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以及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内涵为指引,新时代普通高中德育实践的目标是把每一位在校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国家绿色学校”资源、六十八载薪火相传的校史沉淀以及长期摸索、萃取固化的优秀做法,笔者广泛凝聚协同育人合力,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开发出序列化的德育校本课程,建构了新时代普通高中德育实践的途径,即基于德育课程、学校文化、系列活动、有效管理和协同育人促进德育实践走向更加高效。
关键词:新时代 普通高中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1.062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德育实践活动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各个方面。当今,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德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立德树人旗帜,秉承润德启智校训,深度结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展为本的原则。我校立足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持续推进学风建设与赋能自我、赋能未来的体验式品格教育,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足功夫,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德育活动中润德启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新时代普通高中德育实践的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德育价值趋向多样化,价值主体与价值标准也趋向多元化,学校德育工作更面临方方面面的新挑战。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依托得天独厚的“国家绿色学校”资源、六十八载薪火相传的校史沉淀以及长期摸索、萃取固化的优秀做法,广泛凝聚协同育人合力,因地制宜,推陈出新,于无声处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于寻常处培育文明习惯,于关键处砥砺优秀品格,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自强勇毅,抓铁留痕,立德树人为党育人,润德启智为国育才,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全程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全方位守护校园安全,全心全意把每一位在校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时代普通高中德育实践的内容
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以及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内涵为指引,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国家绿色学校”资源,继承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68年薪火相传的校史沉淀,固化学校长期坚持、成效显著的优秀做法,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开发出序列化的德育校本课程,主要包括身心健康与安全教育、国防法治与爱国教育、生涯规划与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修养与习惯养成教育、强身健体与阳光体育、社团实践与艺术品鉴教育、品格形成与信心提升教育、亲近自然与环境保护教育、公民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家校协同与感恩教育等十个主题。
三、新时代普通高中德育实践途径
(一)基于课程建设的德育实践路径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教师的职责是育人。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根本价值也是育人,因此,学科教学要以凸显育人使命为取向。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将德育实践的内容全方位融合到学科教学实践中,利用教学中的丰富学科元素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求真和求实之思想,强化学生情趣高雅、体魄健康、意志坚强的品质。
2.加强思政课建设
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政治本领要强、家国情怀要深、思维要创新、视野要宽阔、人格品质要端正之要求,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学校立德树人中的职能作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广大学生,让学生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史为青年人坚定了理想信念,指引了行进方向,青年所代表的精神是一个时代之精神,是一个时代所具有的性格,是青春的性格。青年追求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学生加强党史学习,能够帮助他们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师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坚持将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师开展时政教育,学生通过校园广播、公共屏幕、电子白板、智慧班牌、《新二中》报纸、网络传媒等途径了解时事,填补时政新闻的空缺。学校适时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眼观全局,了解时政,胸怀天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学校立足校情,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构建了系统的、长效的、相对固定的德育体系,开发出规范化、序列化、常态化的德育课程。同时编印《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学生品格教育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科学指导教职员工的德育行为,编印了《成长的足迹——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学生手册》,如实记载学生的德育实践,推进德育实践活动的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学校文化的德育实践路径
1.班级年级文化育人
班级开辟“每周名言园地”,由学生定期摘抄一条名言警句,每天坚持不懈,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利用教室中的墙壁,张贴各种励志书画与规章制度,激励学生进步,提醒学生遵守纪律。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及时播放视听节目,发掘学生的德育学习潜力。建立完善的班级读书角,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班级处处有书香可闻,有知识可学。年级组精心布置雅致文明的办公室环境,定期召开主题会议,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打造和谐团队。
2.楼道墙壁文化育人
建设楼道文化墙,让各楼道文化墙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墙主要包括“作业展览”“名言警句”“名校宣传”“安全教育”“我爱祖国”等众多栏目,教师在墙壁显要的位置悬挂名人画像、书写励志故事等,让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濡染德育文化。
3.食堂节约文化育人
学校食堂要精心创设良好的就餐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学校在餐厅设立的“后勤工作人员文明监督岗”“文明餐区公布栏”“岗位能手公示栏”及服务反馈意见箱,营造了浓郁的富有人文、特色气息的就餐氛围,我们在餐厅专区开展“生日祝福”系列活动,为远离家人而住校的孩子营造了欢乐幸福的生日气氛,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4.宿舍家园文化育人
学校强调宿舍里的物品摆放要整洁美观,格调健康向上,营造室雅人和的家园氛围。设计内容包括宿舍名称、室长及成员姓名、班主任姓名和寄语的宿舍标签。每个宿舍要设置宿舍内务栏,宿舍公约、值日生表、生活教师寄语要张贴到位。学校严格培训生活教师,规范管理,人文管理,形成宿舍家园文化。
(三)基于系列活动的德育实践路径
1.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学校通过“感恩教育”系列主题活动给学生、家长、教师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就懂得感恩自然、感恩祖国、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师友的意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学习。
2.开展“信心教育”系列活动
通过“信心教育”系列主题活动,教师以“相信自己能行”为核心,通过发言演讲锻炼、励志报告感化、学业提升催化、激情宣誓固化、社团活动深化、身边榜样引领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潜能,鼓舞学生斗志,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用刻苦勤奋的学风挑战自我,用攻坚克难的精神实现理想。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
学校每年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以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为载体,举办学习征文、美术、书法、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每周一常态开展升国旗仪式,举行演讲活动——“国旗下讲话”,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各学科组织学生以课题研究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问题探究能力,加强学校德育和智育工作的联系。
4.开展百花齐放的社团活动
学校常态开展共青团、学生会、校长助理委员会、青年教师演讲团、学生“DREAME”演讲团、播音社、健美团、合唱团、安塞腰鼓学会、舞蹈社、黑马英语社、文学沙龙等学生社团工作,极大丰富了社团活动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锻炼学生的能力。
5.体验重要节日的文化内涵
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学校以主题演讲、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劳动人民、爱科学、爱生命等方面的德育实践活动,学校还精心筹划“学雷锋见行动”“清明祭英烈”“端午思报国”“七一感党恩”“国庆谈强国”“中秋话团圆”等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在全校学生中营造积极向上、朝气蓬勃、不断进取的浓郁氛围。
(四)基于有效管理的德育实践路径
1.完善全方位育人管理机制
学校以主题教育为载体,分层次、分阶段、分年级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深化新生入学教育,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对高一新生进行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教育。以特色活动为引导,抓住各类法治教育的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一系列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以自主管理为抓手,将法治教育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制定《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中学生德育手册》,全时段、全方位、多层次地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普及全员全程全方位无缝隙管理模式
依托精细化网格化无缝隙管理,学校完善了“全员导师制”育人模式。导师帮助学生认识他人,走进社会,了解自我,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分析自我能力倾向,指导学生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此外,导师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的指导,引导学生梳理端正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够理性消费,在社会中过有意义的生活,做合格的公民。
3.大力实施并普及品格教育
从2018年开始,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与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紧密携手,创办珍珠班。珍珠班的教育注重“有爱走遍天下”的品格教育和“赋能自我、赋能未来”的生涯规划。珍珠生们心怀爱心,学习勤奋,学业优异,品质卓越。基于以上业绩,学校以珍珠班“品格教育”为基础,深度挖掘“珍珠生”优秀品质的培养方法与经验,组织班主任外出培训,请珍珠导师进校讲学,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品格教育”。
(五)基于协同育人的德育实践
1.开展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进校园
学校密切对接公检法和消防单位,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制作法治宣传板报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组织学生开展逃生和自救技能演练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2.强化家校全方位合作育人机制
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培训活动、“家委会”“驻校家长”体验评价活动、“家长开放周”观摩活动、家长会主题交流活动,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形成坚韧持久的育人合力,共同发力,协作共育。
3.禁毒防毒建设无毒和谐校园
根据新时代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特点,学校将禁毒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做到宣传组织活动到位、系列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将毒品危害教育纳入文化课程和德育活动,教育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书画作文竞赛,举行“6.26”禁毒日主题宣讲等特色活动,学校实现师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确保广大师生健康成长。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崭新开启的新时代,二中人将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每一位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立德树人为党育人,润德启智为国育才,努力写好新时代德育实践的奋进华章。
参考文献:
[1] 赵明、黄楠楠、易秀芬《新时代普通高中美育和德育融合的双向实践探究》,《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年第6期。
[2] 张丽丽《构建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策略研究》,《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年第5期。
[3] 邓升杰《以阅读文化建设助推高中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新校园》2022年第2期。
[4] 马鸣《新媒体环境下普通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策略分析》,《求知导刊》2021年第24期。
[5] 刘伟善《普通高中智慧德育管理模式探究与实践》,《教育信息技术》2020年第Z2期。
[6] 殷俊才、熊佳《提高普通高中德育实效性评价研究》,《内蒙古教育》2020年第11期。