承了红色基因,筑牢了理想信念,还进一步将自身打造成“一专多能”的全能型人才。
当今世界是“屏”的世界,刷朋友圈、看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在此背景下,党报必须突出重围,破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藩篱。丰都日报早在四年前就制订了深度融合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丰都日报“红色党员”突击队奔赴抗疫一线,以高强度、快节奏、大协作、超常规的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全县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围绕“丰都医疗防护物资生产”“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一线抗疫故事”等重点内容策划新闻选题,推出《十天半!与疫魔竞速》《上阵父子兵》等典型人物报道,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稳定了群众情绪。
在脱贫攻坚重大主题报道中,“红色党员”以身示范,带领队伍深入全县30个乡镇(街道),采写出一大批全国、市县脱贫先进人物报道。一次次重大主题主线活动实践释放了采编人员向全媒体人才转型的潜力,锤炼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真本领。
(三)打造“红色讲坛”,让党的声音更嘹亮
从物理角度看,媒体融合是通过科技手段让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技术应用、信息内容、管理手段、平台终端共融互通[11]。媒体融合的目的是,让正能量更强劲,让主旋律更高昂。
1.组建“红色讲坛”宣讲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12]。全媒体时代,党报工作者能否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与党的声音能否按时、准确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密切相关。
近年来,丰都日报结合工作实际,选定政治、素质、业务过硬的党员干部,创造性地组建了一支“红色讲坛”宣讲队,进入基层作宣讲。“红色讲坛”宣讲队的成立,很大程度帮助党报队伍提高了理论素养和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的能力,改变了党报工作者“会写不会说”的局面。
宣讲员向党支部汇报完宣讲地点和时间后,拟好相应的演讲提纲,再交由党支部审核过关后撰稿。稿件形成后,还要先在单位内部试讲,并请同事对宣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再根据意见建议作出修改与完善。通过开展微党课、微论坛,举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史知识竞赛、党史专题百姓宣讲等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宣讲员的理论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形成创新理论的主流舆论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13]。
我们的读者在哪里?受众是哪些群体?阵地在何处?围绕这些问题,丰都日报党支部开展了系列线上线下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媒体,主流媒体原有受众大量转移至网络媒体。对此,丰都日报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积极调整报纸定位,结合受众人群改版增容。
例如,针对不同地区和年龄的用户群体,开展差异传播、精准传播,成功创建《丰都日报》数字报,把网上网下统筹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流舆论矩阵,实现党报在热度、广度、深度上的高效传播[14](见图2)。今年7月,丰都日报报送的“网络信息化发行之路”案例荣获中国报业协会报刊发行优秀案例奖。
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迭,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会越来越多。但毋庸置疑的是,承担思想“坐标系”、价值“主心骨”作用的,始终是党媒。
丰都日报将红色基因贯穿于党报融合发展全过程的生动实践,为业界提供了有益参考。未来,应继续牵好红色基因这个“牛鼻子”,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要求为遵循,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创新传播手段,画好党报深度融合发展的“同心圆”,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1] 詹新惠.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的历史方位[J].传媒,2011(7):13-14.
[2] 林绪武.党报党刊和百年中国共产党[J].全球传媒学刊,2021(7):18-19.
[3] 唐德强.张丽.探源《大众日报》红色基因[J].传媒,2021(10):29-30.
[4] 彭波.红色壮歌党媒巡礼:建党90周年党报党刊事业发展成就展侧记[J].传媒,2011(7):37-38.
[5] 张天春.党媒怎样发挥传播红色基因主阵地作用[J].中国报业,2023(3):21-22.
[6] 林环.新传播环境下,党报红色文化报道的传播思考[J].传媒评论,2022(6):11-12.
[7] 赵新乐.报业如何下好“党建+融合”这盘棋[J].中国报业,2017(3):17.
[8] 邱明.毛泽东与《红色中华》报[N].学习时报,2021-01-29.
[9] 温继武.行业报媒体融合的路子怎么走[J].中国报业,2015(2):24.
[10] 范文龙,姚文靖,曹志超.擎党建之旗聚融合之力:石家庄日报社以党建“1+N”融合工程推进新闻舆论工作[J].传媒,2022(8):28-30.
[11] 田雷.抗战时期东北地区红色报刊考察[J].红色文化学刊,2020(2):66-74,111.
[12] 邹汉青.党报集团融合党建特色路径探析: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采编部门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为例[J].新闻前哨,2022(9):23.
[1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7.
[14] 吴双双.关于湄洲日报社新媒体平台发展的几点思考[J].传媒论坛,2020(9):49-51.
作者简介 隆炼,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