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代农学报刊诞生于清末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这些报刊不仅推动了清末农业改良运动的兴起,而且对我国农学报刊的编辑发行进行了早期探索。在为数众多的农学报刊中,《湖北农会报》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它是我国由农会创办的最早的农学报刊之一,更是目前可以搜集到的清末湖北出版的唯一一份农学报刊。文章以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湖北农会报》原件为基础,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文本分析,对该报的语言策略与编辑特色进行解读,以更好地挖掘我国早期农学报刊的历史价值,并为今天各类农学报刊的举办提供历史借鉴。研究发现,《湖北农会报》借助借古开今、寓“引导”于新闻报道之中以及表达风格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展现出良好的语言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编辑过程中呈现出形式稳定且内容丰富的栏目设置、追踪热点的报道方式、图文兼备的表现手法、既有宏大视野又关注本乡本土的人文情怀、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工作作风等特色。鲜明的语言策略和编辑特色,使《湖北农会报》成为清末农业早期现代化的见证者、推动者和重要标志之一,发挥了良好的舆论宣传作用。从实践层面来看,该报还启迪了国人智慧,推动了清末农业的进步。
关键词:《湖北农会报》;农学报刊;语言策略;编辑特色;农业改良
中图分类号:G23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22-0062-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ZDA179
19世纪以来,近代报刊在中国诞生并实现初步发展。有识之士亦感受到了报刊在开通风气、宣传新知方面的良好功用。1896年,梁启超指出,西方社会“言农务者可阅农学报。……有一学即有一报”,其结果便是“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1]。就农学领域而言,《湖北农会报》(下文简称《会报》)是清末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性报刊之一。它由湖北全省农务总会编辑出版,以“研究农学,改良农业,补助农政”[2]为宗旨。第一期出版于1910年5月23日,1911年5月23日发行的辛亥年第四期(总第十六期)为笔者所见的最后一期。《会报》是辛亥革命前由农会创办的为数不多的农学报刊之一,更是现今可以搜集到的清末湖北出版的唯一一份农学专业性报刊①。实际上,《会报》的举办是较为成功的。奉天农业试验场人员“展诵之余”,感觉“获益良多,钦佩无既”[3]。地方自治研究总会相关人员“披阅之余,钦感不尽”[4]。遗憾的是,已往囿于资料难寻,学界对《会报》的研究较少,缺乏专题探讨②。本文以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原件为基础,就《会报》的语言策略和编辑特色进行分析,希冀从报刊编辑与传播的角度梳理《会报》的特点,以期更好地解读我国早期农学报刊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要发挥农学报刊的功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必须采用合适的语言策略。《湖北农会报》通过以下策略的运用,展现出良好的语言魅力。
(一)借古开今
《会报》的“借古”,暗合了国人尊古嗜古的心理倾向,有利于削弱士人对农业生产的距离感,对参与农业生产、改良农业的抵触感。“借古”并非是为了鼓励今人复古,而是希望今人继承古人重农的优良传统,不断推动农业进步。《会报》“借古”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引用先代帝王谕旨
《会报》的“谕旨”栏目主要刊登清廷的各类谕令,“以昭典则”。该栏目在开办过程中,先后设立“近日邸抄”和“列朝圣训”两大子栏目。其中,“列朝圣训”往往在没有任何前后文照应的语言环境中,以不加任何点评的方式,登载清廷先代帝王的谕旨。这种做法在当时的报界中极为少见,堪称一大特色。“列朝圣训”引用过的谕旨共八条,其中与顺治帝有关的一条,剩余七条全部与康熙帝有关。文本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要求减少苛捐杂税,采取防灾赈灾的措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二是要求兴修水利、预防虫害,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三是要求地方官员在发展农业时,不可仅凭主观臆断,而应结合客观条件,讲究因地制宜。相关内容体现出清王朝的先代帝王具有爱民、重农且明农的意识。
2.列举重农的优秀案例
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奉行“以农立国”的传统理念。《孟子为提倡农业之伟人说》一文以儒家“亚圣”——孟子为论述对象,指出其对农业的重视达到了“独提倡农业,觉舍兴农别无治术”的高度[5]。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会报》对其代表人物与农业关系的阐述,能够促使士人继承并发扬重农传统。东汉史学家班固鉴于农业的重要性,将农家视为与儒、道、法等并列的九大学术流派之一。《<汉书·艺文志>列农家于九流论》由此赞扬班固“识亦卓矣”[6]。《中国农学源流考》还历数先民留下的大量农学经典,并希望国人能够在继承中扬弃,在扬弃中改良农业,“窃愿中国之留心农事者取而裁之,善者因,不善者革。毋徒鹜于虚名,而为外夷所窃笑也!”[7]
3.对传统认知进行新的阐释
古代士人远离农业,与《论语》中“樊迟学稼”的故事有重要关联,“自宣尼鄙樊迟为小人,农学始大受影响”[8]。《樊迟学稼学圃论》意图通过对“樊迟学稼”进行新的阐释,纠正士人的狭隘认知。文章认为真实的孔子是明农重农的,“盖所谓不如老农老圃者,既非谦词,亦无贬意。殆实言不及老农老圃之操作久而阅历深,经验多而技术熟,非谓全然不知农学也”。文章否定了孔子评价樊迟为“小人”的言论是批评樊迟的传统观念,“至下文小人樊须之叹,此小人指无位而言。不过太息樊迟不期为释褐登朝之君子,而欲为耕田凿井之小人,隐含舍藏归隐之意。……发为嗟叹之词。并非责樊迟不当学农也”[9]。史学家周积明认为“运用传统价值符号来表述新的命意,是现代化尤其是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动员社会的重要方式,其价值在于通过传统对人心的魅力以及人们深层心理中长期形成的文化定式,引导人们认同与接受现代化变迁”[10]。《会报》对“樊迟学稼”进行的全新阐释,解除了士人精神上的枷锁,有利于引导士人重新审视农业,投身农业,推动农业发展。
(二)寓“引导”于新闻报道之中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记事”栏目中。该栏目的绝大部分内容以客观公正的语言,介绍国内外农业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但是对可供借鉴,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则在新闻的结尾予以简单点评。农业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介绍真实案例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能避免生硬说教,同时有画龙点睛、升华主题之效果,具体的运用方式有以下两种。
1.表达认同
《稻田养鲤》介绍了日本各试验场试验稻田养鲤之法,成绩颇优的消息。在介绍完后,文章评论道“诚农家最良之副产也”[11]。《广艺漆苗》在报道湖北利川县某君种植漆苗,将来有望收获厚利的新闻后,引用《史记》的话语予以高度肯定,“太史公谓,陈夏千亩漆,其人与千户侯等”,并预测“想王君可坐享其利也”[12]。表达认同和期待,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促进有识之士的觉醒。
2.公开号召
《盛产萝葡》介绍了湖北省内数处盛产萝葡的地方,并单独指出大冶某地所产“最大而最佳”。编者最后畅想:“若能用以制糖,获利更巨。”[13]意在鼓励国人通过深加工土特产品,提升农产品价值,开辟利源。《美国麻叶饲蚕》是介绍美国偶然发现用麻叶饲蚕,结茧“与饲桑者无异”,但在他国试行后结果不甚理想的新闻。编者鉴于此法或许有益于我国蚕业,在文章结尾呼吁道:“望我蚕业家,切实研究,以辟利源。”[14]《会报》号召国人大胆尝试,发挥了报刊的舆论动员作用。
(三)表达风格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
农学是一门科学,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论及专业性的农学理论、政策、法规和措施等,这会导致书面文字深奥难懂。但农学强调实际应用的特点,则决定了在普及过程中,要考虑普通读者的理解与吸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会报》在创刊时便有意识地将“体例”分为两大类,力求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本报每册约分甲乙二类。甲类程度较高,撰著中国振兴农业之方法,以备政府採择;编辑中外农业历史、政策、法规、教育、试验成绩之大概EQfA8FTF3xodP1vVF53Vug==,以备同志参考;编著农业教科新书,以为各种农业学堂课本;汇译世界农业之情形及统计新出农业书籍用品,以便农学界消息之灵通。乙类程度略低,编述农学问答、白话小说,以为农业学堂别科课本及各县乡民改良农业之资。”[2]从实际编撰情况来看,“主张”“论丛”“译丛”“报告”等无论是讨论的对象,还是语言的运用,都具有高度的学理性,适合有一定农学背景和知识涵养的读者。而“农话”“问答”等栏目则浅显易懂,受到略识文字的读者的欢迎。仅以“农话”为例,其宗旨便是“撰译农业白话,以期愚夫愚妇,皆不繁言而解”[2]。相关文章标题往往言简意赅、直扣主题。《甘薯白话》《养猪》《养鱼》等,内容则采用白话文体,在轻松的氛围中,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应用技术娓娓道来,呈现出鲜明而质朴的语言风格。
《会报》的编辑人员主要由湖北全省农务总会的董事充当,他们具有丰富的农学知识和较强的编辑能力。《会报》从不同层面体现出为农业服务、为农界人士服务的特色。
(一)形式稳定且内容丰富的栏目设置
《会报》设置的栏目共有十五个,分别是“图画”“谕旨”“主张”“论丛”“章奏”“文牍”“讲演”“译丛”“报告”“史传”“记事”“问答”“统计”“农话”“附录”。除了原计划的“农书提要”未开设外,严格遵守了《湖北农会报简章》的规定。已设栏目中,“图画”“论丛”“章奏”“文牍”“译丛”“报告”“记事”和“附录”每期都有。开设次数最少的是“问答”栏目,仅三次,但相对均匀地分布于第三、七、十三期里。总体来看,栏目变动小,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这有利于凝练报刊个性,形成特色栏目,培养固定读者群。
从内容上看,“谕旨”“章奏”“文牍”等着力宣传清政府发展农业的指令、决策或政策导向,“论丛”“主张”“讲演”“问答”“农话”主要刊载有识之士对国内外农业发展的认识、对我国农业发展方策的思考或技术应用上的建议等,“史传”“译丛”主要介绍外国农界人物、兴农举措、先进科技等,“报告”“统计”“记事”集中反映了农业试验结果和国内外农业发展状态等,内容堪称丰富多彩。通过文章标题,如“德国农业之增进”“义国开万国农院”“英国产业组合会议”“法国产茧之增加”“美国畜牧之盛况”“奥国猎获野兽统计”“日本农会令”“印度试验木材纸料”等还可以看出,编辑人员视野开阔,放眼东西方国家,信息来源极为广泛。
(二)追踪热点的报道方式
追踪热点的报道方式集中体现在对南洋劝业会的关注上。1910年6月至同年11月召开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商业博览会。《会报》自1910年7月出版的第三期便开始刊载南洋劝业会上关于农业的内容,堪称及时。除了第十一期外,每期都给予报道,直至1911年1月15日出版的第十二期。其中,第三、五期连载《研究南洋劝业奖进会农业报告》,第六至第十期连载《南洋劝业会附设湖北参观研究会研究蚕业报告》,第六、七期连载《南洋劝业会研究林业演说稿》。第八期刊登《南洋劝业会研究会演说湖南农业》,第九期刊登《南洋劝业研究会演说黑龙江垦务》。第四期和第十二期则分别专题刊发吕瑞廷等撰写的《南洋劝业会蚕业研究报告》和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农科生瞿燮所撰写的《南洋劝业会视察农林报告书》,进一步强化宣传效果。《会报》对南洋劝业会农业事务的连续集中报道,扩大了南洋劝业会的社会影响力,加深了农界人士对海内外农业发展的宏观认识,而且长时间地追踪时代热点,甚至不止一次开设专号,整期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宣传形式,在清末的农学报刊中较为少见。
(三)图文兼备的表现手法
《会报》始终坚持图文兼备的编辑思路,第一期便向各会员征集文字图片,其征集图片的范围涵盖“甲、中外农会写真;乙、中外农业学堂写真;丙、中外农业公司写真;丁、中外农具写真;戊、中外农业标本及模型;己、中外农界人物;庚、中外农校全体摄影;辛、中外农业局所写真;壬、凡与本会有很重要关系之人物及其家族;癸、关于农业种种图画”[2]。从实际情况来看,每期至少刊登一张图或表,编排形式为单页插图。内容方面,有农界人物相片、农业教育机构图片、教育统系比较图、农产物图、蚕桑图、时令图、丝茶出产比较图和栽培面积比较表,类型多样。图表的运用,使读者可以借助文字以外的渠道,更为直观地获取相关信息,丰富了报刊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报刊的视觉表达效果,有利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改善读者阅读体验,加深读者对农业、农学的感性认识。
(四)既有宏大视野又关注本乡本土的人文情怀
《会报》及时传递朝廷发展农业的旨意,积极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农业领域的动向、改良农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举措等。同时,《会报》立足于湖北本地,凸显出鲜明的乡土意识。湖北农业的发展状况为《会报》提供了重要信息源,《会报》通过刊发《湖北宜添改稻田说》《说湖北农会》《各州县农会董事宜求农事之普通知识说》《湖北农业之历史谈》《农务撮要》等文章,深入探讨湖北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探索湖北农业前进的方向。以《农会应附设董事讲习所及农事宣讲所议》为例,为了促进湖北各地农务分会的成立和农民智识的提升,文章提出分设“农事讲习所以教士”“农事宣讲所以教民”的主张,并认为“二者一时并举,有如双轨合驰。以今日计,经数月则分会成立,经一年则分会事事皆得实行”[15]。栏目的设置亦能体现出立足湖北的编辑特色,以“记事”的发展为例,关于湖北本地的新闻始终占据重要篇幅,而且集中安排在该栏目的第一部分。第一期时湖北本地新闻尚且包含在“国内农事”子栏目内;但自第二期开始,区别与他省新闻的子栏目——“本会事迹”和“教育事迹”形成;第三期栏目合二为一并定名为“本省农务”;第五期变更为“本省农事”;自第六期开始,子栏目名称固定为“省内之部”,与“外省之部”“海外之部”并列的,专门报道湖北农业发展动态的时事新闻板块形成。
(五)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工作作风
在《会报》的出版过程中,编辑人员始终秉持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客观原因导致的缺漏,会在主动作出解释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弥补。《会报》成立于宣统二年二月,第一期的实际出版时间为同年的四月十五日,晚于三月发行第一期的原计划,因为“各种图画寄往上海刊刻印模,未能如期寄到,以致出版稍迟”,编辑人员自觉“良用愧悚”,于是决定“兹特照原定字数增刊二万言,以副爱顾诸君之盛意”[16]。《会报》设有“图画”一栏,但是在出版第二期和第三期时,由于“寄往海上刊刻维艰”,不得已分别只能暂列一页图画,少于章程中“每期图画应插入二张以上”的规定,编辑人员“特增刊数千言,藉补缺陷,聊志歉仄焉尔”[17]。宣统二年秋,为了实现该年全年十二册的出版目标,“藉酬阅报诸君关注农业之雅意”,第六期发布启示称:“本会二月成立农报,四月出板,照章月出一册,尚少春期三册。兹从九月半起,改为月出二册,以足本年十二册之数。”[18]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分别于十月初一日、十月十五日、十一月初一日、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初一日、十二月十五日出版了第七至十二期,最终完成了计划,并且从第十三期开始又恢复了月出一册的惯例。《会报》编辑人员为了办好报刊,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体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湖北农会报》有着鲜明的语言策略和编辑特色。从实践层面来看,《会报》的报道启迪了国人智慧,推动了清末农业的进步。1910年刊载《农会应附设董事讲习所及农事宣讲所议》和《各州县农会董事宜求农事之普通知识说》之后,湖北全省农务总会即于次年顺利举办了第一次董事讲习所,以培养各属农务分会董事人才。另外,《中国宜创设蚕种制造所议》发表之后,同年年底湖北劝业道高松如即禀准督宪瑞澂,于武昌保安门外通惠桥地方开设蚕种制造所。“历史是一面镜子”,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今天,各类农学报刊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和更崇高的使命。回顾以《会报》为代表的清末农学报刊的语言策略和编辑特色,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一是要坚持为农业服务的主旨;二是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在栏目设置、报道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策略、内容编撰等方面多下功夫,打造受农界人士欢迎的精品农学报刊;三是编辑人员要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1]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一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6.
[2] 佚名.湖北农会报简章[N].湖北农会报,1910-05-23(3/8).
[3] 奉天农业试验场.奉天农业试验场复函[N].湖北农会报,1910-12-16(71).
[4] 地方自治研究总会.地方自治研究总会复函[N].湖北农会报,1910-12-16(71/72).
[5] 单宗棠.孟子为提倡农业之伟人说[N].湖北农会报,1910-07-21(10/12).
[6] 袁瀛. 《汉书·艺文志》列农家于九流论[N].湖北农会报,1910-11-16(11/12).
[7] 邓礼寅.中国农学源流考[N].湖北农会报,1910-09-18(15/16).
[8] 胡会昌,韩春潮. 《农务撮要》序[N].湖北农会报,1910-11-16(71/72).
[9] 胡会昌.樊迟学稼学圃论[N].湖北农会报,1910-01-11(15/18).
[10] 周积明.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中传统资源的转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9-16.
[11] 佚名.稻田养鲤[N].湖北农会报,1910-05-23(63).
[12] 佚名.广艺漆苗[N].湖北农会报,1910-12-02(52).
[13] 佚名.盛产萝葡[N].湖北农会报,1910-12-16(53/54).
[14] 佚名.美国麻叶饲蚕[N].湖北农会报,1910-11-02(50).
[15] 程荫南.农会应附设董事讲习所及农事宣讲所议[N].湖北农会报,1910-05-23(22/25).
[16] 佚名.本会启示[N].湖北农会报,1910-05-23.
[17] 佚名.本会启示[N].湖北农会报,1910-07-21.
[18] 佚名.本会启示[N].湖北农会报,1910-10-17.
作者简介 周承智,研究方向:中国农业史、中日交流史。
①学界一般认为清末湖北出版过三种农学报刊,分别为1901年湖北农务学堂主办的《农学报》,1904年由赵叔彝主办的《蚕学月报》以及本文所论及的《湖北农会报》,但前两份报刊由于尚未发现原件,办刊情况不得而知。
②仅知万肖雨的硕士论文专章探讨过《湖北农会报》与日本农业科技引进之间的关系(参见万肖雨.清末湖北农务学堂与日本[D].浙江工商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