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而思政课作业则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近年来,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展,为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的思政课作业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案例。本次研究,通过对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1—5年级思政课作业进行抽样调查以及师生座谈中可以发现,当前的思政课作业题目还是侧重应试教育,通过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应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作业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没有与媒体报道的社会重大新闻、国家重大改革项目、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具体来说,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思政课作业现状主要表现为题目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缺少思辨性;作业题型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作业抄袭严重,偏离独立性;作业书写马虎,有失规范性;作业评价简单,存在随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培养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文章认为,思政课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育人站位,吃透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资源,探究思政课作业设计,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形式,强化作业评价的多元化,从而提高思政课作业育人的时效性,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时代要求,践行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
关键词:新媒体;高等师范学校;思政课作业;育人时效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22-003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五年制高师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XZB028
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五年制高师”)属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简称“五年制高职”),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幼儿园、托育机构教师或小学音体美教师。五年制高职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招收的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是将前三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后两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实行五年贯通培养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1]。
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思政课作业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其育人时效性需要得到重视。
新媒体的出现催生了新的传播媒介,其是利用数字网络技术,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连入网络接收信息交易的新媒体形态[3]。利用新媒体传递知识、信息成为媒介传播的一种常态,也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信息。当前,思政课作业在内容、形式、质量、评价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一)思政课作业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缺少思辨性
五年制高师思政课作业没有与新媒体报道的社会重大新闻、国家重大改革项目、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并以此作为作业目的设计内容,供学生分析思考,以至于作业题目缺少思辨性。思辨性包括思考和辨析能力,其中,思考表现为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而辨析表现为对事物状况、类别、性质等的辨别和分析。
(二)思政课作业题型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
创新就是创造新事物,可以是新的观念、新的实践、新的方法、新的行为和新的产品等[4]。思政课教师在作业内容、题型设计上,需要结合社会热点创新设计不同的题型,如单选、多选、判断、材料分析等,避免题型单一而使得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三)作业抄袭严重,偏离独立性
在“思政课作业独立完成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思政课作业抄袭现象比较严重,削弱了作业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功能。
(四)作业书写马虎,有失规范性
楷体字书写是师范生的重要技能要求,而学生没有把做作业作为练字的一个手段,致使字体潦草不规范,质量低下。
(五)作业评价简单,存在随意性
思政课教师在作业批改方面存在应付现象,主要表现为批改简单,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没有及时进行批注和纠正,对作业抄袭、字体不规范、字迹潦草等现象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放任学生,致使作业的育人效果大大降低。
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5]。从育人时间维度上,按时、独立、高质量完成作业,也是“三全育人”中全程育人的要求。因此,提高思政课作业育人时效性对于师范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质量意识
培养在校学生“质量第一”的理念至关重要,引导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质量。对学生作业有较高质量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质量意识的主要途径。
(二)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心是新媒体时代非常重要的个人素质,也是一个合格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作为思政课教师,须加强责任教育,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诚信意识
诚实守信作为公民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要求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6]。教育部制定的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都要求教师要秉持公平诚信,不得在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7]。此外,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基本价值准则,必须在每个教育环节渗透诚信教育,夯实诚信意识,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他人,为将来做一名诚信教师打下基础。
(四)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师范生应该具备的素养。思政课作业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问题,又强调讨论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路径,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有帮助。
(五)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合作意识
教育工作者应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一方面要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另一方面要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8]。其中,“合作参与”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在思政课作业中,根据所学内容适当设置一些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校园调查、主题创作等课外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9]。提高思政课作业时效性,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教师在作业环节中的引导作用。
(一)加强思政课作业设计,强化作业育人功能
1.挖掘新媒体的教育资源,设计思辨性题目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简单的作业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须充分利用新媒体上的社会新闻、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作为思政课作业题目背景,让学生根据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2.拓展作业题型,推进题库建设
思政课教师需要根据章节教学内容设计单选、多选、判断、辨析、材料分析等多种题型,并建立完整的习题库。学生通过多种不同题型的练习,能够检测自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强化作业功能。
3.探究跨学科作业设计,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不仅重视课程内容的变革,还重视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一转变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落实[11]。因此,思政课作业需要探索跨学科设计,将思想理论、道德规范、法纪知识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相融合,通过相关歌曲的演唱、美术绘画等作业形式展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探索开放式作业,提高合作探究和实践能力
开放式作业的主体内涵为“主体的参与、空间的开放、形式的多样、层次的多元,做到因人而异与因材施作业的有机结合”[12]。进入新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纸质作业形式,探索开放式作业。
1.探索小组活动式作业,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思政课教gINqGKHwwGC2zhIwdFiNSO4kx7hrN/WQMOysuRvxvZg=师须结合单元教学内容,适当布置一些便于开展小组主题活动的作业,如情景剧、故事会、小组调查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水平。
2.探讨实践活动作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做中学”教育思想在我国得到认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中国讲学的两年多时间里,传达了“做中学”教学思想[1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小程序,调查了解学生月消费情况,促进节约意识的养成。开展“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心”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制作图文或视频内容,并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传递“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正能量。利用假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劳动能力,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强化劳动观念。
(三)加强线上课程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
当前,在线教育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趋势,有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也有利于建设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14]。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建设的网络学习平台,优化思政课程,设计线上作业,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促进思政课作业的多样化、网络化,紧跟时代步伐。
(四)强化作业评价,培养学生的质量和责任意识
1.在内容上做到全面评价
教师应制订作业质量标准,督促学生书写规范、作业工整、答案准确、独立完成、按时完成,科学全面评价作业,培养作业质量和责任意识。
2.在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
改变教师单一主体评价,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作为作业评价的参与者,能够促进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将作业评价作为一个知识生成的过程[15]。这是教师评价无法实现和取代的。
新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须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挖掘教育资源,设计多种具有思辨性的题型。积极探究跨学科作业设计,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深入落实全面、多元化、信息化作业评价,从根本上解决作业质量问题,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 OL].江苏省教育厅网站,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0/8/5/ art_77618_9354797.html,2020-08-05.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 moe_1778/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2019-08-15.
[3] 刘霞.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与重构:评《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1(7):109-110.
[4] 高洁.创新推广理论及其信息化教育的启示:以教育博客的发展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8(5):29-32.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2017-02-27.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gov.cn/gongbao/ content/2019/content_5449646.htm,2019-10-27.
[7] 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 gov.cn/srcsite/A10/s7002/201811/t20181115_354921.Html,2018-11-14.
[8]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 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2014-04-08.
[9]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1903/t20190326_ 375290.html,2019-03-27.
[10] 孔子.论语[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27.
[11] 钟启泉.基于“跨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以STEAM与“综合学习”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22(1):3-22.
[12] 钟杨.开放性作业,撬动课程与教学整体变革[J].上海教育,2019(19):45.
[13] 屠锦红,李如密.“做中学”教学法之百年演进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4):95-102.
[14]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 moe.gov.cn/jyb_xwfb/gzdt/s5987/201909/t20190930_401761.html,2019-09-30.
[15] 李学书.从认识论到生存论: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新取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7):31-36.
作者简介 南志国,副教授,宿迁高等师范学校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